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兩萬日軍躲進長白山拒不投降,現今也沒發現其蹤跡!

2020-12-10 漢史拾遺

一直以來,抗日戰爭都是全體國人心中難以抹卻的傷痛。即便到如今,這件事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但只要回想起往事,很多國人的心裡依舊憤恨難當!戰爭中,日軍在我國領土上大肆燒殺搶奪,殘害了我國的無數百姓。細數當年日軍的種種惡行,簡直令人不齒。面對日軍的殘暴侵略,全國的人民紛紛站了出來與日軍抗爭到底。終於在全體國民的努力下,日本侵略者被永遠地趕出了我國的領土。可就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卻依然有一些日軍不願接受戰敗的事實。二戰結束後,兩萬日軍躲進長白山拒不投降,現今也沒發現其蹤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早在抗日戰爭前,日軍就已經在東北境內駐軍了,當時的日軍向東北地區派出了大量的軍隊,並往東北地區輸送了大量的日本青年民眾。當時,日本通過籤訂不平等條約成功佔領了東北的大片領地。而更讓人羞憤的是,當時與日本籤訂條約的,並不是東北主權擁有者的我國,而是俄國。1905年,日俄戰爭於東北地區爆發,這兩個敵對的外國,為了爭奪我國東北地區的主導權,在我國的領土上激烈抗戰。最終,戰敗的俄國與日本籤訂了不平等條約。也正是這份不平等條約,得以讓日本的勢力迅速滲透到了東三省。

幾十年的經營,日本對東北地區的了解完全了如指掌。因此在戰敗之後,有兩萬日軍躲進了長白山遲遲拒絕出來投降。戰爭結束後,我國作為戰勝國,根本無法容忍,帝國軍隊繼續滯留在東北。為了找出那些日軍,我國曾出動過大量的軍事裝備,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但即便是這樣,也依舊沒能在長白山境內,尋找到日本軍隊的蹤跡。長時間的尋找,很多人也就慢慢懈怠了。他們認為,僅憑這支小部隊很難在日後成氣候,所以也就沒有必要為他們,浪費人力物力。

畢竟,這2萬日軍孤立無援,後勤和武器彈藥,都無法得到補給充,因此也就不存在有任何的威脅了。漸漸地,這支部隊的下落就成了一個謎。至此,人們也只能憑著自己的邏輯,去推測那支日軍部隊的下落。對此,有人認為,那支日軍部隊可能早就凍死在荒野之中了。畢竟長白山地區的深山老林,還未經過開發,再加上惡劣的環境與不便的交通,所以這2萬日軍才一直未被發現。

當然,種種的猜測也只是人們的臆想,畢竟沒有人掌握到可靠的證據。除了上述的觀點之外,民間還流傳著很多極其富有神話色彩的傳說。當地百姓認為,那支2萬人的日軍部隊在長白山失蹤,是因為受到了當地山神的懲罰。畢竟日軍當年在我國做了太多的壞事了,他們燒殺搶掠,殘害了無數中國百姓,因此很多東北地區的老百姓,就將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神仙身上,來懲戒那些令人痛恨的日軍。

我國作為二戰中的戰勝國之一,對於曾經戰場上的死敵,並沒有在戰後一味地進行報復,而是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對那些留在我國的日本俘虜給予了優待。要知道,當年戰爭中那些被蘇聯俘虜了的日軍,都是被囚禁在西伯利亞的苦寒之地,受盡了百般的折磨。除了優待日軍俘虜之外,日本戰敗後,遺留在我國境內的10萬日本女性,也受到了我國政府的幫助,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此後一直在我國過著穩定而幸福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日本戰敗後,長白山兩萬多日軍拒不投降,到現在也沒發現其蹤跡
    在對整個抗日戰爭的歷史進行了解之後,我們會發現,由於日軍方面派出了很多戰士來到中國,所以,在日本戰敗之後,也仍有一些日軍沒能及時回到祖國。曾經,有兩萬日軍,他們在日本戰敗後就躲進了長白山中拒不投降,而時至今日,這兩萬日軍的蹤跡也始終沒能被人發現。那麼,這兩萬日軍究竟是何來歷?後來的他們又有什麼樣的結局呢?
  • 日本戰敗後,2萬日軍躲進了長白山拒不投降,至今都沒找到其蹤跡
    隨著日軍在中國戰局的拖延,日本的補給很快就面臨巨大的危機,後來又加之美國宣布對日軍取消石油供給,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又將矛頭指向美國,從而爆發了太平洋戰爭。隨著美軍的參戰,日本開始漸漸陷入被動,而美國海軍的強盛也絕非浪得虛名,所以沒過多久,日本就徹底喪失了海上的主導權。
  • 日本戰敗後,2萬日軍躲進長白山拒不投降,到現在也沒發現其蹤跡
    中國的抗戰在二戰時期得到了展現,日本也明白了中國並未像表面那樣好欺負。隨後,全國統一抗戰更是讓抗日戰爭得到了全面爆發,局勢變得越來越好。日本軍隊對於中國軍隊向來不屑一顧,因為日本擁有精良的武器裝備,而中國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後。而戰爭中,武器裝備的好壞對其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所幸我軍最終同仇敵愾、齊心協力,將日本的侵略者全都趕了出去。
  • 日本戰敗後,藏匿在長白山的2萬日軍拒不投降,至今蹤跡難尋
    在先秦時期長白山稱作「不鹹山」,北魏時稱「徒太山」,隋唐時期稱「太白山」, 從金朝起才開始稱「長白山」,而長白山歷來也有諸多離奇的傳說故事,真真假假不得而知,不過在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長白山兩萬日軍拒不投降,至今未發現其蹤跡。
  • 兩萬日軍拒不投降,躲進長白山後不知去向
    抗日戰爭流淌著無數先烈的鮮血,最終取得了勝利,讓日本甘願投降。只是當時仍有兩萬日軍不願投降,後來又躲進長白山,至今沒有人發現他們的蹤跡,可謂十分蹊蹺。卻沒想到對於這兩萬日軍來說,連皇帝的話都說不好,真是令人驚嘆。這也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即使在今天,這句話依然適用。我們現在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今年的疫情沒有能夠把我們打倒。
  • 日本戰敗後,兩萬日軍躲在長白山拒不投降,至今未能發現其行蹤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血淚屈辱史,所幸,經歷艱苦的奮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勝利,但日本投降後,長白山的兩萬日軍拒不投降,負隅頑抗,企圖引起中國動蕩,至今都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在清政府援助朝鮮戰敗後,日軍直接突破防線攻佔瀋陽,籤訂巨額條款。
  • 日本戰敗後,2萬日軍躲進長白山死活不投降,至今仍不見其蹤跡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日軍居然還進行人體實驗,他們捉到中國人之後,就會進行慘無人道的生化試驗。可惜的是,當時我們國家的軍事力量還是十分落伍的,與日軍相比處於弱勢,也因此一時半會無法將日軍趕出我們的土地。幸運地是,在我們全國人民的團結之下,最終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將侵略者趕了出去,日方在1945年宣布無條件投降。
  • 日本投降後,躲進長白山的兩萬日軍和一萬婦女難民,至今下落不明
    -抗日戰爭紀念牆1945年8月中旬,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在東北與蘇聯交界處,雖然日軍仍在抵抗,但大多數日軍和平民已開始撤離,集中在通化、本溪、瀋陽、大連等地,準備撤走。#但是,蘇聯紅軍佔領了東北和北朝鮮,並且美國軍隊佔領了日本本土,使得大批滯留在中國東北的日軍和平民返回家園的道路受阻。無可奈何,只好留在原地等待遣返。
  • 日本宣布投降後,長白山2萬日軍拒不投降,至今未見蹤跡
    但在天皇籤署投降詔書後,仍有部分日本士兵英勇作戰。他們試圖在中國製造各種混亂。其中就有駐紮在長白山的2萬日軍莫名其妙逃亡失蹤的故事。駐軍起源事實上,日本人一直對中國東北地區虎視眈眈,想方設法出兵佔領。後來,隨著俄國的加入,雙方爆發了日俄戰爭。
  • 2萬多日軍曾躲進我國長白山,之後「人間蒸發」,至今其蹤跡不明
    在戰爭年代社會秩序混亂,那時就發生了很多難以解釋的事情,因為國家動蕩不安誰也沒有深究其原因。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在我國的東北地區有2萬名鬼子,不願意接受戰敗投降的事實,從而躲進了長白山之中。然而他們這麼一躲起來就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至今都沒有發現這些鬼子的蹤跡。其實在上個世紀日本與東北還是有很大的關係,在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之後,兩國就對東北地區的租借權有了明確的劃分。其中俄國將旅順 大連灣附近的領土租借權,以及長春旅順之間鐵路以及一切支線無條件讓給日本,根據這個協定日本就在我國的東北地區駐軍,這也就是抗戰時期關東軍的前身。
  • 日本戰敗後,還有兩萬日軍逃到長白山,至今沒有任何蹤跡
    對於日本這個島國,中國自古都沒有將其放在眼裡,畢竟雙方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過於懸殊。然而在工業革命後,日本發展迅速甚至成為了當時的一大強國,並遠遠超過了中國……日軍入侵東北三省隨著日本綜合實力的強大,日本政府的野心漸漸暴露出來了,很快他們就將戰火燒向了亞洲,並且直接對中國發動了侵略戰爭。
  • 日本投降前,兩萬日軍和一萬婦女逃入長白山深處,他們下場如何?
    1945年,中國人民歷經14年的浴血奮戰,終於迫使日軍無條件投降。隨後,日軍及一些居住在中國的日本平民,開始集中從通化、本溪、瀋陽、大連等地,準備撤回日本國內。於是,位於長白山一帶地區的兩萬日軍選擇逃亡於深山老林,拒不接受投降。
  • 2萬餘人的日軍隊伍拒絕投降,躲進長白山以後怎樣了?
    抗日戰爭戰士抗日戰爭到了後期,日軍已經出現了戰敗的跡象,但是強烈的軍國主義思想讓他們不願接受這件事情,瘋狂的日本人還在四川增兵蘑菇雲這件事情直接就讓日本人宣布投降,接受世界人們的審判,但是長期佔領我國的部分日本人,不願意接受這個投降的事實
  • 二戰結束,兩萬名日軍躲藏長白山,我軍投入大量兵力至今仍找不到
    而日本戰敗以後,大部分日軍都撤出了中國領土,只剩下兩萬日軍躲在了長白山裡,拒絕投降。如今多年過去了,這些日軍也早就不見了蹤影。要知道,當時的日本武器先進,兵力強大,中國實在是很難取勝,可即便如此,中國人民也沒有退縮過,拼盡全力去阻擋日軍的侵佔,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最後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再加上其他國家的助力,我國終於戰勝了日本,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將他們趕出了中國境內。
  • 專家在長白山發現古墓,2萬日軍進入後失蹤了,是否與此事有關
    這其中,還有2萬日軍躲進了長白山,70多年音信全無。據史料記載,一開始,由於東北局勢混亂,沒人關心這2萬日軍的下落。但到了50年代,隨著國內大環境的改善,政府開始派人進長白山中,去尋找這2萬日軍。但卻一點兒消息都沒有。有人推測,說這批日軍資源匱乏,缺衣少食,在長白山中待不長的,估計是餓死了吧。可問題是,就算餓死了,咱也能發現其遺骸吧?
  • 日本投降後,一日本士兵躲在菲律賓拒不投降,堅持戰鬥29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終於宣布日本投降。隨後,在當時參戰的日本軍人當中,有的被遣送回到日本,有的則成了戰俘。當然,也有人選擇拒不投降,最後被槍殺或者"流浪叢林"幾十年之久……小野田寬郎就是這樣一名軍人,他參與過二戰,在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投降之後,原本他應該與其他的日本軍人一樣立即投降、放棄武力對抗。
  • 二戰日本投降後,有人在深山發現了一隊日軍,最後全部被擊殺
    二戰日本投降後,有人在深山發現了一隊日軍,最後全部被擊殺 二戰中,日軍對我國發動了侵華戰爭,長達十四年的抗戰,使得我們這個國家傷痕累累,在經過全中國人民的英勇奮戰後,我們終於獲得了勝利,將日本的侵略者打了出去。
  • 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拒絕日本投降,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這個公告主要討論如何戰勝日本以及二戰結束後如何處置日本的問題。其中,公告中對日本投降後的戰俘處置問題進行了說明,規定日本戰俘「完全解除武裝之後,允許他們回國」。
  • 日本投降後,700萬日軍放下武器的時間為何不同
    中國戰區受降儀式結束後,日本中國派遣軍各方面軍、各軍司令官大部分於9月間,一部分於10月間在各地區率部投降(個別是派出代表),並交出武器:9月10日,第六軍司令十川次郎中將在南京投降,投降官兵138830人。9月11日,第十三軍司令松井太久郎中將在上海投降,投降官兵165000人。
  • 二戰前,日本拒不投降,翻譯官的一句烏龍,讓60萬日本人葬身火海
    鈴木是日軍舊式海軍的代表人物,當接到天皇任命的時候,他已經是77歲的高齡,鈴木心中自然清楚,當前的日本面臨著怎樣的時局,為此他並不是十分願意,然而卻耐不住昭和天皇的請求,只能開始自己的履歷。相比於東條英機,鈴木貫太郎明顯要更加圓滑不少,他上臺後的第5天,美國總統羅斯福去世,日本竟然破天荒的發電慰問,很顯然,鈴木打算以此表達自己希望緩解關係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