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團隊自主研發出了防疫機器人。目前在學校、賓館等已經開展過小規模的試運營工作。我相信在『飛地經濟』政策的支持下,公司的發展會大有前景。」近日,在銅川(西安)029Cu孵化器內,銅川市初創科技企業——陝西蟻創匯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澤宇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公司雖然成立才兩個多月,但團隊已擁有十餘項國家專利,並在今年各類中省雙創大賽中收穫了14個獎項。公司對「飛地經濟」這一合作機制高度認同,入園熱情很高,經過銅川(西安)029Cu孵化器牽線搭橋,雙方成功「聯姻」。
與幹勁十足的陝西蟻創匯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樣,入駐銅川(西安)029Cu孵化器的其他初創企業,每一天也都在承載並記錄著創業者與創業團隊愈發自如的「追夢工程」。
「飛地經濟」是打破原有行政區劃限制,通過跨空間的行政管理和經濟開發,實現兩地資源互補、經濟協調發展的一種區域經濟合作模式。古有借雞生蛋,今有借地興業。巧借西安市的一塊地,2019年9月,銅川(西安)029Cu孵化器在西安市西北工業大學大學科技園開園。以「空間+服務+園區」的全新模式,扶持初創企業發展,助力地方產業轉型升級。藉助「飛地」孵化器形成銅川與西安雙城資源互動、產業對接的良性循環。該「飛地」將重點培育和孵化數字經濟、航空航天等科技領域的團隊和初創企業,為入駐團隊提供專業空間、優質服務、政府資源、對接資本市場等「一站式」生態體系。
為何要狠抓「飛地經濟」?銅川地處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是能源建材基地、歷史文化名城、西北革命搖籃、生態宜居家園、投資興業高地。銅川區位條件優越,交通快捷便利,已融入西安半小時經濟圈。當前我市正處在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期,高質量發展是抓經濟工作的大前提、大邏輯。從「各炒自家菜」到「共辦一桌席」。近年來,我市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主題,支持「飛地經濟」發展,將「飛地經濟」作為招商引資的「新高地」。依據產業布局和園區建設規劃,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建立初創型科技企業「飛地」園區,創新「飛地經濟」合作機制,提升市場化運作水平,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一頭連著西安,一頭連著銅川;一邊是人才和資源的高度聚合,一邊是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前景。通過在西安市「借地、借人、借科技」,建設「飛地園區」,助力銅川經濟發展,「飛地」效果逐步彰顯。經過一年的發展,該「飛地」先後吸引17家優質企業入駐發展,目前有3家企業業務發展良好,陸續產生流水和稅收;兩家企業分別獲得了200萬元的投資和國家級的創新創業大賽一、二等獎的榮譽。
「選擇『飛地經濟』模式,終極目標是實現『共贏』。從開園到運營,『一站式』的『項目管家』服務,讓許多企業切實感受到銅川的優質營商環境。」銅川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飛入地」與「飛出地」的攜手合作,不僅體現在雙方滿滿的誠意、對「飛地經濟」發展的充分信心,更體現在兩個地區優勢資源互補、產業錯位發展的巨大潛力。面對西安市幾個開發區一次性補貼30萬元開辦費的「誘惑」,這些企業毅然決定繼續留在「飛地」發展壯大。「『飛地』建設不僅是兩地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驅動器』,也是增進兩地友誼的『連心橋』。通過『飛地』建設,西安方面留住了稅源,銅川拓展了稅源,企業破解了用地、用工成本高等問題,在有限的『飛地』能夠有無限的發展。未來,我們努力推動自身建設,把『飛地』打造成為吸引人才的『橋頭堡』、產業發展的『朋友圈』、對外宣傳的『新窗口』、產業要素資源導入的『交通站』,助力西安市『騰籠換鳥』產業升級,承接城市群核心區『資源溢出』,支撐帶動關中城市群數字經濟更強有力的協同發展。」
牆內開花牆外香。「飛地」園區帶來「飛地」經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區域之間優惠政策比拼和惡性競爭,實現資源互補、互惠共生。隨著「飛地經濟」不斷推進,全市各地的視野也越發開闊。據統計,目前,我市三個飛地園區推進順利。其中,銅川西工大029cu飛地園區入駐科創企業(項目)17個,有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軟體著作權兩項,按目前發展情況,在我市營商服務持續跟進的情況下,預期一年內現有企業銷售收入將實現5億元至10億元增加值;王益區(杭州)飛地園區共註冊各類企業928戶,實現銷售收入10.8億元,納稅2660萬元;耀州區(上海)飛地園區入駐市場主體5776戶,實現交易額(產值)5.63億元。
如今銅川(西安)029Cu孵化器已經開園一年了,一年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而以發展眼光來看,現在還處於蹣跚學步期,健步如飛尚需時日,但這種「飛地經濟」模式值得期許、值得推廣。(記者:李由)
網絡編輯:李怡莎
信息審核:李怡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