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位於中國山西省北部,桑乾河上遊,西北毗鄰內蒙古自治區,南扼雁門關隘,地貌輪廓總體上是北、西、南三面環山,山勢較高,中間是桑乾河域衝積平原,相對較低,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朔州市平均海拔1000米,寒來暑往,四季分明,是全國避暑勝地和京津地區避暑休閒的「後花園」;全市擁有各類規模的旅遊景區景點80處,其中4A級景區4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處;歷史上先後湧現出西漢著名女詩人班婕妤、三國名將張遼、唐朝開國元勳尉遲恭、明朝宰相王家屏等一批傑出人物。
應縣木塔位於山西大同南約70公裡。它建在應縣城佛宮寺的山門內,原名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臺基上,顧名思義,木塔確是全部用木建成的。木塔通高67.13米,底層直徑為30米,平面為八角形,五層六簷。外觀是五層,但是塔內夾有暗層四級,實為九層。塔內各層,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斜撐、梁枋和短柱等建築方法,使整個塔連成一個整體,既堅固,又壯觀。據測,建築該塔實用木材3500立方米以上,重達3000噸左右。
民謠「走西口」的西口就在這裡。右玉縣西北、北方以古長城為界,與內蒙古的涼城和林格爾縣毗鄰,自古為我國北方要塞,是中原通往蒙古的主要關口和稅卡,這裡在春秋以前一直為北方少數民族所佔領。境內古城堡隨處可見,烽火臺沿山相望,自然景觀也十分壯麗,有塞上草原之稱,是休閒度假、跑馬騎射的最佳去處。右玉縣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被聯合國評為最佳宜居生態縣,有「中國古堡之鄉」和「中國魅力小城」的美譽,它是山西唯一用縣命名的國家級AAAA級景區、最值得向世界推薦的旅遊縣。西口就是著名的景點殺虎口,在晉蒙交接處,北倚古長城,西臨蒼頭河,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金沙灘在縣城南30公裡處的黃花梁腳下,是當年宋、遼交戰的古戰場,也是傳說中楊繼業兵敗罹難的地方。如今金沙灘早已改變了昔日風沙瀰漫的荒涼景象,縱橫交錯的防風林帶和碩果纍纍的經濟林,既給其披上常青綠裝,又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金沙灘古戰場因楊繼業父子可歌可泣的抗遼壯舉而聞名於世,楊繼業父子作為一代忠烈古令傳誦,有關金沙灘古戰場和楊繼業父子抗遼的傳奇故事,當地民間更是有口皆碑 為紀念楊繼業父子英雄業績和他們浴血鏖戰的古戰場,這裡相繼有冠以古戰場名字的金沙灘鎮政府,金沙灘林場、金沙灘火車站、金沙灘煤運站、金沙灘農牧場等金沙灘鎮。
崇福寺創建於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遼時曾作為林太師衙署,亦稱林衙院。遼統和年間改名林衙寺,金天德二年(1150年)題額「崇福禪偉」,建築壯麗。現存山門及觀音、彌陀、地藏、文殊諸佛殿,並有藏經閣、鐘鼓樓等。布局嚴謹,主次分明。藏經閣位居殿前,為他處所罕見。彌陀寺,是規模較大的金代建築。殿內金代塑像壁畫保存完好。福州崇福寺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郊北嶺象峰南麓,距市區約8公裡,該寺創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初名「崇福院」,建築規模較小,後遭廢圮。 概況 崇福寺位於朔州市朔城區東街北側,是一處規模宏敞,殿閣群居的古寺廟。
鳳凰古城又名鳳凰城,距今已有530多年的歷史。相傳選址修築城垣時,在北固山頂落下一隻美麗的鳳凰,欲作蓄勢待飛之勢。人們視為吉祥之兆,故稱之為凰城。而平魯區北固山景區就位於這美麗的鳳凰城。 北固山海拔高度1596米,是當初修築古城的軍事依託,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古城由明朝中葉的衛所轉變為清代的縣治所在,北固山的作用也在不斷改變,成為明、清兩代傳統神道文化建築的聚集區。為實現平魯區經濟的跨越轉型,從2008年開始,依託鳳凰古城,重點開發北固山景區,先後投資近0.6億元,目前景區佔地佔地面積2.43公頃,並於2014年通過國家AAA級景區驗收。
殺虎口位於右玉縣西北35公裡處,是外長城一個重要天然關口。它東臨塘子山,西側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廟頭山,萬裡長城由東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個半圓形圍牆將殺虎口圍在裡邊,東西兩側山嶺崖陡壁立,蒼頭河由南向北貫穿其中,構成一道寬200多米,長3000多米的天然關隘。歷代王朝都在此屯兵遣將,設置防守。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建土堡,萬曆二年用磚包築堡牆,方圓二裡,高三丈五尺,南門一座。萬曆四十三年又築新堡一座,並於兩堡中間,門東西築牆,將新舊兩堡合二為一,前後左右開門四座,周圍五百四十丈,計三裡。
馬邑博物館是國家三級地方綜合類博物館,位於朔州市朔城區崇福廣場西側。馬邑博物館共展出自遠古白堊紀時期至上世紀40年代的745件珍貴文物,其中包含有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塔剎等國家一級文物20件,國家二、三級文物189件。採用全木結構仿古建築,呈遼金建築風格,其造型古樸雄偉,與崇福廣場大戲臺、鄂國公尉遲廟構成朔城區三大古建築群落。鎮館之寶———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塔剎放置在該館的造像廳裡,而塔身現保存在臺北歷史博物館。當年,該石塔由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通高3米左右,塔身高2.5米,共9層,塔身上面共浮雕佛像1400多尊。
魯溝村西距縣城23公裡,北連大同20公裡,交通便利。該村以打造生態旅遊園區為抓手,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建成如下景點。2014年被省農業廳、旅遊局、廣播電視臺等單位聯合授予「山西省最美旅遊村」。 德孝苑 佔地80畝,投資9000萬元。園內建有仿明清四合院、四層巖、人工湖、跨湖拱橋、水榭0,還有遊船數艘供遊人玩耍,巖下有涼風洞,花草叢生,綠地如蔭,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恍若世外桃源,讓人流連忘返。五爺廟 佔地75畝,與五臺山一脈相承,廟內殿堂林立、香火旺盛,每年慕名前來的遊客不計其數,以北京、內蒙、大同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