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幸福河湖】湖南:「河湖長制」譜就新時代治水歡歌

2020-12-25 央視網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裡水路到湘江——

  這首膾炙人口的湖南民歌,讓人們認識了一條美麗河流。走近瀏陽河,逶迤靈秀,清波蕩漾。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發出「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的號令。近年來,湖南省在全國率先構建「五級河長體系」,首創總河長令,形成了黨政同責、河長領治、部門聯治、流域共治、全民同治的良好態勢。2019年,瀏陽河入選全國第一批17個示範河湖名單。從膾炙人口的「美麗河」到一河碧水潤民生的「幸福河」,瀏陽河依託「河湖長制」譜就出「兩山」理念之下的新時代治水歡歌。

  涵養一河碧水到湘江

  瀏陽河,湘江一級支流河,幹流全長137.1公裡,流域面積4244平方公裡,流經瀏陽市、長沙縣、長沙城區後注入湘江。它發源於羅霄山脈大圍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兩個源流,二溪在瀏陽城東10公裡處匯合,始稱瀏陽河。

  在瀏陽河源頭支流之一的小溪河,青藤茂密、河水清澈的瀏陽河國家溼地公園映入記者眼帘。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一個廢棄砂廠,雜草叢生、垃圾密布,水質受到嚴重汙染。

  長沙市水利局河長制工作處處長尹慧向記者介紹道,「2019年,長沙市出臺了《瀏陽河示範河流建設實施方案》,為了從源頭涵養水源,保護綠水青山,提升沿河居民的生活品質,瀏陽市全面啟動瀏陽河國家溼地公園建設項目,通過建設河道型溼地、水源涵養林,瀏陽河源頭水生態環境得到修復、水生生物資源受到保護,管理亂象全面根治。」

  瀏陽市株樹橋水庫。人民網記者 餘璐攝

  坐落於小溪河的株樹橋水庫,是瀏陽河國家溼地公園的主體,也是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株樹橋水庫總庫容2.78億立方米,平均每日向長沙市供水量超過60萬噸。通過建立保護網絡、成立三支專業保護隊伍、建立水質預警系統、嚴控源頭汙染、強化依法監管等手段多管齊下保護長沙水源。」瀏陽市株樹橋水庫管理局局長黃永忠談道,通過綜合治理,水質達到II類水質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

  瀏陽市高坪鎮鎮長、鄉級河長張義根就是萬千護河大軍中的一員。「溼地公園附近有一堆建築垃圾,請河長辦派人儘快處理。」9月11日,張義根在日常尋河中發現有垃圾隨意傾倒問題,隨即在長沙市河長制APP平臺上傳照片、定位、記錄,短短幾小時,通過調取監控、責令處理,垃圾被清理乾淨。

  張義根僅是守護瀏陽河眾多河長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長沙市按照水利部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的部署要求,以行動方案為統領,以制度落實作保障,以考核問責促成效,有力有序推進全市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市投入整改資金5152萬元,完成405個『四亂』問題整改,清理非法佔用河道15.71千米,清理亂堆30萬餘立方米,拆除違章建築287處,全市河湖面貌持續改善。」尹慧說。

  如今,「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瀏陽河國家溼地公園成了「網紅」打卡地。公園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已記錄野生維管束植物524種、野生脊椎動物166種、21個物種被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良好的溼地生態系統,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繁衍環境,樹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更涵養了一河碧水到湘江。

  抓「三減三增」護「河清水秀」

  沿瀏陽河而下,在80公裡外的瀏陽市鎮頭鎮,波光蕩漾的躍龍河蜿蜒而過。

  躍龍河是瀏陽河一級支流,全長13.7千米,流域面積35.35平方千米,流域內人口1.27萬人。因周邊農戶養殖糞汙和生活汙水直排,躍龍河曾經汙染嚴重,水質長期為劣V類。2018年以來,通過採用「三減三增」綜合治理方法,躍龍河水質逐步改善,目前已穩定達到Ⅲ類標準,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今年56歲的鎮頭鎮雙橋村村民鄭夥亭對此深有感觸:「98年開始我就住在躍龍河邊,20多年前,村裡的生活汙水、家禽的糞汙都直排入河,完全是一條臭水河,平日都不敢開窗。這幾年,明顯看到水質變清了也不臭了,河兩岸也都種上了樹,環境好了,我們生活更舒心了。」

  躍龍河綜合治理,減什麼?鎮頭鎮鎮長趙舟飛談到,近年來,在河長制的推動下,鎮頭鎮開展「三減」。一是「減」畜禽汙染直排,為了守好生態底線,將沿河畜禽退養區延伸到1000米範圍,完成沿河109戶養殖戶的退養工作,還河岸一片寧靜。二是「減」生產生活汙水直排。三是「減」河道淤積垃圾。

  大江大河是流域的動脈,小微水體就是毛細血管。所謂小微水體,指的是分布在城市鄉村的溝、渠、溪、塘等,小微水體汙染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之一。

  「今年,瀏陽市計劃打造9個長沙市級小微水體示範片區和兩條長沙市美麗河流,讓水更清村更美。躍龍河鎮頭段就列入其中。」趙舟飛介紹說,為此,鎮頭鎮將繼續開展「三增」:一是增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設施,二是增農業綠色生態防控措施,三是增河道景觀示範創建,在躍龍河鎮頭段建設5.5公裡的沿河景觀帶,實現「一河一景一品一韻」,讓人民群眾共享躍龍河美景。

  瀏陽市躍龍河鎮頭段。人民網記者 餘璐攝

  原本「黑、髒、臭」的小微水體如今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長沙市水利局副局長孫沅表示,長沙市在治理大江大河的同時,堅持「大小共抓」,聚焦小微水體管護,把小微水體治理放在全市河湖長制推行和鄉村振興大局中來謀劃,打出小微水體整治「組合拳」,讓水留下來、活起來、淨起來、美起來。

  據了解,近年來,長沙市共摸排登記小微水體16.02萬處,明確村管小微水體片區河長5462名,成立小微水體管護隊伍976支,實現小微水體管護全覆蓋,全面改善農村水生態環境。同時,強化資金投入,從2018年起,市財政每年拿出8000萬元用於基層河長制補助,將「建設小微水體管護示範片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按照100萬元/個的標準對示範片區進行獎補。

  「2019年已完成20個小微水體管護示範片區創建工作,今年將創建小微水體管護示範片區30個。」孫沅說。

  河長制繪就生態新格局 打造「幸福河」

  走進長沙市開福區瀏陽河邊的月島河畔社區公園,處處可見鬱鬱蔥蔥的綠化帶。在綠蔭籠罩下,開福區近年來推薦的「中國好人」和道德模範事跡在信息版上一一展示給前來遊玩的市民。這些「好人」涵蓋了各行各業,這其中,就包含了「好人河長」。

  謝敏就是其中一位。「我退休後,平時經常來瀏陽河邊的月島公園散步,順便在河邊巡視,如果發現堤岸建設被毀壞、水體質量有問題、垃圾隨意傾倒等問題,我會及時通過APP向行政河長匯報,及時處理。」在謝敏看來,保護生態、愛護河湖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做好保護母親河的傳承更重要,在「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等節點也會組織學校學生舉辦護河活動,讓年輕人也成為愛河護河的志願者,共同守護瀏陽河。

  80後的陳豪,是年輕志願者中的代表。生在嶽陽,長在洞庭湖邊的陳豪,自小與水結緣。回憶起在湖邊摸魚捉蝦,零距離接觸大自然的童趣,陳豪對河流充滿著無限的憧憬。2017 年,他正式申請擔任「民間河長」。

  「我們全年記錄流域整體情況,從河道主體、水利設施、生態狀況、水岸空間、水域管理、保護利用等全方面統計記錄與調查研究,為水環境整治提供決策依據。」陳豪說,只有真實掌握了河流的屬性才能真正履行「民間河長」的義務。

  陳豪堅持每天早晚兩次巡河打卡,對河道保潔、非法捕撈等進行日常監督,此外,組織「民間河長」及社會愛河護河人士開展日常巡河,查找偷排漏排、垃圾亂堆、非法捕魚等問題,同時開展科普教育,傳播愛河護河理念。帶著初心和夢想,他堅持用腳步丈量河岸,用專業守護河流,致力做生態水利的設計師和建造者,生態水利的科普員和傳播者,用實際行動守護母親河。

  凝聚社會力量形成治水合力,河長制的推行,尤其是民間河長的主動參與,破解了「九龍治水」困局,全民治水繪就了生態新格局。

  瀏陽河美景。長沙市水利局供圖。

  湖南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瀏陽河給沿線城鎮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三年多來,長沙市緊緊抓住河湖長制「牛鼻子」,突出山水洲城特色,注重「管好盛水的盆」「護好盆中的水」,建立治水興水管水的長效機制。河湖長制已實現從「有名」到「有實」「有效」的全面轉變:河湖生態環境逐步好轉、水質持續提升、生態逐步修復,26個國、省控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從2013年的80%提升至100%,51個市控斷面平均水質達標率達到100%,瀏陽河等河流水質從V類、劣V類提升至穩定達到Ⅲ類,人民群眾在水環境方面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家鄉有支歌,一支流蜜的歌,你唱過我也唱過,千家萬戶都唱過,它染綠過湘江水,映紅過洞庭波,它流入湘江奔大海,歌聲飛遍全中國——

  金秋時節,《又唱瀏陽河》迴蕩在三湘大地。蜿蜒曲折、千頃碧波,瀏陽河賦予了這片土地似水一般的靈秀,久久為功,瀏陽河將成為讓人民滿意的「幸福河」。

相關焦點

  • 【逐夢幸福河湖】湖南:落實河湖長制 打造河湖生態新格局
    在湖南省水旱災害防禦事務中心督察專員嚴樂軍看來,今年湖南多地之所以能經受住水災的「大考」,和近年來持續大規模的水利建設的成果直接相關。  近日,水利部「築夢幸福河湖」主題採訪活動深入湖南省長沙市,實地採訪當地落實河湖長制工作情況。
  •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強化河湖長制 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近日,人民網記者圍繞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相關情況對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進行了專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治水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為推進新時代治水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魏山忠認為,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呵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需要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平臺作用,系統推進河湖管理保護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 黃陵縣召開「河湖長制」暨系統治水重點任務推進會
    黃陵縣召開「河湖長制」暨系統治水重點任務推進會 發布時間:2019-04-24 08:35:39
  • 河暢湖清風光美
    近年來,上猶縣積極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逐夢幸福河湖,呵護天然氧吧,河(湖)長制實現從「有名」「有實」轉向「有效」,越來越多「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湖躍然眼前。
  • 河湖長制知識小科普——什麼是河湖長制?
    1.什麼是河湖長制?河湖長制是各地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堅持問題導向,落實地方黨政領導河湖管理保護主體責任的一項制度創新。河湖長制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通過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2.河湖長制的主要任務是什麼?(1)加強水資源保護,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三條紅線」。
  • 甘肅蘭州:開啟「大數據 + 河長制」河湖生態管理新模式
    人民網蘭州1月7日電(魏怡)據蘭州市水務局消息,蘭州市水務局按照甘肅省委、省政府和蘭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強蘭州市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充分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基於四級河長體系的蘭州市河湖長制信息管理平臺,構建蘭州市水資源信息融合與監管應用,開展跨部門河湖治理業務協同聯動
  • 建設幸福河湖 扮靚大美星沙
    ,進一步縱深推動工程治水向生態治水、系統治水的轉變,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的蝶變,「美麗河湖」向「幸福河湖」的邁進,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為建設「力量之都、大美星沙」做出了積極貢獻。
  • 福建永春:河湖長制升級為全民治全域治
    國家、省、市控斷面Ⅲ類水質達標率100%,城市功能區水質穩定達標,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2017~2019年河湖長制考核連續三年位列泉州市第一名;創新「五全六治」治水舉措;入選福建省綜合治水試驗縣;桃溪生態修復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近年來,永春縣以河湖長制為抓手,積極探索河湖治理管護機制模式,大力開展全域治水,縣級河長深入推動,縣委書記親自部署
  • 我市舉行河湖長制工作新聞發布會
    統籌發力、系統治理,切實完成河湖治理「第一任務」等方面通報了2020年我市河湖長制工作開展情況。河湖長制實行以來,鄂爾多斯市水利局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圍繞「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聚焦「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突出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河道採砂綜合整治
  • 西藏日喀則河長辦開通河長制湖長制信息發布微信公眾號
    本站訊 為了進一步做好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的宣傳輿論引導,提高日喀則全市對河湖保護工作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營造全民參與監督、參與管水、治水的濃厚氛圍,日喀則市河長辦積極建立河湖管理保護信息發布平臺,於8月上旬正式開通日喀則市河長制湖長制信息發布微信公眾號。
  • 福建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當好「施工隊長」建設八閩幸福河湖
    7月30日,省委書記、省總河長于偉國在全省河(湖)長制工作推進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河湖保護管理「施工隊長」的責任,全面提升水環境治理工作水平,努力讓八閩河湖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 描繪「幸福河湖」新畫卷,閔行正在……
    這不——打造建成一批具有江南水鄉特點、海派文化特色、水城相融、人水和諧共生的「幸福河湖」,繼續擦亮河長制湖長制金字招牌!接下來,閔行這樣幹!近日,閔行區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會議召開,動員全區上下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進一步深化河長制湖長制,打贏碧水保衛戰。
  • 河清景美 看河長制下北京如何打造「幸福河湖」
    10月下旬,北京市水務局河長制工作處副處長宋磊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這樣介紹,在水汙染方面,全市直接入河的排汙口基本已全部消滅,生態環境監測顯示,目前全市已經沒有劣Ⅴ類水體。2017年8月,北京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機制,設立市、區、鄉鎮(街道)、村四級河長,共有5300多名河長參與了河長制工作。
  • 湖北省竹谿縣委書記調研河湖長制並開展巡河工作
    本站訊 8月18日,竹谿縣委書記、竹溪河河長餘世明帶領水利和湖泊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在竹溪河流域開展巡河工作,調研督導河湖長制工作。  「目前鄉鎮保潔隊伍建設如何?是否發揮作用?」「汙水管網延伸工程進展及運行如何?」
  • 西寧:「河湖長制」讓高原古城「長治久清」
    新華社西寧9月22日電(記者王浡)累計巡河5萬多次,巡河裡程達到3萬多公裡……記者從青海省西寧市水利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獲悉,西寧市在實施「河湖長制」兩年來,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體系已全面建立並順利通過了水利部第三方總結評估。
  • 治水思路從「線」向「面」擴展 河湖治理趨向精細化
    被稱為河長制升級版的湖長制,可謂生態文明建設的又一探索,承載著公眾對美麗家園的期待。  治水思路從「線」向「面」擴展河湖治理趨向精細化   河長制自全面推行已滿一年,河長制制度體系和組織體系已基本建立,河湖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推動解決了一大批河湖管理難題。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把握幸福河湖總脈搏 句容推進河湖治理換來...
    向居民宣傳河湖長制寶華鎮毗鄰南京,以便民河和七鄉河為界河,突破行政壁壘,深入南京市域開展河長制宣傳學習。今年10月,句容寶華鎮水利農機服務站副站長陳仇望為南京市長江小學的學生上了一堂河湖長制宣講課。「河湖長制進課堂,我們希望從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培養孩子們保護河湖環境的意識,具有長遠意義。」 陳仇望向記者說道。
  • 洮南全面落實河湖長制 護一灣碧水秀古城
    在河湖長制工作推進中,洮南市洮兒河河長專門針對該情況主持召開了現場會予以解決,今年1月16日,對確認的39處河湖違建全部完成銷號(拆除)工作,逐步恢復河道原狀,確保了河道暢通。  近年來,洮南市認真貫徹落實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系列工作,建立健全了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組建了以市、鄉、村三級「河湖長」為主要內容的「河湖長制」組織體系,梳理確定了《市、鄉、村三級責任河湖長名錄》,確定市級河湖長13名、鄉級河湖長36名、村級河湖長141名,實現了市、鄉、村三級「河湖長」全覆蓋。
  • 江西河湖長制升級版共護「一江清水」
    撫河流域生態治理、百裡昌江、南昌贛江風光帶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上猶園村、贛縣長村、龍南虔村等沿河流域打造的休閒農業讓村民享受生態治水紅利,這也是我省深入實施河湖長制升級版的重要舉措。隨著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號角的吹響,我省發出強化河湖長制升級版的強音,全面開展全省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整治,共護「一江清水」東流。
  • 為了一江清水向東流——我市全面推進河湖長制提檔升級紀實
    我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系列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幸福河湖建設,河湖長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1-9月份,全市9個國控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其中浠水蘭溪大橋斷面水質由1月份Ⅳ類提升為Ⅲ類,倒水馮集斷面水質由1月份Ⅴ類提升為Ⅲ類,全市河湖面貌及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