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計算,此次暴雨在四川潑下的總水量,已經超過了2800個杭州西湖,超過7月安徽、江西的暴雨過程。
8月11日以來,我國主雨帶轉移到四川,一場驚天動地的極端暴雨傾瀉而下。8月11-12日的上半場,雨勢極為兇猛,但範圍小時間短;而8月15日開始的下半場,不僅雨勢兇猛,而且範圍大、時間長,成都平原附近及西側山前幾乎全線大暴雨-特大暴雨,成為全國暴雨中心。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可見,8月8日-17日,四川為全國暴雨中心
這場暴雨有多兇?綿陽迎新鄉7天降雨量達1262.5毫米,超過北京兩年;成都天府新區24小時最大500.9毫米,超過當地8月平均降水量的兩倍;成都國家級氣象站的8月上、中旬累積降雨量驟升至638.8毫米,已是常年同期的近5倍,遠遠超出全國其他大城市。保守計算,此次暴雨在四川潑下的總水量,已經超過了2800個杭州西湖,超過7月安徽、江西的暴雨過程。
國家氣象中心監測可見,四川7天最大點雨量高達1262.5毫米
中氣愛統計顯示,8月1-17日成都雨量已達638.8毫米
如此兇猛的暴雨,平原都難以承受,何況多山的四川。暴雨尚未停止之時,暴烈洪水就衝出群山,匯入四川諸河,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沱江、涪江和嘉陵江「六洪齊發」,長江幹流第五號洪水出現。其中,嘉陵江支流涪江爆出23000立方米/秒的巨大洪峰;平日裡只有500立方米/秒流量的大渡河支流青衣江,流量暴升37倍至18700立方米/秒,突然成為超越金沙江的滔滔巨流;沱江上遊出現12000立方米/秒的歷史性洪水;岷江幹流、嘉陵江幹流、大渡河也都出現了大洪水。
8月18日晚9點川江水情圖,中氣愛shear製作
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合流的樂山,自然免不了被洪水影響。名揚天下的樂山大佛,自1917年以來首次腳趾被洪水浸泡,這也說明,岷江已發生1949年以來最大洪水。水文數據確鑿無誤地說明了這一點:8月18日下午2點,岷江五通橋水文站流量高達3.8萬立方米/秒,為1949年以來最大。
樂山大佛腳趾被泡圖片,來自網絡
岷江3.8萬,沱江1萬出頭,嘉陵江接納涪江後3.5萬以上……所有的這些來水,都要在重慶朝天門附近匯合。光是這三條江,就足以造就8萬立方米/秒的歷史性洪峰,然而這根本沒算長江正源--金沙江,以及水量充沛穩定的雅礱江,如果這兩江來水再下洩,理論上的極端情況---10萬立方米/秒的洪峰也並非不可能。
川江主要水文站流量記錄,中氣愛shear整理
在如此巨大的來水衝擊下,重慶水位正在迅猛上升,截至8月18日晚上10點,寸灘水位已高達187.55米,超過1998年、1954年,更是超過2012、2010年,成為1981年以來的最高水位,重慶已啟動防汛一級響應。在此危急時刻,金沙江以及長江各大支流的水利樞紐沒有任由洪水發展,它們正在奮力工作,千方百計讓各條大江的洪峰錯開,尤其是要攔住金沙江來水,為重慶、三峽乃至長江中下遊平原減輕衝擊。
重慶寸灘水位記錄,中氣愛shear整理
在嚴密的監測和調度下,長江洪峰在19-20日通過重慶時的流量可控制在8萬立方米/秒以下,重慶是安全的;另外,在颱風海高斯的吸引下,目前西南季風水汽已不再奔向我國西南部,四川的暴雨已經大幅減弱,並有望迎來較長時間的停歇。可以預見,我們終將戰勝並安全度過此次洪水。不過四川、重慶的朋友這兩天還是要遠離河道、水源,注意安全。
8月18日重慶的江水,來自人人愛重慶
一般來說,四川的極端暴雨和長江中下遊的極端暴雨,會分在不同的年份下,長江中下遊大洪水的年份,如1998、1954年,四川暴雨沒那麼厲害;而四川發生大洪水的年份,如1981年,中下遊暴雨也沒那麼厲害。而今年,在長江中下遊極端暴雨之後,四川又發生了極端暴雨,這種情況幾乎從未有過。萬幸的是,這兩場極端暴雨中間隔了15-20天,給了中下遊洪水退去的時間,也給了我們準備和反應的時間。需要思考的是,如果更加極端的氣候出現,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