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鄂爾多斯7月28日電 題:中國第七大沙漠極具國際範的36小時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哈桑·穆罕默德·埃沙爾看著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中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楊樹,不由感嘆,「真得很美,這是沙漠裡的綠洲啊。」
圖為綠意盎然的庫布其沙漠。 李愛平 攝
作為埃及沙漠研究中心的一名教授,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會將中國在庫布其治沙方面的技術,帶回到埃及乃至更多非洲國家,讓那裡的民眾通過治理沙漠受惠。」
26日晚間迄今,哈桑·穆罕默德·埃沙爾參加了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相關議程。在內蒙古自治區庫布其沙漠召開的該論壇,共吸引了中外400餘名賓客。
這些賓客們在過去的36個小時中,各自收穫了對庫布其沙漠的直觀印象,也對中國在治理沙漠方面作出的成績給予點讚。
埃裡克·索爾海姆對於這片沙漠並不陌生,「我來過這裡兩次,這裡的一切讓我太驚異了。我想讓全世界更多人了解這裡。」
圖為綠意盎然的庫布其沙漠。 李愛平 攝
作為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署前執行主任,現在埃裡克·索爾海姆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副主席。因此他對中國生態所發生的一切變化,都充滿喜悅。
他對當下中國庫布其沙漠經過治理後呈現的「綠意無限」,爽朗大笑說:「太美了,太震撼了。」
記者注意到,前來參會的多數外籍賓客即使行走在庫布其沙漠國際論壇主會場短短幾分鐘內,也總要拿出手機將周邊的花草樹木,甚至所住的星級酒店、生態營房拍下來,當作他們這次中國行的最好「禮物」。
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呈現給外界的並不僅僅是外賓們眼中的大美景色,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賀信,亦為該次論壇增添了更多高大上的國際化味道。
在賀信中,古特雷斯說,中國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舉行令我非常高興。我歡迎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聯合國以及其他的國家所做的努力來促成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召開。
除此外,在27日晚間舉行的2019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土地生命獎」頒獎典禮上,該頒獎典禮也體現出了濃濃的國際化味道。
中國西藏自治區財政廳廳長雲丹,布吉納法索「RéseauMARP」創始人馬修·奧德雷戈和衣索比亞農業部MERET計劃分別斬獲這一獎項。值得注意的是,與中國各地舉行的大多數頒獎所不同的是,這次頒獎英語交流幾乎佔到三分之二時長。
當地民眾張博幽默地說,在過去的36個小時中,這是他在庫布其沙漠上看到的用英語對話最為頻繁的一次,他覺得「即使身處沙漠腹地,外語依然可以大有作為。」
當地一些媒體記者亦為自己對英語交流頻遇障礙無奈求助志願者而感嘆不已,有人甚至說:「論壇結束後,報個班,學英語去。」
庫布其沙漠「洋氣十足」的36小時中,事實上最大的收穫是該屆論壇達成的「共識」。
28日,該論壇組委會提供的「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共識」(簡稱「共識」)顯示,防治荒漠化是全球性問題,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落實2030年議程深度對接。而「一帶一路」倡議可以成為凝聚這些努力和行動的紐帶。
該「共識」顯示,由綠色發展理念與「一帶一路」倡議相結合構建而成的綠色「一帶一路」已成為國際社會重要共識,庫布其模式的經驗、理念、技術有益於「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荒漠化防治,助力實現聯合國提出的「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