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已經進入劇變期。有大佬總結商業發展的四個階段:1.0階段是招租聯營,零售只是提供購物場所;2.0是引進自有品牌與買手品牌,解決商品同質化、毛利率偏低等問題;3.0是要打造場景化的體驗,加強對消費者的吸引力;4.0是利用網際網路手段,結合金融資源優勢,打造精準服務和價值生態鏈。
實體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受經營成本攀升、消費需求結構變化、網絡零售圍追堵截、價格戰越打越烈、生存和發展都要靠消費者投票的市場現狀下,電商企業幾乎革了傳統旅行社的命,這是PC網際網路時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這些電商企業又被淪為了傳統企業,抬頭就是天花板,市場需求幾近飽和。價格戰更是導致中國零售走向無利潤時代,電商在毀滅傳統經濟結構的同時,本身也陷入了沼澤無法自拔。儘管這些電商企業的產品琳琅滿目,營銷推廣花樣繁多,且隨著科技的進步,「旅遊+VR」、「旅遊+直播」、「旅遊IP」……新的事物層出不窮,什麼火就「+」什麼,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旅遊行業本質是服務業,新興事物、新鮮玩法,可作為營銷法門,但不可偏離本質,買櫝還珠。
所以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出現了一種截然相反的局面:無論是OTA企業還是一些線下傳統旅遊企業又紛紛重啟布局線下門店。特別是今年5月份,在線旅遊巨頭攜程在成都率先推出「移動網際網路+門店」戰略,全市1000多家門店和產品搬上攜程APP,這些門店同時成為攜程旅遊特約服務網點,攜程旅遊和成都旅行社「線上」和「線下」的合作,是「化敵為友」攜手發展的共贏之策,還是難分勝負局面下的權宜之計?套路太深,小編表示傻傻整不清楚。但真要拼服務,電商怎麼可能是旅行社的對手?
因此有傳統旅行社資深大佬出招說,開旅遊門店,如果你想達到展示和體驗的作用,那就儘量往社區開,儘量跟別的生活環節湊在一起。比如永利愛嘉途,店面依託大型商超,首先保證了充足的人流量;其次,靠近社區,摒棄了「距離感」。一般旅行社都是開設在臨街、樓宇,需要發傳單、百度推廣、戶外推廣等手段推廣自己,其選址並沒有經過那麼周密的調研、計算。愛嘉途依靠大型商超開店的策略,既充分發揮了線下旅行社實體店服務的優勢,還獲得了一條比較可靠的流量入口。
因為旅遊預訂前置期比較長,所以門店提供服務和定製化的產品,人員很重要。錦江旅遊會把一些有豐富經驗的領隊導遊在淡季時候派到門店去,他們對產品本身很熟悉,這樣對客戶來說你是專家門診型的服務,這樣對客戶有吸引力,而客人訂的是三個月以後旺季的產品,時間上形成了很好的互補。錦江旅遊股份公司副董事長兼CEO包磊表示,門店可以是數據收集的一個場景。錦江旅遊的許多門店裝了很多攝像頭,會做人臉識別和產品之間的標籤匹配和對比,我們會分析這個人的職業、年齡、收入以及和產品之間的關聯。最終這樣的數據可以幫助門店改進自身的旅遊產品。雄獅旅遊大中華區總經理陳碧松也表示,門店不再是單純的銷售渠道,而應該是多個價值點並存的場所。這才是消費升級、需求升級的本質。
CTA/Kaylee 文
劉娜
Kaylee Liu
旅行社資訊 主編
Chief Editor
【原創】遊客都去自由行了,真的嗎?
【原創】旅行社的節日營銷該怎麼做?
【原創】董明珠和隔壁老王的故事告訴旅行社:旅遊進入「她」時代!
【原創】2017年旅行社業者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原創】非標市場人人愛?傳統社&OTA扎推搶佔藍海高地
【原創】從出發地到目的地
【原創】貼標籤,也許是旅行社打破競爭性格局的一條捷徑?
【原創】跳出旅遊做旅遊原創
【原創】旅遊前景無限,為什麼企業發展舉步維艱?
【原創】旅行社如何從低價遊、跟團遊中轉型突圍?
【原創】小議旅行社的社群營銷
歡迎投稿:news@lxs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