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借你之眼看世界】的第二期,來稿依舊是曲小姐的閨蜜——樹易同學。
(如果沒有她,這個VOL可能就黃了)
這次與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利用JR東京廣域週遊券,遊玩東京周邊的城市。
在河口湖遠眺富士山,相遇與錯過,都是緣分;
在鎌倉重溫《灌籃高手》的一幕幕,感慨青春原本就是一場時晴時雨的旅行;
在河津,初遇日本的櫻花,比櫻花更美的是依然少女的你;
在日光,那些說不出口的話,就讓神明替你轉達吧。
進入三月,東京街口拖著旅行箱的外國遊客越來越多,那些畫著一字眉與下垂眼線,塗著咬唇妝,身著韓式潮牌的——中國姑娘,懷著對東洋世界的櫻花色想像,或匆匆行走在敗敗敗的百貨大廈裡,或流連在舌尖以及單反鏡頭的奇妙體驗中。
三月裡人氣最旺的日本行目的地大概是關西三城(大阪、京都、奈良)了,於是很多人玩東京只是順帶著的1-2日市內遊。其實東京廣域還有很多好地方,推薦想要深度遊關東的你們買一份東京廣域週遊券(Tokyo Wide Pass),花三天時間遠離都市,體驗東京不同的山海湖泊。
來自JR東日本的介紹:
JR東京廣域週遊券是覆蓋東京及其周邊"關東地區"一帶的優惠套票。可在3天裡不限次數乘坐免費區域內的新幹線、特快列車等普通車廂的指定座席。可輕鬆前往富士山、伊豆、輕井澤、GALA湯澤等著名的觀光地。(我不會告訴你其實我就是因為想多坐幾次新幹線才買這張卡的……窮孩子的日本交通夢……)
圖中畫紅圈圈的地方,是適用週遊卡的高性價比遊玩地。我比較推薦的地方是:河口湖(富士山地區)、日光(鬼怒川)、伊豆(河津)、鎌倉(這個路費比較便宜,時間不夠可以在週遊券之外再去)、草津(溫泉勝地,圖中沒有標出,我也沒去,所以下面也沒有它的圖…….)
(曲小姐:那你列出來幹嘛……)
具體的交通線路參照下圖
http://www.jreast.co.jp/sc/tokyowidepass/index.html
【河口湖】
河口湖因為是富士山五湖中的第二大湖,遊玩項目豐富,觀賞富士山的角度也極佳,所以已經成為五湖的觀光中心了。東京往返,一天時間可以選擇漫遊河口湖,也可以選擇通覽五湖。
晴天的時候,玩河口湖最好的方式就是騎腳踏車環湖啦(只是說說而已,不愛運動就愛拍照的女孩子們千萬別和我似的真的就環湖了….累到虛脫….)
出站後馬路對過左手邊的位置有一家自行車出租店, 1500日元(90+RMB)一天。來,挑一輛大輪子的,這一路坡多。
觀賞富士山的最佳位置是途中紅色塗抹的那段。也就是說,環湖環到那裡就可以了,因為別的路段騎行時常常看不到山,沿著環山公路一路下來,雖然只有20多公裡,不過坡路較多,所以也不輕鬆。
騎車繞到湖對岸,富士山越來越清晰的顯露出來,但是上午的時間一般不輕易露出頂部。準確的說,富士山常年被雲層籠罩著,天氣不好的時候很難看到全貌。但也因此吸引著人們在四季中的不同時段、一天中的不同時間裡關注著她,這一秒鐘的她和下一秒鐘的她有著微妙卻不容忽視的差別。僅僅是坐在湖邊,慢慢看她從清晨裡走出來,在雲紗裡躲躲閃閃,在烈陽下沐浴,又在夕陽裡消失,就是一件美不可言的事。
很多人說沒了富士山的河口湖就沒了靈魂,和普通的大湖一樣毫無看點。其實這個主要取決於天氣,我去的那天恰好晴朗無雲,氣溫也合適,圍湖騎著單車,湖面上有暖風撲來,偶爾還會遇到進行慢跑運動的當地人。湖比較大,景點也很分散,所以並不會遊客如織,你可以找個角落,喝杯熱飲,度過一個安靜的午後。想要拍照的話,沿途有很多視點好的地方,我就是因為流連於自拍中不可自拔,才導致了環湖後沒趕上坐觀光遊輪……
環湖之後,在起點處附近可以坐纜車到河口湖天上山公園的山頂觀賞山湖全貌。http://www.kachikachiyama-ropeway.com/sc/
這個官網上有關於カチカチ山ロープウエイ山纜車的票價、乘坐時間等信息。推薦購買山纜車、遊覽船的套票,如果不打算騎車環湖,還可以購買帶有懷舊巴士的套票,可以前往西湖地區。(但是巴士間隔時長達1h,所以購買前做好遊玩規劃哦~)
(圖片來自官網)
山纜車以及纜車內的語音介紹都很可愛。傍晚時分是觀賞風景和拍富士山的最佳時間,因而遊客比較多,加之停運時間較早,提醒朋友們預留出排隊時間。
纜車下面排隊的地方可以自助購票,選擇帶有遊覽船套票的朋友們,千萬別忘了末班船比末班纜車早半小時,最好是先去坐船,再來坐纜車,順序反了的話很可能像我似的,買了票卻沒坐上船….
(曲小姐:沒腦子的人總是要提醒別人長腦子……
樹易:沒辦法嘛我是前一天夜裡才決定要去看富士山的,幾乎沒做什麼規劃……)
於是我就真的沒有趕上末班船,在近黃昏中迎來歸程。不過那天正好周日,想到宿舍的浴室不能泡湯,決定臨走前去旅館泡一泡。由於河口湖地區溫度比東京市區略低,如果覺得環湖後有些疲累寒冷的話,不妨這樣解解乏。除了普通的泡澡,還有些露天風呂啊溫泉啊等可以選擇。日本有很多可以只泡澡、泡溫泉,不住宿的旅店,河口湖車站對面那家旅館的泡澡價格是600日元(30+RMB),並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
走出旅店時候夜色已經爬上來,朦朧中依然能看到富士山,雖然是獨自一人的遊玩,卻感覺像在跟她約會一樣。
【鎌倉】
去往鎌倉的那天陰雨濛濛,等到到了二次元裡的鎌倉高校前時,狂風肆虐不止,再漂亮的透明雨傘也抵不住風雨裡睜不開的眼和撫不平的頭髮,八爪魚也架不起來。明明特意早起,想趁著清晨沒有遊客的時候朝拜聖地,卻出不來任何片子,遺憾和悲傷幾乎奠定了我一整天的情緒基調。氣溫比預想的還要低,於是乾脆躲進江之電裡,從起點坐到終點,再從終點坐回來,坐了五六個來回,這個600日元的一日券簡直是最良心的日本交通券了。
江之電共15站,始終分別是鎌倉站和藤澤站,途中幾乎經過了所有鎌倉地區可遊玩的景點,因而這一天的遊玩沿著這條鐵路線就可以。
鎌倉是一座有山有海的小城,江之電從頭做到尾需要半小時左右,期間穿過城中小路,路內是不算高峭壯美卻也秀麗可愛的山崖,路外則是湘南海岸一望無際的水藍。
江之電從九點多一直反覆坐到中午12點,天才漸漸放晴。這期間還在等車的時候花200日元買了個刻有江之電的紀念幣,大概想用「到此一遊」的證據彌補一些遺憾吧……現在回想起來,在雨中坐電車穿過鎌倉的街巷,足下暖風機的熱氣和窗外海天一色的潮溼混雜在一起,這種溼熱在海岸線的映襯下又不似江南般精緻柔美,莫名的洋溢著一股青春的活力和朝氣,卻也是一份難得的體驗。恰好由於這樣的天氣狀況,遊客比平時少些,使這個被旅遊行業叨擾的小城鎮短暫的恢復了一點寧靜,這時候才真像是電影《海街日記》裡的鎌倉。
(圖來自《海街日記》)
江之電這一條線上的遊玩又可以簡單分成三部分:一是古剎名寺,包括鶴岡八幡宮、鎌倉大佛、建長寺、長谷寺、圓覺寺、壽福寺等;一是湘南海岸線,包括諸多二次元和電影拍攝場景;三是江之島。江之島比較大,據說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眺望到富士山。被陰雨拖累掉半天的我沒有去島上遊玩,雖然在馬蜂窩上始終沒有被列入鎌倉景點TOP5,不過看到許多日本人提著背包前去度假,可見風景也不會令人失望。
高德院最大的看點就是鎌倉大佛——繼奈良市東大寺佛像後,日本第二個尺寸最大的佛像,單獨購票後還可以進入大佛體內參觀。大概因為是鎌倉時代極具代表性的佛教雕刻,附近幾個寺廟也都是有名的宗教旅遊勝地,所以泰國遊客格外多。院內肅穆沉靜,連樹枝上的小動物都富有靈氣的樣子。
在通往鶴岡八幡宮的路上,會經過小町通り,一條可以從頭吃到尾的美食街,挑著吃了些人氣比較旺的冰激凌、焼き玉子等,不能算美味,不過走在這種街道上總要動動口的。吃著走著,路盡頭右拐再走幾步,就到鶴岡八幡宮了。
不同於高德院,鶴岡八幡宮是一座神社(即日本原始宗教神道教的宗教建築,內崇奉、祭祀各神靈,有一些具有重要任務的神社被稱為神宮)。
比起寺廟,我其實更喜歡參拜神社,原因在於神社中十足的日式傳統儀式感。曾有日本媒體指出,大多數日本人進社參拜不過是求神許願,並不能算作宗教信仰,但規範的儀式所帶來的虔誠感確實打動人心。一個除了社會主義沒有過其他信仰的中國90後,很羨慕這種儀式感。
既然說到了神道和神社,不妨放些舊圖了解一下參拜禮儀。於我而言,這是無數次在動畫、電視劇裡看到過的場景,在東京的明治神宮裡第一次付諸實踐時,有種獵奇心理獲得了滿足的快感。
-明治神宮外的大鳥居-
鳥居作為神界與世俗之間的結界,進入前理應稍微示禮的,現如今很多日本人都省略了這一步,不過我還是偶爾看到有人在排隊進入鳥居時合手參拜下。
進入鳥居後,在供奉神體的正殿前,會有洗心池(手洗社),用作參拜、抽籤之前清洗塵世汙濁,而在古代,參拜前是要在河川中裸身沐浴的,大概類似於《三生三世》裡素錦如果正兒八經的參拜白淺上神前要做的事吧。如今的洗心池則是這一系列儀式的簡化。
然後就要到正殿前面神參拜啦。兒時在動畫片裡常看到主人公們新年初詣時,幾人一排,拍手許願,當時實在是好奇。
每個神社的規矩或略有不同,不過大致可以分為「二禮、二拍手、一禮」。
等到我把各個寺廟、神社都轉下來,投盡了所有硬幣,肚子也填飽了的時候,陽光終於灑滿海面。於是奮不顧身衝向鎌倉高校前,想去拍那張到此一遊的二次元朝聖圖。
(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海岸邊最佳攝影點已被徹底包圍,再也沒臉踏上前去扮演一回赤木晴子了,大部分遊客也就是做一回櫻木花道……
推薦想要來此拍照的朋友們,坐上江之電後直奔此處,九點十點的時候還不至於有太多人,到了下午,聽說最多時有四五十人圍在那個路口……這是一個還在通車的小路口,拍照確實給當地人造成了很大困擾,而且日本人非常不喜歡大聲喧譁,千萬不要為了圓夢青春二次元而放聲高歌《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
(圖片來源網絡)
你可以學流川楓,漫步海岸邊。從七裡濱站下車,就可以下到沙灘上,一路沿著江之電的方向,在人群分散的地方找個好位置欣賞海景與夕陽,順便拍幾張美圖。
寫到這裡突然意識到,或許有相當多的人根本不會去參拜日本的神社和寺廟,沒準還會在曲小姐的公眾號裡大罵一番,更甚者還要去舉報她。我只想說,不是所有神社都是靖國神社,作為神道教與佛教並存的國家,日本人非常敬畏亡靈。資料顯示,蒙古帝國曾兩次東徵日本,不少帝國士兵在作戰中被伏擊,戰後日本人也把他們收斂入藏,樹碑超度,參拜至今,近百年來都沒有民族情緒的宣洩,也沒有刨墳拋屍的記載。又聽聞廣島原爆後,屍體已化作灰燼的人在牆上留下了影子,日本人將那牆體保存起來,配有解說。日本是一個與我們有太多差異的民族,卻也與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羈絆,比起仇恨,更重要的是珍視生命,不管是那消逝的、還是新生的。
【河津】
河津町位於伊豆半島中南部,使用週遊券在這一段是不可以乘坐新幹線的,可以乘坐JR特急踴り子號·伊豆急下田行。這裡需要提醒,這輛舞女號(踴り子號)特急列車一個小時才發一輛,用週遊券可以在任意綠色窗口購買指定席,不過建議在購買週遊券時就買好,錯過了一列要等一小時,臨出發前再去綠色窗口買指定席,就不一定買的上啦。且這輛車的一部分車廂開往河津,另一部分不去那個方向,自由席的話上車前要確定好車廂號。
嗯對,猜得沒錯,我就是那個錯過了一小時,沒買上指定席,站了一路,還差點被另一半截車廂帶去其他地方的人……
通常到河津,要麼是玩伊豆半島順便看看河津,要麼就是去賞早櫻。
http://www.kawazu-onsen.com/chs/index.php
官網上有關於河津櫻的情報,櫻花季時每一天都會放圖,在網站上就能看到開花情況,去之前一定要查一下哦。
河津櫻是大島櫻和寒緋櫻的自然雜交種,屬薔薇科的植物,跟衝繩地區的寒緋櫻一樣,顏色偏紅,其實不能算是好看的那類櫻花。重要的是,河津櫻開花非常早,一般二月上旬就開始,直到三月上旬徹底結束,這期間伴隨著河津的櫻花祭。最合適的賞花時間是開花前期(馬蜂窩有篇專門寫河津櫻的攻略),因為滿開時會有顏色鮮豔的綠葉,拍出圖來就不是那麼好看了。我在二月下旬前往的時候,就已經有落花了,綠葉也越來越多。
伊豆半島可以用2-3天來單獨遊玩,不過既然我們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講週遊券,那就只是說說河津的櫻花吧,在這裡賞櫻看海,可以比較輕鬆自在的玩一天。
地圖上標出了櫻花較多的位置,螢光綠標出的部分櫻花較盛,旁邊有賣吃食、特產的櫻花祭活動,還有表演。二月下旬開始油菜花也開了,就在櫻花樹腳下,再下面就是河津川,川上粼粼光波,對面是連綿的山脊。坐在河床邊吃些櫻花祭小吃,遊客雖多,但也算愜意。
人很多,人確實很多。不像馬蜂窩那篇攻略裡說的,河津一直都不是隱藏的賞櫻良所,由於開花早,河津櫻在日本很出名,加之距離東京不算遠,除了衝繩的櫻花,這裡是一年最早出櫻花照地方。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拍出「全世界只剩櫻花和最美的你」的圖?
方法一:還記得前面那張河津車站外地圖麼?紅色筆勾出的,是櫻花不算多,遊客也不算多的地方。尤其是中午前和接近傍晚的時分,大家要麼沒趕過去,要麼已經打道回府,很容易找到最佳拍攝點。再加上這邊可以拍到電車自櫻花叢中開出的美圖,攝影師也總喜歡在這一邊活動。
有安靜的櫻花小路的地方,就在下圖中的左側啦:
方法二:以櫻花為前景,人物站在河川旁。
抱歉這裡沒有實例…..雖然河津櫻比起其他品種而言,已經是比較矮小的櫻樹了,不過八爪魚依然找不到合適的角度。唯一可以和這種情況抗衡的辦法就是——找一個關注曲小姐公眾號後學會了拍美圖的伴侶,和你一起去河津賞櫻吧……
放張舊圖,大概這種感覺吧,角度改為自上而下,因為舊圖中的花比較矮小。
沿著河津川向下走,就到海邊啦,伊豆的海面很溫柔,海邊還有蜿蜒的山路,很可惜不能開車過去兜兜風,沒有什麼事比比肩看海更浪漫了吧。
(曲小姐:我也要和你比肩看海)
【日光】
去日光的首要原因是——可以無限次坐新幹線…..原本計劃把日光、鬼怒川、戰場之原都玩一遍的,不過最後只買了一份週遊券,就只安排了一天時間給日光。
等車時候發現帶小花的工作人員,原來他們的工作是專門等在車門口收垃圾,莫名的覺得很可愛……
日光可以遊玩的地方很多,一個是二社一寺世界遺產區域(包括神橋、日光東照宮、二荒山神社、輪王寺等),一個是中禪寺湖區域(包括中禪寺湖、華嚴瀑布),還有一個是戰場之原區域;更遠處的鬼怒川還有溫泉、日光江戶村等。
然而,這幾個區域之間距離都不進,想要一天輕輕鬆鬆遊玩的話,最好只選一個區域……
出站後可以直接坐公交去世界遺產方向,也可以步行(大概半小時),路上有清晰的指示標誌。
需要注意的是,步行的話一定要走路左邊!左邊!左邊!因為到達神橋前會經過一個間歇時長至少十分鐘的紅綠燈……
我和身邊的俄羅斯妹子,以及對面的韓國少年,面面相覷等了十分鐘,尷尬癌都要犯了……後來第二次過那個路口的時候(曲小姐:什麼,你還過了兩遍那個路口?)發現有日本人按了旁邊柱子上的小按鈕,這次等了兩分鐘就過去了…..
神橋位於日光二社一寺聖地的正面玄關入口處,以前被稱作「山菅的蛇橋」,欄杆由10根主柱所造,每根柱上都鑲有乳之木,除了橋欄杆中間的寶珠是黑色以外其餘部分都是朱紅色。日光神橋是日本唯一在山間峽谷使用「吊橋」形式的古橋,也是日本三大奇橋(山口錦帶橋、山梨猿橋)之一。木造拱橋的橋頭立著石造的鳥居。神橋的來歷據說和勝道上人有關,一千多年前勝道上人來日光開山時,經過大谷川溪水過不去,於是向神佛請願,結果深沙王現身,把一紅一青兩條蛇投入川中,變成了一座橋。
懷著好奇心花了過橋費,走過去欣賞一番,卻發現「此路不通」,必須原路返回。後來下山時看到橋上舉行婚禮的新人穿過橋頭的小門,這才明白非婚禮、祭祀等活動時普通人是不可通過的。
地圖上看起來距離不近,事實上幾個景點都是相連在一起的。建議上午到達後先去東照宮,午後再去參觀的話人會比較多。
走在通往東照宮的路上,陽光正好,樹木參天濃密,如果不是比東京低得多的溫度,恍惚間還以為是在盛夏。
東照宮是一座神社,屬於德川家靈廟之一,主要祭祀的是江戶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神格化後的神明「東照大權現」。日光東照宮是遍布日本全國的諸多東照宮之總本社,神社原本的正式名是不加上地名的「東照宮」,但為了作為區分,因此習慣上會在社名之前加上地名,而成為「日光東照宮」。
這個世界文化遺產公園常年都在整修,三猿圖中的許多圖都被玻璃畫遮起來,剩一個《三不猿》:「勿聽猿、勿言猿、勿視猿」,取意自《論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在雕刻組中意為:「幼年期,對於不好的事情要勿聽、勿言、勿視,保持純粹的心靈而健康成長」。
-陽明門-
日光東照宮中最有名的建築,由狩野派畫家狩野探幽設計,門上裝飾有以中國典故為主的各式雕刻508件,造型華麗(除了正門及額束,其他部位幾乎都在重修)。陽明門又名「日暮之門」。據說江戶幕府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參拜時被陽明門的豪華絢爛所吸引,發出「看到天黑也看不夠」的感嘆,由此得名。
本社由拜殿、石之間、本殿三部分組成。進入拜殿的話需要脫鞋,且不可拍照。拜殿右側是祈禱殿,那天裡面正在舉行一場婚禮,新人即是後來走過神橋的那對。(原諒我沒有發圖,殿外遊客實在太多,都在啪啪啪給那對正在殿內祈福的新人拍照……)
-奧宮鑄拔門-
奧宮是德川家康下葬的場所,分為鑄拔門、拜殿、寶塔等部分。
二荒山神社祭拜的神明為日光的三個山神:大己貴命、田心姬命、味耜高彥根命,總稱為二荒山大神。跟東照宮比起來,二荒山神社小得多,不過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可以體驗。
比如套圈啊、佔卜啊、喝靈泉泉水啊(據說飲用後可庇祐平安)、「洗錢」啊(被泉水洗過的錢幣可放在錢包裡祈佑生財……
大猷院是德川幕府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靈廟,也就是在東照宮裡長眠的那位德川家康的孫子。家光本身不為父親忠秀的喜歡,在爺爺的支持下在成為幕府將軍,因而十分崇敬家康,東照宮的擴建也是在家光的指示下完成。家光死後,大猷院依據第四代將軍家綱的命令而建。院內建築物與東照宮同是江戶時代初期(17世紀左右)的代表性建築,由於家光對於模仿東照宮有所顧慮,所以情趣各異。東照宮採用絢爛的白色和金色,盡顯豪華,而大猷院則以黑色和金色為基調。
由於輪王寺正在修繕(從2007年一直修到2019年……),只剩主殿三佛堂可以參觀,且不允許拍照,所以就不放圖了。
二社一寺關門都比較早,4點後一般就不再出售門票了,遊玩的話做好時間規劃。
按照原路回車站,本想去那家有名的元祖ゆばそば吃頓面,然而夜間場要5點才開始營業(中午是11點-下午3點),走了一圈才發現原來日光有名的特產不是そば(蕎麥麵),而是ゆば(湯葉,也就是豆腐皮、腐竹……)。所以根據食べログ的評分選了一家特產店,吃到了被豆腐皮包著的飯糰。味美價廉,400日元兩顆,女生可以當一頓飯了。推薦直接在店裡搭配茶水吃掉,後來又買了一份帶上新幹線吃,但是口感已經略有變化了。
最後要說的是,週遊券的優點是價格實惠(以上提到的富士山、日光、河津等地方,自由席往返一次就要6000-10000日元左右,而週遊券10000日元可以用三天,包括指定席),缺點是對交通線路和時間有較大要求,需要購買前仔細算清,最好列下來拿給售票人員看,確保沒問題再購買。
願你也有一段回憶,不負春光。
如果你也有喜歡的回憶,或故事,或攻略;
想與大家分享,
都可以投稿曲小姐【借你之眼看世界】專欄。
投稿郵箱:7456610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