專家建議:立秋後喝點杏仁湯防感冒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專家建議:立秋後喝點杏仁湯防感冒


2008年08月13日 09:12 來源:人民網-健康時報


  不僅乾咳,鼻涕和痰裡有時還會帶著少量血絲,這些症狀真會把人嚇一跳。其實,每年立秋後,到醫院就診的感冒病人中,出現類似情況的還真不少。

  「這是進入秋季後,比較典型的風燥型感冒症狀。」上海沈小珩主任告訴記者,「立秋後,雖然白天天氣還比較熱,但時令已表現為以燥為主。此時對付感冒,重點是滋陰潤燥。」

  對於初秋的溫燥感冒,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一些甘味和酸味果蔬,比如梨、香蕉、藕、橘子、蘆柑、金橘、柚子、荸薺、橙子、葡萄等。多喝些杏仁湯也有不錯的效果。做法很簡單,從市場上買回杏仁粉(自己磨也可以),直接衝服,或者取杏仁9克、沙參15克、百合12克,煎湯取汁喝。有條件的還可以自制「五汁安中飲」(牛乳60毫升、韭汁、生薑汁、梨汁、藕汁各10亳升的混合物),有很好的潤燥作用。

  用藥方面,如果是單純的感冒,可以吃些清熱靈顆粒劑;如果以燥咳為主,可以吃些參貝北瓜膏。

  需要提醒的是,立秋後,西瓜就應該少吃了。因為秋季容易發生腹瀉,如果再多吃西瓜這樣的涼性水果,更易引發腹瀉,尤其要少給孩子吃。

  連結

  防感冒常用冷水洗鼻子

  用冷水洗臉、熱水泡足。每日晨、晚養成用冷水浴面、熱水泡足的習慣,有助於提高身體抵抗力。除此,要堅持用冷水洗鼻,增強鼻黏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也可用手指揉按鼻旁迎香穴1至3分鐘,或用兩食指擦鼻梁兩側,使之發熱,促進鼻腔的血液循環和黏液的分泌,以增強其抗病能力。(記者 趙晴晴)

編輯:王賽特】

相關焦點

  • 明日立秋 專家建議立秋後應儘量少吃蔥姜蒜辣椒
    明日立秋 專家建議立秋後應儘量少吃蔥姜蒜辣椒原標題:明日立秋 今起三天冰城天氣晴好 早晚涼爽生活報8月6日訊 7日9時53分將迎來立秋節氣。由於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其實我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即使是秋來最早的我省和新疆北部地區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未來三天,冰城以晴或多雲天氣為主,最高溫在27℃上下,最低溫則在17℃左右徘徊。由於早晚溫度較低,請大家及時增減衣物,謹防感冒。冰城養生專家提醒,中醫講究「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
  • 立秋後感冒患者增多 感冒藥衝劑不可少
    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轉涼,尤其是早晚溫度較低,很多人身體一時難以適應或未改變夏日生活習慣,感冒病毒便趁虛而入,各醫院的發熱門診都出現了感冒病人就診的小高峰。醫生提醒廣大市民:入秋後當心感冒,起居生活應注意以下四點:一、常喝板藍根衝劑感冒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入秋後天氣變化,家中應常備白雲山板藍根衝劑等防治藥物。鍾南山院士研究發現,白雲山板藍根含有多種活性成分,不但對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十幾種病毒具有明顯的抑殺作用,而且還可大大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具有標本雙治的神奇效果。
  • 喝點雞湯、吃塊黑巧克力、少吃奶製品、開加溼器……感冒後要做九...
    原標題:喝點雞湯、吃塊黑巧克力、少吃奶製品、開加溼器……感冒後要做九件事?專家稱不全對   中國江蘇網11月7訊 近期,各大醫院急診內科和呼吸內科的患者較平時開始增多,同時,微信朋友圈裡流傳起一篇題為《感冒後最應該做的九件事》的網文,教網友如何讓感冒儘快好。方法靠譜嗎?揚子晚報記者請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兩位專家幫忙解答。
  • 立秋吃什麼傳統食物好:10種傳蔬菜水果+8個立秋養生小常識
    8、南京「啃秋」  本周日就將迎來立秋節氣,立秋是夏至後第三個節點。在老南京立秋節氣上,有著「啃秋」的習俗,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說法,比如「秋後十八盆」,表示立秋後還有長時間的炎熱;另外,關於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說法。  9、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
  • 立秋後,常見胃腸型感冒與急性腸胃炎的分辨!
    立秋後,天氣逐漸的涼爽起來,如果稍微不注意可能就會發燒感冒,由於現在還是疫情防控期,很多人如果感冒了去醫院恐怕就不像原來那麼方便了,因為現在的發熱門診都有嚴格的檢查和隔離區域,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時候由於夏秋季節交替,天氣轉涼,胃腸型感冒很多見,而且很容易和急性的腸胃炎弄混了,那咱們今天說一下胃腸型感冒和一般感冒有哪些不同,和急性腸胃炎有哪些區別!
  • 吃苦杏仁能抗癌?專家:食用杏仁每天別超10粒
    原標題:吃苦杏仁能抗癌?專家:食用杏仁每天別超10粒 近日有媒體報導,常熟一肺癌患者認為吃苦杏仁能抗癌,但吃了段時間後突感不適,最終搶救無效死亡。事後診斷,王女士因食用大量杏仁而導致肝臟中毒。專家表示,食用苦杏仁必須要熟食,每天不能超過10粒且不能長期吃。
  • 立秋後少吃西瓜,多喝這湯,清甜可口,咳嗽不咳,身體棒,少生病
    時間過得好真快,三伏天也要快結束了,前幾天也立秋了,這幾天氣溫還好,不冷不熱,不過呢,我們還是要小心秋老虎,飲食上還是要小心,因為還沒有出伏,我們除了要多喝水之後,還要吃一些清爽的食物,金秋八月,我們不妨喝點湯水,這次呢,小饞貓介紹一道湯,它就是雪梨金桔紅棗湯,入秋後多喝些,不少人經常吹空調
  • 立秋後喝這3種湯,逼出體內溼毒,排出老寒氣,趕緊試試?
    立秋之後,氣溫逐漸下降,早晚的溫差比較大,抵抗力不強的人就可能會生病。如果出現便秘、腹瀉等症狀的話,那就說明體內含有溼氣,因為夏季沒有排出去,到了秋天更加嚴重,這才導致了這麼多的不良反應。很多關注養生的人都知道,立秋後的這段時間,是我們調理身體的最佳時間段,我們一定要好好保健。尤其是在飲食方面,可以利用一些滋補的湯來幫助我們補氣益血、期初體內所殘留的溼氣。趕緊學習吧。
  • 立秋後,這些湯別忘了喝點,鮮味十足營養豐富,也花不了幾個錢!
    導語:雖說現如今天氣依舊高溫不斷,但是也已經到了立秋之後,大多數人還是按照夏天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來安排自己,但是實際上,立秋之後,和夏季還是有所區別的,畢竟氣候變得乾燥了不少,如果想要保養自己的皮膚或者身體處於一個良好的狀態,還是應該遵循一下季節變幻,比如,在飲食上可以喝一喝養生的湯
  • 秋季養生對健康至關重要,立秋後,這幾個誤區要避免!
    立秋後,天氣逐漸轉涼,正是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多發期,如何保護身體健康成了養生愛好者關注的話題。  山東省濟寧市中醫院腎病、脾胃病科主任醫師王祥生介紹,根據中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理論,秋季養生得當,對於健康過冬有重要意義。但是錯誤的養生方法不僅不會給身體帶來好處,反而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王祥生提醒大家立秋後要注意以下養生誤區。
  • 【立秋後養生全攻略】立秋後,養生吃什麼?(上億人都在看的好篇幅)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目標已完成,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灶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立秋之後,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
  • 感冒發燒怎麼辦 七種水果緩解感冒發燒
    天氣忽冷忽熱的變化,會讓人猝不及防的患上感冒和發燒,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感冒的?發生感冒和發燒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在感冒和發燒時哪些水果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病情。下面就隨我一起去看看吧。感冒發燒怎麼辦只是輕微的發燒,並不建議吃藥,可以多喝點熱水。輕微發燒只要在平時多注意一下很快痊癒的,輕微的發燒我們可以多喝點熱水,蓋上被子睡一覺,多出點汗,很快就會好了。
  • 孕婦可以杏仁嗎?
    杏仁分為甜杏仁及苦杏仁兩種:甜杏仁一般產於中國南方,味道微甜、細膩,多用於食用,具有潤肺、止咳、滑腸等功效,對乾咳無痰、肺虛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而苦杏仁多產於北方,帶苦味,多作藥用,具有潤肺、平喘的功效,對於因傷風感冒引起的多痰、咳嗽、氣喘等症狀療效顯著。
  • 立秋後,湯湯水水不能少,常喝潤燥嫩膚淡色斑,去皺比維生素E強
    立秋過後,早晚天氣轉涼,早晨能喝上一碗熱騰騰的粥湯,暖心又暖胃,別提多舒坦。尤其是在「利奇馬」颱風的影響下,狂風暴雨下個不停,仿佛一夜之間進入了深秋,每天不吃暖和點,都抵禦不了這突然驟降的低溫。其實,不管在哪裡,暑去秋來,就該好好喝點湯湯水水的粥湯,增強體質去燥氣,養心安神健脾胃。今天,小煮就給大家推薦一款滋陰潤燥的時令美容湯,立秋後,湯湯水水不能少,常喝潤燥嫩膚淡色斑,去皺比維生素E強。做菜講究順時而食,煮湯也一樣。
  • 立秋後,這些食譜能讓我們「秋高氣爽,雲淡風輕」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秋天是一個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在這個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裡,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因此,秋季飲食養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按照《黃帝內經》提出的「秋冬養陰」的原則,要多吃些滋陰潤燥、養肺潤肺的食物,以防秋燥傷陰。
  • 立秋讀詩|炎炎暑退,一枕新涼一扇風
    【文藝星青年按】伴著清晨輕柔的細雨,北京的「桑拿」天終於進入尾聲,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暑去涼來,一年中秋天開始的日子。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很重視這個節氣。有關立秋的的詩句自是不少。
  • 漫畫立秋|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北京時間8月7日9時6分迎來「立秋」節氣,末伏夏盡,涼風漸至,傳統意義上的秋天從此開始了。立秋三候「初侯涼風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傳統習俗過「立秋」貼秋膘「立秋」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 ,但「貼秋膘」要適度。伏天人們胃口普遍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會瘦一些,因此有了「貼秋膘」的習俗。
  • 2019年立秋具體時間 今年8月8日立秋幾月幾號幾點
    專家提醒,適當的「貼秋膘」有益於恢復體力,但是若貼補過分,相對運動不足,消耗熱量過低,則易導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稱「咬秋」,在立秋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
  • 寶寶感冒能喝薑湯嗎 寶寶秋季感冒如何驅寒
    寶寶感冒能喝薑湯嗎   1、2歲以下寶寶:腸胃消化功能尚不完善,不建議喝薑湯。   如果寶寶感冒了,建議多喝溫的白開水,也可以選擇其他的治療感冒的小竅門,例如,用蔥白煮水,放幾塊冰糖,煮一小碗,分三次給寶寶溫熱服用。或者給寶寶熱敷或貼個臍貼,效果都不錯。
  • 立秋後咽喉痛、口發乾是「秋燥」的表現,該怎麼預防和緩解秋燥?
    立秋後,天氣逐漸涼爽。可是有時我們會感覺渾身燥熱、咽喉幹痛,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秋燥」引起的,都知道秋季天氣乾燥,喉嚨容易幹癢難受,嚴重的還可能會患上咽喉炎,那我們該怎麼預防和緩解「秋燥」引發的症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