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場噩夢,亦是社區傳播研究的最好模型。
日本新冠疫情又創新紀錄。
據日本共同社7月29日消息,該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首次破千,多地刷新疫情暴發以來的單日新增紀錄。至此,日本累計感染人數達33444人。
但這一數字不包括「鑽石公主」號郵輪的712例確診病例和13例死亡。
這艘被稱為「海上病毒培養皿」的「恐怖郵輪」,於5月16日駛離日本橫濱港。此後,有關這艘郵輪的醫學研究陸續出爐。
最新消息稱,「鑽石公主」號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顯示:這被世界衛生組織單列為「其他」的聚集性感染事件,僅僅源於1名感染者。
「對乘客們來說,這是一場噩夢。對社區防疫而言,這艘船是最好的研究樣本。」大流行病防疫和生物安全專家、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衛生安全中心高級學者阿梅什·阿達利亞(Amesh Adalja)評論稱,只要賦予其「完美的傳播環境」,即使只有1個感染者、1個低傳播力的病毒株,依然可以造成超級傳播事件。
「恐怖郵輪」揭示三大傳播特徵
2月1日,曾乘坐「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一名80歲遊客,被確診新冠肺炎。
4天後,船長宣布整船隔離14天。期間,郵輪感染人數逐日遞增,衛生和隔離措施屢遭質疑。豪華郵輪變成漂浮公海的「病毒監獄」。
2月6日前後,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研究人員登船,配合進行檢驗檢疫,並開展流行病學研究。
7月28日,研究所病原體基因組解析研究中心主任黑田誠於《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發文稱,2020年2月15日-17日,研究團隊獲得896人的咽拭子樣本,包括880名乘客、15名船務人員和1名檢疫人員。
分析結果揭示「鑽石公主」號感染事件的三個特徵。
第一,這是「一個人感染一艘船」的故事。
在896人中,共148個樣本的實時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qPCR)呈陽性,包括138名乘客、9名船務人員和1名檢疫人員,陽性率達16.4%。
對這148個陽性樣本進行基因測序,共確認70個基因組序列。將之與全球共享的3株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比較,發現它們擁有同1個主要的非同義單核苷酸變異(SNV)。這意味著,所有陽性樣本推測為同一感染源。
2月5日,「鑽石公主」號開始14天的整船隔離。/AP
第二,隔離有效,但疏散太晚。
研究人員建立數據模型反向計算,截至2月5日全船隔離時,船上新冠病毒基本傳染數(R0)為2.28。2月7日,R0到達峰值。此後,病毒在船上繼續傳播,但途徑變了,主要依賴於那些未經嚴格防護的工作人員(包括船務人員和登船檢驗檢疫人員)。
黑田誠稱,站在目前的時間節點回看,整船隔離顯著減緩病毒傳播速度,縮小疫情暴發規模,「讓乘客們待在房間,確實有助於減少感染」。
但他亦承認,若是儘早撤離、疏散所有乘客和船務人員,可能總感染人數會進一步下降。
第三,愛社交的人,感染率高。
所有陽性樣本廣泛分布在全船18個區域。而結合確診患者的行動軌跡分析,發現多數感染始於娛樂區,聚焦在愛跳舞、唱歌、購物和觀看表演的人群中。
郵輪病毒傳播存在兩個波峰
此前,關於「鑽石公主」號的研究發現,集中在傳播率、傳播途徑等方面。
早在2月19日,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就曾發布病例分析報告稱,有33人於5日整船隔離前,已出現症狀。6-9日,79名乘客和10名船員、總計89人發病。考慮到潛伏期,這說明,疫情在5日前明顯已有一定程度的擴散。
該份報告指出,根據當時的確診病例數和感染源追溯,病毒傳播存在兩個波峰。前期是乘客交叉傳播,推測病毒經由派對、自助餐等人際交流進行傳播。後期是工作人員帶毒奔走,主要是船員提供服務而擴散。
圖片來源於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
而在6月出版的《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上,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日本朝日綜合醫院(Asahi General Hospital)聯合發文稱,針對「鑽石公主」號3711名乘客和船務人員的核酸結果顯示,新冠病毒陽性率達19.2%。
其中,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非常高。在研究測試時,無症狀感染者數量為410人,佔確診總數的57.6%。隨後,維持無症狀狀態的人數為331人,佔確診總數的46.5%。轉為有症狀、需重症護理的,達40人,佔確診總數的5.6%。
論文通訊作者、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究員Takeshi Arashiro指出,郵輪採取「全員篩查」的標準,為發現輕症、無症狀感染者,創造了機會。
「一系列研究說明,在適當情況下,新冠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可以僅從一個人,就實現廣泛傳播。結合《美國科學院院報》的最新研究結果,我們需要將防控焦點,放在群體性活動中。這是郵輪業恢復運營時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阿梅什·阿達利亞說。
隔離中的「鑽石公主」號/AFP
「恐怖郵輪」時間表
1月20日,「鑽石公主」號從橫濱港出發。船上約有3700人。
1月25日,一名80歲男性乘客下船。
2月1日,上述男性乘客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此後,其發病日期被確認為2020年1月23日。當時,他正在「鑽石公主」號上。
2月3日,郵輪停靠在日本橫濱港。
2月4日,日本衛生檢疫官員登船,對船上首批31名已出現症狀的乘客進行檢測。
2月5日,首批被檢測者中,10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鑽石公主」號自當日起整船隔離兩周,除確診者需送醫外,所有乘客和船員禁止登陸。
2月6日,疫情持續發酵,又有10人確診;7日,確診41例;8日,3例;9日,6例;10日,65例;12日,39例;13日,44例……
2月19日,乘客陸續下船。
2月21日,最後一批乘客下船。
2月22日,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承認失誤。他透露,在已下船人員中,有23人自2月5日隔離開始後,從未接受過新冠病毒檢測。
3月1日,加藤勝信表示,包括船長在內的全部船員都已下船。
3月15日,「鑽石公主」號所有乘客和船務人員的檢疫工作結束,累計確診總數增至712例。
資料來源:
1.Haplotype networks of SARS-CoV-2 infections in the Diamond Princess cruise ship outbreak. PNAS. First published July 28, 2020. doi.org/10.1073/pnas.2006824117
2.COVID-19 in 2 Persons with Mil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Symptoms on a Cruise Ship, Japan.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Volume 26, Number 6—June 2020
3.Diamond Princess』 coronavirus cases reveal pattern of disease. Bloomberg
來源:醫學界
作者:燕小六
審稿:田棟梁
校對:臧恆佳
責編:潘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