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屍首被五人瓜分後結局如何,三人被除爵,一人後代君臨天下

2020-12-23 搞笑熱評Ing

公元205年夏天,西楚霸王項目在彭城與「老好人」劉邦對峙,最後在彭城大敗漢軍。而劉邦兵敗,退守到黃河對岸的滎陽。楚軍則乘勝追擊,將滎陽團團包圍。兩軍在滎陽周圍作戰,達兩年之久。

而現在我們下象棋的那個「楚河漢界」,便是根據當時的情況設計來到。

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楚漢爭霸最終項目失敗,劉邦獲得了勝利。然而項目的失敗也極其慘烈,霸王最後自刎於烏江,告別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項羽臨死前喊出的那首詩,也成為了千古絕唱,正所謂: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而當時劉邦為了戰勝項羽,不惜下了一個殘忍的命令:誰能砍下項羽的腦袋,就能賞千金,封萬戶侯。

如此重賞之下,大家都拼死向前,項羽的頭顱也成了漢軍眼中的「香餑餑」,大家都紛紛爭奪項羽的屍首。眾人爭奪激烈,最後一代霸王項羽也遭到了「分屍」,分別由五個人得到。

首先,得到項羽頭顱的是王翳,他作為軍中大將,自然拿到了項羽的頭顱。然而項羽的屍身也被四人瓜分,分別是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和楊武,他們四人分別各自得到了項羽的一段殘肢。

正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

那麼問題來到了劉邦這裡,劉邦當時說的是殺了項羽便有千金封萬戶。現在項羽是自盡,而且屍首被五人瓜分,這賞賜該怎麼給才合適呢?

劉邦果然是劉邦,也不食言,千金就把賞賜分為五份,五人各得一份,這樣五個人都沒覺得不公平,很合理。而爵位劉邦也沒有吝惜,這五個人都封侯了,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這五人後來結局各不相同,其中王翳死後,其子孫襲爵至漢武帝時期,王定國獲罪被除爵。楊武死後,其子楊去疾襲爵,後因獲罪除爵。呂馬童死後,其子孫襲爵至漢武帝時期(又是漢武帝),呂宜城因酎金事發而除爵。至於呂勝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史書就更沒記載他的後人了。

五人中結局最好的,就是赤泉侯楊喜,此人雖然在歷史上很是默默無聞,但是他有幾個後代確實非常的有名。

比如說在曹操麾下效命,曾以揣摩曹操思想為傲最終被曹操斬殺的楊修,當然楊修還不是歷史上最為有名的後代,還有比楊修名氣更大的。

那就是隋朝的兩位皇位,楊喜的二十一世孫是隋文帝楊堅,二十二世孫是隋煬帝楊廣,也就是說隋朝其實是楊喜的後人創立的。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項羽烏江自刎後,劉邦到底對他的屍首做了什麼?
    那麼,《史記》所載的"烏江自刎"和"身死東城"到底哪一個是項羽的結局?他的墳冢也真因當初他被肢解而散落各地?01"烏江自刎"與"身死東城"並不衝突我們都熟悉霸王烏江自刎一事。但司馬遷在《史記》中,卻一前一後地留下了項羽"烏江自刎"和"身死東城"兩個說法。
  • 楚霸王項羽死後被這5個人分屍,結局最終如何?
    經過一番激戰,最終五人於亂軍中分別搶到了項羽的一部份遺體拔得頭籌, 劉邦也兌現了他的諾言,對這5人進行了分封。由此也可以解釋,為何赫赫有名的大秦軍團突然之間會在歷史上神秘消失了,很可能當年被秦人視為戰神的章邯敗於項羽後,20萬秦軍生力軍竟然被其活埋坑殺,深深的傷痛了秦人的心,迫使一大部分秦軍精銳轉頭投降劉邦,助漢王最終擊敗項羽奪天下!
  • 垓下十面埋伏,西楚霸王項羽死後竟然被五人分屍,使得小人封侯
    垓下之戰、十面埋伏,秦末楚漢相爭的最後一場定鼎天下的大決戰,在劉邦命令下,以韓信為統帥,聚集了一般不是英傑,組成60萬大軍圍殺項羽10萬軍隊,堪稱歷史上陣容最豪華的組團圍殺。項羽在這場戰鬥中,表現出了他絕世猛將的勇武,英武蓋世,不負霸王之名,不愧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只是結局悽慘。最終,這場大決戰項羽終究是敗了,敗得徹底,敗得再也不可能東山再起了,於是虞姬唱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之後在項羽面前自刎了。
  • 張良韓信蕭何結局差距那麼大,他們後人呢?誰更好?一人後代稱帝
    文/史小二記公元前202年,劉邦定陶稱帝,君臨天下。此時他已功成名就,劉邦便問大臣們,為什麼我能得天下,而項羽卻失天下呢?大臣們的回答不得要領,劉邦就說啊,我得天下,靠的是三個人傑。用此三人傑,所以劉邦取天下。世人稱他們為「漢初三傑」。苟富貴,勿相「望」。何況跟著奪取天下,建立不世之功。飛鳥盡,良弓藏。在劉邦稱帝後,張良出世,蕭何繼續入世,韓信悲劇,三人紛紛擁有著不同的結局,蕭何比張良韓信顯赫,他們的後人呢?又有著怎樣的發展?好還是壞?
  • 秦滅楚統一天下,楚人項羽滅秦,結果最後項羽還是被五個秦人殺了
    楚國後來有沒有成功,您比如說真的成功了,是誰在抗秦戰爭中拔得頭籌的,霸王項羽,項氏一家可是楚國的重臣吶!打敗秦朝統一天下之後,項羽也給了自己一個封號:西楚霸王。這等於是告訴天下打敗秦國的,就是當年吃虧吃得最重的楚國。然而我們也知道,沒過幾年項羽也覆滅了。項羽是被劉邦打敗的,可是真正意義上捉到項羽的是誰,你可能都想像不到是秦人。
  • 大話西遊2:石頭蛋蛋天梯偶遇君臨天下,誰想到他居然這麼打?
    換成通俗的話將就是偷襲,打對手個措手不及,在大話2的天梯擂臺上,石頭蛋蛋的隊伍的一襲操作讓對手懵圈了,誰也想不到居然可以這樣操作石頭蛋蛋在天梯比武上與君臨天下鄉遇,很久很久以前,傳言君臨天下就清號了,物資也被亂世家給瓜分殆盡了,這個君臨天下是應該不是本人,不管怎樣看對面的架勢,也是來勢洶洶,實力非凡啊。
  • 他的後人結局如何?
    陳平是劉邦身邊的重要謀士之一,在劉邦平定天下的進程中,他為劉邦屢出奇計。雖然陳平並沒有被劉邦列為漢初三傑,但他也為劉邦奪得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由於陳平之計策多為陰險毒辣之計,導致他與三國的謀士賈詡一樣,被世人稱為史上最擅陰謀的陰人。
  • 辰東:她君臨天下的時候,天下懾服,萬靈俱寂,沒有一人敢挑戰
    號稱無冕之皇銀血古族星空祖地一脈的至尊大殺天下,橫掃萬域,狠人大帝將之一掌拍碎,更是祭出一道封魔圖,直接將此族封印。二十幾萬年前,羽化神朝為中州第一,執天下牛耳,號令所向,莫敢不從,擁有無上威勢,為修補成仙鼎害死狠人大帝兄長,後狠人大帝證道成帝用一隻手將他們全部抹殺了個乾淨,且只用了一擊,無差別進攻,羽化神朝上下全滅,帝兵也被打碎。
  • 項羽失敗的原因,《史記-項羽本紀》是如何描述的
    太史公把項羽列為本紀,抬高了項羽的地位。本紀都是帝王的傳記,項羽尊懷王為義帝,分王天下,自立為西楚霸王,項羽沒敢稱帝。太史公對項羽的失敗既表惋惜,又有責備之義。項羽認為是:"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太史公對此持批評態度。
  • 戰國五大質子:一人被殺,三人修成正果,一人統一天下
    今天就說一說戰國時期有名的五大質子,五人中有一人最終統一了天下,有三人回國後繼承王位修成了正果,還有一人被逼殺。先說說修成正果的三人。秦國雖然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和軍事力量大幅提升,但是也引起了六國的忌憚,蘇秦以合縱之策力圖封堵遏制秦國,在此大背景之下,張儀主張以連橫破合縱,於是和秦國並不接壤的燕國和齊國成了秦國重點的拉攏對象。
  • 漢初第一謀士張良,幫助劉邦取得天下後,他的結局怎麼樣了?
    而且劉邦建國後,為了加固自己的帝位,無情的除掉了很多功臣,三傑之中的兵聖韓信,被呂后和蕭何用計處死,身死道消,忠心耿耿,一心為民的蕭何更是自汙名節,這才逃過一劫,但是他並沒有收到任何影響,幫助劉邦統一天下後,就隱退江湖,進山修道養生去了,無人不誇讚他的大智慧,那他的到底有何神奇之處?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盤點一下。
  • 項羽烏江自刎6年後,江東子弟捲土重來,雖戰敗卻與劉邦玉石俱焚
    劉邦就是一典型例子,在一統天下之前頗有容人之度,因此能打敗項羽成為天下之主;登基後對功臣百般猜忌,也為自己身死埋下禍根。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大澤鄉發動起義,建立張楚政權,隨後各地群雄並起。同年九月,前楚國大將項燕之後項梁、項羽叔侄在會稽發動起義,原泗水亭長劉邦在沛縣起兵。
  • 鴻門宴是楚漢爭霸前項羽給劉邦挖的一個深坑?非也
    項羽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將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使俎上魚肉劉邦安然出坑,由此徹底改寫了楚漢戰爭的結局。 陳平雖出身平民,但立志高遠,希望「得宰天下。」陳平曾先後投奔魏王咎和項羽。他「從入破秦」後,擔任中高級武官「都尉」一職。但是,區區都尉距陳平的宏圖壯志太過遙遠。陳平認真分析十餘路反秦諸侯,認為只有項羽與劉邦具備問鼎中原實力。二者瑕瑜互見:楚軍實力強勝兵強馬壯,但項羽自矜功伐,難成大事;漢軍兵微將寡,然劉邦從諫如流,能就大業。
  • 他最有實力一統三國君臨天下,《三國演義》中成了一閃而過的龍套
    回憶三國時代的三大英雄人物,曹操、劉備和孫權,雖然都是叱吒風雲影響歷史走向的大人物,但說到頭來,不過都是想一統天下當皇帝而已。但他們三人固然是一代梟雄,想當君臨天下的皇帝卻都有一個致命缺陷。這個缺陷就是:他們都不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嫡系血親。按照古代皇位傳承慣例,當時最有資格當皇帝的人,只能是劉秀的直系後裔,其他人都一邊涼快去,否則就是亂臣賊子。
  • 項羽自刎後,為何被亂刃分屍?劉邦的一道命令,令漢軍發瘋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該下,在突出衝圍後遭到漢軍追殺,最後逃到烏江岸邊,橫劍自刎。項羽的一生堪稱傳奇,死得也是轟轟烈烈,然而漢軍將士卻沒被項羽感動,他們在項羽死後,如同發瘋了一遍,居然一擁而上,將項羽亂刃分屍!漢軍將士到底為什麼這麼殘忍呢?
  • 當劉邦佔據關中,約法三章時,項羽已輸掉了天下
    秦末漢初, 劉邦是如何收取甘肅的秦末,天下大亂,各地豪傑紛紛揭竿而起,但最後獲勝者,卻是漢王劉邦。究其原因,漢王劉邦,重人才,善將將,尤其善於經營陝西、甘肅、四川等根據地。那麼,漢王劉邦是如何奪取甘肅的呢?秦人在甘肅境內,只有兩郡自古佔據關中,如果有志於統一天下,在東出函谷關之前。首先,要西進穩定後方。
  • 項羽兵敗自刎後,虞姬和項羽的族人們下場如何?
    在當時,天下大勢的走向已經很明朗了,韓信已經攻下趙國和代國,彭越攻下了梁國,項羽敗局已定。項伯的一番勸諫,讓頭腦發熱的項羽冷靜了下來,他只好放棄煮掉劉太公的想法。這一年九月,項羽與劉邦締結和約,雙方約定以鴻溝為邊界,從此停戰,項羽方面為了表示誠意,送回了他們關押已久的呂雉和劉太公。然而等項羽率軍回撤的時候,劉邦反了悔,張良勸他不要放項羽活路,劉邦以為言之有理,就令軍隊追擊項羽。
  • 隨著劉邦打天下之後,為何張良,蕭何安然無恙?韓信卻會被殺
    劉邦能夠在亂世之中,憑藉微弱的優勢戰勝項羽,成為最後的漢高祖,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而劉邦之所以能夠戰勝項羽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他善於用人。劉邦本人其實沒有多大的能力,但是他卻可以將當時最優秀的人全部聚集在自己的身邊,其中最著名就是張良,蕭何與韓信了。
  • 《水滸傳》中,安道全等五人因何被認為是結局最好的梁山好漢?
    他們沒有豐功偉業,就是梁山的邊緣人物,結局好又是怎麼冒出來的?招安後,打遼國,他們五人沒有一個掉隊的。打方臘,他們五人被皇上、太師等留下。留下來就好了麼?不。他們還是幹以前一樣的事情,給皇上看病,給御馬餵草,給王都尉演奏,給蔡京抄文案,只不過換了個地方而已,其他還是沒有改變什麼,他們在皇宮裡、太師府、王都尉府還是比別人低,他們五人比在梁山時更辛苦了,他們不能馬馬虎虎。宋江都顯擺一回了,他們沒變化。宋江死了,他們五人成了結局最好的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著名的歷史人物劉邦,他取得了天下,卻有著什麼樣的悲慘結局?
    我們都知道韓信的結局是悲慘的。事實上,主要原因是自製的。韓信曾經收留過一個叫李翰梅的人,他在項羽手下,和劉邦一起度假。韓信拒絕聽取下屬的意見,堅持要親自出馬。劉邦知道了這一點後,就領兵去俘獲的梅,於是楚王在韓信被貶為淮陽侯。從那以後,韓信就沒有顯得低調過。他總是認為他的知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對自己評價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