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億年前宇宙如何誕生?大爆炸理論被指錯誤,人類全糊塗了!

2020-12-16 騰訊網

大約138億年前,一次大爆炸產生了極其炎熱和緻密的中子和電子海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粒子開始結合在一起,最終產生了一個原子-氫原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不透明的浩瀚開始冷卻、膨脹、變得透明,成為我們今天存在的宇宙。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但是在1月8日,諾貝爾獎獲得者、天文學家埃裡克·勒納認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完全錯誤的。

宇宙大爆炸理論現在已經被認為是宇宙起源的權威解釋,但大多數人忘記了它仍然是一個理論,而不是被證實的事實。這不是天文學家第一次對大爆炸理論提出異議。因為這個假設很難以證實。相反,科學家只能依賴數學模型和其他理論,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來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這次埃裡克·勒納從6個方面來論述宇宙大爆炸理論的錯誤。

第一個是宇宙的輕元素。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氦、氘和鋰等輕化學元素在「爆炸」的最初幾分鐘內就開始形成,而較重的元素則起源於宇宙歷史上更晚的恆星。但勒納聲稱,對輕元素的精確觀測顯示,根據大爆炸理論預測的宇宙中元素的數量與實際存在的元素數量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距。例如,大爆炸理論預測,宇宙中大約25%的質量由氦組成。但實際早期宇宙中形成的恆星的氦含量似乎不到該理論預測的一半,鋰含量不到該理論預測的十分之一。

第二個是反物質湮滅。大爆炸理論認為,強烈輻射將產生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粒子-反粒子對的相互湮滅將使倖存物質的密度降至約每立方釐米10的負17次方質子。但是實際宇宙中的物質密度被觀測到至少是每立方釐米10的負7次方質子,比大爆炸的預測高出100億倍以上。為了試圖彌補這一眾所周知的巨大鴻溝,大爆炸理論家們提出了物質和反物質之間一些未知的不對稱,這將導致更多物質的產生。但這在實驗室實驗中從未觀察到過。

第三個是星體亮度。大爆炸理論認為,在任何膨脹的宇宙中,光學錯覺都會使紅移高的星體看起來更大更暗,因為它們的表面亮度與視面積的比率,會隨著紅移而急劇下降。但是實際對數千個星系的觀測,可以發現表面亮度隨距離完全恆定,好像宇宙沒有膨脹。為此,大爆炸理論修正了預測,即假設在遙遠的過去星系要小得多,亮度不變是因為體積有很大的增長。但觀測結果也與這一結論相矛盾,表明沒有足夠的星系合併來滿足所需的亮度增長速度。

第四個是宇宙結構。在大爆炸理論中,宇宙應該是完全平滑和均勻開始。結構從小到大開始,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但隨著望遠鏡深入太空,人們發現了越來越大的星繫結構,這些結構太大了,不可能是大爆炸以來形成的。

第五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大爆炸遺留下來的熱輻射。但是實際觀測中,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如此大的尺度上是平滑的,以至於在大爆炸中,我們現在在天空不同部分看到的區域之間達到平衡的時間太少了,甚至沒有太多時間以光速接收彼此的能量。因此大爆炸理論使用一種名為「膨脹」的未知力量,來消除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所有的不對稱性。儘管宇宙大爆炸理論需要七個自由變量來符合觀測結果,但這個理論實際站不住腳。

第六是暗物質。根據大爆炸的理論,宇宙中必須存在暗物質。特別是對星系運動的觀測,表明這種暗物質並不存在。地球上各種極其敏感的實驗也從來沒有探測到暗物質粒子。此外,如果暗物質存在,它將對星系產生粘性效應,這意味著許多被觀測到的長壽星系群應該根本不存在。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數宇宙學家對這一日益增多的證據的反應並不是認定大爆炸理論是錯誤的,而是增加了新的「參數」和假設,比如暗能量。

勒納是大爆炸理論的長期批評者,他認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就像皇帝的新衣,但是很多科學家不敢指出這一點。1991年,他寫了一本名為「大爆炸從未發生過」的書,在書中他批評了流行的理論,轉而提出了一個無限古老的宇宙模型。勒納的替代方案只是眾多可與「宇宙大爆炸」相媲美的理論之一,但沒有一款非常流行。例如,穩態宇宙假說表明物質仍在宇宙中創造,因此它是無限的,沒有起點和終點,而黑洞理論則認為宇宙起源於黑洞,每個黑洞中都有不同的宇宙。也有一些人認為整個宇宙都是計算機模擬的。

相關焦點

  • 想知道138億年前宇宙什麼樣子嗎?中國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圖為宇宙大爆炸宇宙是無邊無際的空間和其中的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物質的總稱,千百年來,人類就一直想探索宇宙的起源,於是就有以大爆炸理論為主流的各種學說的興起。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其中包括了如何理解時間和空間的本質?
  • 宇宙中存在比宇宙年齡還大的星球?或證明宇宙大爆炸理論是錯的
    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也是目前對於宇宙形成的一種合理推測,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當然這種理論也沒有被證實,但是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個理論是錯誤的。 宇宙的年齡大概為138億年,這個年齡對於一生只有幾十年的人類來說不可謂不長,可是一些科學家們卻在宇宙中發現了一些比138億年還要久遠的星球,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是否證明宇宙大爆炸理論是錯的
    ,受到很多科學家的知識,當然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也沒有被科學家所證實,但是也沒有具體的證據證明宇宙大爆炸理論是錯的。是否證明宇宙大爆炸理論是錯的。宇宙中可能存在比宇宙年齡還大的星球,他或許可以證明宇宙大爆炸的理論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雖然說宇宙的年齡對於,人類,或者說人類文明來說是非常長的,但是最近科學家卻又在宇宙中發現年齡甚至比一百三十八一年還要長的星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宇宙誕生理論遭到質疑,科學家發現比宇宙年齡還要早的星球
    眾所周知根據人類現有的知識理論中得知,地球上的生物早前都是單細胞,後來隨著環境產生多樣式進化,而人類也是逐漸慢慢進化而來,然而相比人類如何誕生,很多科學家更想要研究更深奧的問題,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相對於來說,現代理論認為宇宙源於一場大爆炸,而各大星系也是在這場大爆炸之後
  • 如果宇宙由奇點大爆炸而來,那麼奇點又是如何來的?
    數百年前,人類文明經過上萬年的發展,終於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而在科技的幫助下,人類也開始探索萬物的奧秘,探索事物的本質。在科學家的眼裡,宇宙才是人類終極探索目標,只有揭開了宇宙之謎,或許人類才能夠真正成為宇宙的神。宇宙的奧秘有很多,而最讓科學家感興趣的自然是宇宙的起源。
  • 宇宙的年齡只有138億年。為什麼可觀測宇宙的半徑是465億光
    根據計算結果,我們發現可觀測宇宙的半徑為465億光年,直徑為930億光年。很多網民看到這一點,很難理解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宇宙只存在了138億年。可以說恆星(以光速飛行)發出的光小於或等於138億光年,但是科學家測量到可觀測宇宙的半徑為465億光年,是宇宙年齡的兩倍多。這是矛盾嗎?
  • 為什麼宇宙會在138億年前出現?科學家猜測,可能是人類創造了它
    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宇宙的存在太不可思議了,它誕生於138億年前,在不斷的演化過程中,形成了一個非常穩定神秘的空間。宇宙的一切太有規範了,太有規律了,完全不像是一個自然誕生的空間。對宇宙認知的越來越多,科學家越會感到,宇宙就像是一個非常精密的龐大儀器,裡面的一切規則,規律等都不是亂來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有序在運行著。
  • 銀幣上的宇宙大爆炸,紐埃2019年大爆炸理論鑲嵌隕石彩色銀幣
    宇宙大爆炸,簡稱大爆炸(英文:Big Bang),是描述宇宙誕生初始條件及其後續演化的宇宙學模型,這一模型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和觀測最廣泛且最精確的支持。宇宙學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觀點為: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根據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觀測結果,這些初始狀態大約存在發生於300億年至230億年前),並經過不斷的膨脹與繁衍到達今天的狀態。
  • 與宇宙大爆炸有什麼神秘聯繫
    但是大夥知道嗎,我們看到的雪花屏和聽到的滋滋聲,其實有一部分是來源於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的遺留產物。那電視機的雪花屏和滋滋聲是如何與宇宙大爆炸產生聯繫的呢?現代宇宙學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是來自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大爆炸,如此恐怖的一次爆炸自然而然的就遺留下了「熱輻射」,這個熱輻射宇宙誕生的一瞬間一直到138億年後的現在一直都存在著,這是一種充滿整個宇宙的電磁輻射,因此也被叫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 宇宙真的起源於奇點大爆炸嗎?答案可能遠比想像的要複雜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都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宇宙的起源如何?我們生存的宇宙是如何來的?對於宇宙的起源,數百年來不知有多少科學家為些付出努力,期望揭開這個神秘的面紗,可是直到現在,我們對於宇宙的起源仍然沒有確定的答案。
  • 宇宙微波背景(CMB)真的是138億年大爆炸的餘暉嗎?它會消失嗎?
    在過去的138億年中,我們的宇宙一直在膨脹、冷卻和發展。 至少對於我們可觀察到的宇宙而言,炙熱的大爆炸本身是一次盛會,這是我們宇宙演化的「起跑槍」。隨著宇宙膨脹和冷卻,形成了原子核、中性原子、恆星、星系,最終形成了巖石行星,例如地球。 然而,當我們觀察宇宙時,即使在今天,仍然可以看到源自宇宙大爆炸的餘暉——宇宙微波背景(CMB)。 這怎麼可能?
  • 宇宙大爆炸理論很好解釋了宇宙的誕生,宇宙不是神創造的
    ,開啟了繼大航海之後的另一個探索,這次人類坐上了一葉扁舟,去探索那浩瀚的宇宙,在哪之後我們仰望星空,看到的不只是月亮和繁星,還看到了宇宙。宇宙各部分就好像手榴彈爆炸產生的碎片一樣。沒有天文學家曾預想到這些。哈勃的結果深深震驚了愛因斯坦——他的相對論要比哈勃公布的觀測結果早幾年發表——愛因斯坦一度認為,事情肯定出錯了。愛因斯坦為了迴避不穩定宇宙的可能性,甚至修改了自己的理論,宣稱存在一種平衡引力的新類型的力。託勒密的宇宙是微小而穩定的,牛頓的宇宙是龐大和穩定的,而哈勃所描繪的宇宙是十分不穩定的。
  • 宇宙起源於大爆炸,那麼宇宙中心在哪?
    大家好,我是鵬鵬,今天又到了跟大家一起探索宇宙奧秘的時間,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到底宇宙有沒有中心呢?宇宙是否存在中心?其實我們知道任何物體上都有中心店,城市有市中心,國家有首都,太陽系圍著太陽轉,那麼宇宙有沒有物理意義上的中心點?首先我們不知道宇宙是一個什麼物體,因為不是宇宙不是一維二維三維物體,而是四維或者更高維度的物體,我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形狀的。
  • 它是一顆古老恆星,年齡可能在140億年左右,比宇宙的年齡還要大
    對於宇宙的起源,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現代科學認為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大爆炸之後的宇宙快速膨脹的同時也在不斷形成各種天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有了現在豐富多彩的宇宙世界。我們都明白,宇宙在沒有誕生之前,是沒有任何天體,沒有任何物質存在的。
  • 宇宙起源究竟是怎樣的?科學家推翻宇宙大爆炸理論,各執己見
    人類從一個特定的類人猿祖先進化而來,那麼類人猿祖先從何而來?同樣,最初的單細胞生命形式經過漫長的歲月演變而成。那承載並孕育著生命的地球從何而來?地殼由宇宙中的氣體和塵埃組成。那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呢?那是最根本的問題所在。關於宇宙的起源問題,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和猜測,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最具說服力的理論,即大爆炸理論。
  • 現代自然科學重要概念連載六——大爆炸宇宙論
    大爆炸宇宙論是理論天體物理學努力去建造的宇宙理論模型,企圖使天體物理觀測結果能夠自洽,與其說是科學理論,不如說是哲學思想。  宇宙是時間、空間、物質的總和。宇宙指人類所存在的一個時空連續系統,包括其間的所有物質、能量和時間。對於這一體系的整體解釋構成了宇宙論。按照自然科學的解釋,20世紀中葉,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模型。
  • 跟宇宙大爆炸有什麼神秘關聯?
    其實這個雪花屏和滋滋聲其中的一部分是來源於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產物。電視機的雪花屏幕跟宇宙大爆炸的神秘聯繫是什麼?你現在看到了這個電視機雪花屏,是一種從宇宙誕生第一秒一直延續至今的,唯一可觀測的宇宙大爆炸的痕跡。它被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 宇宙138億年發展史,原來人類文明是如此短暫!
    在距今約138億年前,隨著一顆奇點的爆炸,時間和空間悄然形成了,而隨之產生的各種熱物質也開始以光速向四面八方飛散而去。137億年前,在眾多氣體和塵埃的原始雲層中,宇宙中第一顆真正意義上的恆星誕生了,它的名字叫「瑪土薩拉。」
  • 宇宙一直在膨脹,說明外面還有空間,那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
    按照我們關於宇宙的常識來說,宇宙是在138.2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當中誕生的,而目前我們人類可觀測宇宙也達到了930億光年,而可觀測宇宙的說法是指在理論上面,我們人類可以在930億光年的範圍之內,看到的星系、星系團等等物質結構,而根據宇宙膨脹的原理,目前宇宙依舊在以超高的速度膨脹,而宇宙既然能夠繼續處於膨脹當中,那基本上就可以說明在宇宙之外可能還存在宇宙
  • 宇宙在大爆炸前發生了什麼,3個奇思妙想,告訴你不一樣的答案
    當人類第一次仰望星空的時候,宇宙的神秘莫測,就已經根植於人類的內心深處。自古以來哲學家和科學家們反覆思考和探索宇宙的本源和生命的意義。宇宙,這個包含萬物的時空似乎成了人類文明,乃至各個星系中智慧文明的永久桎梏。逃不出的宇宙,撕不破的時空,似乎是我們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