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務員最帥制服,一文可看懂錦衣衛飛魚服

2020-12-15 騰訊網

如果要問哪一種東西與文化息息相關,服飾肯定少不了。僅明朝官員的服飾,除了朝服(上朝面聖穿)、祭服(出席皇家祭祀典禮穿)、公服(出席公務活動穿)、常服(日常辦公穿),還有賜服,飛魚服即是賜服之一。

皇極殿(清朝太和殿)大朝,錦衣衛和文武百官各色人穿著不同服裝

影視作品中的錦衣衛穿著黑色的飛魚服,顯示出冷靜、冷酷、決絕、孤傲、自負、肅殺的神秘氣質……但是且慢,藝術加工和演繹與真實的歷史還是有些偏差的。

——不是所有錦衣衛都有資格穿飛魚服——

錦衣衛的最高長官指揮使,為正三品,個別時候高至正二品。

其下設有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僉事(正四品)、鎮撫使(從四品)、千戶(正五品)、副千戶(從五品)、百戶(正六品)、總旗(正七品)、小旗(從七品)等職務。底下最基層的兵士為校尉、力士~

《明史·職官志五》記載:「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恆以勳戚都督領之,恩蔭寄祿無常員……朝日、夕月、耕耤、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繡春刀,侍左右。」

華美的飛魚服(今人重製版) 圖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意思是說,每逢大型活動,錦衣衛都穿飛魚服,佩繡春刀,緊隨在皇帝左右。從這也能看出,能穿飛魚服、佩繡春刀都是錦衣衛中級別較高者。

至於高到什麼級別,無從得知。後人推測,下層的官員小旗,以及底層的兵士校尉、力士,在辦公查案的時候,沒資格穿飛魚服,都是穿著自己花錢置辦的衣服,也並沒有統一的款式,只要是樣式上比較正式、莊重的素衣就可以。

——錦衣衛不只有飛魚服——

錦衣衛高級官員的「賜服」有三種:蟒服、飛魚服、鬥牛服。

【蟒服】

明《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二載:「蟒衣如像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與龍袍(御衣)相比,只比龍少了一爪,其它都一樣~

(註:龍袍五爪,蟒服四爪)

《明史·輿服志》:「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繡蟒於左右,系以鸞帶。……次則飛魚……」

可以看出,蟒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御衣)相似,穿時要系玉帶。比蟒服低一級的就是飛魚服了,鬥牛服再低一級。

蟒服

對於蟒服的具體樣式,《明史·輿服志》也作了描述:「單蟒面皆斜向,坐蟒則正向,尤貴。又有膝襴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補,當膝處橫織細雲蟒,蓋南郊及山陵扈從,便於乘馬也。或召對燕見,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襴有紅、黃之別耳。

從記載可知,蟒衣有單蟒,即繡兩條行蟒紋於衣襟左右;有坐蟒,即除左右襟兩條行蟒外,在前胸後背加正面坐蟒紋,這是尊貴的式樣;還有膝襴,是一種袍裙式服裝,於前胸後背飾蟒紋外,另在袍裙當膝處飾橫條式雲蟒紋裝飾。確實與龍袞服非常相似。

【飛魚服】

飛魚不是魚。林邑國記》載:「飛魚身圓,長丈餘,羽重沓,翼如胡蟬。」說它是一種長著龍頭龍身,翅膀很薄,尾巴像魚尾的神話中的猛獸。

飛魚本來應該只有一隻角,但是明代服飾上的飛魚改動了一下,有兩隻角,類似於蟒服。

孔府舊藏紅色飛魚服 有興趣可以去孔府參觀,其為5A景區

《明史·輿服志》曾經寫道:「嘉靖十六年,群臣朝於駐蹕所……帝怒曰:『尚書二品,何自服蟒』。張瓚(時任兵部尚書)對曰:『所服乃欽賜飛魚服,鮮明類蟒,非蟒也』」。

你看,連嘉靖帝都把先皇賜給一位大臣穿的飛魚服,誤當成了蟒服。可見,飛魚服與蟒服也是非常相似的~

飛魚服的飛魚圖案花紋局部細節

此外,飛魚服本身並不鑲嵌皮革、泡釘等軟甲。但出於防護的需要,會在飛魚服的外面穿戴鎖子甲等軟甲。

【鬥牛服】

有個成語叫氣沖斗牛,也作「氣衝牛鬥」。鬥牛,不少書本上解釋為北鬥星和牛郎星,其實這是不對的。該成語出自《晉書·張華傳》「鬥牛之間常有紫氣」的典故,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鬥宿和牛宿。

《宸垣識略》記:「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虯螭之類,遇陰雨作雲霧……且視之,湖冰破裂一道已縱去。」由此可見鬥牛其實是一種形象類似於虯螭之類的神獸。

鬥牛服上的鬥牛也進行了藝術改動,為蟒形、魚尾、頭雙角如牛角狀,四隻牛蹄容易看出區別。鬥牛服在賜服裡次於飛魚服。

鬥牛袍花紋圖案局部細節

清《淥水亭雜識》卷二載:「 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講官破格有賜鬥牛服者。」意思是立功的官員,即使品級低至五品,為了嘉獎,也會破格賜予鬥牛服,過過癮~

【麒麟服】

上文提到的嘉靖與張瓚關於飛魚服與蟒服的糾結對話後,嘉靖帝很是不爽,開始對大臣們的服裝嚴加管理,包括責令錦衣衛改穿麒麟服。

麒麟服

放大看,麒麟服的圖案花紋是這樣的:

麒麟服圖案花紋局部細節

需要指出的是,麒麟服一般是四、五品官員穿,但是別忘了他也是賜服,所以穿麒麟服的也有可能是公、侯、駙馬、伯。(詳見下文)

以上5種服裝做個小結:

龍 袍五爪,龍身,龍尾,鹿角,帝皇專有服;

【蟒 服】四爪,龍身,龍尾,鹿角,與龍袍相似;

【飛魚服】四爪,龍身,魚尾,鹿角,魚鰭,與蟒服相似;

【鬥牛服】四爪,龍身,魚尾,牛角,區別相對大;

【麒麟服】馬蹄,麋身,牛尾,鹿角,魚鱗,獅頭,虎眼,與龍完全不同。

有人提出了《明史·輿服志》記載的不同之處,見下圖:

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年號)十三年為1518年,但是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號)二十四年,即公元1391年,《明史·輿服志》裡對文武官員的朝服卻又是這樣描述的:

公、侯、駙馬、伯服,繡麒麟、白澤;

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xián),六品鷺鷥,七品眺,八品黃鸝,九品鵪鶉,雜職練鵲,風憲官獬豸(xiè zhì);

武官一品、二品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pí),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影視劇中演繹的明武宗朱厚照

似乎在品級上,後朝的「賜服」與前朝的「朝服」是相互矛盾的。但本文認為,正德年間那次賜服是明武宗有點亂搞,可以看到,不僅蟒、飛魚、鬥牛,連其他紋樣的等級也是異於常理的。事實上明朝歷史上的賜服泛濫,就是從荒淫怪誕的明武宗開始的。

——宦官、高官也可以穿飛魚服等——

《明史·輿服志三》說: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因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同時又不在官服之列,通常情況下,除了高級別的錦衣衛,內使監的宦官、宰輔級的高官,都有可能得到這些蒙恩特賞的賜服。

不但是史料,考古也印證了。例如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高級宦官周勝獲賜飛魚二品服。

當時常德電視臺公眾號的報導

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跟清朝的御賜黃馬褂一樣~得到賜服的肯定要嘚瑟一下的,比如普通文武百官,按規定上朝是穿朝服的,但有賜服的就穿著賜服去上朝,顯得多威風!(得到賜服的錦衣衛也一樣的心理,不但威風,出外勤時,自帶氣場,有利於查辦案子)

名將李景隆的鬥牛服也是賜服 ,早起牛角彎曲幅度大

——飛魚服等不是以顏色分等級——

在影視作品中,有資格穿飛魚服的錦衣衛的最低官員是總旗(正六品),穿的飛魚服是黑色,比它高一級的百戶(正六品),穿的飛魚服是銀白色。

這裡出現了兩處錯誤,一是隋唐實行品色制度,從官服顏色能看出官級高低,但明朝不是;二是飛魚服本身也沒有黑色。

《出警入蹕圖》

在明代《出警入蹕圖》中,錦衣衛是身著紅色的飛魚服,飛魚服外面罩有鎖子甲等軟甲。從山東湖南出土的飛魚服實物來看,還有以黃色錦緞織成的飛魚服。至少從目前已經出現的資料來看,飛魚服的顏色並沒有白色和黑色。

黃色的飛魚服

——錦衣衛的帽子——

影視作品裡,錦衣衛所戴的帽子有點亂,出現過烏紗帽、翼善冠、纏棕帽、盔甲帽。

在真實的歷史裡,高級錦衣衛在朝堂上是戴烏紗帽,中下級錦衣衛在查案時戴的一般是纏棕帽、盔甲帽。

因為翼善冠是皇室的禮冠,《明史·輿服志二》記載:「永樂三年更定,冠以烏紗冒之,折角向上,名(烏紗)翼善冠。」只有皇上皇子皇孫藩王郡王可以戴。金絲翼善冠一般沒誰戴,太重!

通常錦衣衛所戴的帽子,有兩種。

一種是跟「翼善冠」有點像,有折角。跟百官戴的「烏紗帽」也有點像,但是沒有「兩翅」。從正面看,跟宦官的帽子也有點像,多了折角。見下圖:

《出警入蹕圖》局部

影視作品中經藝術加工後,本文認為這個比較接近:

最接近的藝術加工 圖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另一種是纏棕帽,以棕藤編織而成,四周有簷,簷大稱大帽,簷小則稱小帽。《三才圖會·衣服一》記載它是:「以藤織成,如胄,亦武士服也。」分量輕,有一定防護性,正好適宜輕格鬥的錦衣衛。

其樣式和影視作品中比較接近的是這樣的:

纏棕帽,及電影《繡春刀》中的纏棕帽

——結語——

錦衣衛另一件配置是繡春刀,與飛魚服相比更顯神秘。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土繡春刀的實物。繡春刀是錦衣衛的標配嗎?它是榮譽的象徵還是實戰兵器?後續我們再接著探討。

相關焦點

  • 古代公務員最帥制服,一文可看懂錦衣衛飛魚服
    皇極殿(清朝太和殿)大朝,錦衣衛和文武百官各色人穿著不同服裝 影視作品中的錦衣衛穿著黑色的飛魚服底下最基層的兵士為校尉、力士~ 《明史·職官志五》記載:「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恆以勳戚都督領之,恩蔭寄祿無常員……朝日、夕月、耕耤、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繡春刀,侍左右。」
  • 穿「飛魚服」的不一定是錦衣衛
    然而,歷史上的「飛魚服」並不是錦衣衛的專屬制服。 腰玉琅琅,衣袂飄飄。衣冠之於華夏,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左傳》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華民族傳統服飾本身,就蘊藏有「華夏」二字的內涵。
  • 穿「飛魚服」的不一定是錦衣衛
    提到「飛魚服」,喜歡看古裝影視作品的人應該並不陌生,威風凜凜的明代錦衣衛,身穿飛魚服,手拿繡春刀。然而,歷史上的「飛魚服」並不是錦衣衛的專屬制服。腰玉琅琅,衣袂飄飄。衣冠之於華夏,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左傳》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 《錦衣之下》陸大人飛魚服上的飛魚圖案是會飛的魚嗎
    《錦衣之下》的熱度持續不減,被眼神會開車的陸大人迷倒的錦衣少女仍然深陷坑中不願自拔。怎麼來形容這位陸大人呢?不搞業務的時候,陸大人絕對是一位眼波流轉,玉樹臨風,風度翩翩的美男子,京城少女的夢實至名歸。飛魚服也是中國風服裝的代表之一,更是大家心目中最漂亮的古代官服之一,深受cosplay愛好者的好評和追捧。那麼飛魚服為什麼叫飛魚服?上面有會飛的魚的圖案嗎?梁靜茹的六眼飛魚?跑偏了。言歸正傳。飛魚服上的飛魚是一種紋理,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飛魚類蟒,非真作飛魚形。
  • 《錦衣之下》你說啥?陸繹陸大人穿的竟然不是飛魚服
    而且「飛魚服」總是在各種各樣的宣傳中出現,導致現在很多同學以為錦衣衛的統一制服就是飛魚服。其實不然。易文老師現在告訴你們,《錦衣之下》裡面陸繹剛出場那套帥氣的工作服不是飛魚服。是不是很震驚?話不多說,直接上圖。大家看圖片裡我圈出來的地方,四爪,龍尾,這兩個元素是蟒服的典型特徵。我知道大家已經一頭霧水,越看越糊塗了,別著急,繼續看下去。
  • 飛魚服,繡春刀!錦衣衛的愛恨情仇!
    電影講述的是在明朝崇禎年間,三個結拜的錦衣衛兄弟因執行一項任務而卷進關於朝廷權力爭奪的故事。錦衣衛沈煉(張震飾)與盧劍星(王千源飾)、靳一川(李東學飾)是結拜兄弟,三人情同手足,都在北鎮撫司當職。雖武藝超群但也只能在這黑暗的官場上做「最底層的公務員」。大哥盧劍星性格沉穩,為人老實,子承父業加入錦衣衛,但因身無長物無法上下打點,所以一直沒能升至百戶官職。二哥沈煉中規中矩,雖有俠義之心但因不願同流合汙所以也是一直不得志。
  • 你知道陸繹的飛魚服是第幾等級嗎?本文帶你了解下飛魚服的那些事
    前段時間,一部名為《錦衣之下》的電視劇,可以說是相當火熱的了。不知道大家在沉迷於男主角陸繹的深情和顏值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劇中的這樣一種服飾——飛魚服呢?其實,飛魚服也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類明朝服飾哦! 提起飛魚服的時候,大家一定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錦衣衛啦!
  • 飛魚服和繡春刀,明朝最帥的服飾之一,為何會成為錦衣衛的標配
    據《明史·職官志》記載:「朝日、夕月、耕耤、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繡春刀,侍左右。」 每逢大型節日,錦衣衛作為皇家儀仗隊,就會身著飛魚服,手持繡春刀,緊隨皇帝身邊。俗話說人靠衣裝馬靠鞍,錦衣衛的這身打扮,可以說是明朝最帥的服飾之一了。那這麼有型的飛魚服和帥氣的繡春刀到底長什麼樣呢?
  • 任嘉倫的錦衣之下帶火了飛魚服,卻遭硬核玩家吐槽:太娘了
    小編這段時間憋在家裡,看了前段時間大火的《錦衣之下》,被任嘉倫瘋狂吸粉。小編作為一個古裝控,被任嘉倫身穿的錦衣衛制服給驚豔到了。 在我國明朝時期,飛魚服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服飾,只有錦衣衛才能穿。戲裡任嘉倫一席紅色飛魚服,上面繡著精緻的刺繡,顏色華麗又不高調,把任嘉倫襯託的相當英氣。
  • 漢服攝影之飛魚服
    飛魚是一種紋理,有飛魚紋的曳撒、直身、貼裡都是不同款式的飛魚服。飛魚服上有四爪飛魚紋「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飛魚類蟒,非真作飛魚形」。是明代錦衣衛、大內太監朝日、夕月、耕耤、視牲、祭歷代帝王所穿禮服,由雲錦中的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絹製成,佩繡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賜,才可穿著,是明代僅次於蟒服的一種二品賜服。張廷玉修的《明史》有提到,嘉靖年間的錦衣衛指揮使——張爵的墓誌裡有寫「賜四獸麒麟服、鑾帶繡春刀、銀鎁瓢方袋三事」,嘉靖帝巡幸承天,特命張爵「充前驅使事,—切機務悉倚毗焉,仍加食都指揮僉事俸。
  • 明朝的錦衣衛真是古代007嗎?
    現在一提到「錦衣衛」三字,很多人腦子裡會立即映出流行影視作品中塑造的錦衣衛官員標準形象: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飛簷走壁,武藝高強,從事著保衛皇帝、暗護忠良、刺探倭寇、保國衛民等神聖而又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工作,堪比古代的007。但是,明朝的錦衣衛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 錦衣之下:今夏借魚言情,飛魚?飛魚服?陸繹真的能聽懂?
    上官曦的作品最簡單,所以她完成得很快,剪了一對雙刀問謝霄是否還有印象,謝霄還算有良心,想起了當初學武時師父送的武器。上官曦還一直都記得所有跟謝霄在一起的歡樂時光,還想把剪紙雙刀送給謝霄,藉此來表明她對謝霄的感情,只可惜還是被謝霄忽略掉了,他沒有看懂上官曦的示愛,還一心撲在今夏身上。
  • 大明錦衣衛的藝術巔峰之作——飛魚服和繡春刀
    明朝時期,錦衣衛可謂是一個又狠又重要的官職,曾一直延續至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可說是正式結束了其長達290年的歷史。在此期間,錦衣衛直屬皇帝統領,權力極大,專門負責查辦官員案件,令朝中貪官汙吏聞風喪膽,當然,這其中雖然也有一些奸佞之徒,但總體而言,大多數錦衣衛指揮使的為人還是比較公正的。說到錦衣衛,咱們就不得不提它的官服,其設計也正如其名,十分錦繡華麗,而飛魚服正是其中最常見的官服之一。
  • 明代錦衣衛飛魚服上怎麼沒有魚,而是龍形圖案?
    隨著電影《錦衣衛》《繡春刀》的播出,很多觀眾記住了身穿飛魚服、腰佩繡春刀的明代錦衣衛形象。顧名思義,很多人認為飛魚服上繡的圖案是「會飛的魚」,可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錦衣衛所穿的飛魚服,上面繡的圖案並不是「會飛的魚」,而是一種龍形的圖案。
  • 繡春刀真是一把特殊的刀嗎?那麼飛魚服又是什麼樣的呢?和你想的不...
    根據張廷玉所著的《明史》職官部分的記載,前期,錦衣衛的職能為皇帝的私人侍衛,除了日常的護衛工作以外,還要從事緝拿抓捕等工作,後期,他們對刑訊亦有涉獵,並且,但凡皇宮進行朝會、皇帝出巡,錦衣衛還要擔任皇帝的貼身儀仗隊。
  • 軍武設計局 | 2020年新款飛魚服,來了!
    2019年,我們通過與 廣大軍迷聯合設計  遴選出一批定製T恤概念  作為認知度較高中國古代官服  錦衣衛飛魚服  力壓群雄  飛魚服之所以被人們認為是錦衣衛的標配,與錦衣衛的職能有很大的關係。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從事偵查、逮捕、審問等工作,也參與搜集軍情、策反敵將等活動。
  • 看了張震新劇的造型,不僅懷念起《繡春刀》中那一身瀟灑的飛魚服
    這不僅讓小編懷念起了在《繡春刀》裡面英姿颯爽,心思縝密的張震老師穿的那一身飛魚服,那可真的是非常般配。歷來穿上飛魚服演戲的男演員,張震恐怕可以排上前三。沈煉這個角色的經典型和特殊性,以及他本人氣質的加成,都讓這個角色異常的閃耀。還有那一身飛魚服,可真是帥啊!
  • 飛魚服、繡春刀,錦衣衛真正厲害之處可不在武功上
    這樣,一個神秘的組織--錦衣衛進入了大眾的視野。現代人對錦衣衛的印象多來自於一些影視劇中的場景。在這些場景中,錦衣衛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個個都是身懷絕技、武功高強。不僅武功高強,錦衣衛們還個個長得倍兒帥,幾乎成為大明朝的顏值擔當。
  • 《錦衣之下》、《繡春刀》劇裡錦衣衛服裝,哪個更符合歷史?
    任嘉倫我們在說錦衣衛制服之前啊,先看看,讓劇組「斥巨資」購買的服裝,任嘉倫穿的有多帥吧!、手持繡春刀,而現在熱播的《錦衣之下》,男主角陸繹的官服也是飛魚服,來,讓我們看看這兩部劇的飛魚服吧。所以《錦衣之下》、《繡春刀》的飛魚服,到底哪個沒有遵從歷史?1.飛魚服、飛魚服,所以飛魚服是啥?先拋開兩部劇,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飛魚服?首先我們要知道,飛魚服屬於賜服,按照明制,「賜群臣大紅貯絲羅紗各一。
  • 最帥漢服明制飛魚袍,不是所有錦衣衛都有資格穿!
    漢服大家族中有飄逸的魏晉風度,還有繾綣的隋唐華衣,但在小編眼中,最「帥氣」的漢服卻非大明飛魚服莫屬!一件飛魚袍加身,賦予的不止外表的酷炫帥氣,更因華夏厚重的文化底蘊大放光彩!今天小編就帶您領略飛魚服之美!飛魚服的「飛魚」是一種紋理,是一種近似龍首、魚身、有翼的虛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