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中國第七大沙漠極具國際範的36小時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鄂爾多斯7月28日電 題:中國第七大沙漠極具國際範的36小時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哈桑·穆罕默德·埃沙爾看著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中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楊樹,不由感嘆,「真得很美,這是沙漠裡的綠洲啊。」

圖為綠意盎然的庫布其沙漠。 李愛平 攝

  作為埃及沙漠研究中心的一名教授,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會將中國在庫布其治沙方面的技術,帶回到埃及乃至更多非洲國家,讓那裡的民眾通過治理沙漠受惠。」

  26日晚間迄今,哈桑·穆罕默德·埃沙爾參加了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相關議程。在內蒙古自治區庫布其沙漠召開的該論壇,共吸引了中外400餘名賓客。

  這些賓客們在過去的36個小時中,各自收穫了對庫布其沙漠的直觀印象,也對中國在治理沙漠方面作出的成績給予點讚。

  埃裡克·索爾海姆對於這片沙漠並不陌生,「我來過這裡兩次,這裡的一切讓我太驚異了。我想讓全世界更多人了解這裡。」

圖為綠意盎然的庫布其沙漠。 李愛平 攝

  作為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署前執行主任,現在埃裡克·索爾海姆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副主席。因此他對中國生態所發生的一切變化,都充滿喜悅。

  他對當下中國庫布其沙漠經過治理後呈現的「綠意無限」,爽朗大笑說:「太美了,太震撼了。」

  記者注意到,前來參會的多數外籍賓客即使行走在庫布其沙漠國際論壇主會場短短幾分鐘內,也總要拿出手機將周邊的花草樹木,甚至所住的星級酒店、生態營房拍下來,當作他們這次中國行的最好「禮物」。

  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呈現給外界的並不僅僅是外賓們眼中的大美景色,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賀信,亦為該次論壇增添了更多高大上的國際化味道。

  在賀信中,古特雷斯說,中國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舉行令我非常高興。我歡迎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聯合國以及其他的國家所做的努力來促成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召開。

  除此外,在27日晚間舉行的2019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土地生命獎」頒獎典禮上,該頒獎典禮也體現出了濃濃的國際化味道。

  中國西藏自治區財政廳廳長雲丹,布吉納法索「RéseauMARP」創始人馬修·奧德雷戈和衣索比亞農業部MERET計劃分別斬獲這一獎項。值得注意的是,與中國各地舉行的大多數頒獎所不同的是,這次頒獎英語交流幾乎佔到三分之二時長。

  當地民眾張博幽默地說,在過去的36個小時中,這是他在庫布其沙漠上看到的用英語對話最為頻繁的一次,他覺得「即使身處沙漠腹地,外語依然可以大有作為。」

  當地一些媒體記者亦為自己對英語交流頻遇障礙無奈求助志願者而感嘆不已,有人甚至說:「論壇結束後,報個班,學英語去。」

  庫布其沙漠「洋氣十足」的36小時中,事實上最大的收穫是該屆論壇達成的「共識」。

  28日,該論壇組委會提供的「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共識」(簡稱「共識」)顯示,防治荒漠化是全球性問題,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落實2030年議程深度對接。而「一帶一路」倡議可以成為凝聚這些努力和行動的紐帶。

  該「共識」顯示,由綠色發展理念與「一帶一路」倡議相結合構建而成的綠色「一帶一路」已成為國際社會重要共識,庫布其模式的經驗、理念、技術有益於「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荒漠化防治,助力實現聯合國提出的「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完)

相關焦點

  • 通訊:中國第七大沙漠牧民變遷記:「沙漠裡有財富,也有幸福感」
    圖為孟克達來在沙漠上。受訪者供圖圖為孟克達來在沙漠上。受訪者供圖中新網鄂爾多斯9月21日電 題:中國第七大沙漠牧民變遷記:「沙漠裡有財富,也有幸福感」中新網記者李愛平「再有20天,19歲的兒子希日古就要到內蒙古師範大學
  • 通訊:中國第七大沙漠牧民變遷記:「沙漠裡有財富,也有幸福感」
    中新網鄂爾多斯9月21日電 題:中國第七大沙漠牧民變遷記:「沙漠裡有財富,也有幸福感」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再有20天,19歲的兒子希日古就要到內蒙古師範大學報到。」  21日一早,42歲的孟克達來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對記者興奮地說道,「一切變得太快了,考上大學的兒子,算是正式走出了庫布其沙漠。」
  • 中國第七大沙漠,舉世無雙沙漠美景
    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在河套平原黃河「幾」字彎裡的黃河南岸。沙丘、湖盆、草灘、山地、殘丘、平原交錯分布,沙海連綿起伏,波浪式的紋路、流暢的線條......真是的沙漠神秘而孤寂,充滿了迷人的魅力。置身於沙漠浩瀚的美景之中,人們才能遺忘時間之無窮、世界之空曠,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中國第七大沙漠三分之一面積被綠化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8日電(記者 令偉家)正在內蒙古舉行的第五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傳出消息,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已有三分之一面積被綠化,綠化面積達到6000平方公裡。 位於內蒙古黃河大「幾」字內側的庫布其沙漠,總面積1.86萬平方公裡,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也是京津沙塵暴的重要發源地。
  • 中國第七大沙漠上的「生態科技」元素
    鵬飛 攝中新網9月19日電 題:中國第七大沙漠上的「生態科技」元素中新網記者李愛平「經過30餘年治理的庫布其沙漠,正在推出更多『生態科技』元素。」19日,張吉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高科技治沙將成為治沙趨勢。」
  • 中國第七大沙漠上的「生態科技」元素
    圖為治理後的庫布其沙漠綠意盎然。 鵬飛 攝中新網9月19日電 題:中國第七大沙漠上的「生態科技」元素中新網記者李愛平「經過30餘年治理的庫布其沙漠,正在推出更多『生態科技』元素。」19日,張吉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中國第七大沙漠30年變遷記:從「不毛之地」到「世界名片」
    中新社鄂爾多斯9月28日電 題:中國第七大沙漠30年變遷記:從「不毛之地」到「世界名片」中新社記者 李愛平站在庫布其沙漠腹地上,高二雲望著旁邊綠油油的樹林感慨萬千。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較近的沙漠。這裡總面積約1.86萬平方公裡,像一條黃龍橫臥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高原北部。官方資料顯示,在過去30年中,當地官方、治沙企業、農牧民已合力將庫布其沙漠治理成一片綠洲。讓外界驚訝的是,在這片沙漠上還蓋起了星級酒店,沙漠中的湖泊也成了中外遊客的旅遊目的地。
  • 藏身在中國第七大沙漠的「世界最大敖包」(圖)
    藏身在中國第七大沙漠的「世界最大敖包」(圖) 2015-05-07 12:07: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國受聯合國嘉獎的沙漠,本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如今卻賺了300億
    說到沙漠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乾旱和炎熱,還有一望無際的黃沙,沙漠對於各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塊心病,因為沙漠給當地環境造成的影響實在是太大的了,而且最害怕的就是現如今世界上的沙漠面積是一直擴大的。而中國可以說是一個沙漠面積比較大的國家,大家也都知道中國的沙漠連通戈壁的面積達到了128萬平方千米。
  • 中國第七大沙漠30年變遷記:從「不毛之地」到「世界名片」
    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較近的沙漠。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消息顯示,2017年《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鄂爾多斯市成功舉辦,內蒙古的荒漠化防治工作代表中國接受了世界的檢閱,為實現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長這個世界目標提供了
  • 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齊沙漠,秋季的美在瞬間展示
    庫布齊沙漠景觀壯美,風光獨特。700裡黃河宛如弓背,迤邐東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組成了巨大的金弓形。這裡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這裡曾經除了沙漠幾乎沒有什麼特色的旅遊項目,如今伴隨著沙漠的治理,沙漠旅遊的開發,有了更大的改變。
  • 直擊中國第七大沙漠,用30年沙漠變綠洲,中國人創造的奇蹟!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的變大,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旅遊,一次旅遊能讓自己放鬆心情,釋放壓力,但是隨著喜愛旅遊的人的增多,各個旅遊景點可能都是人山人海,所以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不同尋常的地方,比如沙漠,今天介紹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沙漠,它叫庫布齊沙漠。
  • 第36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盛裝啟幕
    昨晚,第36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盛裝啟幕。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昨晚,第36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開幕式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舉行,一場冰雪盛宴拉開大幕。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文濤宣布第36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開幕。
  • 第36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開幕式
    2020年1月5日16:30,第36屆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舉行,一場全面展現哈爾濱冰雪季的冰雪之美、濱江之美、歐陸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冰雪盛宴正式拉開序幕。36年,讓冰城驚豔世界。冰雪之冠上的明珠哈爾濱,光芒四射。40米高冰雕令外媒嘆為觀止:「中國冰雪王國」令人炫目。哈爾濱從1985年開始每年舉辦冰雪節,今年是第36屆。眾多中外嘉賓齊聚冰城和天南海北的遊客,共同見證冰雪盛典啟幕。本屆冰雪節以「冰雪之冠上的明珠」為主題,全面展現哈爾濱冰雪季的冰雪之美、濱江之美、歐陸之美和人文之美。
  • ...四海賓朋共襄冰雪盛會 第36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開幕!
    東北網1月5日訊1月5日晚,第36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盛大開幕。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文濤宣布開幕。第36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開幕。據介紹,冰雪節開幕式第一次在冰雪大世界舉行,更加強調時尚、大氣、包容、國際化的整體風格,以「冰雪之冠上的明珠」為主題,以創新視覺呈現、創新互動體驗、創新宣傳推廣為宗旨,現場布置炫目多彩、歡樂喜慶,節慶內涵豐富,國際特色鮮明,集中打造一場規模宏大、國際性強、內容豐富的冰雪文化旅遊盛事。
  • 沙漠公路犯罪電影《36號護衛車》首映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4日上午9時,中國內地沙漠公路犯罪電影《36號護衛車》首映新聞發布會在北京盧米埃影城舉行。影片定檔在12月4日全國公映,當天製片人趙東、編劇導演閆學開等電影主創人員以及社會各界的媒體朋友出席了本次首映新聞發布會。
  • 周迅大片曝光極具電影質感 埃及情調女王範
    周迅大片曝光極具電影質感 埃及情調女王範
  • 2020年清明節「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齊沙漠+拓跋山+岱海 輕裝露營 休閒遊!
    【景點介紹】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為蒙古語,意思是弓上的弦,因為它處在黃河下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古稱「庫結沙」、「破訥沙」,亦作「普納沙」。庫布齊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位於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杭錦旗、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的部分地區。總面積約1.86萬平方公裡(145萬公頃),流動沙丘約佔61?
  • 藏身在中國第七大沙漠的「世界最大敖包」 圖
    (李愛平攝)在茫茫的沙漠之中,走過一棵被當地牧民稱作「神樹」的「許願樹」、接著穿過一尊雕刻精美的石獅,即可抵達世界上最大的敖包。這既不是神話,也不是傳說。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境內的庫布其沙漠,是中國七大沙漠。而被稱為「世界最大的敖包」則坐落於此。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這一神秘之地。
  • 臺灣七大極具人文特色景點 你知道幾個?
    臺灣七大極具人文特色景點 你知道幾個?去臺灣相信你一定想要好好感受臺灣的文化,那麼問題來了。臺灣的旅遊景點眾多,到底有哪些景點是屬於臺灣的人文景點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臺灣七大極具有人文特色的景點。臺灣忠烈祠中國宮殿式建築臺灣的忠烈祠是中華民國用來祭奠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將士和官兵。員山公園內的忠烈祠原本是日據時代的神社遺址,面積不大,差不多約12坪左右,和臺灣各地的忠烈祠相比可說是小巧許多,卻不減其精神象徵意義。供奉抗日烈士,八二三炮戰陣亡戰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