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玉豬龍來了

2020-12-12 環京津網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楊博)作為「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的姊妹篇,「又見紅山」精品文物展將於10月16日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行開幕式。

10月7日,「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精彩亮相,轟動一時。為了讓觀眾更加了解遼寧的文化,經系統梳理和充分研究,遼寧省文物局、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聯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主辦,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內蒙古博物院、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承辦,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又見紅山」精品文物展。

據記者了解,本次展覽以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的紅山文化精品文物為主體,並向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相關文博單位借展。展覽分為序廳和四個單元,四個單元依次為生產與生活、祭祀與崇拜、以玉為葬、紅山之路四個單元。展覽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展品246件,其中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48件,外借展品件98件(包含赤峰學院種子標本)。一級品40餘件。展覽中特別珍貴的文物有玉玦形豬龍、玉C形龍、玉勾雲形器、玉斜口筒形器、玉人、玉鳳等紅山文化玉器,以及新發現的紅山文化人物雕像。

遼寧省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說:「早在史前時期,在中華文明形成的過程中,遼寧就有舉世矚目的紅山文化,經過幾代考古人的辛勤工作,出土了許多紅山時期的精美文物,它們是遼寧豐厚文化底蘊的真實寫照。這次在觀眾面前呈現的,是遼寧歷史不同時期的珍貴館藏,可以說國寶薈萃。」

相關焦點

  • 國寶華光 紅山文化:玉豬龍
    龍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一直崇尚的神異動物,象徵著中華文明的肇端。但是,關於龍的形象來源也一直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大謎團之一。在遼寧省博物館的「遼河文明」展中,便陳列著一件與龍的起源相關的紅山玉器——玉豬龍。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活動於燕山以北,西遼河、大凌河流域和渤海灣北岸的一支部族集團所創造的古文化。它的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
  • 紅山文化:玉豬龍
    但是,關於龍的形象來源也一直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大謎團之一。在遼寧省博物館的「遼河文明」展中,便陳列著一件與龍的起源相關的紅山玉器——玉豬龍。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活動於燕山以北,西遼河、大凌河流域和渤海灣北岸的一支部族集團所創造的古文化。它的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因遺址最早在內蒙古赤峰紅山後被發現,1954年命名為紅山文化。
  • 紅山文化代表作——國寶級玉豬龍
    這件玉豬龍,製作精美,是紅山文化時期的一件國寶級玉器,其身上鑽孔處和玦口切割處的痕跡,保留了幾千年前玉器的加工信息。 今天闡史君為大家介紹的這件玉豬龍高約13.5釐米,是至今為止出土的玉豬龍裡面體量較大的一件,玉質瑩潤有光澤
  • 紅山文化玉豬龍與興隆窪、趙寶溝文化一脈相承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7月20日電(記者丁銘)據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學院紅山文化國際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紅山文化玉豬龍和遼西古文化區原有的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    據赤峰學院紅山文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席永傑介紹,早在8000年前興隆窪(查海遺址)文化遺址中,就已出現了擺塑龍的造型。
  • 稀見的紅山文化《連體玉豬龍》珍賞
    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徵物,是這個時期製作的各類玉器。玉豬龍形態是出現最多的造型,可謂紅山玉器最為典型的代表作。因此,愚帳中所藏這塊連體頭像相反的玉豬龍,就顯得較為特別而稀罕了。故今日賞玉,特將其帳中點出,拍照亮相,發於博客公展賞析。
  • 紅山文化玉豬龍首尾並無直接關聯
    紅山文化玉豬龍玉豬龍,紅山文化的代表器型之一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可主流說法,但對玉豬龍是豬和龍的結合不太認可。古人在刻畫某種動物造型的時候,這種動物在自然界一定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在紅山文化出土的玉器中,能夠看到很多刻畫非常抽象的動物造型,比如說在紅山文化中出土數量比較多的玉蠶、玉鳥等,刻畫的就非常抽象。
  • 紅山文化玉豬龍究竟是豬是龍,有人研究後,竟說它是蚊子的幼蟲
    通過對遺址文物及土壤的勘測,考古專家們確定該遺址應該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距今約5500年至5000年。(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紅山文化遺址中,曾出土了著名的女神廟、祭壇、積石冢等,除此之外,5000多年前的各種陶器、玉器、泥塑、石器、壁畫等,全部與世人見面,似乎在詮釋著人類的早期,輝煌燦爛的文明。
  • 陽原玉豬龍回家
    他介紹,當時陽原還沒有博物館,也沒有存放文物的庫房,不具備保存文物的條件,玉豬龍出土後,一直存放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直到闊別24年後,玉豬龍又回到了陽原。 「回家之旅」2011年9月,陽原泥河灣博物館試開館,當地有了博物館。「在試開館期間,玉豬龍曾被帶回陽原,在泥河灣博物館內展出了半個多月,之後又送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侯文玉介紹。
  • 玉豬龍——可可愛愛的龍形之首
    玉豬龍,這是紅山文化出土的一種玉器的稱呼,其實對這種形象到底是豬還是龍考古學界一直存在很多爭議,其實我們看圖片,實在很難和張牙舞爪的龍形聯繫起來,這個形狀看不到一絲的威武霸氣,反而覺得可可愛愛的。紅山文化是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南部和河北北部的新時期時代文化,因遺址最早在內蒙古赤峰紅山後被發現,1954年命名為紅山文化。而發掘出來的紅山文化玉器大部分是用岫巖玉雕刻而成,常見的有玉豬龍、玉箍形器(或稱馬蹄形器)、勾雲形玉佩、玉璧、玉玦、玉鐲、玉丫形器、玉匕形器、玉人,以及玉梟、玉龜、玉蟬、玉鳳等各種動物形玉器。
  • 玉豬龍是什麼?值多少錢?
    那麼,什麼是玉豬龍?玉豬龍值多少錢呢?不要著急,聽筆者慢慢道來。圖1:明 黃玉豬龍;成交價:RMB  3,565,000;尺寸:高7.4釐米;拍賣公司: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成交時間:2015-06-28。
  • 玉豬龍,一件古董,一個神秘的傳說
    看見古董,聽見故事今天要講的是紅山文化以及紅山文化的代表物件,玉豬龍。紅山文化玉豬龍,被公認為是中華第一龍。紅山是一個地名,在內蒙古中南部的樣子,在1921年被農作的農民發現遺址,它是和仰韶文化同時期同齊名的文化遺蹟。
  • 穿越五千年,神秘紅山文化打卡地
    」精品文物展已經落幕,但「古代遼寧」常設陳列中不乏精美紅山文化文物的展示。在西遼河流域,距今約8000年的興隆窪文化中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玉器,紅山文化正是與之一脈相承的。「南良渚,北紅山」,良渚文化與紅山文化分別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南北方玉器的兩座高峰。良渚玉器中雕刻有神人獸面紋的神徽代表著至高無上,玉琮王最近也在眾多節目中亮相;而通常提起紅山玉器,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玉龍。
  • 玉豬龍是豬還是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玉豬龍是我國古代對發現於紅山等地的一種玉器的稱呼。20世紀80年代,玉豬龍作為紅山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它曾給考古界帶來過震撼和驚喜,也曾引起過許多專家、學者的遐思和猜想。即使現代獵人也常用「一豬二熊三虎」來形容它們的兇悍。而遠古紅山文化時期的紅山原始氏族人也具有神獸般兇悍善鬥的性格,在作為敬神的玉豬龍造型上,也留下了這種心靈許願結構的模式,使藝術化了的形制與紋樣,給佩戴著因佩戴這個神物,而服務於原始宗教,並成了擁有崇高權力地位的神化了的人。
  • 在月兒灣發現的玉豬龍是原始部落的龍崇拜
    在息縣月兒灣淮河附近發現玉豬龍。玉豬龍高4釐米,寬5釐米。蛇紋石高4釐米,寬5.5釐米。底座呈圓形,高4釐米,半徑3.5釐米。之前,在中國中,發現了淮河下遊凌家灘遺址,並出土了玉豬龍(文化時代為公元前4000-)。
  • 玉豬龍和中國第一龍
    1 紅山文化分布區內有不少玉豬龍  玉豬龍為何物?它比「中國第一龍」更早?還是更精美?或者是和龍的淵源更深?為了弄清這些問題,我特意去瞧了瞧。沒想到,遼博的玉豬龍樣子相當可愛。有人說它像豬,有人說它像熊,當然,更多人說它長得像龍。
  • 紅山文化玉器拍賣價值
    公司近期市場成交記錄:藏品名稱估價成交價 成交日期紅山文化 竹節式角太陽神1000-1000萬 1000萬 2009/12/6紅山文化 太陽神複合體1000-1000萬 1000萬 2009/12/6紅山文化 玉人捉龍像300-300萬 300萬 2009/12/6紅山文化 玉獸形玦諮詢價264萬
  • 文物介紹——紅山玉豬龍
    1919年,來了一位法國人,名叫桑志華。他來到熱河省林西縣,無獲而歸。還有一位法國人,名叫德日進,他在紅山一帶發現了一些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細石器。尹達先生認為:紅山文化是北方細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結合。兩位學者論述了東北這一文化現象,屬於長城南北接觸產生的一種新文化現象,並提出定名為「紅山文化」。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經濟形態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獵並存。
  • 玉豬龍——可可愛愛的龍形之首
    玉豬龍,這是紅山文化出土的一種玉器的稱呼,其實對這種形象到底是豬還是龍考古學界一直存在很多爭議,其實我們看圖片,實在很難和張牙舞爪的龍形聯繫起來,這個形狀看不到一絲的威武霸氣,反而覺得可可愛愛的。紅山文化是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南部和河北北部的新時期時代文化,因遺址最早在內蒙古赤峰紅山後被發現,1954年命名為紅山文化。而發掘出來的紅山文化玉器大部分是用岫巖玉雕刻而成,常見的有玉豬龍、玉箍形器(或稱馬蹄形器)、勾雲形玉佩、玉璧、玉玦、玉鐲、玉丫形器、玉匕形器、玉人,以及玉梟、玉龜、玉蟬、玉鳳等各種動物形玉器。
  • 穿越五千年,神秘紅山文化打卡地
    紅山文化重要遺址分布圖遼寧省博物館首推遼寧省博物館,儘管「又見紅山」精品文物展已經落幕,但「古代遼寧」常設陳列中不乏精美紅山文化文物的展示在西遼河流域,距今約8000年的興隆窪文化中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玉器,紅山文化正是與之一脈相承的。「南良渚,北紅山」,良渚文化與紅山文化分別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南北方玉器的兩座高峰。良渚玉器中雕刻有神人獸面紋的神徽代表著至高無上,玉琮王最近也在眾多節目中亮相;而通常提起紅山玉器,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玉龍。
  • 現藏 天津博物館 紅山文化 黃玉豬龍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距今約6000-5000年)高14.1釐米 寬10.4釐米此件玉豬龍早在1960豬有喜水的習性,龍是祈雨之神,二者相結合反映出了紅山人的宗教信仰。該器背部正中有一對鑽孔,可用絲繩穿系。由此推測,玉豬龍可能是懸掛在某處,用作紅山文化先民求龍祈雨的神靈崇拜物。  玉豬龍形象的藝術特點是:體格威武雄壯,氣勢咄咄逼人,正是豬借龍以發威,龍借豬以雄渾。體現了紅山先民高度的藝術創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