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國旗咋就這麼難?

2020-12-25 青年參考

斐濟新國旗呼之不出

換個國旗咋就這麼難?

本報記者 張慧 《 青年參考 》( 2015年10月14日   21 版)

    眼中射出鐳射光線的奇異鳥

    「紅色山峰」

    莫三比克國旗

    尼泊爾國旗

    「一面好旗」

    10月10日是斐濟獨立45周年的紀念日,本該在這一天上崗的新國旗卻「難產」了。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習慣了過「斐濟時間」(不準時的代名詞)的斐濟人身上並不令人意外,卻也說明,設計國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難產」的斐濟新國旗

    多數國家在確定國旗後就會一直沿用下去,但斐濟不在此列。早在2013年,斐濟政府就在國民中發起了國旗設計大賽,希望發動民間智慧,設計一面美觀、識別度高、眾望所歸的新國旗。

    這場國際設計大賽由2012年帕運會跳高冠軍李賽·迪拉納負責海選。自從贏回該國歷史上唯一一塊奧運金牌,他就成了斐濟的國寶,其參與證明了更換新國旗對斐濟的重要意義。

    經過海選、徵求民意、議會提名等全過程,斐濟新國旗原定在10月10日獨立45周年紀念日當天正式上崗。然而,獨立日當天,出現在慶典上的仍是舊旗。斐濟媒體對更換國旗一事三緘其口,只有《斐濟時報》引用一位不具名官員的話稱,新國旗面世至少還要等上一年。

    其實,斐濟早有更換國旗的呼籲。該國使用了40多年的國旗將大英國協的傑克旗放在左上角,旗面上還有英格蘭獅子和聖喬治十字,很容易觸動斐濟人被英國殖民的傷心歷史。事實上,斐濟、吐瓦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是僅有的國旗上仍印有英國國旗標誌的4個國家。加拿大國旗也曾有這樣的標誌,但早已改旗易幟。

    斐濟人希望新旗能代表其獨立國家的身份和美麗島國的特徵,總理姆拜尼馬拉馬甚至希望新國旗起到團結本地人和少數族裔的作用。

    「腦洞大開」的紐西蘭國旗設計

    紐西蘭的更換國旗計劃也進入了倒計時。

    與斐濟人相比,紐西蘭民眾設計國旗的熱情更加高漲,「腦洞」更大。一些作品「魔性」的構圖、天真的筆法和豐富的內涵,讓各國媒體和網友大開眼界。人們搞不清是因為紐西蘭人幽默的段位太高,令外國人看不懂,還是紐西蘭人的美術都是體育老師教的。

    美國《赫芬頓郵報》羅列了編輯們最「喜愛」的參賽作品,其中多數能把這次國旗評選的組織者氣得七竅生煙,比如眼中射出鐳射光線的奇異鳥。這種鳥是紐西蘭本土生物,設計者表示,「鐳射光線代表了紐西蘭的強大,我認為我的設計無敵了,根本就不需要討論,應該直接入選」。

    奇異鳥出現在很多人的參選作品中,紐西蘭人認為它代表了紐西蘭的祖先、精神、土地和文化。

    有人提交的國旗具有抽象的力量,比如一個藍色的長方形,名為「藍色的天,藍色的海」。設計者稱:「簡單就是王道,人人家裡至少都有塊藍布吧,裁成長方形就行,這樣每家都可以掛國旗了!」

    還有人的設計如同小朋友的水彩畫,有藍天、白雲、綠草、綿羊,設計者將其命名為「一面好旗」,認為它表現了紐西蘭的自然和動物。

    隨著公投的日子越來越近,政府選出的4面候選旗幟雷同得好似一母所生的親兄弟,都包含了總理約翰·基個人青睞的蕨類圖案,卻受到了民眾無情的批評。紐西蘭民調顯示,在看過政府選擇的4個方案後,只有25%的人仍然希望更換國旗,超過70%的受訪者寧願維持現有的國旗不變。

    在5萬名網友聯名舉薦和各黨派明爭暗鬥後,紐西蘭議會9月23日投票通過了第5個候選方案「紅色山峰」。副總理英格利希透露,議會以壓倒性優勢通過了「紅色山峰」進入備選方案,可見前4面旗幟也突破了議員們的審美底線。

    11月20日至12月11日之間,紐西蘭人將通過郵政投票的方式對5個方案進行先後排名,最受歡迎的方案會在明年3月接受全民公投,屆時,紐西蘭人將在現有國旗和新國旗之間做出選擇。

    並不喜歡「紅色山峰」的總理約翰·基同意將其列入首輪選拔範圍,他告訴《紐西蘭先驅報》:「說到底,我不想成為人民選擇的對立面。」

    網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達對「紅色山峰」的支持,以及對其進入首輪名單的欣喜之情。藝術家約翰·強森認為,如果「紅色山峰」最終成為國旗,將是一段佳話,因為它最初並未入選,是人民的力量讓它重見光明。

    國旗設計有門道

    斐濟和紐西蘭的「國旗替換計劃」一波三折,不禁讓人納悶:設計國旗真有這麼難?

    青年文化平臺「VICE」美國站專門採訪了旗幟專家特德·凱,他17年來擔任北美旗幟協會會刊的編輯,著有旗幟設計指南《好旗幟,壞旗幟》,還曾為世界範圍內的多家組織和機構更改旗幟提供諮詢。

    《好旗幟,壞旗幟》一書中列出了設計旗子的5條原則:

    第一,構圖要簡單,這一條的衡量標準是「小孩子也能憑記憶畫出來」。

    第二,使用有意義的符號,無論是圖案、顏色還是構圖,都應為設立旗幟的目的服務。

    第三,只用兩三種顏色即可,過於豐富的色彩只會破壞美感。同時,選取的色彩應為標準色。

    第四,旗幟上不應出現字母或徽章,因為這些圖案在遠處是看不清楚的。

    第五,切忌和其他旗幟「撞臉」。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就因為國旗形似而多次鬧出糾紛,兩國人民也多次為了國旗而互相吐槽。

    當然,不同國家的國旗可以出現相似的元素,以此體現彼此之間的紐帶和關聯。比如很多南太平洋國家在國旗中使用了淺藍色或星星圖案,代表海島。特德建議斐濟的國旗設計師動手之前,先看看鄰國的國旗長什麼樣,以便在設計中兼顧區別和關聯。

    按照他提出的5條標準,斐濟現有的國旗並不成功,因為大英國協的傑克旗和徽章過於複雜、有3種以上色彩、符號雖與斐濟的歷史有關卻缺乏個性。而僅憑「斐濟藍」,在眾多海島國家的國旗中無法脫穎而出。

    按照這樣的標準,紐西蘭國旗也有更換的必要。好在,最終入選的設計稿多數符合這幾條原則,而「紅色山峰」無疑是最簡潔明快的。

    特德指出,國旗設計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簡潔,圖案簡單的國旗不僅更有吸引力,也能節約製造成本。此外,只有簡潔的旗子可以遠遠被人認出來,也可以製成小尺寸的徽章等,供人佩戴。

    「不要試圖在國旗中體現與國家有關的一切」

    有斐濟人戀舊地表示,他們在過去45年裡一直為國旗感到驕傲,已經愛上了旗幟上的傑克旗和英國獅子,並不迫切希望改變。紐西蘭擁護現有國旗的人自發在社交媒體上說新設計方案的「壞話」。

    特德表示,這是人們聽說更改國旗後的正常反應,其實人們迷戀的並非旗幟中特定的元素,而是那種熟悉的感覺,以及被這面旗幟代表的紐帶感。

    在他看來,加拿大是更改國旗的正面典型。1964~1965年間,加拿大曾圍繞新國旗的圖案展開熱烈討論,人們希望去掉原有國旗的大英國協標誌,同時選擇平等代表英國後裔和法語區少數族裔的圖案。曾被看好的設計包括藍白紅條紋色塊、並列的各民族標誌。最終,加拿大政府明智地選擇了簡單的楓葉圖案來代表所有人民。

    斐濟總理對國旗的預期有些「野心勃勃」。特德認為,很多國家都有多民族、悠久歷史,並不一定要一一體現在國旗中。「最好不要試圖在國旗中體現與國家有關的一切,反之才是正確的思維方式。」

    特德還表示,北美國家似乎認定,國旗就是在背景色上放一個圖案。「他們不像歐洲人那樣深諳旗幟之道。其實用橫豎色塊、三角、對角等圖形來分割國旗,也能傳達不同的含義,而這些圖形和複雜的圖案一樣能傳情達意。」從這個角度來看,紐西蘭的「紅色山峰」贏得了專家的贊同。

    莫三比克的國旗被特德視為反面典型。莫三比克國旗有紅、白、綠、黃、黑5種顏色,還有一把鐮刀和一支AK47。這位旗幟專家想不通,為什麼會有武器出現在國旗上。「這面國旗難以描繪、製作困難,而且無論它具有怎樣的象徵意義,武器都應該被去掉或者抽象處理。」

    當然,國際上並沒有限制各國國旗形狀和外觀的規則。尼泊爾的國旗不是常見的矩形,而是摞起來的兩個三角形。專家認為,這種國旗難以製作、造價高昂,和其他國家的旗幟並排陳列時會顯得特立獨行,甚至給一些國際組織帶來困擾和麻煩。

    10月10日是斐濟獨立45周年的紀念日,本該在這一天上崗的新國旗卻「難產」了。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習慣了過「斐濟時間」(不準時的代名詞)的斐濟人身上並不令人意外,卻也說明,設計國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難產」的斐濟新國旗

    多數國家在確定國旗後就會一直沿用下去,但斐濟不在此列。早在2013年,斐濟政府就在國民中發起了國旗設計大賽,希望發動民間智慧,設計一面美觀、識別度高、眾望所歸的新國旗。

    這場國際設計大賽由2012年帕運會跳高冠軍李賽·迪拉納負責海選。自從贏回該國歷史上唯一一塊奧運金牌,他就成了斐濟的國寶,其參與證明了更換新國旗對斐濟的重要意義。

    經過海選、徵求民意、議會提名等全過程,斐濟新國旗原定在10月10日獨立45周年紀念日當天正式上崗。然而,獨立日當天,出現在慶典上的仍是舊旗。斐濟媒體對更換國旗一事三緘其口,只有《斐濟時報》引用一位不具名官員的話稱,新國旗面世至少還要等上一年。

    其實,斐濟早有更換國旗的呼籲。該國使用了40多年的國旗將大英國協的傑克旗放在左上角,旗面上還有英格蘭獅子和聖喬治十字,很容易觸動斐濟人被英國殖民的傷心歷史。事實上,斐濟、吐瓦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是僅有的國旗上仍印有英國國旗標誌的4個國家。加拿大國旗也曾有這樣的標誌,但早已改旗易幟。

    斐濟人希望新旗能代表其獨立國家的身份和美麗島國的特徵,總理姆拜尼馬拉馬甚至希望新國旗起到團結本地人和少數族裔的作用。

    「腦洞大開」的紐西蘭國旗設計

    紐西蘭的更換國旗計劃也進入了倒計時。

    與斐濟人相比,紐西蘭民眾設計國旗的熱情更加高漲,「腦洞」更大。一些作品「魔性」的構圖、天真的筆法和豐富的內涵,讓各國媒體和網友大開眼界。人們搞不清是因為紐西蘭人幽默的段位太高,令外國人看不懂,還是紐西蘭人的美術都是體育老師教的。

    美國《赫芬頓郵報》羅列了編輯們最「喜愛」的參賽作品,其中多數能把這次國旗評選的組織者氣得七竅生煙,比如眼中射出鐳射光線的奇異鳥。這種鳥是紐西蘭本土生物,設計者表示,「鐳射光線代表了紐西蘭的強大,我認為我的設計無敵了,根本就不需要討論,應該直接入選」。

    奇異鳥出現在很多人的參選作品中,紐西蘭人認為它代表了紐西蘭的祖先、精神、土地和文化。

    有人提交的國旗具有抽象的力量,比如一個藍色的長方形,名為「藍色的天,藍色的海」。設計者稱:「簡單就是王道,人人家裡至少都有塊藍布吧,裁成長方形就行,這樣每家都可以掛國旗了!」

    還有人的設計如同小朋友的水彩畫,有藍天、白雲、綠草、綿羊,設計者將其命名為「一面好旗」,認為它表現了紐西蘭的自然和動物。

    隨著公投的日子越來越近,政府選出的4面候選旗幟雷同得好似一母所生的親兄弟,都包含了總理約翰·基個人青睞的蕨類圖案,卻受到了民眾無情的批評。紐西蘭民調顯示,在看過政府選擇的4個方案後,只有25%的人仍然希望更換國旗,超過70%的受訪者寧願維持現有的國旗不變。

    在5萬名網友聯名舉薦和各黨派明爭暗鬥後,紐西蘭議會9月23日投票通過了第5個候選方案「紅色山峰」。副總理英格利希透露,議會以壓倒性優勢通過了「紅色山峰」進入備選方案,可見前4面旗幟也突破了議員們的審美底線。

    11月20日至12月11日之間,紐西蘭人將通過郵政投票的方式對5個方案進行先後排名,最受歡迎的方案會在明年3月接受全民公投,屆時,紐西蘭人將在現有國旗和新國旗之間做出選擇。

    並不喜歡「紅色山峰」的總理約翰·基同意將其列入首輪選拔範圍,他告訴《紐西蘭先驅報》:「說到底,我不想成為人民選擇的對立面。」

    網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達對「紅色山峰」的支持,以及對其進入首輪名單的欣喜之情。藝術家約翰·強森認為,如果「紅色山峰」最終成為國旗,將是一段佳話,因為它最初並未入選,是人民的力量讓它重見光明。

    國旗設計有門道

    斐濟和紐西蘭的「國旗替換計劃」一波三折,不禁讓人納悶:設計國旗真有這麼難?

    青年文化平臺「VICE」美國站專門採訪了旗幟專家特德·凱,他17年來擔任北美旗幟協會會刊的編輯,著有旗幟設計指南《好旗幟,壞旗幟》,還曾為世界範圍內的多家組織和機構更改旗幟提供諮詢。

    《好旗幟,壞旗幟》一書中列出了設計旗子的5條原則:

    第一,構圖要簡單,這一條的衡量標準是「小孩子也能憑記憶畫出來」。

    第二,使用有意義的符號,無論是圖案、顏色還是構圖,都應為設立旗幟的目的服務。

    第三,只用兩三種顏色即可,過於豐富的色彩只會破壞美感。同時,選取的色彩應為標準色。

    第四,旗幟上不應出現字母或徽章,因為這些圖案在遠處是看不清楚的。

    第五,切忌和其他旗幟「撞臉」。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就因為國旗形似而多次鬧出糾紛,兩國人民也多次為了國旗而互相吐槽。

    當然,不同國家的國旗可以出現相似的元素,以此體現彼此之間的紐帶和關聯。比如很多南太平洋國家在國旗中使用了淺藍色或星星圖案,代表海島。特德建議斐濟的國旗設計師動手之前,先看看鄰國的國旗長什麼樣,以便在設計中兼顧區別和關聯。

    按照他提出的5條標準,斐濟現有的國旗並不成功,因為大英國協的傑克旗和徽章過於複雜、有3種以上色彩、符號雖與斐濟的歷史有關卻缺乏個性。而僅憑「斐濟藍」,在眾多海島國家的國旗中無法脫穎而出。

    按照這樣的標準,紐西蘭國旗也有更換的必要。好在,最終入選的設計稿多數符合這幾條原則,而「紅色山峰」無疑是最簡潔明快的。

    特德指出,國旗設計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簡潔,圖案簡單的國旗不僅更有吸引力,也能節約製造成本。此外,只有簡潔的旗子可以遠遠被人認出來,也可以製成小尺寸的徽章等,供人佩戴。

    「不要試圖在國旗中體現與國家有關的一切」

    有斐濟人戀舊地表示,他們在過去45年裡一直為國旗感到驕傲,已經愛上了旗幟上的傑克旗和英國獅子,並不迫切希望改變。紐西蘭擁護現有國旗的人自發在社交媒體上說新設計方案的「壞話」。

    特德表示,這是人們聽說更改國旗後的正常反應,其實人們迷戀的並非旗幟中特定的元素,而是那種熟悉的感覺,以及被這面旗幟代表的紐帶感。

    在他看來,加拿大是更改國旗的正面典型。1964~1965年間,加拿大曾圍繞新國旗的圖案展開熱烈討論,人們希望去掉原有國旗的大英國協標誌,同時選擇平等代表英國後裔和法語區少數族裔的圖案。曾被看好的設計包括藍白紅條紋色塊、並列的各民族標誌。最終,加拿大政府明智地選擇了簡單的楓葉圖案來代表所有人民。

    斐濟總理對國旗的預期有些「野心勃勃」。特德認為,很多國家都有多民族、悠久歷史,並不一定要一一體現在國旗中。「最好不要試圖在國旗中體現與國家有關的一切,反之才是正確的思維方式。」

    特德還表示,北美國家似乎認定,國旗就是在背景色上放一個圖案。「他們不像歐洲人那樣深諳旗幟之道。其實用橫豎色塊、三角、對角等圖形來分割國旗,也能傳達不同的含義,而這些圖形和複雜的圖案一樣能傳情達意。」從這個角度來看,紐西蘭的「紅色山峰」贏得了專家的贊同。

    莫三比克的國旗被特德視為反面典型。莫三比克國旗有紅、白、綠、黃、黑5種顏色,還有一把鐮刀和一支AK47。這位旗幟專家想不通,為什麼會有武器出現在國旗上。「這面國旗難以描繪、製作困難,而且無論它具有怎樣的象徵意義,武器都應該被去掉或者抽象處理。」

    當然,國際上並沒有限制各國國旗形狀和外觀的規則。尼泊爾的國旗不是常見的矩形,而是摞起來的兩個三角形。專家認為,這種國旗難以製作、造價高昂,和其他國家的旗幟並排陳列時會顯得特立獨行,甚至給一些國際組織帶來困擾和麻煩。

相關焦點

  • 「消除案底咋就這麼難?」
    錯誤通緝事實清楚,處理結果依然在「研究」,當事人感慨—— 「消除案底咋就這麼難?」     本報北京5月5日電(記者丁先明)本報於4月29日刊發《抓人領獎易糾錯認罰難》一文,反映山西省晉中市商人賈潤根無端遭公安機關錯誤通緝並被抓獲,事情澄清後但遲遲未能消除案底一事。
  • 手機銷號退餘款咋就這麼難?市民維權4個月才退
    【點擊投訴】原標題:手機銷號退餘款咋就這麼難?長春市民韓先生手機卡銷號後,申請退回3500元餘款,卻被告知「只有在移動櫃檯現金繳費才能退現」。長春市消費者協會介入後,幾番努力,經過長達4個月的艱辛維權,韓先生才得到退款。提起此事,韓先生感慨說:「手機銷號退餘款,咋就這麼難?」
  • 帛琉入境遊客驟減,質疑中國再次「閉關鎖國」,網友:你先換國旗
    帛琉在國際上算是一個小透明,國人幾乎在任何時政新聞上,都看不到這個國家影子,但關注出境旅遊的國人,卻基本上全知道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國家存在。然而,嚴重依靠中國遊客吃飯的帛琉,卻發現今年一開年,中國遊客就不知為何驟減,大半年時間過去,不但沒有任何回暖跡象,反倒還穩定保持著下滑,這讓帛琉政府坐立難安,甚至喊話中國外交部:質問中國旅遊局,是不是發布禁令,限制了中國遊客開赴帛琉旅遊?我國外交部面對鋪天蓋地襲來的謠言,只好出面闢謠:大陸旅遊局從未限制遊客出境旅遊。
  • 電動自行車 電動摩託車傻傻分不清,上個電動車車牌咋這麼難?
    電動自行車 電動摩託車傻傻分不清,上個電動車車牌咋這麼難? 原標題:電動自行車 電動摩託車傻傻分不清,上個電動車車牌
  • 去飯店就餐 想開發票咋就這麼難?
    原標題:想開發票咋就這麼難? 可是推三阻四、甚至拒絕開發票的飯店咋這麼多呢?」8月8日,瀋陽市民張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投訴,稱自己頻繁遭遇「索要發票被拒」的情況。 根據張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走訪了市內多家高中低檔飯店,發現就餐後不開發票的情況比比皆是。 拒開發票 理由花樣繁多 記者走訪了多家各種檔次的飯店,發現拒絕為消費者開具發票的飯店多集中在中低檔飯店。
  • 春運火車票今日開搶,回個家咋就這麼難?
    春運火車票今日開搶,回個家咋就這麼難?春運回家搶票難,火車搶不到,坐飛機會是個好主意嗎?逆勢而行出國玩耍如何?未來媒體實驗室的這篇舊文通過分析機票價格告訴你哪裡的機票最貴,折扣最多……提前做攻略,贏在起跑線。放假的日子越來越近,機票又成了一筆大開銷...最近小編周圍似乎也瀰漫著一股怨念之氣...「神馬?!機票怎麼這麼貴?!」「what?座位只剩商務艙?!」
  • 《要過好日子》,咋就這麼難呢?
    《要過好日子》,咋就這麼難呢?《要過好日子》講述了原本和睦平淡的日子過得有親有愛的一家人,面對突然天降的巨款,使原本和睦的家眾叛親離。人人都想過好日子,可好日子要怎麼樣才能過上呢?她是常家人中最委曲求全的一個,曾經半姐半母的帶著三個弟弟妹妹。金玉婷飾演 常麗金玉婷,1973年11月21日出生於齊齊哈爾,影視女演員、小品演員。代表作有《太平天國》、《大宅門第二部》、《梅豔芳菲》等。本劇中,她飾演常麗,常家二女兒。她脾氣很急並且十分潑辣,但是她能力不俗,幾年前借錢開了一家理髮廳,小生意做的紅紅火火。
  • ​跑了7個月,證明「我爸是我爸」!咋就這麼難?
    ​跑了7個月,證明「我爸是我爸」!咋就這麼難?但陳先生在銀行、公證處、派出所、居委會來回跑了七、八次,歷時7個多月,還是沒能拿到他父親的存款。為取出已故父親的存款需證明「我爸是我爸」陳先生父親於今年2月28日去世,去世前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惠陽支行留下7萬餘元存款。
  • 銀行換零錢怎麼這麼難
    銀行換零錢怎麼這麼難為什麼換零錢這麼難呢?  [市民訴苦]幾家銀行都換不到零錢  近日,深圳市民黃先生向本報反映稱,幾天前他在東門準備乘坐公汽時發現沒有零錢,於是拿10元錢到附近的幾個銀行營業點兌換硬幣,但被業務員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在深圳,大部分公汽都實行無人售票,零錢需求量很大。
  • 紐西蘭換國旗:嫌棄英國,民眾不答應
    第一次公投,紐西蘭民眾從3 – 4個備選方案選出一個可行設計;第二次公投,民眾從現有國旗和新設計裡二選一 作為受英國政治制度影響深遠、成熟的多黨制民主國家,紐西蘭要不要更換國旗,絕不是一兩個人拍腦袋所能決定。
  • 紐西蘭代總理敦促澳大利亞換國旗:你們的國旗是「抄來的」
    參考消息網7月27日報導港媒稱,紐西蘭代總理溫斯頓·彼得斯再次猛烈抨擊澳大利亞,指責它「抄襲」紐西蘭國旗,要求澳大利亞更換國旗。據香港《星島日報》7月26日報導,自澳大利亞不斷驅逐紐西蘭公民以來,兩國關係日益緊張。
  • 美國國旗也被下手了!100萬網友支持換國旗,背後含義笑掉大牙
    近日,美國的網友又在網上發起了一項叫做「換掉美國國旗」的聯合署名活動,在美國的一個徵集籤名的網站上,獲得了超過100萬網民的響應。在美國著名網站「Change.org」,有網友發起了一項「更換國旗、國歌」提議。這個提議的發起人表示,作為美國的未來,我們年輕人應該有自己的國旗。現在的星條旗既難看又沒有好的寓意。
  • 紐西蘭為什麼要換國旗呢?歷史淵源告訴我們,換旗刷不了存在感
    紐西蘭為什麼要換國旗呢?換,你曾經依然是殖民地;不換,你現在依然是獨立國家。換旗刷不了存在感。 換旗達不到整容的目的,整了之後可以不用把自己的舊臉時刻貼在身上,換了旗能抹去歷史嗎?有本事就讓別人把澳大利亞國旗誤認為是你的,而不是總是在澳大利亞腳底下刷那點可憐的存在感。
  • 9個在地理課本上也很難學到的,關於世界國旗的有趣知識
    對於國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因為在小的時候家長會用國旗卡片作為早教學習工具,再到後來上學在地理課上學到的國旗方面的知識,無論是本國國旗以及世界國旗都會有所了解,但是如果說到國旗背後設計的意義,例如顏色和標誌有象徵什麼,這可能知道的人就不會很多了,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聊聊,9個在地理課本上也很難學到的 關於世界國旗的有趣知識!
  • 百萬美網友拿國旗「開涮」,上次是國歌這次直接換國旗
    先有美國網友質疑美國國歌的合法性,後有美國網友拿國旗「開涮」,並已有100萬美國網民支持更換「曼尼國旗」。百萬美網友支持換掉「星條旗」美國的國旗是由13道紅白相間的寬條構成,象徵著美國最早建國時的13個殖民地,左上角50顆白色小星星組成的藍色長方形是代表著美國的50個州,藍色象徵著正義,紅色代表勇氣,白色則是體現真理的意思,被大家稱為「星條旗」。
  • 景區門票降價,咋這麼難?
    《新聞1+1》今日關注:景區門票降價,咋這麼難?一、假降價,誠意在哪裡?3塊錢,對您來說,意味著什麼?一個煎餅果子都買不下來。如果有人告訴你,你去玩吧,那個景區降價了。你翻山越嶺,換過所有的交通工具到了景區門口,發現降價了3塊錢,是不是有種被涮的感覺?
  • 石家莊業主:交了取曖費,開張發票咋這麼難?
    筆者調查發現,個人交了取暖費卻很難拿到正規發票,已經成為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    交了取曖費,開張發票咋這麼難?    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記者 原付川 實習生 閆明 王琪    「天價取暖發票」折射開票難    拿著供熱公司提供的百萬元「天價取暖發票」複印件,到單位報銷取暖費,因不符合要求被單位拒絕。
  • 供電工程遭遇阻撓 增裝變壓器咋就這麼難?
    許多人抱怨說:「小小變壓器安裝咋就這麼難?」  進入夏季用電高峰以來,該市居民用電量持續攀升,截至目前已發生多起造成變壓器超負荷運轉,導致零克熔絲熔斷事故,部分小區因此斷電。該市供電部門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近期開始在用電量過高的居民區內增裝變壓器。但在增裝工作中,遇到極少數臨街商戶的阻撓。
  • 國旗最難分辨兩個國家:國旗色差極小,旅友經常將兩個國家搞錯!
    根據聯合國官方統計,至今為止,世界上總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都有各自民族特色、語言文化已經風土人情!值得一提的是,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國歌和國旗!今天李不言就講一下國旗最難分辨兩個國家,國旗色差極小,旅友經常將兩個國家搞錯!
  • 去飯店就餐想開發票咋就這麼難?
    可是推三阻四、甚至拒絕開發票的飯店咋這麼多呢?」8月8日,市民張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投訴,稱自己頻繁遭遇「索要發票被拒」的情況。  根據張先生提供的線索,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走訪了市內多家高中低檔飯店,發現就餐後不開發票的情況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