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帆船發展史和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2020-12-13 古今歷史漫談

十五世紀的歐洲,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對船隻的使用和需求,讓帆船的改良和發展到達了一個頂峰。

中世紀以來,歐洲地中海地區是一種叫「巴爾卡」(Barca)的輕木帆船用以航海的應用。這是用一些低級木料造的小帆船,大多只作為沿海的漁船。隨著阿拉伯先進航海技術的引進和航海事業發展的需求,葡萄牙對帆船進行了改良。當時,阿拉伯的航海技術遠比歐洲先進,他們的船隻使用一種優於傳統四角橫帆的船帆,那是一種三角斜帆,也就是歐洲人所說的拉丁帆。在航行上,三角斜帆能更好的利用風力,葡萄牙在此基礎上建造了有著兩桅的小型快速帆船,這就是卡拉維爾船(Caravel)。卡拉維爾船受到了眾多航海者的歡迎。它轉向靈活並且易於操作,加上輕快的船身和三角帆的搭配航行,能更好的對抗瞬息萬變的海象。遺憾的是,作為遠航船隻來說,它的載重明顯不足。

11世紀開始,北歐地區興起一種有別於傳統的維京長船的船隻,那是一種有著兩層船艙設計,單桅的方形帆船:柯克船(Cog)。因為建造過程中利用膠水和填充物,來將船身接縫處的空隙填滿的防水方法而得名。壟斷波羅的海貿易的商業聯盟漢薩同盟,就是以柯克船作為主力船隻,賺取了巨大的財富。柯克船是單桅的四角橫帆船,採用搭接方法建造的柯克船船身短寬,比較適合作商船,但搭接的工藝讓船體不能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在貨品載重和武器的戰爭應用上,也不能讓人滿意,最後逐漸被西班牙改良後的卡拉克帆船取代。

卡拉克帆船(Caravel)是在柯克船基礎上改良的多桅橫帆船,三桅或四桅,有著弧形的船尾。因為增加了前斜桅和後桅,它在前桅和中桅裝配了數張橫帆,後桅則是一張三角帆,加上更加寬大的船身,這讓卡拉克帆船無論是在速度上,還是載重和火力上,都成為了當時歐洲最優秀的帆船。卡拉克帆船是歐洲第一款正式用作遠航的船隻,同時它也是航海史上由弓弩為主的船戰,到真正炮船的重要轉折,它揭開了大航海時代波瀾壯闊的帷幕,也是西班牙成為海洋霸主的啟端。大航海家哥倫布的旗艦聖瑪莉亞號正是一艘卡拉克帆船。

在歐洲以遠洋為目標的航海技術發展起來後,穆斯林國家之前優於歐洲的航海技術,就顯出了頹勢,以傳統的加萊(galley)排漿戰船為主力的奧斯曼帝國,在1571年與基督教聯合海軍在勒班陀戰役中遭到了重創。奧斯曼帝國在重建海軍時,將傳統的阿拉伯單桅帆船改良,開始大量的建造一種兩三桅的小型戰船,這種戰船便是謝貝爾船(Xebec)。和以前的排槳戰船相比,謝貝克船體更寬,不使用槳手,因而可以放置側舷重炮,船體的穩定性也得到增加,動力方面則由三個大型三角帆來提供。謝貝爾船船身狹長,造型優美,加上靈巧易控的三角船帆,在逆風下也有不錯的航行性能,無論襲擊還是逃跑,都能有很好的表現。謝貝爾帆船是巴巴利海盜標誌性的船隻,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紅鬍子巴巴羅薩·海雷丁。

隨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西班牙和葡萄牙遠洋貿易和殖民的需求,舊有的卡拉維爾和卡拉克船型已經難以滿足需要。卡拉維爾的載重不足和卡拉克的重心不穩,讓當時歐洲的兩大海洋強國急需一種新的改良船型,西班牙首先造出了一種由卡拉克船改良的大帆船(Galleon),就是我們熟知的西班牙大帆船,它在原先卡拉克船的基礎上降低了艏艉樓,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來圓形的船艉,這樣的新設計船型相對狹長,航速較快,在逆風中操縱性極佳。蓋倫船有著粗廣的艦體,多層甲板和三根以上的主桅杆,巨大的艉樓宛如城堡,這也是蓋倫船得名的原因。蓋倫船寬大的艦體讓其航行平穩,並且載貨量大,而防護性能和續航能力,也比其他船型更加優秀,它可以乘坐150-300名船員,配備數十門火炮,這個巨無霸的出現,讓歐洲所有的海船都黯然失色。

16世紀開始的西班牙珍寶船隊就是以蓋倫船為主。西班牙以數十艘蓋倫船組成的龐大的珍寶船隊,載著滿船的黃金橫渡過大西洋,讓那些加勒比海盜和其他歐洲國家的私掠軍人,既垂涎又懼怕。從美洲大陸的掠奪,讓西班牙迅速成為歐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國,而蓋倫船配備的強大火力,也成就了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名聲。

相關焦點

  • 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帆船發展史和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十五世紀的歐洲,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對船隻的使用和需求,讓帆船的改良和發展到達了一個頂峰。中世紀以來,歐洲地中海地區是一種叫「巴爾卡」(Barca)的輕木帆船用以航海的應用。這是用一些低級木料造的小帆船,大多只作為沿海的漁船。隨著阿拉伯先進航海技術的引進和航海事業發展的需求,葡萄牙對帆船進行了改良。當時,阿拉伯的航海技術遠比歐洲先進,他們的船隻使用一種優於傳統四角橫帆的船帆,那是一種三角斜帆,也就是歐洲人所說的拉丁帆。
  • 為何叱吒航海時代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會突然沉沒?
    您是否還記得去年曾經遠渡重洋來到臺灣的西班牙仿古大帆船「安達魯西亞號 」?她就是曾經叱吒大航海時代,跟隨麥哲倫完成環行世界一周的加雷翁艦(Galeón )……公元15~17世紀,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地理大發現時期」,又稱「大航海時代」。此時期歐洲各國均致力於海洋探險,紛紛建造、組織船隊,到世界各地的海洋與陸地,尋找貿易據點和夥伴。
  • [大航海時代]西班牙無敵艦隊
    縱觀世界戰爭史,海戰對許多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曾產生過決定性的影響,如薩拉米斯海戰之于波斯和希臘,阿克興海戰之於羅馬和埃及。1588年,海上霸主西班牙派遣自己的「無敵艦隊」入侵英國,最後失敗,再一次證明了海戰對歷史發展的影響力。西班牙衰落,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 十六世紀西班牙無敵艦隊真的無敵?這款Steam遊戲告訴你歷史真相
    在這個時代,海上貿易開始興起,人類通過航海邁出了徵服地球的第一步,歐洲各國的殖民擴張時期也在此時拉開序幕。這是一個波瀾壯闊時代,當時作為海上軍事強國,西班牙的海上軍隊被稱為無敵艦隊。那麼在十六世紀西班牙艦隊是否真的無敵?實際上並不是。
  • 無敵艦隊西班牙
    在十五世紀人類進入大航海時代,通過海外擴張和貿易,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成為世界的弄潮兒
  • 悅讀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
    在15世紀末,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和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成功,人類歷史進入到大航海時代。一艘艘戰艦被精心打造,一支支艦隊被快速組建,歐洲探險家們一遍又一遍地標繪著海圖,只待大西洋的東北信風將巨大的風帆吹起,開啟新的遠徵。時代的浪潮下,夾雜著財富的掠奪、霸權的統治和野蠻的擴張。
  • 【故事】西班牙無敵艦隊,從崛起到覆滅
    新朋友點上方藍字「一時般若」快速關注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以後,西班牙開啟了它海上霸主的時代。
  • 【我愛大航海時代-之五】:西班牙巴塞隆納航海博物館
    巴塞隆納航海博物館,其館址原來是西班牙的一個軍艦廠,為西班牙打造了一支強大的艦隊,如今改造為航海博物館,展示著昔日海洋帝國的輝煌。博物館內展示著歷年來戰艦仿真模型,以及各種工作船、漁船、武器、錢幣、紀念章、郵票、雕塑、工具和各種藝術品,通過現代藝術設計和數字展示,打造了一個獨特的西班牙航海歷史博物館。
  •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嚴格講起來,其實和運氣有很大關係
    今天的主題會切換到大航海時代,我打算跟大家聊一聊,16世紀末在英吉利海峽發生的格瑞福蘭海戰,也就是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之謎。01西班牙的崛起雖然西班牙無敵艦隊聽起來很帥,但如果把歐洲歷史放大到中世紀來看,西班牙對整個歐洲的影響並不是最大
  • 強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為何會慘敗給弱小的英格蘭海軍
    16世紀的西班牙是無可爭議的歐洲霸主,西班牙海軍縱橫大西洋無敵手。1588年西班牙派強大的無敵艦隊遠徵英格蘭,本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地徵服英國,沒想到無敵艦隊卻慘敗給弱小的英格蘭海軍,差點全軍覆沒。那麼無敵艦隊是如何慘敗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大航海時代
  • 西班牙仿古帆船「探險」上海世博
    這艘三桅帆船讓我們看到了大航海時代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影子,這艘巨無霸似乎是專程來為我們講述那段血與火的傳奇故事的使者。鳳凰衛視8月6日《走進世博會》,以下為文字實錄:楊娟:剛剛說完日本「遣唐使」號仿古船,已經在黃浦江水域為日本國家館日充當過「水上大使」。
  •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嚴格講起來,其實和運氣有很大關係
    今天的主題會切換到大航海時代,我打算跟大家聊一聊,16世紀末在英吉利海峽發生的格瑞福蘭海戰,也就是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之謎。01西班牙的崛起雖然西班牙無敵艦隊聽起來很帥,但如果把歐洲歷史放大到中世紀來看,西班牙對整個歐洲的影響並不是最大
  • 間諜,間諜:英國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秘密武器
    正因為有對西班牙相關的政治、軍事情報進行廣範圍收集,多年積累的成果,英國才得以掌握無敵艦隊的出港和航海路線,熟知其弱點,最後成功迎擊無敵艦隊。這讓我們重新認識到,國家的安全保障的大前提,正是情報收集。為女王服務的親信裡,片刻不離開女王的秘書長官(國務卿)弗蘭西斯·沃爾辛厄姆,是一位創建了英國間諜組織雛形的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扮演了伊莉莎白女王的「眼線」角色。
  • 強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為何會慘敗給弱小的英格蘭海軍
    16世紀的西班牙是無可爭議的歐洲霸主,西班牙海軍縱橫大西洋無敵手。1588年西班牙派強大的無敵艦隊遠徵英格蘭,本以為可以輕而易舉的徵服英國,沒想到無敵艦隊卻慘敗給弱小的英格蘭海軍,差點全軍覆沒。那麼無敵艦隊是如何慘敗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格拉沃利訥海戰:一個名不經傳的海盜,對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勝利
    大航海時代是西方歷史,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中最值得驕傲的時代之一。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初,西班牙在地理大發現中佔儘先機,大發橫財,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歐洲霸主,而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還身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一職,統治著德意志地區的大片領土。
  • 英西戰爭慘敗,「無敵艦隊」變成諷刺,西班牙怎麼就衰落了?
    據說在英國海軍將領德雷克襲擊葡萄牙海軍之時,燒毀了大量西班牙艦隊需要製作木桶的木材。這些木材其實大有用途,其製作的木桶能夠為無敵艦隊準備大量的淡水,以供長期遠徵作戰使用。很可惜的是,此次德雷克的襲擊,使得西班牙損失了大量製作木桶的木材,然而海軍將領卻並沒有做出快速補充的決定。
  • 「最傳奇」海盜:奉旨搶劫 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從那時起,歐洲人瘋狂地追求財富,很多人揚帆出海去實現發財致富的夢想。最具傳奇色彩的海盜,當屬英國的德雷克,他的海戰戰術幫助英國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而美洲與南極洲之間的「德雷克海峽」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 無敵艦隊與帝國權謀
    事實上,儘管腓力(編按:西班牙國王,1556~1598年在位,又兼葡萄牙國王,1580~1598年在位)還在寫信授意他駐歐洲各國的大使們,要對無敵艦隊的目的地嚴加保密,而身在巴黎的西班牙駐英大使及軍事理論家博納迪諾·德·門多薩,仍然謎一般地緘默不言,還暗中調動一切他能想到的安全和反間諜機構,防止走漏風聲。
  • 輸給老天爺——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的真相
    雙方在第一次交戰中都毫髮無損,雖然英國大量裝備了射程較長的輕型火炮並擁有極佳的機動性,但在當時的海戰中並沒發揮出什麼優勢(無敵艦隊中的聖胡安號遭受了兩百多次炮擊仍屹立不倒)。無敵艦隊也確實因為機動性不夠,無法發揮自己大口徑火炮的優勢。但真正使無敵艦隊受損的,是多佛海戰結束後船員自身的操作失誤。
  • 【大航海時代】英國
    往期傳送門【瀚海觀史】大航海時代--發刊詞【大航海時代】「一帶一路」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