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0月25日電(邱麗芳 胡蓉 章佳禮)「2000年左右,我們打工的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現在通過邊民貿易的政策支持,每月最低都有2500元的收入」,談到互市貿易給自己帶來的利益,廣西東興邊民王國華說。
東興市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海陸邊境線長89公裡,是我國唯一與東協國家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近年來,依託東興邊境經濟合作區、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邊境旅遊試驗區等開放合作平臺,東興做足「邊」的文章,大力發展跨境旅遊、加工、電商、金融、物流等行業,闖出了一條發展新路。
互市貿易促就業、提收入
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是廣西批准設立25個對越互市(點)之一。總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的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緊挨北崙河,邊貿碼頭、聯檢辦公場所、互市街、倉儲物流、海產品交易市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據統計,2015-2017年東興口岸貿易進出口總額1516.7億元,年均增長1.4%。在東興市現行的互市貿易、一般貿易和邊小貿易三種貿易形式中,互市貿易約佔全市邊境貿易的61%。
東興市中越互市貿易交易結算中心負責人介紹,自2014年實施《廣西邊境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管理辦法》以來,邊貿交易額大幅上漲,邊民直接用人民幣結算。據介紹,在開通網上結算前,結算中心每天都有大量邊民排隊辦結算手續。今年下半年,互市交易大多實現電商交易。越南邊民把商品放到網上,中國邊民在家裡就可以用手機下單,雙方確認後,邊民再到互市區完成提貨、申報等手續,大大縮短了邊民在互市區等待的時間。
海產品、木薯粉、堅果、水果、紅木家具和工藝品都是深受歡迎的、具有「東興特色」的互市商品。東興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下功夫,推動互市貿易農產品落地加工的「互市+落地加工」模式,增值再銷售。2017年,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完成產值40億元。落地加工企業的發展,加速了「互市+專業市場」建立,這座邊境小城先後建成特色商品專業市場30多個。
「互市+全產業鏈」模式吸引了眾多企業前來投資建廠,為更多邊民提供就業機會。2015年以來,東興市互市貿易落地加工企業由6家發展到28家;從事互市貿易的邊民由從日均1800人,增長到日均5800人;累計為邊民提供就業崗位6萬多個,實現邊民年增收1.2萬元。
跨境旅遊更便捷、更規範
東興市與越南廣寧省芒街市隔著界河北崙河相望,近年來,經東興口岸出入境人數逐年攀升,今年1—9月東興口岸通關人數達875.06萬人次,同比增長22.49%。邊境遊通行證單日辦理突破5000人次,邊境旅遊人數佔廣西邊境旅遊人數的97%以上。
近年來,東興市不斷深化與越方的跨境旅遊合作,共同舉辦中越邊境商貿·旅遊博覽會、試點中越跨境自駕車遊,並謀劃建設中越跨境旅遊合作區。中國東興、桂林與越南芒街、下龍聯合打造了「中越邊關風情遊」「兩國四地」遊等旅遊線路。
2016年11月,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自駕遊實現常態化開通。2018年6月,中國桂林—越南下龍跨國自駕遊正式開通,中越跨境自駕遊線路延長至中國廣西桂林和越南廣寧下龍。當前,東興正在積極謀劃開通一條海陸環線遊線路和一條海上跨國一日遊線路。除了聯合打造跨境旅遊精品線路,聯合開展跨境旅遊宣傳推廣,針對「無證導遊」「無證經營」 「索取回扣」 「擅自改變行程」等擾亂市場秩序、侵害遊客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東興市還聯合越南芒街市多次展開突擊檢查、聯合整治,不斷提升遊客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