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與月亮的故事

2020-12-16 人民網

在開天盤古的時候,有個神女,她生下十二個男孩,十二個女孩。男的名叫太陽,女的名叫太陰。女神順便讓他們結成十二對夫妻,叫他們到天上去巡遊。他們到了天上,不守天規,各顯自己的威勢:不分白天黑夜,把熾熱的光芒,猛烈地照射大地,把田間的莊稼曬死了,把山野的果樹曬枯了,把江河的水也曬乾了,地面焦裂成浮土,萬物哪能生長呢?

一位被曬得半生半死的老農夫,坐在地頭,凝望著枯焦的田野,流著悲傷的眼淚慨嘆說:「老天爺啊!長此下去,大地長不出萬物,世間的人都死光了,那還成什麼世界呢?太陽呀!太陰呀!不要那麼猛烈的照射吧!你們不能少幾個嗎?」

一位勇敢而英俊的少年,騎著青龍駒,來到老農夫跟前跳下馬,向老農夫施禮問道:「阿公呀!你為什麼坐在這裡痛哭悲嘆?」老農夫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回答說:「少年啊!太陽太陰象火燒,萬物枯死了,地不長五穀,人們就要被燒亡餓死了!」

少年看到老農夫這樣悲慘的情景,含著同情的眼淚,安慰說:「阿公,別傷心吧!我一定想辦法來救你!」

少年揮手告辭了老農夫,轉身跨上青龍駒,揚鞭摧馬,繼續朝東方天邊奔去。

少年躍馬奔著奔著,奔過一片廣闊的原野,碰上一位披頭散髮、面容焦黑的老農婦,坐在田邊哀哀哭泣。少年跳下青龍駒,向前施禮問道:「阿母呀!你為什麼在這裡悲哭呀?」農婦回答說:「太陽太陰,不分晝夜,照射得田地焦枯成浮土,哪裡還有禾苗長?眼前是一片悽慘的景象,怎能叫我不悲傷呢!?」

少年聽了老農婦的話,兩眼含著同情的淚珠,安慰說:「阿母呀!別傷心,我一定要想辦法來救你!」

少年告別老農婦,又飛身跨上青龍駒,快馬加鞭,繼續朝向東方天邊飛奔去了。他涉過了一條又一條的河流,翻過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山。碰上一個漂亮的少女,單身獨影,站在村頭,敲鍋作鼓,少年勒住韁繩,打問道:「阿妹呀,你為什麼孤身在此敲鍋作鼓?」少女流著眼淚,回答說:「阿哥啊!陰陽二神太火熱,一燒一照無日月,土地不長三春草(注),無米舉炊命就絕,好人也難活命咧!阿哥呀!妹已無依沒靠,流落山野,望哥救救命,把妹收容吧!」

少年見少女舉止端莊,年少貌美,心裡遂生愛慕之情,婉言問道:「阿妹呀!你叫什麼名字,可真願隨我去?」

少女聽了;很高興,連忙恭身回答說:「我叫瑤姬,是瑤山民女,只求阿哥不嫌棄,我願隨阿哥去。」

少年跳下青龍駒,把瑤姬扶上馬背,立即飛身上馬,揚鞭朝東一指,青龍駒似閃電般飛向遙遠的天際。

原來這位少年是炎王的三公子,名叫瑤羽,奉炎王旨意,巡遊天下,體察民情,瑤羽在巡察中發現陰、陽神作怪,給天下帶來無窮的災難,瑤羽把嚴重的災情稟告父王處置,並把在路上帶來的瑤姬參見父王,父王見瑤姬丰姿雅態,年輕貌美,忠實善良,心裡很高興,便問道:「瑤姬呀!你在民間,知道天下事態怎麼樣嗎?」瑤姬恭身施禮,稟告父王說:「如今,太陰和太陽太殘暴了!它們不分日夜,把炎熱的光芒,照射大地,把田間的禾苗、遍地的泥土、山中的石頭和樹木都烤焦了,山不長樹木,地不長五穀,百姓挨飢受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命危急,朝不保夕,炎王啊!請你想辦法,把太陽和太陰治理,普天下百姓才能生存啊!」

炎王聽了,心裡很著急,暗想這個小姑娘人品端莊,頗有才幹,點了點頭說:「這件事,我很快就派人治理,決不能讓這些敗類繼續這樣兇狂!你是個美麗善良的姑娘,可是孤苦零丁、無依無靠,你是否願意與瑤羽締結姻緣,共享快樂?」瑤姬聽了,心中暗喜,臉色通紅,含羞回答說:「我是貧賤婢女,豈敢與公子為配!倘王上不嫌,真心誠意,婢女自當遵肯,豈敢違命!」炎王轉問瑤羽說:「為盡父王之責,我想讓你與瑤姬結締良緣,倘若同意,就擇定吉日良辰舉辦婚禮成親。」

瑤羽和瑤姬,同意結為終身伴侶,不同意現在舉行婚禮,他倆給父王下拜說:「蒙父王為兒婚事操心,感恩不盡,如今天下災難深重,貧民百姓在苦難中掙扎,請父王給我倆出馬徵戰,徵討陰陽二神,安定了天下以後,再行拜堂成親。」

炎王聽後,高興地說道:「你們有除暴安民的大志和勇敢的戰鬥精神很好!我正在考慮這件大事。只是還未定交給誰去治理這件事,現在你倆自告奮勇前去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很好!」

炎王說罷,轉身取下掛在壁上的弓箭說:「這把弓箭,叫做陰陽箭,非屬尋常,它上能把十二層天際射穿,下能把十二層地獄射透。隨身帶上它使用吧!」

炎王又拿出一把劍說:「這把劍叫做乾坤劍,它上能定天,下能平地,隨身帶上它使用吧!」

炎王又叫牽出青龍駒和胭脂馬介紹說:「這兩匹馬,都是開天立地的神馬,日行一萬八千裡,你們騎上,朝東邊方向前進。只是由此地去天邊,關山阻隔,儘是崎嶇險道,無比遙遠,那裡有一座奇世突起的高峰,名叫碧蓮峰。峰頂聳插雲霄,常年雲霧繚繞,峰頂住著一位神女,她就是茲生陰陽二神之母,你們先去徵服了她,然後才能徵服太陰、太陽兩神。」

瑤羽和瑤姬,帶上寶劍和弓箭,一起騎上青龍駒和胭脂馬,拜別炎王,並馬齊驅,朝向天邊奔去。跑呀跑的,他們踏過熱騰騰的焦土,踩過火燙燙的高坡,也不知翻過了多少大河小溪,日跑一萬八千裡的速度,共跑了九九八十一天,才看到對面有一座山,山上儘是通紅的火焰,山前站著一位焦頭爛額的老翁,瑤羽和瑤姬一同下馬向前施禮問道:「阿公呀!請問你這叫什麼山?你為什麼焦頭爛額?」

老翁微微地睜開眼睛回答說:「這是古溪山,我是這座山的山神。因為此山被陰陽二神縱火燒山,我住不下就跑出來呵!」

瑤羽又問:「阿公,由這去碧蓮峰還有多遠?」

老翁搖頭感嘆說:「由此去碧蓮峰,路程還是很遠很遠的呵!途中要經過很多艱難險阻。我勸你們還是轉馬回頭的好。」

瑤羽和瑤姬聽了,不但不為困難所嚇倒,而且更堅定決心說:「不管路有多遠,碰到任何險阻,我們都一定要到碧蓮峰去,不到碧蓮峰誓不回家!」他們繼續趕了七天七夜,路上又遇上一位蒼顏白髮的老翁,便上前問道:「阿公呀!天下的人都焦碎瘦黑,獨您鶴髮童顏?」

老翁笑眯眯的回答說:「我是老神仙,筋骨爐中煉;天、地都不怕,那怕烈日煎。二少年呵!你們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呀?」

「我們從西邊來,到東方天邊的碧蓮峰。」

老神仙見二少年身帶寶劍,腰掛弓箭,騎著高駿的大馬,氣勢非凡,必定有所作為,就問道:「你們到碧蓮峰去幹什麼?要到那裡,就得直上九重霄,突崖絕壁,危險難攀,猴猿都愁爬,人馬那能上。山頂又住著一位神女,她神通廣大,法術無邊。是神人不可侵犯之地,孩子呀!您們別去冒這個險吧!」

瑤羽和瑤姬聽了老神仙的話,不但毫無懼色,而且鼓足勇氣,非去不可!他兩說:「阿公呀!神女法靈勢大我不怕,拯救天下人民要緊。不管經過多大艱險,我們都要去徵服她!」

老神仙聽了,深受感動,認為此孩們可教也,於是,鼓勵他們說:「你們是有膽量、有勇氣的孩子,我送給你們每人一件舊衣裳,路上碰到燒熱時就把它穿上,可使身體變熱為涼了。」

兩少年,拜謝了老神仙,跨上馬,繼續向天邊跑著跑著,他們一面跑,一面在心裡想著:這一下,我們有了兩件最稀奇的衣裳,可以一路順利的通過火熱燒身的地方了。走了一程又一程,前面碰到一位土地仙翁,迎面走來,他看見少年男女縱馬直奔向前。搖頭手指地說:「孩子呵!前面是火山,很多人過去都被燒死,快轉回頭吧!」

「火山我們不怕,我們有避熱的舊衣裳,請你放心吧!但要請問你阿公何處是天邊?」

仙翁把手遙指上東方天邊去,兩個少年就朝著他所指的方向奔去,越跑近,火就越熱,他倆身體快要被熱火燒焦了,皮膚被燒得斯斯發響,只得咬緊牙根,忍痛飛跑,後來想起老神仙送給的舊衣裳,忙取出披在身上,頓覺熱氣全消,周身涼爽,順利前進,正跑得人疲馬困、聲嘶力竭的時候,他們遠遠地望見前面有一座拔地突起的的大山,山腰雲霧繚繞,紫煙籠罩,山壁上刻有「碧蓮峰」三個大字。真的到達目的地了。

瑤羽和瑤姬,火冒三丈,躍馬揚鞭,透過雲霧,看見了神女,策馬騰空,穩穩地落在神女的面前。神女大吃一驚,嚇得她魂不附體,破口罵道:「這座奇險的碧蓮寶山,歷來是我神聖不可侵犯的地盤。你們兩個無知小鬼,不知天高地厚,自找死路來了。」

「你這個妖山神,放縱陽男陰女,放射出火熱的光芒,把世上的動植物曬死射焦,造成神人共憤,天地不容,如今我倆前來將你處罪。」

兩個少年話聲剛落,神女哈哈大笑說:「燒死也好,射焦也好,你們知道利害,趕快滾下山去,不然我馬上把你們燒死燒化!」

兩個少年一聽大怒,抽出乾坤寶劍,朝神女劈去,神女閃身躲過,只聽噹啷一聲,把蓮花臺擊得粉碎。神女驚惶失措,忙施法術;舉扇一搖,滾滾火焰,漫山遍野直向碧蓮山撲過來,把碧蓮峰燒成一片火海,可是,道高一尺,法高一丈,瑤羽和瑤姬披上老神仙給的衣裳,在融融的火叢中綜橫馳騁,不但不感絲豪熱氣,反而覺得周身涼快,不燒一根毫毛。

神女一計不成再施二計,施起推山法。她眯著眼,把扇子一旋轉,整個碧蓮峰的石頭,崩裂成無數的大塊,滿山翻滾,橫衝直撞,人若稍碰,即成肉漿。企圖把他們二人推下山摔死。但她正施法時,兩少年已經迅速垮上駿馬,騰空躍起,飄然離開山頭,安然無羌。神女見二計不就,再施計:把手中扇子一搖,突然颳起狂風,飛沙走石,漫山遍野直向碧蓮山飛撲過來,接著神女又拔出定山寶劍,直指少年殺來。欲把他們被風沙刮住昏迷後用劍刺死。瑤羽手急眼快,拔乾坤劍迎戰,與神女激烈拼博,瑤羽年輕力壯,武藝高強,又有瑤姬助戰,神女措手不及,被瑤羽猛力一砍,把神女連定山寶劍砍成兩半,碧蓮山的萬惡神女被治理了。太陽月亮失去了得勢的神母,驚惶失措,混作一團。瑤羽和瑤姬乘勝追擊,取下陰陽弓箭,朝向太陽,狠狠地射出了一箭,「光當」一聲響,左邊射下了一個太陽。瑤姬扯滿了弓,按上箭,朝向太陰,狠狠地射了一箭,「光當」一聲響,右邊射下了一個太陰。緊接著每邊連射了十一支箭,共射下十一太陽,十一個月亮,天下飢餓、乾渴、善良的人民,睜眼看到兇惡的太陽和月亮一個一個的殞落下來,大家都興高採烈,手舞足蹈地歡慶起來。

霎時間,宇宙間由光亮亮而轉變為陰暗下來了,一看,天上只剩下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了。他倆停止下來商議,瑤羽說:「我們把太陽和太陰全部射光好呢?還是留它們各一個好呢?」瑤姬想了想,毅然回答說:「還是留它每樣一個的好。如果全部射光了,天下永遠被墮落成一片漆黑的世界,那時人類不能生存、莊稼不長,其他動植物也不能生長。這樣還成什麼世界呢?」

後來還是決定要留下那兩個日和月,由它們負責在天上巡遊,保留其原有的夫妻關係,照耀世界。並規定白天由太陽巡行,黑夜由月亮負責巡遊。從那時明確分工後,各盡其責,三年定為一潤。從此以後,經過天長日久,人類、動物生生不息,植物生長日趨繁多,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民過著越來越幸福的日子沿流到現在繁榮、幸福的社會。

相關焦點

  • [晚安故事]太陽和月亮……
    >都不願意多放點陽光看著躲在烏雲背後的太陽想起了曾經寫過的一篇關於太陽的文章已經忘了當時的心情怎麼樣只能看著文章,慢慢回想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壚。那時穩重的太陽,愛上了躲在白雲身後略顯青澀的月亮,天空為他們鋪設浪漫,彩虹為他們傳遞情話,深陷熱戀的太陽,散發著光芒,灌溉生命,溫暖人間!就這樣,相依相伴,年復一年…… 因為高潔孤傲的月亮厭倦了世俗的偏見,人心的不古,讓黑夜做了陪稱,躲避了世事的嘈雜,寧靜而悠然!
  • 星星、月亮、太陽—中國民間故事
    對於月亮,人們有很多的傳說,大多數人都把月亮當做女人,唯有下面這個故事卻把月亮當做男人。這是很久以前流傳著的一個悽苦的故事據說,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叫做婉姑。婉姑自小雙親去世,獨自一個人到處流浪。直這時太陽在高空上見婉姑長得十分美麗,知道月亮要娶她,不禁伸出金黃的手說:「婉姑,請嫁給我吧!我會讓你過好日子的婉姑已經答應了月亮,雖然知道太陽也很好,但是她頭也不回地往前走。
  • 民間故事:「情侶版」的太陽和月亮,這個故事有點意思
    後來,玉皇大帝就派太陽和月亮給人間照明。太陽是一位模樣很俊的姑娘,月亮是一個英俊的小夥子。他們一商量,月亮要太陽夜晚出去。太陽說:「晚上我一個人出去害怕。」月亮說:「那你白天出去,我晚上出去,行嗎?」太陽連忙說:「我白天出去,下邊那麼多人看我,我怕羞。」這可把月亮給難住了。一起出去吧,如果是白天,夜裡沒啥照亮;如果夜間出去,白天沒啥照亮。
  • 地球、太陽與月亮的愛情故事
    地球繞著太陽轉、月亮繞著地球轉。月亮默默地守護著地球,地球痴痴地愛戀著太陽。太陽出現之前的世界一片黑暗,地球上也是冰冷到沒有一絲的生氣!月亮和地球雖然知道彼此的存在,卻從來沒有見到過對方。直到有一天,太陽經過了厚積薄發的巨變,綻放出萬丈光芒,給整個世界帶來了溫暖與光明。地球漸漸地從黑暗中醒來,她被火熱的太陽解凍了,追隨著太陽,漸漸充盈而豐富,漸漸欣欣向榮而生機勃勃,她愛上了光芒四射的太陽,整天圍著太陽轉。
  • 太陽比月亮地位更高,為何人們知道中秋節賞月,卻不知太陽的節日
    自古以來,人們在談及太陽和月亮的時候,都是「日」字在前,「月」字在後,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進步,我們也知道了月亮發出的光芒其實是反射的太陽光,月亮的地位也要比太陽低兩個級別,但是為什麼人們都知道中秋節是賞月的日子,要吃月餅,賞月亮,卻很少有人聽說過關於太陽的節日呢?太陽的節日又叫什麼名字呢?
  • 中秋節:古人何時開始崇拜月亮,為什麼喜歡月亮多於太陽
    月亮的地位,似乎與太陽同等重要。 根據我國先秦時期的典籍《周易·繫辭上》的說法,「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另《禮記》記載,上古的貴族「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端其位。」對此,漢代的經學大家鄭玄解釋說:「日出東方,月在西方……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月亮與太陽一起成為陰陽的代表,古人用這來象徵天地、君臣、父子、夫婦等社會層級。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開機
    原標題: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開機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開機儀式近日在西藏昌都舉行。   據悉,電影《太陽和月亮》得到福建省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高度認可,被列為文藝創作扶持項目。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在福州首映
    原標題: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在福州首映   日前,由福建省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福建省援藏建藏工作促進會、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組織策劃,福建數字前沿傳媒有限公司攝製的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式在福州舉行。
  • 月亮星座與太陽星座的關係
    月亮星座代表什麼? 如果說太陽代表真正的自我,而月亮所象徵的就是圍繞著自我的感情與意識。相對於太陽的火熱,月亮較屬陰柔面,它強烈影響到一個人的潛在特質,在內心深處一直忽略,卻時時左右著所有的行為,及一些無法言喻、又切實存在的特性。
  • 太陽與月亮的對白(深度美文)
    有一天交接班的時候,月亮問太陽:太陽哥哥你愛過我嗎?月亮又問太陽?太陽哥哥你知道我追你追了多少年嗎?太陽回答:知道;但是你用遠追不上我,月亮問為什麼?月亮又問:你的愛情在哪裡,這麼多年你不還是單身嗎,太陽回答:我的愛大地,因為所有生物都離不開我的光合作用,
  • 月亮和太陽(寓言)
    月亮總是在太陽面前誇耀自己多麼美麗、多麼受人尊敬,並舉例道:「你看古時有多少文人墨客喜歡飲酒賞月、吟詩作對呢!特別是每到八月中秋夜,家家戶戶更是用頂好的瓜果餅點敬拜我,真可謂畢恭畢敬了。」她不屑地看了太陽一眼繼續道:「你呢,人們都不拿正眼去看你,嫌你刺眼,看見你就厭惡,別說喜歡你、敬拜你了。」太陽淡淡地一笑道:「是的,我確實沒有像你那樣被人喜歡、受人敬重過,但我卻聽人們常說『萬物生長靠太陽,』而沒有一個人說『萬物生長靠月亮』的。這就是說,沒有你,人們照樣能正常地生活,可沒有我,萬物都不復存在了。不知你聽過這話、想過這事沒有。
  • 人類需要的是太陽還是月亮?科學家:月亮借太陽的光,你認為呢?
    陰陽是我國古代哲學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日月運轉之學產生了陰陽曆算,在傳統觀念中,太陽和月亮就分別代表陽和陰,也有了男人為陽、女人為陰的說法,並以此來體現男女的重要性同等,不管缺了誰都無法繁衍後代。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科學改變了很多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包括所謂的陰陽和日月活動,那麼,以目前的認知來看,人類更需要的是太陽,還是月亮呢?縱使太陽系中的行星大多都擁有不止一個月亮,但和地球同步旋轉月球,卻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中國人歷來就有賞月的習慣,並傾注了複雜的思念之情,所以才有了月圓之夜便是團聚之時的寓意。
  • 白天為什麼會出現月亮?月亮是怎麼追上太陽的?
    今天白天的時候,孩子們偶然抬頭看見晴朗的天空有一輪彎月,隨即興奮的大喊:「快來看,月亮、月亮。白天為什麼會出現月亮?月亮是怎麼追上太陽的?……。」我舉目望去,蔚藍的天空上不知什麼時候有一彎彎的月亮悄悄的露出頭兒,在燦爛的陽光下淡得不易察覺,卻又是那麼清晰,有一種虛無縹緲的美!心中隱隱有些動容,我在思考該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孩子理解出現在白天的月亮。在我們的認知中月亮一般隨著太陽落山而升起,月球和太陽是相對的。
  • 原創小詩|太陽和月亮
    太陽 出來了月亮呢你是星星?月亮or太陽?[太陽][月亮]神秘的夜空閃閃爍爍那深邃的眼睛像康橋的柔波那麼浩淼那麼廣袤[玫瑰] 太陽,金光~月亮!冰一樣的顏色!太陽出來了月亮害羞了躲在樹梢等暮色漸起,她便一跳一跳跳進銀河!
  • 古代詩人筆下的月亮和太陽
    前兩天,有朋友和我扯起古代詩人為什麼多寫月亮而忽略太陽呢?我思考了一下覺得:其一,月亮溫柔似水,太陽耀眼暴烈。顯然月亮更符合古代中華文化中所推崇的那種安寧嫻靜之美,也更容易被文人們所青睞。可見,人們眼中的太陽,就是純粹的太陽而已,對這個力量巨大的發光體缺乏共情,連帶跟太陽有關的詩句也就很普通,沒啥記憶點了。相反,清冷的月光,看似孤寂,卻一直是詩人筆下的寵兒,自然是因為他們詠誦起月亮這種溫和寧靜的「意象」來,比詠誦熱力蒸騰的太陽更加得心應手。其二,太陽一成不變,月亮卻有定時圓缺變化。
  • 柳工攜手援藏主題電影《太陽和月亮》綻放熒幕
    2019年6月18日,由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昌都市委宣傳部主辦、西藏恆躍柳工傾情贊助、董事長洪加友先生親自參與策劃,向祖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民族團結、援藏主題電影《太陽和月亮》路演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 同一個太陽同一個月亮
    同一個太陽同一個月亮 方 徐錫文 你的家鄉同我一個太陽 我的家鄉同你一個月亮 同樣的月色 同樣的陽光 河山如此美好 處處洋溢芬芳 和平創造一切
  • 探訪墨西哥太陽月亮金字塔
    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墨西哥的重要文化古蹟之一,它們以其宏偉、獨特的建築風格和難解的謎團聞名於世,每年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客。  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印第安人阿茲臺克文化特奧蒂瓦坎古城遺蹟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坐落在墨西哥城東北40公裡的波波卡特佩爾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爾火山山谷間,面積20多平方公裡。「特奧蒂瓦坎」在印第安語中的意思是「眾神之都」。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式在福州舉行
    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式現場。新華網 張婷婷 攝新華網福州10月14日電(張婷婷)講述民族團結的援藏題材影片《太陽和月亮》13日在福州舉行首映式。電影總長90分鐘,預計於12月在全國公映。據介紹,電影《太陽和月亮》以援藏幹部修路為引,通過講述援藏幹部在幫助西藏貧困村修路過程中,與藏族孩子結下深厚的友誼並資助她圓了鋼琴夢的故事,展示了兩代援藏工作者與藏族同胞互相關愛、共同奮鬥的深厚友情,生動展現了社會主義大家庭之美、民族團結之美、援藏事業之美、青藏高原之美。電影取景西藏,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
  • 援藏主題電影《太陽和月亮》在西藏拉薩路演
    中國西藏網訊 6月18日上午,援藏主題電影《太陽和月亮》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開啟路演活動。該片於2018年8月10日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開機,歷經近一年的時間,完成拍攝製作過程,把一段援藏暖心故事呈現在熒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