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致富路子越走越寬

2020-12-12 瀟湘晨報

美悟坡的對歌臺

家門前馬路寬敞平整,路旁植物綠意盎然,村民坐在湖邊景觀亭呼吸著山間的新鮮空氣,生活悠閒舒適……近日,來到良慶區邕樂村美悟坡、衝陶村巴強坡看到,「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開展以來,鄉村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民生活逐漸豐富,生活環境煥然一新,「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為村民帶來的巨大變化。

青山環繞,湖水潺潺,野生鳥類在山水間來回飛舞,良慶區邕樂村美悟坡的生態環境令人驚喜,村中榕樹經過多年的生長已呈現「獨木成林」的奇景。美悟坡具有悠久的歷史,明代起就有人在此處定居。近年來,美悟坡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村中道路平整,公共服務中心綜合樓、公共廁所、籃球場等設施一應俱全。其中,山歌廣場尤為矚目,作為「中國嘹囉山歌民俗文化」的發祥地,美悟坡的村民閒暇之餘會在廣場的對歌臺上一展歌喉,而歌臺對面的大舞臺已經舉辦了多屆「嘹囉山歌節」。山歌廣場旁是美悟坡的民俗文化長廊,展示在長廊中的「守法紀,明道義,尊親友,習禮樂」族規祖訓,體現了美悟坡村民們自古以來的良好鄉風。在新時代,美悟坡的村民與時俱進,通過民主的方式制定了村規民約、村民文明公約,並在村規民約宣傳板上留下村民們的籤字與指印,自古流傳下來的文明之風有了新的時代氣息。早在2017年美悟坡就開展了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實踐,鄉村治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促進了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鄉風文明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受到各級媒體廣泛關注。

說到鄉村旅遊,不得不提到良慶區衝陶村巴強坡,來到衝陶村巴強坡,嶄新的別墅群整齊排列,景觀錯落有致,一幅悠閒舒適的景象。衝陶村巴強坡利用舊村莊內閒置的舊宅基地以及房屋前後的建設用地,開發了鄉村旅遊項目,村民們以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或宅基地使用權入股,每年都能得到一筆可觀的收益。除了能夠得到入股分紅,村民們還可以到項目務工,脫貧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項目已經為衝陶村增加經濟收入1300多萬元,為衝陶村實現精準扶貧攻堅目標起到了很大的帶動作用。

【來源:南寧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清遠英德連樟村:村民就業離土不離鄉 致富路子越走越寬廣
    村民「洗腳上田」貧困戶成長為致富能手 「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2年前,在視察連樟村時,總書記曾為村裡發展把脈開方。總書記曾看望慰問過的貧困戶陸奕和,這兩年不僅在蔬菜基地承包3畝地,籤了靈芝公園的務工合同,平時還種些麻竹筍,銷售當地特色農產品,去年家庭收入超過10萬元,成了村裡有名的致富能手。村集體經濟壯大後,連樟村提取公益發展資金反哺村中公益投入,建立村級公益崗位,解決勞動力較弱的貧困戶就業問題,進一步構建精準扶貧長效機制。
  • 【地評線】鐵路跨海峽,讓兩岸融合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這是一條讓區域發展更協調的「致富路」。「一路通達,則百業興。」就福平鐵路而言,這是一條福州連接平潭的交通大動脈,建成通車後平潭島將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放眼未來,一列列高鐵列車開進了平潭,將會強有力的推動著兩岸在新時代實現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的新「四通」,讓越來越多的臺灣農漁產品快速到達國內各地區,切實增強兩岸同胞生活上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這是一條讓兩岸融合更便捷的「高速路」。
  • 河南杞縣:電足了,群眾的致富門路越走越寬了
    用他們的話說,電足了,他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了。 電足了,用電成本降低了 「以前我們村供電配電變壓器的容量僅50千伏安,設備陳舊,供電可靠性差,經常發生短路跳閘現象。特別是在晚上用電尖峰時段,電扇、空調、電磁爐等電器都不能正常使用。
  • 鐵路跨海峽,讓兩岸融合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這是一條讓區域發展更協調的「致富路」。「一路通達,則百業興。」就福平鐵路而言,這是一條福州連接平潭的交通大動脈,建成通車後平潭島將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放眼未來,一列列高鐵列車開進了平潭,將會強有力的推動著兩岸在新時代實現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的新「四通」,讓越來越多的臺灣農漁產品快速到達國內各地區,切實增強兩岸同胞生活上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這是一條讓兩岸融合更便捷的「高速路」。
  • 雲南景谷:立足咖啡產業 村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穩
    立足咖啡產業 村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穩「如果杯品不過,我一公斤咖啡就要少四五塊錢,損失很大的,相當划不來。所以每一個環節我都要把好關,不能出任何問題,都要按公司的要求來做。」雲南景谷縣威遠鎮暖裡村團山村民小組的建檔立卡戶楊榮春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咖啡的價格有所回升,預計收入五萬左右,比去年要好。」
  • 讓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新華社北京2月4日電題:讓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廣——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農村公路發展紀實  新華社記者  鋪下的是路,豎起的是碑,連接的是心,通達的是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農村公路發展作出重要指示
  • 石頭村變成了旅遊勝地,這裡的小康路越走越寬
    打卡我的小康生活 【石頭村變成了旅遊勝地,這裡的小康路越走越寬】 8月21日,記者走進薊州區漁陽鎮西井峪村,只見一幢幢農家院掩映在青山綠樹之間,青色的石板路、黃色的疊層石牆,時不時看到遊客在石板小道上拍照留念。 西井峪村被大山包圍,風貌獨特,號稱「石頭村」。近年來,漁陽鎮大力幫助西井峪村發展高端農家旅遊,投資800萬修建了通往山外的「致富路」。
  • 「地評線」鐵路跨海峽,讓兩岸融合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這是一條讓區域發展更協調的「致富路」。「一路通達,則百業興。」就福平鐵路而言,這是一條福州連接平潭的交通大動脈,建成通車後平潭島將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放眼未來,一列列高鐵列車開進了平潭,將會強有力的推動著兩岸在新時代實現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的新「四通」,讓越來越多的臺灣農漁產品快速到達國內各地區,切實增強兩岸同胞生活上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這是一條讓兩岸融合更便捷的「高速路」。
  • 越走越寬的「京華道路」
    年近八旬的「當家人」劉志華腰板挺得筆直,雙目炯炯有神,說出話來依然鏗鏘有力:「改革開放讓我們農民放開了膽子、放開了思想、放開了胸懷,我們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京華道路』會越走越寬!」    發展「副業」,京華腐竹風靡首都北京    「改革開放鼓勵農民創業發家致富,給我們農民吃了『定心丸』!」
  • ...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黨委:「農旅文」有機融合致富路越走越寬
    如今的楓香鎮,家園美、產業興,鄉親們的笑容越來越燦爛、好日子越過越幸福、致富路越走越寬闊。
  • 「我們的黃河」第十二集 黃龍縣:致富路越走越寬光景越過越紅火
    黃龍總人口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2萬人,如何讓更多的農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黃龍縣加大移民搬遷、產業扶持和兜底保障力度,全力以赴建機制、育產業、強基礎、惠民生,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建設「黃龍版小江南」,讓黃龍人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穩,日子越過越紅火。深秋時節,黃龍山區雲霧縹緲,層林盡染,發源自這裡的石堡河、仕望河等水系呈放射狀注入黃河。
  • 這條致富的路子,真「花」
    橫縣圍繞茉莉花做文章,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出「茉莉花+」全產業鏈發展新路徑,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效益,振興鄉村,「花路子」越走越寬。茉莉花種植戶在採摘茉莉花。茉莉飄香的村莊「馬雲創業之初的十八羅漢之一麻長煒,就是我們村走出去的。」
  • 越來越能賺錢的傳音,路子也越走越寬
    傳音不止要「廣」更要「多」除了要把生意做得更廣(非洲擴展至整個新興市場),傳音的生意還越做越多。財報顯示,2019年,傳音主營業務中,包括數碼配件、家用電器、網際網路服務等在內的其他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9.763億元,同比增長31.4%,營收貢獻達到3.9%。
  • 與茶農抱團 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越是這種特殊時期,我們作為龍頭企業,越要擔起這份責任。」重茶集團負責人張璐告訴記者,今年,儘管茶葉收購量已經超出預計需求,但企業仍收購了農戶所有符合要求的茶鮮葉。  截至目前,重茶集團已累計向茶農支付鮮葉款2000餘萬元,3000名茶農的鮮葉收入增長了約10%。
  • 西北蔬菜第一村:設施蔬菜之路越走越寬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西北蔬菜第一村:設施蔬菜之路越走越寬 伊當灣村大棚種植戶高牛告訴記者,以前一年外出打工夫妻倆拼死拼活能賺個五六萬元,現在精細化管理的拱棚最低一年也可以收入十來萬元,不僅自家買了好車,高牛還成了村裡的蔬菜種植技術指導員,村民致富領路人。
  • 巴馬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西新聞網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餘 鋒 昌苗苗 藍皓璟 編輯:覃鴻圖 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巴馬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 精準扶貧修路先行 貧困村「脫貧路」越走越寬
    National Day精準扶貧修路先行 貧困村「脫貧路」越走越寬灣頭橋鎮桂林村由原桂花村和紅葉村合併而成,該村地處偏遠,經濟相對落後。長久以來,交通閉塞是該村最大的「痛點」。原紅葉村村民最大的心願就是拉通至荊竹鎮九塘村的公路,打通制約經濟發展的盲腸。
  • 「小鎮茶園經濟」讓扶貧就業路越走越寬
    茶園每年帶動周邊6個村三百餘人就業,20餘戶貧困戶務工脫貧,讓扶貧就業路越走越寬。(葉欣、趙眾、曾瀟 文/圖)
  • 赫章縣鐵匠鄉:「鮮花富民」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2018年5月,花圃基地基礎設施是在恆大集團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在廣州市番禺區的幫扶下,引進了龍頭企業——廣州港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採取『政府+恆大集團十合作社+農戶』模式,讓周邊517戶貧困戶村民一邊到基地務工、一邊學習種花,鄉親們增加了收入,日子越過越紅火。
  • 南京:先聲藥業 財富之路越走越寬
    南京:先聲藥業 財富之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