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陰雲籠罩 新光集團遭遇「至暗時刻」

2020-12-16 環球網

公司面臨易主、債權人蜂擁而至、訴訟或仲裁纏身……知名企業新光控股集團從爆發債務危機,到近期集團及其下屬3家公司分別向法院申請重整,僅僅過去了半年多時間。負債纍纍的新光集團「星光黯淡」,一度光環加身的「飾品女王」周曉光恐將退出資本市場舞臺。法律界、金融界人士認為,這或將成為近年來浙江省最大的非金融類破產企業。

從一手締造全球最大人造首飾時尚品製造商的「創富典型」,到跨界經營房地產、借殼踏進資本市場高槓桿擴張埋雷而屢陷爭議,這位名噪浙江商界多年的知名女企業家的「創業神話」將何去何從?新光集團的遭遇將給當地經濟帶來何種影響?《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趕赴浙江義烏展開獨家調查。

債務陰雲

周曉光是誰?作為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從沿街叫賣刺繡到上市公司「飾品女王」,她與丈夫曾以330億元的身價位居胡潤百富榜中。令人惋惜的是,他們白手起家一步步創造財富的傳奇故事,卻因巨額債務危機出現,難掩結局的悲情。

4月3日,上市公司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去年9月,新光集團爆發債務危機,新光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周曉光、虞雲新雖然竭力制定相關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化解債務風險,但仍不能徹底擺脫流動性危機。為了妥善解決債務問題,考慮到新光集團及其下屬全資子公司義烏新光、上海富越銘城、上海希寶實業屬於適應市場需要、具有重整價值企業,故申請重整。同時,上海富越銘城持有新天國際77.78%股權,後者拖欠新光集團債務且缺乏清償能力,故新光集團申請對新天國際重整。

籠罩在破產陰雲下的新光集團現狀如何?

位於浙江省義烏市青口工業區通寶路115號的一大片廠區,被鬱鬱蔥蔥的綠植環繞,這裡是周曉光所創立的新光控股集團總部所在地。記者看到,公司門前巨大的景觀噴泉還在汩汩冒水,偶爾有車輛和工作人員進出大門。

大門兩邊,「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房地產開發公司」「中國流行飾品新光研究所」等牌匾整齊排列,無聲宣示著大型企業慣有的氣勢。和此前全國各地的政府部門和企業到新光參觀學習時的車水馬龍相比,現如今顯得冷清了很多。

記者試圖進入廠區,卻被門口的保安攔下,稱進入的車輛和人員都要做登記並告知來訪目的,且要記者現場撥打電話確認,「沒有新光的人陪同不能進廠。」

一位剛從廠區走出的新光員工告訴記者,廠區還在照常生產,並未停工,她並沒有聽說網上關於公司破產的消息。記者根據網上近期發布的新光控股集團對外招聘電話,以應聘者的身份聯繫上了企業,結果被告知運營策劃經理、客服專員、銷售經理等多個崗位已經停止了招聘。

處於風口浪尖的周曉光在哪裡?記者電話聯繫上周曉光本人。「我下午有三個會議,已經排滿了,而且也沒有想說的。」電話中,周曉光的聲音略顯疲憊和沙啞,以身體不適、忙於會議為由婉拒了採訪。記者隨後又趕到周曉光入住的位於義烏世貿中心的酒店,守候多時也未見到她本人。

義烏市促穩辦給記者的一份書面回應顯示,自去年9月新光集團債務危機爆發以來,義烏市委市政府已建立工作專班,應企業申請派專業團隊進行全面盡職調查,全力爭取全國集中司法管轄權,積極保障企業實體經濟正常生產經營,維護員工合法權益,風險化解工作有序開展。目前,新光集團已經向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重整申請。下一步,重整工作將按法定程序推進。

興敗之間

事實上,在義烏本地很多熟悉周曉光的企業家看來,新光的危機在十幾年前就初現端倪。

有企業家說,他們很早就預言新光會出問題。企業做大了,沒法控制資金成本會非常危險。「拆東牆補西牆,負債纍纍,最終資金鍊斷裂。」

從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來。這位企業家透露,新光集團疲於應付來自各地的考察團,當時有的接待團隊人數近50人。熟悉新光的人說,公司準備的禮品堆成小山。「一年要花多少精力搞這些?」

公開資料顯示,新光集團股東會決議破產時,未清償金融機構債務達122億,未清償到期債券103億。

從小商品起步,多元化跨界到房地產、金融、網際網路和投資等領域,新光的發展急劇膨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周曉光共在14家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共投資2家企業,其中投資金額最大超過18億元,共任職39家企業董事長或董事。

義烏本地一位知情人士稱,走到靠司法重整還債這一步,是企業拼命加槓桿的結果,市場上對新光高負債問題早有質疑。企業後期債務越來越大,不甘心就這麼倒下去,才會有「搏一搏」的想法。

該知情人士認為,新光發展到後期,接觸到的企業家層次、對接的資源越來越高端,心態變了,不再滿足於原先的主業,向並不擅長的領域拓展,希望在短時間內積累財富,過於冒進才會超常規地擴張。

打開新光的投資版圖可以看到,新光這些年的投資涉及行業多、地域廣。地產、農業、旅遊等無所不投,地域遠到新疆烏魯木齊、喀什和阿克蘇等地區。旗下全資控股子公司新天集團在新疆有13家分公司,產業涉及旅遊、能源等領域。旗下西域旅遊開發公司開發天山天池5A級景區、天山滑雪場、天山高爾夫球場等項目,該公司股票於2015年5月在新三板掛牌。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光資產的快速擴張,大量是通過負債實現的,和主營業務關聯小,累積了大量風險。新光的財報顯示,核心業務飾品及貿易增長乏力,這兩年主要靠上海希寶主營的有色金屬貿易支撐,然而2018年該部分業務毛利從5%以上驟降一半。

一方面核心業務增長乏力,一方面債務又「滾雪球」般增長。從2011年開始,新光就開始拼命加槓桿擴張,不斷發債。其很多發債公告稱,發債是為了償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貸款,補充流動性資金。「每年貸款利息都要幾十億,財務成本控制出現了致命的問題。」知情人士說。

風險幾多

記者在義烏多方走訪了解到,無論是義烏本地企業家還是金融機構或是政府相關部門,都對新光集團「跌落神壇」唏噓扼腕。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義烏本地上市公司董事長萬分感慨,周曉光夫婦一步步走到今天萬分不易,身上也深深烙有浙商的「四千精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光就是義烏企業的一張『金名片』。」義烏本地一家商業銀行支行行長說,現在這個標杆倒了,或多或少對義烏企業家和外界的信心產生影響。

金融界人士表示,新光債務危機剛剛曝光那會兒,金融機構很關注,開會都會問起,這關係到上級行貸款審批權限上收的問題。

事實上,新光破產事件對義烏本地金融機構的影響正在慢慢趨於平穩。從各家銀行下放的審批權限來看,幾乎都已恢復到先前的水平。

對實體企業來說,尤其是新光起家的飾品行業,破產危機的影響總體可控。記者走訪了義烏國際商貿城部分飾品商鋪,商戶均表示,雖說新光起家是飾品,但早已脫離主體業務,飾品部分早已承包出去。

一些企業家分析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光的危機帶來的影響總體可控,在本地企業中尚未發現有形成蔓延之勢,也暫時沒有帶來巨大的連鎖反應。記者了解到,新光集團的大多數債務主要來自銀行以及一些投資公司。

新光集團上市公司新光圓成18日發布最新公告,梳理了其截至2019年4月17日的9項重大訴訟,原告涉及上海寶鎂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涉案資金共超過35億元,其中最大的一筆涉案標的超過14億元。

公告稱,2018年4月,新光集團將其對浙江網倉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貫禮商貿有限公司、浙江創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計享有的13.34億元債權轉讓給原告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作價9.5億元,原告按約向新光集團支付了債權轉讓款。由於債務人財務狀況惡化,原告主張提請還款以致成訴。

新光控股集團位於浙江省義烏市青口工業區通寶路115號的總部。記者魏董華攝

前路何往

據業內人士透露,新光分為控股集團及上市公司兩個板塊,目前控股集團先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上市公司暫未進入。若兩者都進入破產重整後,從規模上來說或許是近些年來浙江省最大的非金融企業破產。

4月18日,新光圓成股份有限公司回復深交所問詢函公告稱,新光集團持有本公司股份累計質押比例為98.30%,累計司法凍結比例為100%。鑑於新光集團重整申請尚未得到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如未被法院裁定受理,則新光集團的質權人可要求行使質權,處置質押股份,或債權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凍結並拍賣、變賣公司股份,則存在發行人控制權發生變動的可能;如重整申請被法院裁定受理,則新光集團可能面臨全部資產(含公司股份)償還債務的風險,亦可能導致公司的控制權發生變更。

不管新光集團後續將走向何處,周曉光的沉浮給當地企業家帶來了多重啟示和反思。

首先就是對「企業生死」的思考。「為什麼企業做大到一定程度會死掉?因為對自己沒有準確的把握。」義烏市一家光電企業負責人說,做企業要扎紮實實、穩穩噹噹,不能盲目跟風擴張,步子邁太大。

採訪中,多位企業家數次提及了「戰略定力」。「戰略定力對企業的長期經營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力。」上述光電企業負責人說,企業好的時候銀行和機構會主動上門提供資金,政府會提供資源,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有些企業被說動了,就千方百計去融資,無形中增加了財務成本,但企業是不是真的到了增資擴產的時候呢?企業應該心裡有本帳。

新光的例子再準確不過地表明了,在風雲變幻的商界中,保持「戰略定力」對企業家和企業意義重大。企業順風順水時,會有人圍著你轉,給你送「傘」,此時尤其需要「戰略定力」,圍繞自己的主業,挖一口深井。

在採訪中,一些周曉光的同鄉頗為感慨地說,如果新光到今天仍沒有丟掉飾品的主業,那麼周曉光當年「要把新光打造成施華洛世奇那樣的國際品牌」的夢想是否會實現?

2018年9月22日,就在新光爆出債務危機前幾日,集團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在一檔訪談節目上,周曉光回眸40年創業路,說了一番在今天看來別有深意的話:那些苦難也好,寂寞孤獨也好,只有自己知道。我覺得我現在哪怕是什麼都沒有,從頭再來,我還是能夠重新站起來。

相關焦點

  • 新光集團違約債務滾至84億,昔日浙江女首富「步步驚心」
    此外,新光集團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已被重慶高院輪候凍結。與此同時,新光集團深陷債務泥潭,多筆債券出現實質性違約。因該集團董事長為昔日浙江女首富周曉光,其違約風波飽受關注。對於新光集團來說,如何解決高達84億元的逾期債務,成為當下最棘手的難題。
  • 新光集團債務危機連累5家信託公司
    來源:證券時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新光集團」)正深陷債務泥潭。其中,牽扯北方信託的2億元貸款本金能否收回尚不得而知。「這是幾年前的通道業務,因合同保密條款約定,有關資金方及資產方的相關信息不便透露。」相關知情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 新光集團債務危機爆發,周曉光背負巨額債務
    說起珠寶,很多人會想起施華洛世奇這種高檔首飾品牌,然而在中國,也有一家可以與其相媲美的公司,它就是新光飾品,創辦人周曉光。這個女人可謂是經歷了大起大伏,她16歲闖蕩社會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是白手起家的典範,然而世事難料,2018年,這個曾經杭州的女首富卻成了「女首負」。
  • 新光集團陷468億債務危機 接班大公子虞江波連續卸職
    新京報訊(首席記者 趙毅波)新京報記者獨家獲悉,新光控股集團的接班人、浙江女首富周曉光大公子虞江波已連續卸下一系列職務。新光集團負債超400億元,債務危機走向何方仍無最終答案。新京報記者自工商資料獲悉,新辰控股有限公司近日發生法定代表人變動,虞江波卸任,周平榮接任。
  • 深交所:高度關注新光圓成控股股東新光集團債務違約
    深交所今日對新光圓成下發關注函,對新光圓成控股股東新光集團債券違約高度關注,要求新光圓成說明控股股東新光集團針對債務違約風險的解決措施,自查是否對上市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其為新光集團提供的融資擔保的風險及公司擬採取的保障措施,並及時提示風險;新光集團持有公司股權的質押情況,是否存在平倉風險,清償債務過程中是否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變更等。
  • 新光集團深陷債務泥潭 5家信託公司連累其中
    來源:證券時報網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新光集團」)正深陷債務泥潭。其中,牽扯北方信託的2億元貸款本金能否收回尚不得而知。「這是幾年前的通道業務,因合同保密條款約定,有關資金方及資產方的相關信息不便透露。」相關知情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 負債469億元申請重整 新光集團債務危機走入下半場
    新光集團債務危機走到下半場。根據ST新光最新公告,收到公司控股股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集團」)通知,新光集團及其下屬3家子公司分別向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金華中院」)申請重整。ST新光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新光集團2018年9月發生債務危機以來,新光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雖竭力制定相關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化解債務風險,但仍不能徹底擺脫其流動性危機。
  • 浙江女首富至暗時刻 新光所持多家金融類公司股權被凍結
    據新京報9月份報導,浙江女首富周曉光及旗下新光集團被列入法院「被執行人」名單,旗下部分債券出現違約。目前,新光集團已發生多筆債務違約,融資與償債壓力大,雖經多方努力擬處置資產解決違約及違規事項,但由於涉及金額較大,且因債務違約導致部分債權人查封凍結資產,新光集團的資產處置並不順利。
  • 豐盛遭遇債務危機 同胞公司曾參與新光圓成重組
    造成股價大幅波動的原因是:南京豐盛產業控股集團(對外簡稱「豐盛集團」或「南京豐盛控股」,為明顯區分,本文簡稱「豐盛產業」)被曝近13億債務逾期。豐盛產業和豐盛控股兩公司股權看似相互獨立,實際是聯繫緊密的兄弟公司,外界常將之統一視為由季昌群掌管的「豐盛集團」。此外,本次豐盛產業債務危機牽涉到浙江名企新光控股集團。
  • 遭遇流動性困境,兩隻債券發生違約—新光集團:有信心趟過危機!
    來源:IT新聞網9月25日下午三點,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發行主體的「15新光01」(135319.SH 一般公司債,發行規模20億元)、「17新光控股CP001」(041775004.IB 一般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10億元)發生違約,涉及金額本息總計約
  • 新光集團陷百億債務危機 數百名散戶牽連其中
    今年3月21日,評級機構大公國際還將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體及相關債項的信用評級由原來的AA級上調至AA+級,評級展望為穩定。「目前公司經營情況及業務發展良好,對各類債務償還計劃已做充分提前安排,不存在償債風險。」新光集團稱。而比這句話更有說服力的是,新光集團在8月份完成了18新光控股CP001的發行,共7.1億元的短期融資券,以7.5%的利率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8月31日起計息。這也就意味著當時市場仍認可其償債能力,也給李先生等一眾投資人吃下了定心丸。
  • 浙江女首富缺席債務溝通會,新光集團要賣資產、發美元債、拉戰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因「11新光債」、「15新光01」和「15新光02」債券二級市場價格大跌。新光集團曾強調,已取得國家發改委8億美元境外債的批覆;公司可快速變現金類資產達57.44億元,能夠充分保障近期到期債券的本息兌付。此外,出售持有的新天集團股權等遭遇困難,回款跟此次債券到期不吻合。  焦點三、計劃如何自救擺脫危機?
  • 勵志女首富的危機時刻:新光集團陷債務危機申請重組
    來源:馮侖風馬牛近日,新光集團及其下屬 3 家子公司分別向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據公開資料顯示,新光集團涉及飾品、高端製造業、地產、金融、投資等多個行業,總資產約 800 億元。當整個飾品行業遭遇市場寒流時,周曉光不但不乘機擠壓競爭對手,反而主動大幅提價,為眾多小企業留出生存空間,避免了新興行業內的『自相殘殺』。其為人處事的方式讓許多人願意幫她,這或許是新光最終轉型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周曉光對新光品牌的創建。中國飾品行業起步較晚,早期產品大都模仿國外和港臺,很少有企業進行自己的設計創意,新光創業的頭兩年也一樣。
  • 三大風險點引爆新光債務危機
    來源:紅刊財經作者:惠凱·編者按·新光控股債務危機爆發接近一年,債權人申報債權總金額超過數百億元。在新光控股債務危機中,大量金融機構以貸款、擔保、股權質押、債券等方式涉身其中。新光控股債務危機只是浙江地區諸多債務危機中的一家,銀億等債務危機也令人觸目驚心。目前,新光控股的債務重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金華市中院受理了新光控股破產重整一案。
  • 浙江女首富的危機:新光集團百億債務違約 牽扯中信、光大多家信託...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新光集團的債臺越築越高。1月5日,新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st新光發布了一則其與全資子公司的部分債務逾期的公告。一位投資者在互動問答平臺向st新光提問為何公司借錢到期不還,是否被控股股東掏空,st新光回復稱,由於受控股股東資金佔用尚未歸還的影響,公司發生債務逾期。公開資料顯示,st新光於2008年8月8日上市,控股股東為新光集團,董事長是浙江女首富周曉光。目前,新光集團的官方網站已無法打開。
  • 前浙江女首富回應債務危機:會給出誠懇交代未來將回歸新光飾品
    8月26日晚間,新光集團董事長周曉光在社交媒體公開回應集團遭遇的債務危機,這也是危機爆發後,周曉光本人所作出的首次公開回應。周曉光表示,債務危機發生以來,她一直在拷問自己,這些年在創業道路上的得失、對錯。
  • 新光圓成控股股東債務危機升級
    隨著再增5隻債券未按期兌付,浙江民企巨頭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集團」)債券違約事件進一步升級。新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002147)亦因此在11月27日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在控股股東深陷債務危機的背景下,新光集團對新光圓成資金佔用及違規擔保事件如何解決,無疑成為擺在公司面前的一大難題。而在11月27日晚間,新光圓成再披露公告稱,控股股東新增股權輪候凍結。據了解,新光圓成在11月26日披露了關於控股股東債券未按期兌付的公告。根據公告可知,公司控股股東再添多隻違約債券。
  • 新光集團申請破產重整
    2018年9月底,新光集團發生債務危機,多隻債券違約。此後,旗下上市公司新光圓成被ST,股價暴跌超80%。4月3日,新光控股、ST新光同時公告:發生債務危機以來,新光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雖竭力制定相關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化解債務風險,但仍不能徹底擺脫其流動性危機。
  • 新光所持多家金融類公司股權被凍結
    深陷債券違約風波中的新光集團,正面臨「至暗時刻」。據新京報9月份報導,浙江女首富周曉光及旗下新光集團被列入法院「被執行人」名單,旗下部分債券出現違約。目前,新光集團已發生多筆債務違約,融資與償債壓力大,雖經多方努力擬處置資產解決違約及違規事項,但由於涉及金額較大,且因債務違約導致部分債權人查封凍結資產,新光集團的資產處置並不順利。  記者近日查詢工商資料發現,新光集團持有的多個金融類公司的股權已經被司法凍結,涉及百年人壽、南粵銀行、義烏市新光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新光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等。
  • 新光集團回應兩隻債券發生違約:有信心度過危機
    一般短期融資券,發行規模10億元)發生違約,涉及金額本息總計約30億元,成為今年以來又一個遭遇流動性困境的老牌浙商知名企業。證券時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新光集團新聞發言人徐軍,了解有關違約事件具體情況。徐軍表示,首先向全體債權持有人表達深切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