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緣》這部動畫電影將迪士尼公主系列在次推上了一個高峰,因為名氣太大,迪士尼甚至將艾莎和安娜當初拎出來註冊了一個商標。更是少數在迪士尼公主系列中拍攝第二部的動畫電影。《冰雪奇緣》這部迪士尼動畫電影很成功,也是一部不那麼「迪士尼動畫的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這部動畫作品迪士尼製作的很用心,迪士尼為它一改再改,最終成為現在的《冰雪奇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迪士尼為《冰雪奇緣》做的幕後工作吧。
「女巫和公主」變成「姐妹情深」
眾所周知,迪士尼的公主系列大部分都是由童話故事改編而來,而《冰雪奇緣》這部動畫電影也是由安徒生童話《冰雪女王》改編而來的,艾莎的形象人物原型是《冰雪女王》中的冰雪女王和凱伊結合體。在原來的劇本中,佩比爺爺預言擁有魔力的艾莎將會變得邪惡,而安娜一直因為王位第二繼承人的身份,和姐姐艾莎產生隔閡,並沒有「姐妹情深」的戲碼,而是「女巫和公主」,艾莎的原本設定是反派。
超大工作量
讓艾莎擺脫反派這個身份是因為《let it go》,這首為艾莎所譜寫的角色歌試圖表達出艾莎擺脫束縛後的內心世界,然而,這首歌中的艾莎根本不像是邪惡女王,反而像是一個被誤解的女孩。於是導演就將原來的劇本推翻重新塑造艾莎這個形象,迪士尼就是這麼霸氣。在3D動畫中迪士尼獨佔鰲頭,在艾莎邊唱歌,黑化建造自己的宮殿的時候,艾莎從宮殿中央走到露臺的那一段共有218幀,每一幀的渲染都超高132個小時。工程量如此浩大,讓艾莎這個角色更加生動形象。也將迪士尼公主帶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名字中有深意
關於名字,迪士尼為《冰雪奇緣》這部動畫作品起名,也是很有深意的。原本迪士尼決定將這部動畫定名為《雪之女王》,但是主創認為「feozen」(冰凍)這個詞更能表現影片的主題,於是翻譯過來就是《冰雪奇緣》這個名字,同樣動畫中的主要角色反派漢斯,以及克裡斯託夫和安娜,馴鹿斯文的名字,連起來就是安徒生的英文全名。迪士尼總是能在一些其他地方巧妙的藏上彩蛋。
王子成反派
《冰雪奇緣》這部動畫電影雖然是迪士尼所製作,但是它又是一部不那麼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很多人說《冰雪奇緣》這部動畫電影是新時代女權作品不是沒有道理的。在這部作品中,王子不再是拯救公主,和公主幸福生活的角色,反而是故事最大的反派,這樣的設定巔峰迪士尼以往的安排,因此《冰雪奇緣》不那麼「迪士尼」。《冰雪奇緣》弱化了王子的存在感,更加關注在姐妹之間的感情上,將女性的形象推上了一個高峰。
本色出演
《冰雪奇緣》中的雪寶可以算是以往迪士尼公主系列中,公主身邊的可愛動物。他們能幫助公主解決困難,更能給動畫帶來歡樂。《冰雪奇緣》的製作團隊透露,雪寶本來的設定是一個十多歲天真率真的小男孩。配音演員聚集之後的即興演出,很符合雪寶的形象,於是天真可愛的雪寶就出現在我們面前,它是動畫中最有趣的角色,其中的馴鹿更是真正的馴鹿,本色出演。
《冰雪奇緣》動畫電影幕後製作的這些事情,你都知道嗎?你還知道哪些迪士尼公主幕後的故事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討論,喜歡這篇文章的小可愛記得點讚和關注我喔,每天分享更多動漫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