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大會於10月23日在廣州市成功舉辦!會議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規劃設計分會和廣東園林學會主辦,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廣州園林建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廣州市綠化公司、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棕櫚設計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嶺南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媚道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北林苑景觀及建築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深圳市蕾奧規劃設計諮詢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本次會議響應疫情防控的要求,採用現場會議和網絡直播相結合的形式舉辦。
參加本次會議線上線下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吳碩賢先生,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李雄先生,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棕櫚集團名譽董事長吳桂昌先生,住建部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秘書長賈建中先生,廣東園林學會副理事長粟娟女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博導何昉先生,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上海市園林設計研究總院名譽董事長朱祥明先生,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部長謝洪先生,建設部高等教育城鄉規劃專業評估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馬向明先生,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規劃設計分會副理事長、濟南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趙曉平先生,廣東園林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彭承宜先生,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科技處處長江定欽先生,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建處三級主任科員胡朝華先生等。
本次會議主題為「跨界、融合、創新、發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更好地響應美麗中國、公園城市、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等建設需求,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中更好地發揮風景園林行業的作用,提高城鄉綠色空間發展質量、改善人居環境品質,交流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和技術創新成果,促進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水平提升。
大會開幕式
10月23日上午,大會開幕式順利召開。開幕式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規劃設計分會理事長王忠傑主持。
王忠傑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規劃設計分會理事長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院院長
王忠傑理事長講到,疫情之後我們再次歡聚大灣區,共同探討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行業近年來的業務實踐,更好的服務於新時代國家高質量發展、發揮風景園林行業的作用和擔當,促進行業技術交流和進步。也希望通過大會和主題論壇的交流學習,加強業界溝通交流、響應時代和國家對行業的需求,增進同行友誼,更好的服務於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風景園林事業發展。
會議現場
大會致辭
廣東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粟娟總工程師致辭
粟娟副理事長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線上線下所有參會人員表示衷心感謝,對籌備各方的關心指導、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謝。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並指出此次會議是廣東更好地學習先進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經驗的極佳機會,也必定為廣東省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事業注入新思想、新動力,也必將推動廣東省生態文明建設,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宜居環境。
住建部科技委委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賈建中秘書長致辭
賈建中秘書長熱烈祝賀大會召開,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所有參會人員,特別感謝孟兆禎院士對大會的關心和支持!同時,賈秘書長指出今年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了科技創新和科學家精神。在此呼籲風景園林從業者們能夠認真學會和領會,在工作當中不斷創新、設計的理論的方向,不斷擴大規劃設計領域創新規劃設計內容,提升規劃設計水平。設計還要研究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讓人民群眾的需求成為我們設計的方向。
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致辭
孟兆禎院士祝賀大會順利召開,向在為人民服務的風景園林從業者致敬。孟院士指出風景園林事業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是為人民謀福祉,這也風景園林從業者的核心價值,為人民創造生態平衡、風景優美的環境,讓人民通過文化教育來更好的工作。規劃設計應該守正創新,我們要共同努力,提高設計水平,為中國夢貢獻力量。
主旨報告
主旨報告第一部分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規劃設計分會王斌副秘書長主持。
王 斌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規劃設計分會副秘書長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院綠地生態所所長
01
《繼承弘揚傳統文化,提升人居環境品質——重視開展聲景學、香景學及光景學研究與實踐》
吳碩賢
中國科學院院士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報告簡介:
論述了應將「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作為城市規劃的重要哲理,應將「漸入佳境、留連望返(流連忘返?)」列入風景園林設計的重要指導原則,應注重景觀的時間性設計及應將人及其活動列入景觀設計的要素。報告還論述了應重視聲景學、香景學及光景學的研究與實踐,努力創造有利於健康和審美的體驗,營造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02
《中國綠道規劃設計理論和實踐》
何 昉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報告簡介:
報告講述了中國綠道建設於2009年珠三角率先開始實踐,從珠三角走向廣東省到向全國推廣,如今中國綠道運動已經走過十年的歷程。從中國生態哲學和美學智慧的角度切入研究中國綠道的生態哲學和價值觀,總結中國古道至綠道規劃建設成就,提出中國綠道的定義內涵、功能和構成,總結中國綠道規劃設計的策略和方法;重點剖析深圳、武漢和成都等城市綠道建設案例的經驗。總結綠道中的中國智慧,讓自然和人工和諧關係得以在中華大地發揚光大。
主旨報告第二部分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林業大學何昉教授主持。
何 昉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03
《追本求源,致敬經典》
朱祥明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上海市園林設計研究總院名譽董事長
報告簡介:
報告講述了侘寂」代表古代中國禪宗的處世哲學,是東方審美下價值觀、世界觀的詮釋,更是哲學觀的載體;從對生命自然誕生、成長、衰敗和死亡連續循環的思考,是「侘寂」美學的核心。滿負青苔的巖石是美的,枯萎凋落的花是美的,粗糙質感的牆是美的……這是一種謙卑的自足……賈伯斯深受「侘寂」美學影響,成就了「蘋果」系列極簡的設計風格……安藤忠雄用光、水、混凝土這三種簡單至極的材料成就了安藤的詩意經典……從而討論風景園林面對著大量有生命的載體,是否應該進一步探索、拓展園林審美的邊界。
04
《公園城市建設——中國城市綠色發展的新機遇》
李 雄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
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
報告簡介:
本演講系統分析了中國7大區289個城市綠化發展現狀特徵、重點了闡述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等分布差異的原因。在總結園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發展狀況和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公園城市是中國城市綠色發展的新機遇。對公園城市的概念內涵進行了解讀,提出公園城市建設的核心問題:公園城市的空間層次、公園城市的生態體系、公園城市的指標體系和公園城市的績效體系等。公園城市是一個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對我國城市的生態和人居環境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園城市實現了由過去的「在城市裡建公園」轉變為現在的「在公園裡建城市」的戰略轉變。這是對生態園林城市、園林城市建設在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園林城市內涵的深化和拓展。
05
美麗家園——廣州生態綠化宜居城市的營建
粟 娟
廣東園林學會副理事長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總工程師
報告簡介:
報告以建設美麗灣區為指引,以建設宜居的森林城市和千年花城為目標,廣州開展美麗宜居花城建設,致力打造「三城」:綠城、花城、溼地城市。結合案例,重點介紹了宜居花城營建的「八件事」:白雲山「還綠於民」、在城市中心建設海珠國家級溼地公園、打造千年花城、推進立體綠化、持續推進珠江兩岸綠化景觀建設、完善綠色網絡體系、優化綠化布局、構建綠化管理「智慧大腦」。
06
《廣東綠道與萬裡碧道:從網絡連接到系統耦合》
馬向明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
建設部高等教育城鄉規劃專業評估委員會委員
報告簡介:
報告講解到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無序會對河流水系生態系統造成嚴重衝擊。廣東綠道激活了生態空間的價值,綠道既是生活網絡也是生態網絡的連接。碧道是以水為紐帶形成的具有生態、景觀和文化休閒功能的複合性廊道。萬裡碧道建設通過治水與治岸的結合,促進河流廊道沿線社會-自然系統的優化調整與耦合,有利於流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綠道向碧道的轉變,是三維到四維、部門分治到協同共治、「項目工程」到三階段實施的轉變。
大會印章交接儀式
主旨報告結束後,舉行了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大會印章交接儀式。大會宣布2021年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大會由山東省園林綠化行業協會承辦,王忠傑理事長從本屆大會承辦單位代表廣東園林學會副理事兼秘書長彭承宜手裡接過大會印章,轉交給下屆承辦單位代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規劃設計分會副理事長、山東省園林綠化行業協會副會長、濟南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趙曉平院長。
下一站!山東見!
圖文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規劃設計分會提供
校核:任敏
原標題:《分支機構動態 | 2020年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大會成功召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