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被譽為東方的威尼斯,小橋流水貫穿了大街小巷。
麗江也被年輕的朋友譽為浪漫愛情聖地,很多人在這裡邂逅良人。
麗江古城到底魅力何在呢?
「麗」既是美麗,「江」是指金沙江,麗江大意為:金沙江懷抱中的美麗城市。
麗江的前世今生,天差地別。
時光倒退三十年,麗江尚不為世人所知,隱藏於雲南的大山之間。只有少數的拉土豆的貨車來往穿梭,泥濘的山路難行,從昆明到麗江六百多公裡差不多要開車近兩天時間。
當地產一種紅心土豆,肉質呈紫紅色,軟糯香甜,在昆明十分受歡迎。除此以外,麗江和外界來往甚少。
納西兒女們每天生活在這神仙美景中也不知家鄉美,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一套古城裡「四合五天井」的四合院子,千把塊錢就能買到手,如今千元只能買雙鞋罷了。
直到1994年,召開了滇西北旅遊規劃,外面的介入,讓麗江開始意識到家鄉美,這裡有巍峨的玉龍雪山,古老質樸的古城,還有千萬勤勞熱情的納西兒女,摩梭人……
1996年開始準備材料申請世界遺產。但天不遂人願,不久麗江發生了7級大地震,很多房屋受到了損壞,三百餘人喪生,這對申遺沉重一擊。
災害過後,納西人民再接再厲,繼續促進申遺工作。
讓麗江一鳴驚人,1997年成功申遺,如今麗江已經成為全國擁有三項桂冠的地級市: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記憶遺產!
一個地震過後的城市可以問鼎世紀遺產,讓全世界驚嘆。
這是怎麼樣的一個世外桃源?才可以在苛刻的競爭中一次性通過。主要因為古城裡多為土木建築,大地震來襲時,聽納西老人說房子就像在跳舞一樣。木材韌性大,不易折斷,房子很多沒有倒塌,大多數是泥牆毀壞嚴重,老百姓們修復好土牆,麗江古城很快就面貌如初了。
麗江古城具體的建城史記載很少,難以考證。南宋時,元世祖忽必烈帶領20萬大軍用犛牛皮做漂浮工具,從香格裡拉橫渡金沙江,歷史上稱之為「元跨革囊」。踏上了麗江的土地。這裡就已經建有古城了。保守估計麗江古城最少有800餘年的歷史。
大軍壓境,麗江的先祖智慧過人,阿良想出了一個辦法,放棄抵抗,熱情迎接「敵人」進城。所以忽必烈大軍南下,大理國狼煙四起。而麗江卻風平浪靜,不傷一分一毫。忽必烈對阿良讚賞有加,還賞賜許多財寶,也讓麗江古城免遭破壞。從此阿良一族開始成為麗江的吐司,代代相傳,古城裡面的木府,既為阿良的後代所建。
古城美,美的靈魂源於水,水源來自三個地方。第一,黑龍潭公園,有源源不斷的地下水奔湧而出。第二,玉水寨,在一棵八百年的古老楓樹下有一個巨大的泉眼。第三,雪山上的冰雪消融形成白水河。三大水源匯成溪流淌進麗江古城,一分為三,三分為百,穿街過戶,各種木橋石橋橫跨在上,是古城景色的一大特點。
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重點。
進入古城之後全是石板路,是當地特產的一種祖母石,因為其花紋星星點點,如同祖母常穿的花衣,故名
歲月早就給凹凸不平的石板路鍍上了不同的時間。
大水車周圍的石板路就是近代所修葺,所以談不上光滑,也談不上歲月,順著東大街往裡走,注意石板的光滑程度,石頭慢慢地開始泛起油光,代表著你漸漸進入了古老的麗江。
到了四方街,七一街,大石橋附近,石板路已經被歲月打磨的油光鋥亮,少說也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麗江斑駁的歷史上。
麗江古城的故事真的講也講不完。
隨處可見的東巴象形文字,三眼井,輕快動聽的民樂,香濃的咖啡,清雅的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