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國際空間站開始建設,這項宏偉的太空工程到了2010年才得以完成並投入使用,目前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和加拿大的太空人參與到國際空間站的運營。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地球軌道上最大的空間平臺,多個國家的太空人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學科實驗和科學研究。與此同時,該空間站的運營需要定期的物資補充。
根據外媒報導,近期美國宇航局研發的「天鵝座」補給飛船成功地在維吉尼亞州的飛行基地發射升空,它將經過2天的時間飛到國際空間站的附近,然後由空間站內的太空人控制空間站的機械臂對飛船進行「捕捉」,從而完成飛船與空間站的對接和物資運輸。實際上這並非地面第一次向國際空間站輸送物資了,但這次天鵝座飛船的經歷一波三折。
天鵝座飛船的發射幾經波折
諾斯洛普是參與到這次空間站物資運輸的美國公司,同時這次運輸任務也是該公司第14次參與其中。按照原計劃,天鵝座飛船應該在9月29日就發射升空,但由於NASA飛行基地出現了天氣原因,發射計劃向後延遲了兩天。到了國慶當天,天鵝座飛船又因為地面系統軟體的原因而暫停發射任務,任務繼續延遲一天,最終在10月2日成功發射升空。
據了解,這次天鵝座飛船運輸的東西中包括了科學研究設備和物資,而物資中包含了太空人生活所需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一樣物資引起了公眾的注意,那就是一個價值2300萬美元的馬桶。據了解這個馬桶是由歷代太空馬桶改進測試得到的,將會解決太空人如廁時面臨的不便問題。
為什麼這個太空馬桶這麼貴?
一個太空馬桶價值2300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超過了1億元,這讓網友們驚呼這是什麼馬桶?純金打造的馬桶估計也不用這麼貴吧?實際上這個馬桶之所以這麼昂貴,當然與它的製作材料有關,但它的製作技術價值更高。一直以來,如何在太空中安全且穩定地如廁是許多太空人面臨的難題。
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發展到現在,太空人們已經不再用簡陋的如廁方式。這次被送上國際空間站的太空馬桶全稱為通用廢物管理系統,從名字上看它的作用不僅僅是一個馬桶,而是一個更為全面的廢物管理系統。該系統和之前的裝置相比更加自動化,而且重量和佔地面積更小了,對於太空人來說更加方便了。
除了運輸馬桶,天鵝座飛船還運送了這種蔬菜
在之前的運輸任務中已經有多種蔬菜被送到了國際空間站,目的就是將它們作為實驗對象,測試太空環境對地球植物生長的影響。這次運輸任務中多了一種新蔬菜,它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胡蘿蔔。據了解,接下來空間站的太空人將會圍繞胡蘿蔔展開一系列的實驗,營造不同的環境條件來觀察胡蘿蔔的生長變化。
最後他們會對在不同條件下成長的胡蘿蔔進行營養價值評估,以確定太空環境對它的影響。此外,空間站上的研究人員還將嘗試通過實驗將尿液裡面的尿素轉化成水和其他能量。據了解NASA還在尋求與商業公司的合作,比如雅思蘭黛計劃投資NASA多大12.8萬美元,目的是拍一支太空廣告。
由此看來,國際空間站的功能和作用除了進行基礎學科研究之外,還能夠挖掘出一定的商業價值。經濟發展是基層建築,幾乎所有的科研活動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因此國際空間站利用自身優勢進行商業合作也是可以理解的。雖然國際空間站上目前還沒有中國的席位,但是我們一直以來追求的是獨立自主的發展,相信中國未來的航天發展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