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深夜綜藝」為收視不惜博眼球,遊戲內容太「另類」!

2020-12-23 中國常州網

這幾年,各式各樣的綜藝節目也是層出不窮,像《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等綜藝節目都是十分火的,而《快樂大本營》,更是家喻戶曉的國產綜藝節目。但是和國外的綜藝節目相比,我國的綜藝節目還是比較保守和傳統的,在節目的形式過於單一。所以,這幾年也是從韓國,日本等國家引進了不少節目,給大家帶來了不一樣的驚喜。

以前的臺灣娛樂節目非常火,不管是《娛樂百分百》,還是大s和蔡康永主持的《康熙來了》等等熱度都很高,可是現如今很多在臺灣發展得很好的主持人都轉戰內地發展。因此臺灣的綜藝收視率下滑很嚴重。為了讓收視率增加,臺灣便通過一些大尺度的東西博取大家的眼球!

前段時間有個深夜綜藝在網絡上火了,其實聽到深夜這兩個詞語的時候,很多人就產生了不一樣的感覺,沒想到看了節目內容,果然讓人不適。

深夜時分,綜藝上一個男性和女性都在地上跪著,女孩子穿著一個粉色的超短褲,上身是一個黑色露肩的抹胸衣,就單單是這個打扮讓人已經很不舒服了,沒想到緊接著的動作更讓人難受,我們看到女孩兩腳微微咧開坐在地上,而男方將頭部靠在地上,與女性的臀部挨得特別近,這個姿勢讓人看了很不爽,簡直太低俗。

我們也知道,人在晚上的時候是比較容易孤獨的,而那些搞笑綜藝一般都在晚飯檔播放。深夜的人們自然也是需要一些安慰的,所以這樣的節目不僅有趣,而且還能看到很多美女大膽挑戰,自然而然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當然,這些女嘉賓也都是顏值驚人的,這也是臺灣深夜綜藝能有這麼高收視率的最終原因。

但是,也因此遭到了一些家長的抱怨,原來這些博眼球的綜藝節目也是讓孩子們熬夜去看電視,對於這樣開放的深夜綜藝,大家是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日本綜藝節目深夜成人檔大開眼界 女高中生玩遊戲猶如拍AV
    核心提示:  近日,幾檔日本綜藝節目刷爆熱搜榜,因為內容太毀三觀了,而且遊戲環境、參演嘉賓什麼的,太像愛情動作片了,容易令人想歪,有不少網友差點就以為這就是日本的主流綜藝節目。
  • 《兩天一夜》安七炫為博收視 「暴打」張睿
    安七炫為博收視 「暴打」張睿(1 /2張)近日,韓國明星安七炫KangTa,參加了東方衛視《兩天一夜》第二季的節目錄製,與老朋友張睿一見面便熱情擁抱,甚至拉著張睿的手錶白「我愛你」,但兩人玩遊戲時,相互擰掐腰部毫不留情,輸掉比賽的安七炫
  • 南波兒為博眼球有多拼?深夜cos妲己「人妻味太濃」,網友:曹老闆我...
    憑藉著姣好的面容和強大的技術,在全網也吸引了幾百萬的粉絲,不過圈子還是比較小的,也就局限於喜歡遊戲的小夥伴們,一直以來她其實都沒有什麼節奏,為人灑脫,也不矯情,技術又好,其實也沒什麼黑料。
  • 臺灣近10檔綜藝節目停播 電視臺多瓜分收視
    吳宗憲、利菁等綜藝老將年前一堆節目倒臺,近一個月來就有將近10檔節目停播。。   搜狐娛樂訊 據臺灣TVBS新聞臺報導,吳宗憲、利菁等綜藝老將年前一堆節目倒臺,近一個月來就有將近10檔節目停播。記者16日對話臺灣資深媒體人鄭偉柏,對方直言,臺灣綜藝圈部分老牌主持人已經無法滿足年輕人口味,電視臺太多瓜分收視,以及綜藝製作團隊出走內地,都讓臺灣綜藝陷入瓶頸。
  • 臺灣新晉綜藝女王翁子涵另類主持風格,火辣女神一人挑起火爆收視
    秉承娛樂至死精神的綜藝節目為了搏得收視率向來無所不用其極,主持人往往會誘導嘉賓探討一些內涵段子取悅觀眾,水至清則無魚的娛樂圈鮮有錄製組和登臺藝人憑藉一股清流而吸睛暴漲的罕見現象。一代凍齡女神林志玲憑藉青春不老的容顏和可圈可點的魅惑身姿佇立在臺灣第一美女頭銜金字塔尖多年,然而肉慾狂歡的環境浪潮下被一位當地綜藝女王拔得頭籌。能夠擊倒林志玲這種實力悍將,整體造型自不必多說,想要高人一等還需有專屬亮點。
  • 綜藝節目發藝人"恐怖照"、泳裝照博眼球 網友吐槽
    兩檔節目不僅名字雷同,類型也雷同,很多觀眾對於兩家衛視的內容完全弄混淆。到底這兩檔節目是什麼樣子?各有什麼特點?請看記者為你全面揭秘。  版權:國內較勁,國外打官司  兩節目都採用引進國外版權模式。
  • 綜藝節目發藝人"恐怖照"泳裝照博眼球 網友吐槽
    兩檔節目不僅名字雷同,類型也雷同,很多觀眾對於兩家衛視的內容完全弄混淆。到底這兩檔節目是什麼樣子?各有什麼特點?請看記者為你全面揭秘。   版權:國內較勁,國外打官司   兩節目都採用引進國外版權模式。
  • 為博眼球拼了 竟然深夜在小公園「圍爐」拍抖音!這家餐飲店被處罰
    視頻截圖這段抖音視頻顯示:當時正值深夜,一群年輕人組團而來,在小公園亭內打起火鍋、吃起燒烤。視頻中推薦了牛肉丸、秋刀魚等美食,並配有商家名字。發布者還調侃道:「一群人聚在一起,倒是很有氣氛啊」。不少網友紛紛譴責網友:怎麼會有這種事,汕頭正在大力發展旅遊,你們竟然這樣隨意?
  • 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風格的差異化研究
    綜藝節目主要分為兩種節目特點,即精簡單一或大雜燴式。前者只吸納某種節目形式來支撐整檔節目,內容相對來說更為集中。如中視《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數位遊戲王》,中天《康熙來了》等。後者則還原了綜藝節目的綜合特點,任何節目形式和電視表現手法均可在節目中得以體現。這種綜藝節目通常會有三到四個單元,常見的形式有才藝、歌舞、舞臺喜劇、現場娛樂、街頭嘻哈等。
  • 高以翔猝死前大喊「我不行了」:這樣拿命博眼球的綜藝,別錄了
    1今天(11月27日)凌晨1點,網曝臺灣藝人高以翔被爆料在錄節目時暈倒送醫。有媒體致電浙江衛視工作人員,對方的回覆僅僅是:等我們,感謝。而致電高以翔的經紀人電話時無人接聽。節目組宣稱,為了追求「不可複製的實景體驗感」,只在深夜錄製。據內部工作人員爆料,他們從昨天晚上8點半開始拍攝,預計拍到今天凌晨五六點,也就是說,連續八九個小時全線奔跑、爬高上低,這個強度,可想可知。錄製時間和檔期太趕,必然會導致嘉賓過勞。
  • 臺灣綜藝告別「黃金時代」,製作人轉戰內地開始新一輪掘金
    這檔臺灣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播出12年,見證了臺灣綜藝的輝煌,也目睹了臺灣綜藝的盛極而衰。行業巨變之下,臺灣綜藝人紛紛「北上」:康熙鐵三角都來大陸發展,小S和詹仁雄攜手愛奇藝打造《姐姐好餓》,但轉型最徹底的是另一金牌製作人孫樂欣。16年3月份,孫樂欣宣布加盟上海蘭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擔任蘭渡旗下王牌節目《深夜蜜語》第四季《XY研究院》的總導演。
  • 臺灣綜藝無下限到什麼地步?讓女星坐「錐形椅」上旋轉,嘉賓痛到大喊
    而隨著綜藝節目的不斷冒出,這一類節目的競爭也越來越大,於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收視率,綜藝節目導演們就想出了各種博眼球的方式,用一些無下限的手段來獲取大家的關注。 於是臺灣綜藝就想出了各種博眼球的方式,希望能夠挽回觀眾,而這些方式就是無下限的整蠱藝人,和要求女藝人穿著暴露的上節目。
  • 綜藝收視新鮮出爐 郎酒《新相親大會》太火!
    由郎酒郎牌特曲贊助的《新相親大會》播出以來,不僅幫助男女們脫單,也為大家剖析了很多感情中的疑難雜症,幫助不少人解決了相親難題。   同時在全國綜藝收視中,該節目屢屢奪得收視冠軍,「帶著父母來相親」,「合家歡型觀看」等主題頻頻出現在熱搜中。新一期的收視報告出爐,上周末白天復播CSM55城高達0.53%,比肩大手筆綜藝首播!
  • "蘭陵王""好聲音"收視熱 內地節目逆襲臺灣螢屏
    《中國好聲音》收視大熱,這股熱潮也吹到了中國臺灣地區。近日有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天電視臺購買《中國好聲音》第二季並在臺灣播出,首播收視率超過臺灣最王牌的綜藝欄目《康熙來了》,這在臺灣電視史上是從未有過的。
  • 拼接款褲子穿成潮boy,新染髮色更博眼球!
    拼接款褲子穿成潮boy,新染髮色更博眼球! 黃子韜顏值與人氣並存,唱歌跳舞都可以,演戲的時候演技也在線,備受同齡人喜歡,空降薇婭直播間當嘉賓,一身新潮穿搭又成為新話題,不愧是行走在時尚前沿的90後,一起來看27歲黃子韜的最新穿搭,太潮了!
  • 日韓綜藝「尺度」玩太大,女星瞬間花容失色,男觀眾卻最愛看!
    日韓綜藝"尺度"玩太大,女星瞬間花容失色,男觀眾卻最愛看!說到綜藝節目,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看,一直以來綜藝是所有電視類型中最受歡迎的節目,因此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綜藝節目都非常常見,但是節目多,競爭也就多。
  • 《好聲音2》臺灣收視最高打敗《康熙來了》 東森擬買《我是歌手》
    傳T臺跟東森也有意跟進買大陸綜藝節目賺收視,令臺灣綜藝前景愈走愈艱困。製作人梁赫群直言:「以後大家也不用看《萬秀豬王》了。」但他認為《好聲音》若少了庾澄慶跟張惠妹,臺灣觀眾未必埋單。許多不會上網看視頻的中老年觀眾終於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好聲音2》,而且不必看簡體字,也不必聽主持人說一長串的置入性廣告詞,直說好方便。
  • 浮浮沉沉二十餘載,臺灣綜藝製作人北上生存圖鑑
    曾被臺灣媒體冠為「鬼才製作人」的李方儒正是其中之一。2015年,《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裡,寫到「1997年,李方儒曾跟隨瓊瑤,幫湖南衛視製作過前幾期《快樂大本營》的樣帶。」之後的十年內,內地電視節目出了不少臺綜氣質濃鬱的娛樂遊戲綜藝。
  • 韓國綜藝節目競爭激烈?女明星為了獲得收視率,簡直「不擇手段」
    不過提到綜藝節目,最出名的就是韓國的綜藝節目,韓國的綜藝節目一直都發展得十分好,有一些甚至知名度高的節目我們國人都耳熟能詳,由此可見其發展程度和熱度,可以說韓國綜藝節目在娛樂方面這塊收視率高,佔比重大,與此同時競爭也會因此激烈。
  • 娛樂至死 高以翔和他的臺灣綜藝時代
    上綜藝節目,也大多是以情感、生活、時尚為主題的棚內談話性節目。因此衍生出一個全新的藝人類型:通告藝人,即以上綜藝節目為主業,靠通告費為主要收入的藝人。這一階段,或也可說是臺灣綜藝最好「磕」的時期:節目風格、主持風格、嘉賓風格百花齊放、不拘一格;即使製作成本很低的節目,也不失真誠和創意。而作為談話類節目核心的主持人和通告藝人,讓內地觀眾見識了會聊天、接地氣、好配合的「藝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在那個綜藝紅火的年代,通告藝人的收入是相對穩定和輕鬆的。以「康熙通告王」沈玉琳為例,他對外公開的通告費是每集六萬新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