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房子能稱為豪宅?
蒙蒙給大家舉個例子——李嘉誠的豪宅就是標準答案了!
李嘉誠的豪宅據說價值超過7億,樓高有四層,看起來非常高大雄偉,根據谷歌衛星地圖來,李嘉誠的豪宅,由三座大型主要建築物組成。
但其實,在香港業界多年來對『豪宅』定義一直未有共識,甚至迷你戶也可自稱『豪宅』。另一方面,政府機構也對『豪宅』的定義也有分歧,差估署及金管局就有著不一樣的詮釋。
差估署:1076方呎歸類大型單位
市場上對住宅物業的分類常用詞包括迷你戶、中小型單位、豪宅等,差餉物業估價署對住宅則有明確分類,並以面積劃分,包括A至E五大類別。
A類:少於430方呎(約39平方米)的單位
B類:431方呎至752方呎(約70平方米)的單位
C類:753方呎至1075方呎(約100平方米)的單位
D類:1,076方呎至1,721方呎(約160平方米)的單位
E類:1,722方呎以上(約160平方米以上)的單位
按照這個定義,A至C類單位均屬於中小型單位,D及E類則屬於大型單位。
若以差估署的分類來計,至少1,076方呎,也就是100平方米才可稱為『豪宅』。
金管局:1000萬元以上的物業就是豪宅
另一個政府機構則表示,單以面積計的話,即使是價值數千萬的單位也只能稱作『中小型單位』。事實上,金管局多年來對『豪宅』的定義一直有所調整,以反映物業市場及政策的變化,按照現在來說,金管局將1,000萬元或以上物業界定為豪宅,並限制其按揭成數限制為最高五成。
不過,若以金管局的界線來看,現時不少市區新盤細單位已達到千萬水平,例如北角海璇、維港頌,西營盤63 Pokfulam、甚至是紅磡『劏房之城』環海.東岸的個別開放式及1房單位也能稱作豪宅,若然樓價繼續升,『豪宅』盤可能會愈來愈泛濫。
眾所周知,香港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發展也是十分迅速的,基本上香港遍地是高樓,所以也就造成了這種寸土寸金的局面。雖然說香港的工資十分高,但是面對這樣昂貴的房價,基本上得工作大半輩子才能買上自己的一套房。
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或許這種「千尺」,的確是豪宅了!
如今香港人年薪中位數20.4萬港元,早前,就有一個新聞這麼說...
360萬31平米,就已經讓普通市民很羨慕了...
但雖然房價越來越高,豪宅一天比一天難買,但也擋不住,香港的富豪越來越多!最近的一份數據更是證實了亞洲越來越多超級有錢人的風潮。
來源:新浪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