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的自行車博物館
東京的 Bicycle Culture Center(自行車文化中心)成立於 1981 年,是一個獨特的空間,在這裡你能找到與自行車有關的所有東西——超過 9000 本自行車主題的出版物、騎行服、舊輪胎、老式海報,還有罕見的零件等等,博物館內充滿了可愛的小細節。自行車博物館原本位於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內,2013 年它獨立了出來。
-
世界經典自行車博物館:行業工業旅遊典範
共享單車是當紅話題,但自行車不是。從工業旅遊規劃設計的角度,藍裕文化在此搜羅了幾個比較著名的自行車博物館以饗讀者,以此來揭開自行車在工業旅遊領域的努力。二百年歷史自從有了共享單車,紅的黃的白的綠的,五顏六色,我們的身邊又掀起了自行車熱潮,但自行車本身卻並不怎麼活躍——沒有多少人記得它誕生於二百年前,大多數年輕人也無法想像當年自行車洪流當道的樣子。當然,你可能還留著小時候坐在爸媽自行車座(或者前槓)上的記憶。
-
在東京這間博物館,你可以了解關於自行車的一切
東京的 Bicycle Culture Center(自行車文化中心)成立於 1981 年,是一個獨特的空間,在這裡你能找到與自行車有關的所有東西——超過 9000 本自行車主題的出版物、騎行服、舊輪胎、老式海報,還有罕見的零件等等
-
東京興起自行車,實行低碳環保「綠色出行」
這是Highsnobiety 圖片編輯走進日本拍攝的一組關於單車文化在東京的一種形態,你會發現各式各樣的單車出現在東京的街頭。來日本之前,我一直以為日本是個汽車大國,肯定車多。腦子裡的印象,東京的街上肯定車流如海,擠得眼停車場似的,跟現在的北京類似。然而,踏上這片土地才知道,我腦子裡的印象,不過是過去東京的街景。日本當然還是汽車大國,但只是出產汽車,東京人出行,已經很少有靠汽車代步的了。他們出行主要地鐵和地面公交,但自行也在悄然興起。在東京,就數量而論,跑的汽車。東京街頭巷尾行車,很多存放自行車的地方都設有自動定裝置,投京的路上,至標出了自行車道。
-
單車環島 臺灣最美的自行車道Top10
自行車在臺灣又叫鐵馬,鐵馬騎行是島內最流行的運動之一,那麼,究竟寶島上多如牛毛的專用自行車道中究竟有哪些是值得一去的呢? 我們為你精選出了其中兼顧美景、人文、歷史遺蹟及美食的10條自行車騎行道。初到臺灣,一般都是在臺北落腳。如果想要在臺北附近隨便逛逛,那麼這條緊挨著臺北的新北市內的騎行線路,再適合不過了。
-
整合VR的智能室內自行車 在家也能動感單車
[來自IT168]【IT168 資訊】經常去健身房的朋友,一定對「動感單車」這個項目非常熟悉。一屋子人,伴隨著夜店般的節奏和燈光,在滿屋的汗味裡,大家一起起起伏伏,很有氣勢。室內自行車是目前全球最受歡迎的有氧運動之一,因此這也說明了動感單車在健身房裡為何這麼火爆。
-
甘肅三木自行車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 快去看世界各國珍稀單車
快去這裡,看世界各國珍稀單車甘肅三木自行車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 每周三到周日上午10時至16時市民可免費參觀1913年生產於英國的克萊夢特三輪自行車。 每日甘肅網1月20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張學江 記者王思璇)1月19日上午,歷經10年籌建,總投資2.4億元、館藏1300餘輛世界各國珍稀自行車的「甘肅三木自行車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在開館儀式上,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陳衛中致辭,並與省文物局局長馬玉平共同為甘肅三木自行車博物館揭牌。三木自行車博物館館長柴林對博物館做了介紹。
-
單車臺灣環島行,一定要走這些自行車道
U仔也喜歡踩單車,踩單車的時候,陽光照在身上,風吹過臉龐,皮膚所有毛孔都仿佛張開,去迎接大自然最美的景色。臺灣有不少景色好又具有特色的自行車道,假如你有環島騎行的計劃,一定要選擇這些車道,感受別樣風景。
-
共享單車火爆 日本:中國人重新愛上自行車
從去年開始,共享單車這種全新騎行方式闖進了中國人的生活,並迅速在一些城市中生根發芽。而共享單車這種獨特的自行車租賃方式和方便的手機結算渠道也吸引了國外媒體的關注。日本《東京新聞》報導成,在中國,共享單車服務正在快速增長。
-
宛如博物館的荷蘭海牙單車停車場
宛如博物館的荷蘭海牙單車停車場!以錯覺藝術大師艾雪為靈感打造魔幻空間世界第二大自行車停車場。在荷蘭,單車道遍布全國,每天有上萬人以自行車代步,每個人年平均騎程1000公裡,以環保的通勤方式幫助疏解道路的交通流量,卻也衍生自行車亂停放問題,尤其在阿姆斯特丹、海牙這樣的大城市,很常見上班族找不到自行車停車位的窘境。
-
臺灣工業旅遊之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
在生產工廠開展工業旅遊通常有兩種形式,開放生產線供人參觀和建立企業博物館、文化館、展覽館等,今天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就帶大家去學習一下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館內收藏約150臺經典自行車,其中最特別的是館內90%的車子都是太平洋自行車自1980年成立以來所研發設計、自行製造的。
-
...為什麼說共享單車模式根本不成立?從每天早上搬運工運自行車談起
最近公司搬到海澱創業園這樣高大上的地方辦公,每天上班的路上,都會看到各個共享單車通過貨車或者三輪車,把共享單車批量的運到上地地鐵站旁邊,在一堆黑車、摩託車的拉客聲中,逐漸卸貨。換句話說,共享單車在估值上,讓所有參與的基金、VC都獲得了帳面的收益,並且迎來了一波偽高潮,但是在現實中,共享單車在其存續期間,所有的利潤都不可能賺到10億美元。因此,這筆錢,就是熱鬧了VC,浮盈了收益。2、校園共享單車和當下有啥區別?
-
單車上的阿姆斯特丹
例如,去看凡·高博物館,出來後不在旁邊那家留有藝術家音容笑貌的Small Talk咖啡館喝一杯,那個周末便是不完整的;如果運河邊的花市關門時間能推後一些,他便可以更從容地為餐桌裝點上一把明黃的雛菊,那是鬱金香過季後他最喜歡的一種花。日復一日,和其他阿姆斯特丹人一樣,他蹬著那輛黑色的、已有鏽斑的大單車,穿行在那座溼潤的城市。
-
涼涼後的「中國自行車第一鎮」:上千元單車2折出售
這些造價幾百上千元的高質量單車,如今只能面臨被「賤賣」他人的命運。王家坨一位單車製造廠的負責人表示,在共享單車形勢好的時候,是買方市場,單車公司可以先交30%的訂金,就可以拿到車,後期70%付款的時間不定,有時是投放完畢,有時是固定結算時間,「反正就看共享單車公司吧,他們說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那麼大公司肯定沒什麼問題。」
-
121年前美國改良單車,自行車軍隊一年後解散,那共享單車能走多遠?
近日,第二家共享單車品牌3Vbike宣布從2017年6月21日起停止運營,創始人稱倒閉的原因是大量單車被盜,距離上一家倒閉的悟空單車(6月13日)僅過去了8天。這場模式和資本決定勝負的共享單車大戰分水嶺已經很明顯了,ofo小黃車和摩拜單車瓜分了大量市場份額。
-
東京的自行車
北京曾經是自行車的天下,過去老外拍北京,一個必拍的鏡頭,就是滿大街的自行車。每家每戶,如果沒有自行車的話,似乎就不叫中國人了。但是,近年來,北京的自行車已經在減少,街頭巷尾,還在走的自行車,多半換成了電動的,傳統的腳踏車正在式微,自行車店,都換了招牌,以賣電動車為主。但即使電動車和傳統腳踏車加在一起,也沒有了過去的聲勢,大街上唱主角的,已經是各色小汽車了。
-
瑞士這個國家為啥那麼喜歡單車呢?越有錢反而越喜歡騎自行車
瑞士這個國家為啥那麼喜歡單車呢?越有錢反而越喜歡騎自行車。不知道大家去沒有去過瑞士旅遊,這個被譽為世界上最為富有的國家的生活被很多國家所豔羨,大家如果去過瑞士的話,會發現街上雖然也有私家車公交車等等交通工具,但是卻沒有印象中的那麼多,而最常見的居然是——自行車這種人力交通工具。
-
單車環島 臺灣最美的自行車道Top10 4+2路線推薦
自行車在臺灣又叫鐵馬,鐵馬騎行是島內最流行的運動之一,那麼,究竟寶島上多如牛毛的專用自行車道中究竟有哪些是值得一去的呢? 我們為你精選出了其中兼顧美景、人文、歷史遺蹟及美食的10條自行車騎行道。初到臺灣,一般都是在臺北落腳。如果想要在臺北附近隨便逛逛,那麼這條緊挨著臺北的新北市內的騎行線路,再適合不過了。
-
「騎唄」單車闖入杭州公共自行車市場 全靠信用能騎多遠
圖說:「騎唄」單車闖入杭州公共自行車市場。網絡圖【新民晚報·新民網】杭州被稱為國內公共自行車發源地。最新統計顯示,目前杭州日均有30多萬人次租車,其中96%用戶享受免費時段。在如此成熟的市場還要分一杯羹,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近日一家名為「騎唄單車」的企業卻計劃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在杭投放10萬輛騎唄單車。這一數量甚至超過了杭州目前的84100輛公共自行車總數。
-
自行車與動感單車,有什麼區別?
自行車與動感單車,有什麼區別? 自行車,大家當然都不陌生,它是一種常見的、經濟便捷的交通工具。健身者們或許想問,騎自行車也能健身嗎?當然是可以的,不僅如此,只要方法得當的話,自行車健身的健身效果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