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餘額」嚴重不足,所剩時間已不足一月,這一年我們扛過了疫情和洪水,經歷了裁員和降薪,魔幻現實的2020終於快迎來「大結局」。
2021年春晚進入70多天倒計時,這一場從1983年起便是百姓餐桌上的文化盛宴,至今已走過37個年頭。
一年一度的春晚就好似家家戶戶除夕夜裡的「年夜飯」,雖不能同時滿足十幾億國人的喜好但要是過年沒春晚就感覺年味變淡了。
即使今年春晚還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春晚商標已經被安排上了#2021春晚亮點預測#。
早在2019年,央視就曾提交上百件「春晚」商標申請,近日又有了新動作:提交多件有關牛年春晚的商標。
「牛年春晚」商標
這批商標的申請人為中視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視公司),中央電視臺全資持股該公司。
據查,中視公司在11月初,提交了「2021 牛年春晚 CCTV」「 2021 CCTV 牛年春晚 XIN CHOU HE SUI」商標,指定使用在35類上。
「央視春碗」也被申請成商標
中視公司在此次提交的多件商標申請中,還將一些諧音也申請為商標,包括「春碗」、「央視春碗」、「總臺春碗」等等。
雖然說央視官方認領了「春碗」,但在申請商標時只選擇了5個類別,不過也有可能是「兄弟單位」北京廣播電視臺早前已成功註冊幾個類別的商標了。
檢索發現,北京廣播電視臺共提交了8件「春碗」商標,其中多件已獲初審公告或已成功註冊。
央視除了申請牛年春晚的申請圖文商標外,還申請了多件喜氣洋洋的「牛頭」圖形商標。
也就是說,央視連牛年的吉祥物都給了一個商標新身份!
央視陪我們走過37年,在通過春晚向百姓傳遞幸福的同時央視也在逐步完善自己的商標保護體系,為遏制搶註「春晚」商標現象做了準備。
「春晚」商標多次被搶註?
以「春晚」為關鍵詞,檢索中國商標網共發現70件商標申請,早期商標申請人多為個人申請,其中最早申請時間為2005年。
最早「春晚」商標系個人申請,指定使用在餃子;包子;春卷等第30類上,但目前已被駁回。
除此之外,類似「春晚小品」「春晚大餐」一類和春晚掛鈎的商標,絕大多數也已被駁回。
眼瞅著各種花式搭蹭春晚的商標層出不窮,央視終於在2018年著手申請「春晚」系列商標,並且一口氣提交了上百件商標申請。
其中「春晚」商標24件;「CCTV春晚」商標25件;「央視春晚」商標24件;「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商標24件;「春節聯歡晚會」商標25件。
自此,「春晚」這個央視的親兒子終於擁有了自己的身份。
中央臺目前共提交2977件商標申請,但對「春晚」系列商標的布局卻起始於2018年,而這個申請時間從1983年開始舉辦春晚,過了35年。
這期間有多少企業或個人想搭央視的便車,免費蹭一波央視的熱度,中央臺這是躺著都被人「碰瓷」。
雖然央視在2018年以前對「春晚」商標的布局稍晚,但從今年央視早早就著手申請「牛年春晚」系列來看,官方對商標布局的重視值得點讚。
市場未動,商標先行的策略應該銘記於心,別人一旦成功搶註商標,想要拿回商標可就耗財費時了哦!(圖片來源天眼查、中國商標網截圖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