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萬寧同鄉總會訪問團走訪海口騎樓老街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馬來西亞萬寧同鄉總會訪問團走訪海口騎樓老街

    由馬來西亞萬寧同鄉總會會長拿督吳世才先生為團長的馬來西亞海南僑領訪問團參觀了海口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廳。 張茜翼 攝

    由馬來西亞萬寧同鄉總會會長拿督吳世才先生為團長的馬來西亞海南僑領訪問團參觀了海口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廳內的騎樓復原模型。 張茜翼 攝

  中新網海口5月27日電(記者 張茜翼)在海南省僑聯的安排下,由馬來西亞萬寧同鄉總會會長吳世才先生為團長的馬來西亞海南僑領訪問團27日參觀了海口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廳、海口騎樓與僑文化展示廳,並走訪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首條修繕老街中山路。

  海口騎樓大多由海外僑胞所建,騎樓的興衰復甦不啻為一部海口近代僑史的縮影。海口騎樓與僑文化展示廳圖文並茂地介紹了海口騎樓的形成和發展、經歷的興衰復甦、見證的歷史變遷。

  馬來西亞萬寧同鄉總會訪問團成員大多數都是第二代華人華僑,他們走在新修繕的騎樓老街中山路上,感慨「有種時光穿越的感覺」。

  5月21日至26日,馬來西亞萬寧同鄉總會訪問團已經考察了三亞、萬寧、瓊海、文昌、海口等地。

  據了解,馬來西亞萬寧同鄉總會宗旨在於聯絡鄉情,共謀同鄉福利及圖同鄉之發展;團結族群,促進華社大團結,為社會和國家作貢獻;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傳統。(完)

相關焦點

  • 海口一家馬來西亞峇峇娘惹主題餐廳的「鄉愁味」
    中新社海口11月19日電 題:海口一家馬來西亞峇峇娘惹主題餐廳的「鄉愁味」  作者 洪堅鵬  在海口頗具南洋風情的騎樓老街,有一家充滿馬來西亞風情的  林明炳195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數十年前,他的祖父帶著時年13歲的父親從海南萬寧「下南洋」,漂洋過海到了馬來西亞巴生港,從此便紮根於馬來西亞。  林明炳回憶,祖籍同是萬寧的母親經常教他們兄弟五人說海南方言,還強調海南是他們的根。長大後,林明炳在馬來西亞華文學校接受教育,後到臺灣求學,這些經歷令他對中華傳統文化情有獨鍾。
  • 中國海口 騎樓老街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經沒落的海口騎樓老街軟體迎來新的生機,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騎樓老街輝煌歷史,勃勃未來: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
  • 海口騎樓老街展南洋風情 遊客尋古舊「年味」
    (新春見聞)海口騎樓老街展南洋風情 遊客尋古舊「年味」  中新社海口2月19日電 題:海口騎樓老街展南洋風情 遊客尋古舊「年味」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這個春節假期,山東遊客張婷每個清晨都倚窗凝視騎樓老街,目之所及蜿蜒的街道,古舊的牌匾,往來的人群,時光仿佛在倒流
  • 騎樓老街,海口最早的城市記憶
    海口騎樓最早出現於南宋,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海口最早的騎樓在水巷口、博愛北路一帶的四牌樓街區這些騎樓柱廊相連,可隔壁陽光、遮擋風雨,也便於敞開鋪面、招攬生意。海口得勝沙路、文明東路、中山路、博愛路、解放路,兩側都是一幢幢始建於十九世紀末的南洋風格柱廊式騎樓。許多馬來西亞等第地的老華僑們在每年回國祭祖的時候,總是要到海口的「南洋街」轉轉,給身邊的孫子講講這裡當年的故事。
  • 「漫步海口騎樓老街」攝影大賽開鏡 展現騎樓老街魅力
    「漫步海口騎樓老街」攝影大賽開鏡。 蘇鳴飛 攝 中國僑網海口11月17日電 (蘇鳴飛)2018年「漫步海口騎樓老街」攝影大賽開鏡儀式17日在海口騎樓老街中山路舉行,眾多攝影愛好者聚集在此進行拍攝創作和相互學習交流。
  • 海口騎樓老街春節街面冷清 網友吐槽真的比不上假的
    「海口騎樓老街何日復春」系列報導一:網友吐槽海口真的騎樓老街比不上假的  編者按: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是海口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積累起來的文化精髓,它蘊含著中西結合的中國(南方)建築藝術文化、南洋文化、儒教文化、佛教文化、紅色文化,海洋文化等諸多文化內涵
  • 海口騎樓老街,不一樣的老街
    不知不覺已經來海口一年了,不知不覺已經有點愛上了這座城市,她的靜謐,清新,都深深吸引了我。海口騎樓老街更以它的魅力讓我對它刮目相看。無論你去沒去過騎樓,接下來就讓我帶你看看騎樓。小編上次去的時候是今年的清明節,4月的海南已經非常熱了。
  • 海南海口走進馬來西亞新山推介「不一樣的海口」
    海口市旅遊委供圖 攝中新網海口9月19日電 (黃全凱)記者19日從海南省海口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 海口當日在馬來西亞新山舉辦2018「不一樣的海口」專題旅遊推介會。海口與馬來西亞旅遊合作非常密切,海口已經開通至馬來西亞吉隆坡、檳城的航線,今年內還將開通海口至新山、蘭卡威的航線。
  • 海口百年騎樓老街的美麗與滄桑
    中新社海口六月二十二日電 題:海口百年騎樓老街的美麗與滄桑  中新社記者 莫成雄 王辛莉  海口騎樓老街近日入選首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歷經百年滄桑的海口騎樓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海口騎樓老街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我感到很意外。」
  • 夜逛海口騎樓老街
    今天是元宵節吃過晚飯趁著這麼好的天氣出去走走,前二天看了馮導的電影《芳華》一下想到去騎樓老街逛逛,然後回來去電影院看《捉妖記2》,春節期間沒有來的及看。我住的地方離騎樓老街有3公裡,走過去可是不明智的選擇,在樓下開了一輛共享單車,18:00點鐘開始向騎樓老街出發了。
  • 海口騎樓老街一日遊
    公司開年會選在了海口,忙裡偷閒一天逛逛海口的老騎樓。 好像不管到哪個城市都會有這麼一條充滿南洋風格建築的街道。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騎樓大多是上世紀初一批批從南洋回來的華僑借鑑當時的南洋建築風格所建。
  • 海口騎樓老街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方
    海口看騎樓老街就要了解海口騎樓老街的歷史由來和了解一下《天津條約》。既看了騎樓老街得風景,也了解了留在騎樓老街上的得歷史故事。了解了海口騎樓老街的歷史由來,了解了天津條約以後就會對海口的騎樓老街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也會讓你在海口逛騎樓老街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體驗和感受。海口的騎樓老街最早的興建是早年漂泊南洋的老一代海口人在海外闖蕩掙了錢以後回家鄉出資興建的。
  • 海口騎樓老街文化之旅啟幕
    本報11月18日訊(記者梁冰)今天上午,以媽祖文化海洋文明為主題的「海口騎樓老街文化之旅」系列活動在中山路舉行,來自我省各界的專家、學者、媽祖信眾等齊聚天后宮,禮敬媽祖,並在老街參觀、創作、研討。
  • 海口騎樓"老街改造+"探索城市連片更新新路子
    海口日報記者 吳祝好 攝 「原汁原味的老海口,古樸卻不失優雅」。4月15日,記者走訪海口騎樓老街區,不少市民遊客為「修舊如舊」騎樓點讚。步入老街區南洋風格的廊式騎樓群,俯仰之間,崇尚自然、古樸厚重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 騎樓老街煥發生機 將打造海口「新外灘」的獨特風景線
    特別是2010年,海口市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綜合整治工程拉開序幕以來,通過多方面的改造,騎樓老街也得到相應修繕。今年海南省兩會期間,一份來自致公黨海南省委員會的《關於加快海口騎樓老街開發利用的建議》的提案,裡面闡述了騎樓老街應該建設瓊海關廣場和強化親水概念、恢復外灘和原有業態等觀點。
  • 海南省海口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館裡的老街變遷
    海南省海口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館裡的老街變遷   中新網海口6月24日電(宋將)修繕一新的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以其獨具南洋風格的建築吸引著四方遊客。
  • 海口騎樓老街,南洋遊子的愛與寄託
    來海口多次,喜歡騎樓老街那一塊地兒。總感覺騎樓老街那些老房子充滿了歷史的厚重。 即使是現代社會已經飛速發展,但是對於有文化傳承的產物,無論是地下埋的文物,還是仍在使用的建築,都是一個民族的底蘊所在。海口騎樓老街,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覆蓋面積約二平方公裡,總長四點四公裡,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層高的騎樓建築近六百棟。
  • 海口騎樓老街:曾有13個國家在此建設
    明代海南先賢丘濬的《送林黃門使滿剌加國序》,一直被瓊、馬兩地學者認為是海南人出使馬來西亞的最早記載。海南人下南洋 ,帶回了什麼?晚清,在海口成為當時全國對外開放的口岸之一時,一些在南洋謀生的人開始回到家鄉投資建設,最為明顯的時代印記就是今天的海口騎樓老街,這是南洋文化的一種輸入,其中歷史最悠久的騎樓已有600多年歷史。
  • 要問海口哪裡最迷人,當屬海口騎樓老街,你去過嗎?
    海口這幾年一度成為網紅城市,尤其是有些網紅紛紛去海口打卡,更是刺激了海口旅遊業的發展。今天,我來帶大家看看海口的騎樓老街吧,我覺得那是海口最迷人的地方了。走進騎樓老街,迎面而來的就是海風,因為海口是一個沿海城市,海風拂面,令人神清氣爽。在老街上,你會發現它的建築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歐洲風的建築,有的是我國地古典建築,也有的是印度風建築。
  • 「尋味南洋」走進海口騎樓老街 遊客品味騎樓文化
    海口網11月1日消息(記者李萬內 特約記者劉偉 攝影報導)琳琅滿目的南洋特色小吃、歡快熱情的歌舞表演……11月1日,由龍華區旅文局主辦的「尋味南洋——海口市龍華區2020騎樓老街南洋風情」活動在中山路火熱開場,現場通過形式多樣的互動帶領市民遊客品味騎樓文化。「尋味南洋」主題活動現場氛圍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