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陳佩斯,90年代人都知道。
一個勵志讓中國人開懷大笑的國家喜劇演員。
事實上,他確確實實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
陳佩斯,1954年2月1日出生的東北人,父親是電影表演藝術家陳強,因為當時生陳佩斯哥哥時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演出,就給他哥哥取名陳布達,輪到陳佩斯時,剛好就叫佩斯。
敢情陳佩斯他爸連給孩子取名都這麼有特點。
表演之路受阻小品帶來轉機
由於十年浩劫的到來,陳佩斯15歲時成為內蒙古一個建設兵團的普通知青。
惡劣的邊疆環境和吃一頓餓一頓的貧苦生活讓呆了四年回家探親的陳佩斯一到家就直呼,只要不去新疆,怎麼都行!
為了不讓兒子呆在城裡,陳強決定讓陳佩斯演戲,可是陳佩斯當演員先天條件不好,長相不受歡迎,沒有單位接收他。
不過還好,當時八一電影製片廠需要演員,陳強趕緊找到招生負責人演員「拉關係」,就這樣,陳佩斯成了一名跑龍套演員。
陳佩斯在電影廠肯吃苦,什麼角色都願意嘗試,演戲經驗漸漸豐富,戲份慢慢開始變多了。
1979年,他帶著陳佩斯冒著葬送藝術前途的危險主演了《瞧這一家子》,這是十年浩劫後的第一部喜劇電影。
1984年,陳佩斯和名聲大噪的好朋友朱時茂演出了小品《吃麵條》,這也是春晚舞臺上的第一個小品,當初兩人反覆排練,還要時刻擔心節目被撤,辛苦了改了好久才最終登上春晚舞臺,《吃麵條》廣受好評,也成了春晚節目的經典之作。
當然,這也給陳佩斯的喜劇生涯帶來轉機,他開始成為人們家喻戶曉的明星。
狀告央視遭封殺 16年後又重返
在中國演藝界,央視是演員的夢想,是最高級的藝術平臺。
但是,央視的舞臺成就了陳佩斯,也封殺了陳佩斯。
1998年,《王爺與郵差》,成為陳佩斯在春晚的最後一次亮相。
在一次談話節目裡,主持人問陳佩斯:「離開春晚,你後不後悔?」
他想都沒想,便說:「不後悔,上春晚的時候,我過得很狼狽,見誰都是大爺,作品裡的東西受到太多的限制。
陳佩斯是天生的喜劇演員,而好的喜劇演員天生是自由的。
所以,他最後離開央視。
1999年,面對作品被央視侵權,未經本人許可發行小品的光碟,陳佩斯和朱時茂勇敢地站出來維權,將發行方告上法庭,並且毫無懸念地勝訴。
可是,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的結束。
隨後,兩人遭到央視封殺,從此,告別春晚舞臺,一個小品時代,也就此落下帷幕
幸運的是,結束並不意味著結局,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又開始冉冉升起。
2015年1月27日,陳佩斯時隔16年重返央視,自導自演的電視喜劇《好大一個家》登陸央視一套。
2016年1月6日,陳佩斯榮獲「2015中華文化人物」獎項。
這個曾經讓無數中國人在苦難的日子開懷大笑的喜劇演員,國人不會忘記他,他留下的經典之作必將永遠熠熠生輝。
因為,人會說謊,而作品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