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之後,騰訊微信也被國家點名?賺錢可以,但別讓用戶反感

2020-12-25 笨鳥科技

文/笨鳥

原創不易,禁止抄襲、洗稿,違者必究!

騰訊微信被點名

12月16日,繼阿里被人民日報批評之後,騰訊微信也被國家點名。據上海消費者保障委員會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微信作為一個社交軟體,裡面卻含有大量的廣告內容,而且用戶想要關閉這些廣告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操作。

也就是說,微信的廣告是強制推送給用戶的,雖然有關閉按鈕,但是不仔細找根本找不到。這對於那些只會用微信聊天的用戶而言,無疑是難上加難,所以他們就只能忍受微信廣告的侵擾。

那麼微信的廣告具體存在於哪些地方呢?會給用戶帶來怎樣的影響?相信大家在刷微信朋友圈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廣告,這便是微信廣告的主要覆蓋範圍。至於另外一小部分,則出現在公眾號和裡面的文章中。

微信的主要功能是社交,朋友圈和公眾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充斥了太多的廣告,那麼用戶的體驗將會嚴重下滑。但是礙於微信是國內社交領域中的唯一霸主,擁有將近12億的用戶量,導致大多數用戶都對廣告泛濫的情況持有能忍則忍的態度。

不過,為了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國家忍不了了,於是才會對微信進行點名。雖然沒有具體指出微信到底該怎麼做,但是既然曝光了廣告泛濫的現象,後續微信肯定要做出調整和改正,給用戶們一個滿意的回答。

事實上,微信被點名和上次阿里巴巴因為社區團購被批評如出一轍。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個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本來應該憑藉龐大的用戶基礎,做好科技賦能並專注於技術研發工作。而現在它們卻在拐彎抹角地榨取用戶的剩餘價值,被點名可以說是自作自受。

尤其是微信的做法,更是讓很多用戶心生不滿,因為它是一款現象級的社交軟體,早已給騰訊帶來了數不清的利益。但是如今微信想的不是如何改善用戶的體驗,而是繼續通過用戶的流量來賺取利潤,這種行為完全是貪圖眼前利益的表現。

雖然廣告是每個網際網路公司都會做的一項基本業務,但是怎樣打好廣告,怎樣讓廣告出現得恰到好處,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一般的網際網路公司根本沒有往這方面想,在它們眼裡,只要價錢合適,什麼樣的廣告都可以接,這就造成了整個行業的廣告亂象。

其實之前微信是一款非常簡潔方便的軟體,除了社交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內容。也正是因為這個優勢,微信才能逐漸取代QQ的地位,成為十幾億用戶的選擇。但是現在,騰訊微信似乎忘了初心,它更在乎的是自身的利益,而不是用戶的態度。

不要昧著良心賺錢

對於任何一個軟體或者是網際網路公司而言,賺錢可以,但別讓用戶反感。因為用戶是賺錢的基礎,如果讓用戶感到不滿了,那麼這個軟體或公司也就要走到盡頭了。此次微信被點名就是最好的例子,儘管它的地位不會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響,但用戶滿意度卻降低了。

更重要的是,微信的廣告是針對每個用戶的使用習慣來投放的,具有一定的精準性。這意味著用戶在使用微信時,其習慣和隱私數據很有可能被微信收集起來了,不然的話,微信的某些廣告怎麼會來得這麼及時呢?

對於用戶而言,隱私被收集顯然是不能接受的結果,微信藉此來投放廣告也是讓人難以接受的行為。所以有關部門對微信的點名是非常合理的,如果任由它繼續這樣下去,那麼將會有更多的用戶受損。

寫在最後

網際網路的本質是服務於生活,服務於用戶,一旦違背了這個初衷,肯定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希望被點名之後,微信能意識到自身的錯誤行為,不要再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了,用戶基礎和滿意度才是最核心的部分。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轉發。

笨鳥科技,專注科技,帶你感受不一樣的科技風採!

相關焦點

  • 阿里之後,騰訊微信也被國家點名,用戶權益如何保障?
    微信也被點名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當中,騰訊和阿里分別是最大的兩大網際網路集團公司,不難發現很多網際網路巨頭都和他們企業主體有關係。要麼是被收購納入麾下,要麼是被入股成為其中的陣營主力。這樣的情況會發生什麼呢?答案是壟斷。
  • 阿里、京東、騰訊紛紛被國家點名,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寒冬將至」
    紛紛被點名在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當中,涉及到電商、京東、出行、外賣、社交等等幾乎都和阿里,騰訊有關係。阿里和騰訊在幾十個領域都有競爭往來,有競爭並不是壞事,相反還能促進行業的成長。但是這種競爭隨著範圍的不斷擴大,開始「拉幫結派」,集結各自的勢力。
  • 身價2600億,微信QQ卻不收割十億用戶,馬化騰到底靠什麼賺錢?
    微信擁有十一億用戶,雖然騰訊沒有找用戶收費,但是有很多的廣告商看中微信的這些流量所在,所以會在微信投放大量的廣告,僅僅是這些商家的廣告費,就可以說讓微信賺得盆滿缽滿了,所以微信根本不需要向用戶收費,但是同時不向用戶收費不代表微信不賺錢。騰訊其實不僅僅只有微信和QQ,它的布局是十分廣泛的,就像大家熟悉的阿里巴巴,它並不只有電商。
  • 百度、騰訊、阿里的2020年度關鍵詞
    當然,在熟人社交領域,QQ與微信依舊無可撼動,是騰訊長期霸佔全網用戶時長的兩把利器之一(另一把是遊戲)。這一切隨著頭條信息流產品崛起而發生微妙變化,微信承擔了更多穩固流量河時長的角色。微信的基本功能是即時通訊與熟人社交,終歸是給自己看的,拓展其他功能越節制越能贏得用戶信賴,就像人們選擇內衣時更在意貼身與舒適度而非外在顏值。
  • 緊跟阿里!騰訊和港鐵達成合作:香港用戶可刷微信乘車碼坐地鐵
    11月21日,騰訊旗下WeChat Pay HK與港鐵公司達成合作,預計在2021年年終,內地和香港的用戶可以用微信乘車碼刷碼過閘坐地鐵。據了解,乘車碼是微信智慧交通解決方案提出的新的探索方式。微信乘車碼可以實現離線支付、脫網驗證,並且無需充值,用戶掃碼乘車後,車費還支持實時和異步扣款,可實現「先乘車、後付費」。
  • 阿里騰訊再起齟齬 紅包大戰升級微信封殺支付寶
    這被外界解讀為阿里巴巴向騰訊發起的春節紅包挑戰書。因為在2014年春節期間,微信紅包火遍大江南北,被馬雲稱為微信在行動支付領域對支付寶的「珍珠港偷襲」。  上線之初,支付寶紅包支持分享到支付寶好友、來往和新浪微博等平臺,並不支持分享到微信,這被用戶多次吐槽,因為大部分用戶「錢在支付寶裡,但是朋友(社交關係)在微信裡」。
  • 人民日報之後,阿里又被「點名」
    但馬雲的形象從螞蟻集團暫停上市之後,發生了改變。因為螞蟻集團的估值達到了2萬億,可是在這2萬億元的背後,是存在巨大的高低槓金融風險,如果貿然上市,甚至有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因為暫停上市,也讓馬雲陷入了輿論風波,但很快阿里又傳來了消息。包括阿里在內的一些網際網路企業,都開始發展社區團購。 而人民日報發文稱,希望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別只盯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掌握先進算法的巨頭,應該有更大的科技追求。
  • 對杭州來說,為什麼阿里超越了騰訊對深圳的影響?
    如果你在杭州打車去餘杭,司機會問,去阿里?如果你去深圳南山科技園,司機幾乎不會問,你會去騰訊嗎?因為可以去新疆的華為這樣的公司。但事實上,杭州有很多優秀的公司,比如網易和海康。在杭州,阿里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心理裡程碑。在深圳,人們的心理裡程碑更有可能是華為。為什麼阿里對杭州的影響遠遠超過騰訊對深圳的影響?
  • 微信被點名批評:廣告關不掉!騰訊回應了
    坐擁12億用戶的微信,近日被上海消保委點名批評:廣告關不掉,個性化廣告推薦關閉流程設置繁瑣等。微信方面對此作出最新回應:十分重視各方的反饋和意見,將持續優化產品體驗。該回應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然而,基金君在嘗試操作關掉廣告時,依舊需要長達7步驟,且關閉後顯示仍會看到廣告。
  • 騰訊張軍回應阿里王帥: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新浪科技訊 12月22日下午消息,昨日阿里雲創學院首期班正式開班,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團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談到了烏鎮的飯局
  • 微信小程序「奇襲」電商:騰訊彎道超車,殺回阿里老巢
    因為騰訊一舉殺回阿里了的老巢。2020年9月,剛登陸微信一年多的拼購電商小程序「京喜」,其微信小程序月活用戶數已經突破1.43億,僅次於拼多多,同比暴漲4876.5%。11月25日,騰訊智慧零售數據中臺總經理張小鵬透露,微信小程序交易額在今年9月份已經超過了2萬億。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如今,阿里和騰訊已各自坐擁超過10萬億元市值的生態圈。  為什麼寧夏街頭賣紅薯的都用上了二維碼?為什麼,剛開始賺錢的美團,今年市值就達到1.3萬億元,相當於3個中石化?  鑄就各自10萬億生態圈的,是阿里、騰訊這幾年來強勁的投資。而且,可以看到,對外投資擴張更為兇猛的騰訊,其市值漲幅也超過了阿里。5年前,騰訊市值還只有阿里的一半,如今卻和阿里在伯仲之間。  今天,騰訊的總資產中,將近有一半為投資性資產。
  • 微信被點名批評:廣告關不掉!騰訊回應了
    坐擁12億用戶的微信,近日被上海消保委點名批評:廣告關不掉,個性化廣告推薦關閉流程設置繁瑣等。微信方面對此作出最新回應:十分重視各方的反饋和意見,將持續優化產品體驗。該回應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然而,基金君在嘗試操作關掉廣告時,依舊需要長達7步驟,且關閉後顯示仍會看到廣告。
  • 阿里月餅風波後 談談阿里和騰訊的企業文化
    【天極網網絡頻道】中秋佳節,因為「月餅」一事,手機以及各大網站又被阿里刷屏了。這次不是收購,也不是馬雲講話,而是阿里安全部門的「搶月餅」事件。而彭博社一篇名為《中國最大科技巨頭的「內部競爭」》則道出騰訊的「內部競爭」企業文化。仔細分析騰訊和阿里這兩家中國市值位列前三的企業,倒是別有一番滋味。我們先來回顧阿里安全部門的「月餅事件。」
  • 騰訊系VS阿里系:從戰略、組織到執行,究竟有何異同?
    以手機遊戲為例,騰訊收到的每一筆收入,在扣除渠道分成之後,一般遵循以下分帳模式:騰訊公司層面扣除30%;微信或QQ分走30%,作為導流的代價;市場團隊和運營團隊各自分走5%~10%;剩下的由研發工作室支配。在整個流程中,研發工作室自負盈虧,多賺錢就意味著有更多資源發獎金、擴張團隊;微信、QQ的流量是無價的,但是都有內部核算機制。
  • 阿里諷騰訊整條命是小學生給的,被回擊「不識數」;「王尼瑪」:任劍...
    次日,阿里雲創學院正式開學,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團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來到了現場,在與首期學員的問答中談及近期的敏感問題。過程中頻頻爆出猛料:王帥表示,騰訊說半條命給了合作夥伴,但騰訊整條命卻都是小學生給的……在一個不發達的國家,每個人都有大把的時間,時間成本越不值錢的國家,遊戲就會越賺錢。
  • To B大戰:阿里 VS 騰訊
    不避諱的說,阿里騰訊的正式入局,一度讓傳統的to B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在產品研發迭代的階段:阿里騰訊的核心業務都很賺錢,具有強大的「供血能力」。財報顯示上一季度阿里和騰訊核心業務收入,分別為562.35億元和489.74億元。因此,在前期投入上AT是捨得花大錢的;深耕網際網路積累的人才資源、技術儲備、需求感知,也讓阿里騰訊的產品研發又快又好用。
  • 感謝騰訊阿里,印度人也能用手機發紅包了
    8月7日,阿里持股的印度支付巨頭PayTM推出類似「莎岡」的網上新功能,PayTM錢包用戶可以給朋友派送現金,並附上精美的明信片頁面。騰訊投資的印度即時通訊工具Hike Messenger則在7月推出了「藍包」,怎麼看都是中國人紅包的翻版。
  • 微信測試零錢通 部分微信用戶收到體驗邀請
    9月4日,微信支付開啟新功能「零錢通」測試。記者了解到,騰訊正在進行白名單測試,並向一部分客戶推薦了零錢通,可以隨時支付並享受收益。業內認為,零錢通將很快上線,並對近期不斷降低限額的餘額寶形成競爭。直接挑戰阿里餘額寶昨日,記者了解到,「零錢通」正處在測試階段,關注「騰訊理財通」公號的部分用戶收到了限量體驗邀請。根據部分用戶收到的微信通知,微信支付零錢通可以轉帳、發紅包、還信用卡、掃碼支付。同時零錢也能賺取收益,近七日年化4.135%。用戶成功升級後會收到通知,顯示「您的零錢理財功能已成功升級為零錢通」。
  • 騰訊又向阿里下戰書,微信版「花唄」吹響了戰爭號角,你會用嗎?
    其實這個功能可能還在測試中,少數用戶能看到這個入口,大家不用擔心,過些日子時機成熟了,這個分付功能一定會和大家見面的。現在沒有找到沒關係,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分付是什麼。市面上的貸款軟體很多,多多少少都能借到一些錢,有的具有很高的利息,有的利息稍低,但是額度不高,其實分付和那些軟體差別不大,只不過身後是騰訊公司,會更加可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