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也被稱為鬼節。這一天,許多幼兒園和培訓機構都組織了隆重的萬聖節活動,各大商場更是早早熱身做起了促銷宣傳。家長們任務重重,一會兒做南瓜燈,一會兒購買道具,但更多的是手足無措,犯了糾結。
    瀟湘晨報記者 沈顥 長沙報導
    10月31日一大早,長沙市民瞿成的女兒多多提著一袋「變裝用品」和零食,興高採烈地出了門,幼兒園今天舉辦萬聖節狂歡活動。就在前幾天,瞿成才知道還有「萬聖節」這麼個節日,他詢問3歲的女兒萬聖節是個什麼樣的節。女兒洋洋得意地告訴他:「鬼節!」這個回答把瞿成嚇了一跳,查了一番資料之後,他更加納悶了——我們的孩子需不需要過外國的鬼節?
    家長
    反對派
    任蓉蓉的孩子點點今年4歲,幼兒園老師很早就布置了製作南瓜燈等手工作業,還要求購買一些奇裝異服和面具,準備變裝主題活動。從來沒過過萬聖節的任蓉蓉一家都不知道怎麼做南瓜燈,於是周末全家動員,去超市和菜市場尋找合適大小的南瓜。好不容易南瓜燈做好了,為了做一套適合孩子的衣服,奶奶花了一天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幼兒園布置的任務。
    對於這個周末,任蓉蓉頗有微詞:「孩子並不知道萬聖節的真正意義,幼兒園這麼生搬硬套,野蠻地把萬聖節概念交給孩子,他們又能學習到什麼?有的造型甚至很恐怖、嚇人。再說,費盡力氣過一個國外的節日意義在哪裡呢?」
    贊成派
    年輕的家長陳勝就覺得組織這樣的活動挺有趣的,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玩耍,用平時接觸不到的方式,戴上炫酷的面具,換上夢幻的裙子。「比我們小時候好玩多了,也不一定要是個什麼節日,有這麼一個機會瘋玩一把也非常難忘。」
    孩子
    贊成派
    很多幼兒園對萬聖節提前進行了精心布置,一走進學校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氛圍,走廊、門口、教室、樓梯拐角等地方都擺放了大蜘蛛、鬼臉南瓜燈,白色的小幽靈。
    記者隨機問了幾個孩子,沒有人能真正說出萬聖節的來歷和意義,大部分孩子都只是覺得可以穿平時不能穿的衣服很有趣。「萬聖節活動可以穿白雪公主的衣服去幼兒園,很漂亮,我很喜歡這個節日。」愛漂亮的小姑娘小雪說。
    反對派
    也有小朋友並不喜歡這個節日:「我們上英語課的培訓機構走廊上都是蜘蛛網、骷髏和魔鬼,我覺得我要做噩夢了。」一名小男生這樣回答。
    園方
    孩子們可以在萬聖節釋放天性
    長沙市嶽麓區高端巴比倫幼兒園園長羅鳳蓮說,萬聖節在國外很大的意義也在於增進鄰裡關係,幼兒園每年都會精心組織萬聖節的活動,每到這個時節,孩子們都會邀請小朋友到家裡玩,學會待客禮儀,學會與朋友相處。那些萬聖節「鬼節」元素的布置也是希望小朋友們正義、勇敢,不怕邪惡。學校安排了一系列活動,希望小朋友們在這些活動中,通過變裝可以擺脫平時的約束,自由地搞怪和搗蛋,在熱鬧的氛圍中盡情地釋放天性。同時,老師們也會在活動中穿插節日相關文化的介紹,也算是一種情境教育。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幼兒園都會過萬聖節,長沙市教育局幼兒園園長張潔說,市教育局幼兒園已經有60年歷史,一直以來都很少過洋節,更多的是關注傳統節日的傳承,不僅會在節日時用各種形式進行慶祝,平時的課程教育裡也會穿插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介紹,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小知識
    昨日也是「寒衣節」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