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程碑式突破!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

2020-12-18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即「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

其速度也等效地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這一成果使得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國外稱「量子霸權」)。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光路系統原理圖

實現「量子霸權」的兩種路徑

由於量子計算機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在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方面相比經典計算機可實現指數級別的加速。當前,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是歐美發達國家角逐的焦點。

這當中,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階段性目標,是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亦譯為「量子霸權」),即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在特定任務的求解方面超越經典的超級計算機。

上面提到的量子計算「特定任務」,是指經過精心設計,非常適合於量子計算設備發揮其計算潛力的問題。這類問題包括隨機量子線路採樣、IQP線路、高斯玻色取樣。而谷歌量子AI團隊所針對的問題是隨機量子線路採樣。

所謂「玻色取樣」問題,我們可以理解成一個量子世界的高爾頓板。

高爾頓板問題是由英國生物統計學家高爾頓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小球從最上方被扔下,每經過一個釘板,都有一半的可能從左邊走,一半的可能從右邊走,當有很多個小球從上往下隨機掉落時,落在下面的格子裡的小球數量分布上會呈現一定的統計規律,這個模型可以用來直觀地認識中心極限定理。

圖為高爾頓板

如果將「高爾頓釘板」發展出一個量子版本,即,由全同光子來代替小球,用分束器(當一束光通過分束器時會被分成兩束強度較低的光,一束透射,另一束反射)來代替釘子,則這個遊戲就變成「玻色取樣」的量子模擬。一般來講,「玻色取樣」是指,在n個全同玻色子經過一個幹涉儀後,對n個玻色子的整個輸出態空間進行採樣的問題。

計算機科學家S.Aaronson和A.Arkhipov於2013年提出一種快速計算矩陣的常值方法,主要原理是對經過線性器件處理的玻色子的概率分布進行抽樣分析,從而可以很快的求出一個n x n維矩陣常值的方法。自然界中的粒子分為玻色子和費米子,而光子屬於玻色子,這樣就可以運用光子實現玻色取樣實驗。

從計算複雜度的角度來看,隨著光子數的增加求解步數呈指數上漲。對於這樣一個經典計算異常困難的問題,在中小規模下就可以打敗超級計算機。因此,「玻色取樣」這個問題被量子計算領域的科學家盯上了,準備拿它小試牛刀,挑戰經典計算機。

光量子幹涉示意圖

同樣,為什麼隨機量子線路經典計算機很難模擬?舉個例子來說,比如一個50比特的隨機量子線路採樣,最終輸出的量子態的態空間的維度是250,如果使用經典計算機模擬,首先要存儲如此高維度的量子態是極其困難的,其次,在如此高維的計算空間上,模擬每一層的量子計算操作,直至輸出最終的計算結果,更是難上加難!

利用超導量子比特實現隨機線路取樣和利用光子實現玻色取樣,是目前國際學術界公認的演示量子計算優越性的兩大途徑。在第二種路線上,中科大團隊一直保持國際領先。2019年,他們實現了20光子輸入60×60模式幹涉線路的玻色取樣量子計算,輸出狀態空間維數高達三百七十萬億,其複雜度相當於48個量子比特,逼近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此次,潘建偉團隊通過自主研製同時具備高效率、高全同性、極高亮度和大規模擴展能力的量子光源,同時滿足相位穩定、全連通隨機矩陣、波包重合度優於99.5%、通過率優於98%的100模式幹涉線路,相對光程10的負9次方以內的鎖相精度,高效率100通道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高斯玻色取樣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意為紀念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

光量子幹涉實物圖

「我們實驗中要用到的一些關鍵器件,國外一直對我們進行禁運,但是我們靠自己、靠國內協作單位,做出了世界上最好的量子光源。畢竟,科學是為服務全人類的。」潘建偉告訴記者,完成這一實驗,需要更多更好的光量子,正是擁有了世界最好的量子光源,這次實驗輸出量子態空間規模達到了10的30次方。

根據目前最優的經典算法,「九章」對於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快一百萬億倍,等效地比谷歌去年發布的53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同時,通過高斯玻色取樣證明的量子計算優越性不依賴於樣本數量,克服了谷歌53比特隨機線路取樣實驗中量子優越性依賴於樣本數量的漏洞。

100模式相位穩定幹涉儀

這個成果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陣地位,為未來實現可解決具有重大實用價值問題的規模化量子模擬機奠定了技術基礎。此外,基於「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的高斯玻色取樣算法在圖論、機器學習、量子化學等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將是後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量子計算需經歷「三步走」

正是由於量子計算機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可望通過特定算法在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方面,如密碼破譯、大數據優化、材料設計、藥物分析等,相比經典計算機實現指數級別的加速。

事實上,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是一個極具挑戰並且周期可能較長的工作。為了推動量子計算機的研製,我們必須把其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不斷逐次突破。其中的第一個小目標就是「量子優越性」(Quantum Supremacy),指的是量子計算機在某個特定問題上的計算能力遠超過性能最好的超算,證明量子計算機的優越性。因此,「量子優越性」被認為是量子計算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對於量子計算機的研究,國際同行公認有三個指標性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發展具備50-100個童子比特的高精度專用量子計算機,對於一些超級計算機無法解決的高複雜度特定問題實現高效求解,實現計算科學中「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

第二階段通過對規模化多體量子體系的精確製備、操控與探測,研製可相干操縱數百個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擬機,用於解決若干超級計算機無法勝任的具有重大實用價值的問題,如量子化學、新材料設計、優化算法等。

第三階段則是通過積累在專用量子計算與模擬機的研製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各種技術,提高量子比特的操縱精度使之達到能超越量子計算苛刻的容錯閾值(大於99.9%) ,大幅度提高可集成的量子比特數目至百萬量級,實現容錯量子邏輯門,研製可編程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

讓夢想量子計算走進現實

2019年10月23日,權威雜誌《自然》刊出了谷歌量子AI團隊的最新科研工作,在持續重金投入量子計算13年後,成功地用實驗證明「量子優越性」。即在特定任務上,量子計算機可以大大超越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了。

論文報導了谷歌團隊基於一個包含53個可用量子比特的可編程超導量子處理器,運行隨機量子線路進行採樣,耗時約200秒可進行100萬次採樣,並且估計如果使用當時最強超算Summit來計算得到同樣的結果,需耗費約1萬年。據此,谷歌宣稱實現了「量子霸權」。

實際上,「量子優越性」代表了兩個方面的競爭,一方面量子晶片的比特數和性能不斷擴張,在某些問題上展現出極強的計算能力;另一方面,經典算法和模擬的工程化實現也可以不斷優化,提升經典算法的效率和計算能力。所以,如果能夠提升經典模擬的能力,那麼谷歌的量子設備有可能就無法打敗最強超算,從而「稱霸」失敗。

對於谷歌的「稱霸」,IBM是第一個跳出來表示「不服」的。IBM指出谷歌對隨機量子線路的經典模擬優化得並不好,如果採用內存和硬碟混合存儲方案,模擬53比特、20深度的量子隨機線路採樣,僅需2.5天。IBM還宣稱這只是他們保守的估計。

對此,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教授、量子科學和技術研究所所長Barry Sanders 認為,去年,谷歌取得了一項巨大的成果,即量子計算優越性,但這是有爭議的。谷歌的結果是,他們擁有一臺量子計算機,其性能比其他任何經典計算機都要好。然後,IBM對此提出相反的論點:他們並未完全實現。質疑是否真正的達到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面對「九章」所證明的「量子計算優越性」,Barry Sanders則毫不吝嗇地稱讚:「我認為這是量子計算領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這個實驗不存在爭論,毫無疑問,該實驗取得的結果遠遠超出了傳統機器的模擬能力,實驗取得的結果遠遠超出了傳統機器的模擬能力。這個實驗技術挑戰非常巨大。為了獲得此結果,他們必須解決許多非常困難的技術問題。僅僅在技術層面上,他們所取得的成就也令人印象深刻。這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實驗,他們做成了,讓夢想走進現實。」

畢竟,經典算法的發展以及超算上的工程化實現,還有提升空間。「量子優越性」本身也是經典計算和量子計算博弈和演進的過程。谷歌宣稱的「量子優越性」,目的僅僅是為了在實驗上證明量子計算機確實有超越目前最強超算的能力,這並不意味著已經實現了實用化的量子計算機。「量子優越性」對於量子計算的發展,僅僅是一個開始。

對此,潘建偉向記者表示,量子優越性實驗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更快的經典算法和不斷提升的量子計算硬體之間的競爭,最終量子並行性會產生經典計算機無法企及的算力。

延伸閱讀

國外同行盛讚中國量子科技成就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在線發表了論文,他們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其速度也等效地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 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這一成果使得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國外稱「量子霸權」)。多位國外相關領域的教授,包括多位沃爾夫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等資深專家,紛紛發表評論,盛讚中國科學家所取得的這一重大成就。

德國馬普所所長、沃爾夫獎、富蘭克林獎章得主Ignacio Cirac評論說:「總體來說,這是量子科技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朝著研製相比經典計算機具有量子優勢的量子設備邁出了一大步。潘教授的團隊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他們產生了包括這個實驗在內的很多重大成果。」

奧地利科學院院長、美國科學院院士、沃爾夫獎得主Anton Zeilinger認為,這項工作成果很重要,因為潘建偉和他的同事證明,基於光子(光的粒子)的量子計算機也可能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美國青年科學家總統獎、斯隆獎得主Dirk Englund 表示,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成果,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這是開發這些中型量子計算機的裡程碑。

維也納大學教授、美國物理學會會士Philip Walther評論道:「他們在實驗中取得了目前最強經典計算機萬億年才能給出的計算結果,為量子計算機的超強能力給出了強有力的證明。」

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教授、量子科學和技術研究所所長Barry Sanders評論說:「我認為這是一項傑出的工作,改變了當前的格局。我們一直努力證明量子信息處理可以戰勝經典的信息處理。這個實驗使經典計算機望塵莫及。」

昆士蘭大學教授Tim Ralph評論說:「我相信潘教授和陸教授團隊的論文是一個重大突破。這是一個真正的『英雄』實驗,將實驗各個方面的技術推進到遠遠超過以前的水平。」

美國科學院院士、沃爾夫獎、狄拉克獎章得主Peter Zoller表示,利用量子器件來解決日益複雜的問題並體現量子優勢是量子科學前沿中的最重要問題之一。陸朝陽、潘建偉和同事們基於光子進行的高斯玻色子採樣實驗,無論是在量子系統的大小和擴展性方面,還是在實際應用的前景方面,都把研究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提供

相關焦點

  • 全球第二速度: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裡程碑式突破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這是裡程碑式的突破。據悉,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按照官方的說法,潘建偉團隊這次突破歷經20年,主要攻克高品質光子源、高精度鎖相、規模化幹涉三大技術難題。
  • 超越「量子霸權」!中國科學家成功構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中國科學家成功構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2020-12-04 1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裡程碑式突破!我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從6億年到200秒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超越谷歌「量子霸權」 中科大團隊研製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息  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裡程碑式突破:中國科學家實現「量子霸權」
    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 「九章」問世,我國量子計算迎來裡程碑式突破 6億年的活兒,只用200...
    昨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命名為「九章」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最早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九章問世,我國在量子計算領域實現對美國的反超
    從中國在量子信息領域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們在量子通信領域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在量子計算領域前期落後於美國。但是此次「九章」的問世意味著我國已經在量子計算領域成為了除美國以外,第二個實現量子霸權的國家,同時實現了在量子計算領域對美國的反超。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超級計算機...
    原標題:裡程碑式突破!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中科大「九章」歷史性突破,但實現真正的量子霸權還有多遠?
    今天,我國的量子科技領域就迎來了歷史性的突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相關成果登上了《Science》雜誌。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比美國「懸鈴木」快100億倍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這是裡程碑式的突破。據悉,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按照官方的說法,潘建偉團隊這次突破歷經20年,主要攻克高品質光子源、高精度鎖相、規模化幹涉三大技術難題。
  • ...原型機「九章」研製成功 我國實現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使我國實現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成果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發表。
  • 新華視點 裡程碑式突破!「九章」問世,勝在哪? ——潘建偉團隊解說...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  □新華社照片這臺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研製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推動全球量子計算的前沿研究達到一個新高度。儘管距離實際應用仍有漫漫長路,但成功實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的裡程碑式突破。「九章」優勝在何處?裡程碑式跨越如何實現?「算力革命」走向何方?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潘建偉團隊。
  • 什麼是量子霸權?「九章」的優勢在哪?九問量子計算機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12月4日消息,中國科學家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什麼是量子計算?「九章」有哪些優勢?
  • 「九章」攻擂「懸鈴木」,快一百億倍的量子霸權
    文/陳根2019年,谷歌率先宣布實現「量子霸權」(量子優越性),一把把量子計算推入公眾視野,激起量子計算領域的千層浪。就在近日,中國團隊宣布量子計算機「九章」問世,挑戰谷歌「量子霸權」實現算力全球領先。
  • 最全解讀:「九章」實現「量子霸權」究竟是怎麼回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量子計算優越性的實現是一場持久戰基於量子的疊加性,許多量子科學家認為,量子計算機在特定任務上的計算能力將會遠超任何一臺經典計算機。2012年,美國物理學家John Preskill將其描述為「量子計算優越性」或稱「量子霸權」。
  •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九章」確立的「量子計算優越性」有多厲害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實物圖 資料圖片  「九章」到底長什麼樣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量子實驗室,記者見到了確立中國量子計算優越性的「九章」。  「九章」確立的「量子計算優越性」有多厲害  「九章」的成果,就是實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量子計算機在某個問題上超越現有的最強的經典計算機,被稱為『量子優越性』或者叫『量子霸權』。」  袁嵐峰隨後解釋說,「實際上,『量子霸權』是一個科學術語,跟國際政治無關。它指的是量子計算機在某個問題上遠遠超過現有的計算機。」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速度比谷歌「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12月3日消息 今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 76 個光子 100 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 「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 「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量子計算機"九章"有多厲害 量子計算機器離實用還有多遠?
    也就是說,超級計算機需要1億年才能完成任務,而九章只需要1分鐘。同時,「九章」相當於谷歌去年發布的53架超導Bit量子計算飛機的原型「懸鈴木」快100億倍。   「九章」上的每篇報導都會提到一個詞「量子優越感」。有了「九章」,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量子優勢」的國家,也奠定了其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第一方陣的地位。   什麼是「量子優勢」?
  • 量子霸權!速度快100億倍!中國「九章」碾壓谷歌「懸鈴木」
    當前,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成為歐美各發達國家角逐的焦點。12月4日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 」的國家,這是值得載入史冊的一天。量子計算原型機 「九章」誕生,打破了谷歌之前的「量子霸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