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馬振強 策劃:阿迪民
前天,我正在公司廁所蹲坑,隔壁間卻傳來一陣《拳皇97》的選人音樂。
這清脆的聲音就像是遠古的呼喚。這一瞬間,我的眉頭舒展開來。
我已經很多年沒在街機廳搖過杆子了。這熟悉的感覺就像多年後偶然加上初戀的微信,有些親切,也有些緊張。
我躍躍欲試,決定在手機上來上一盤。可搜索結果卻把我直接勸退。
拳皇手遊官方微信裡的第二條,就是「開掛封號名單」。
△ 或許是技不如人又心有殘念的玩家太多,總是給官方製造麻煩
我心有不甘,沒有放棄。然而搜索結果卻再次給了我迎頭重擊。
除了經典格鬥玩法的手遊以外,還有公司買來版權,開發出了「拳皇版」《戀與製作人》。透過屏幕,我仿佛感覺到八神正霸道地將我推到牆角,握緊我的手腕,咬著耳垂說上一句「想死嗎?」
△ 快停止散發魅力吧啊混蛋!
這一瞬間,我感到了錯愕。趕忙搜索「街機+拳皇」,想趕快找補下自己的回憶。然而映入眼帘的卻是這個時代最常見的奇景。
看到拳皇和Supreme被雞賊的淘寶賣家強行捆綁起來,用「潮牌」、「網紅」等詞彙粗暴地包裝。我感到了無比落寞。
此時的《拳皇》就像個過氣明星,在地產開幕儀式上荒腔走板地唱歌,在微電影裡客串,給財大氣粗的土老闆錄祝福視頻。
它的重生,仿佛只是資本的借屍還魂。
我愈發肯定,如今,拳皇已經失去了它應有的尊重。
21世紀最初幾年,信息極為閉塞,這也是《拳皇》的黃金年代。
當時,尚且不存在網際網路公司爭搶用戶時間的說法。人們聽歌的工具還是步步高複讀機,收看電影靠的是VCD和地方臺的點播節目,就連Steam也只是《英漢詞典》中的詞彙。街機廳裡的《拳皇》才是放課後的伊甸園。
不知道這麼說,能不能勾起你遠古的回憶。
某天放學後,幾名班裡的「壞學生」拉著你七拐八拐,鑽進了一家隱蔽的街機廳。適應了撲面而來的煙味和臭腳丫子味兒,你們圍在了拳皇機臺跟前。
手握搖杆的小青年一邊抽著煙,一邊罵罵咧咧地操控著屏幕裡的小人切磋武藝。
當時,街機廳的拳皇民間淘汰賽就是最火的電競,誰能用最少的幣打最久的遊戲,就能贏得尊重,成為年輕人口中的傳說人物。
△ 當年犀利的玩家一看這張圖,便知道安迪使用的招數是擊臂背水掌 (近身)←↙↓↘→·A或C
但想練好《拳皇》,不僅需要千錘百鍊。還得頂住巨大的壓力。
一方面,老師家長聽說你去街機廳,就好比現在聽見你去澳門賭博一樣,認為這孩子染上了不良習氣。
△ 當時有個形容遊戲的詞,叫洪水猛獸,聽著很抽象
另一方面,街機廳還是癟三盤踞的地方。如果你不慎落單,對方又看你不眼,輕者會被堵牆角、劫幣劫錢,重者還會受到皮肉之苦。
所以,聰明的孩子買了幣之後都會統統放在老闆那,玩幾個去拿幾個。否則稍有不慎,省了幾天的早飯錢就會為他人做了嫁衣。
△ 常在街機廳的人都知道 ,和水平菜又惹不起的痞子交手,得放水留點面子,否則對方可能直接耍賴拔電源
不僅是切磋技術,拳皇在當時甚至還產生了自己的亞文化。
為了向大家充分展示,我翻出了一本帶著地下室黴味兒的《電子遊戲軟體》雜誌。
△ 在那個年代,沒有一個熱愛電子遊戲的人會拒絕不知火舞的邀請
這本雜誌內容十分多元,討論出招技巧已經很難實現彎道超車。因為當時初三學生都能教你怎麼用好不知火舞。
而拳皇中的人物往往是讀者目光的焦點。比如有讀者化用了《古惑仔》名場面,編排了同人漫畫。
當年,站在《拳皇》人氣C位的是兩個男人,八神和草雉。如果那個時候有「粉圈」,草稚京和八神的粉絲一定會輪流在微博上買熱搜,堪稱遊戲圈的「譚張爭霸」。
比如這個叫獨立之風的哥們,不滿心愛的草雉京活在八神的陰影下,憤而投稿。高呼八神粉絲嚮往的強大和帥氣,不過是皇帝的新裝。
△ 即便是粉絲,十個人裡面也有九個把草薙(tì)京念成草雉(zhì)京的
除了撰寫檄文,粉絲還親自下場幫草稚京哥哥打榜:在雜誌的cos板塊中,有四分之一的人都投稿了草稚京的cos。
△ 我懷疑上圖中,草雉京手裡的火焰其實是攥著打火機
而這樣的環境下,不讓你玩拳皇就相當於一種酷刑。
像這位玩家,因為考試和遊戲廳關門不得不跟同好告別,寫下來這篇《悲傷時刻》,結尾還用了三種語言直抒胸臆。
所以,如果拳皇沒有在人氣榜首,那就是一種意外。但我依然在排行榜上看到了端倪。
△ 如果學校允許留長髮和染紅髮,校園裡可能會出現無數個八神
彼時八神的打扮,還不是群嘲的對象,而是潮流的先鋒。追求叛逆的不良少年們紛紛效仿八神,把側劉海染成紅色。還有人直接穿著八神服裝上街。
但八神的扮相就像關公紋身,普通人背不住,容易遭遇群毆。
△ 八神腿上的綁帶是精髓,當時有人用皮帶或者膠帶代替,我一直很好奇他們到底是怎麼騎自行車上學的
但縱使你是八神的簇擁,你可能至今都不知道八神到底是誰。因為在那個特殊時期,《拳皇》的金字招牌早就被香港漫畫家盯上,編排出了無數「精彩劇情」。
比如有的版本中,八神被刻畫成不擇手段的武痴,經常騷擾女性,還給草雉京戴了綠帽。
但講了這麼多, 即使這些細節勾起了你的回憶。我相信這也只是一場短暫的網際網路考古儀式。我非常好奇,曾經那些醉心於拳皇的玩家,他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通過鬥魚工作人員的引薦,我終於聯繫上了曾經打過世界級拳皇比賽的玩家,程龍和大口。
程龍生於1983年,時至今日,依舊有一批粉絲用「鼻祖」來稱呼程龍,因為是最早的一批格鬥遊戲職業玩家。
△ 2010年的程龍,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995年夏天,龍哥12歲,第一次接觸到了《拳皇》。兩年後,他就完成了一幣連挫128名玩家的壯舉,在當地幾乎找不到合適的對手,展現出了職業選手的實力。
△ 龍哥向我們展示,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當時,《拳皇》有強角色和弱角色之分。比如神樂千鶴,被認為動作慢。招式少,比賽時根本拿不出手,但這樣的舊格局很快被程龍改變。
他在比賽中使用當時的冷門角色神樂千鶴,打出天秀操作,一舉讓神樂千鶴成為KOF中公認的強角色。
△ 這被網友生動地形容為:「程龍之前無神樂,程龍之後皆神樂」
不僅是神樂千鶴,程龍還擅長使用不知火舞、麥卓、雅典娜等女性角色。
他憑藉超人的反應做出的不知火舞的「無敵確認」,賞心悅目的戰鬥效果和爆炸傷害更是引發了玩家的爭相模仿。
△ 無敵確認即為攻擊確認命中了對方,緊接著瞬間輸入必殺指令。這非常考驗反應能力和手速
此後,龍哥在國際格鬥賽事「鬥劇」中奪得亞軍,還在全國成立了遊戲戰隊俱樂部。
當我問龍哥下一步準備做些什麼,龍哥卻告訴我,他早在2011年底就已經轉行了。
現在的龍哥在銀行工作,早出晚歸,經常開會,業績壓力也很大。
聽到這裡,我本想問龍哥,現在的人是不是已經不再尊重拳皇了?但沒想到龍哥得知了我的年齡後,卻問了我一個問題:95後基本沒啥人玩格鬥了吧?
△ 龍哥告訴我,當時玩格鬥遊戲,學會連招、打電腦通關只能算入門。但現在很多新手受不了這種磨練,一直輸就會放棄
我本來想問問龍哥還去不去街機廳,但這個問題,不妨留給我們採訪的第二個老玩家,現在依舊以遊戲為主業的大口。
△ 左程龍,右大口
大口,原名蘇浩鈞,進攻型選手,以一手草薙京的絕活享譽賽場,一度號稱「kyo第一」。據他回憶他最多用草薙京一個幣連勝了138人。
但在我們問他是哪一年做出這個操作的時候,他卻表示不記得了,「這個我真不記得了,因為打100連以上的有10多次了......」
大口目前依舊以拳皇為主業,平時在鬥魚直播,有比賽了也會去參加。就在2019年的拳皇98世界賽上,他還和同樣來自廣州的選手「小孩」會師決賽。
我趕忙問大口,現在還會去街機廳玩嗎?大口卻告訴我們,基本不去了。
△ 大口還補充到,街機廳租場地價格不低,不往裡面放賭博機是很難經營下去的
此時,我注意到大口的頭像是一名小朋友。
大口告訴我,這是他的孩子。孩子有點調皮,自己的精力會不太夠。不過這才是真正的幸福。自己現在想的,就是過段時間停止直播一個月,好好陪一陪家人。
自己確實在考慮除了格鬥遊戲之外的生存途徑,比如開一個店。因為小孩漸漸長大,畢竟「遊戲不能打一輩子」。
此時,我感到了一種錯愕,但又感到了無比的澄澈。
此刻的我仿佛站在時代的交匯路口。在街機時代,快樂是可以用手裡的幣計算的,不知火舞的乳搖是最刺激的信號,出招表還能成為寶貴的社交貨幣。
但時過境遷得厲害,看劇都要開2倍速的時候,各種娛樂變得唾手可得,人們對拳皇的嚮往變得無比脆弱。
轉眼十多年過去了,信息的媒介從紙張變成了光纜。而街機,作為一種古老的遊戲載體,仿佛在不斷消逝。
日本的柏青哥依舊火爆、歐美人依舊愛玩街霸4和拳皇14,但在中國,一家沒有賭博機的街機店,很難實現盈利。
比不尊重更可怕的,是徹底遺忘。
美好時光,仿佛只在昨日。
設計/視覺 火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