鰹鳥的鰹、小鴞的鴞、鬣蜥的鬣……野生動物版生僻字,你認識嗎?

2020-12-16 四川在線

/home/img/file/20190724/20190724074544_2124.mp4
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

這個暑假逛成都博物館,如果你帶小朋友漫步在「萬物熙攘:第54屆全球野生動物攝影展」,先別著急欣賞美如明信片的攝影作品,說不定你會被展籤上的「攔路虎」打個措手不及。

小鴞、鰹鳥、鬣蜥、襞魚……滿眼望去,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生僻字都該怎麼念?如果不認識,只能拖著孩子倉皇而逃。

其實參觀野生動物攝影展之前,不妨做些功課,先認識這些生僻字,了解這些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你才能氣定神閒,侃侃而談,讓隔壁張口結舌的觀眾膜拜不已。

管道中的小鴞(xiāo)

與父親一同驅車穿越這座城市的途中,不到10歲的印度小孩Arshdeep目送一隻小鳥消失在一根廢舊的管道中。他請求停車,取出父親的照相機和長焦鏡頭,隨後跪在座位上,並將它們架設在半開的車窗上,高度與視線齊平。沒過多久,一隻橫斑腹小鴞就出現了,身後緊跟著另外一隻。兩隻小鴞都直勾勾地盯著他看,表情蠢萌又帶著一絲警惕。

如果是經常刷展覽的朋友,估計對鴞不會陌生,文物中也有這樣的造型。2017年敦煌大展期間,史上首位女將軍婦好帶來了婦好鴞尊,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鳥形銅尊。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貓頭鷹,常出現在青銅器中。它晝伏夜出的天性、擊而必中的本領,讓其成為「戰爭之神」的象徵,是婦好乃至國王、將軍們的愛物。

而印度小攝影師拍攝到的橫斑腹小鴞,一般選擇在樹洞裡築巢,之後雌小鴞會在築好的巢穴裡產卵,最多的時候可以產下五枚。儘管橫斑腹小鴞是旁遮普很常見的鳥類,但它們多選擇夜間活動,白天幾乎見不到它們的蹤影。因森林過度砍伐,這對雌雄小鴞不得不選擇在城市築巢。

寄居海獅的鬣(liè)蜥

當義大利攝影師Emanuele沿著海灘散步時,海獅屍體腐爛的惡臭幾乎讓人無法忍受。他見過昆蟲以屍體為食,但當他發現鬣蜥捕食昆蟲時,他知道他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躺在沙灘上,難聞的氣味讓他難以呼吸,他捕捉到一隻鬣蜥從海獅屍體的眼窩裡往外窺視的一幕,命名為《眼中之眼》。

位於秘魯帕拉卡斯國家保護區的海灘附近,有1.5萬隻南美海獅,那裡是那些因疾病或受傷而死亡的海獅的墓地。還有一些海獅死於由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大規模偶然事件,即海洋溫度暫時上升。由於沙灘上幾乎沒有植被生長,鬣蜥就轉而以昆蟲為食。

廢棄物中的襞(bì)魚

「海洋是人類生活的受害者」,法國攝影師Greg如此說。馬尾藻類海草葉子因為大量的塑料垃圾間隔,無法聚集形成襞魚的藏身之所。有人將洋流攜帶的大量塑料製品,劃分為第七大陸。

作為擅長偽裝且貪婪的伏擊捕食者,襞魚通常藉助棕色的馬尾藻類海草形成的「漂浮島嶼」來追蹤獵物,並用頭頂的誘餌進行誘捕。近幾十年來,每年有1270萬噸塑料垃圾最終流入海洋,襞魚被迫與塑料垃圾中的一部分共享棲息地。

練習捕獵的鰹(jiān)鳥

經歷了數日的波濤洶湧後,海面迎來了平靜。英國攝影師Sue醒來發現海面上方盤旋著一隻年幼的鰹鳥。突然一條魚躍出了水面,鰹鳥迅速地俯衝下來。Sue立即反應過來,按下相機快門,成功捕捉到了鰹鳥俯衝下來捕魚時倒映在水中的畫面。

鰹鳥是一種非常瘦削的、具有空氣動力學作用羽毛構造的鳥類。成年鰹鳥足以靈活地捕捉移動的目標獵物,但這隻年幼的鰹鳥很可能只是在練習捕獵。魚躍出水面後,利用僵硬的胸鰭滑行,從而躲避水下捕食者,如金槍魚和馬林魚,但這使得它很容易受到來自水面上方捕食者的攻擊。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曾潔

相關焦點

  • 【微吉安】落難的領角鴞 我們送你「回家」
    近日遂川縣雩田鎮的熱心村民在山上勞作的時候發現了一隻受傷的「小可愛」由於不知道是什麼鳥便立即將它送到了遂川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經過縣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初步的鑑定,該鳥學名領角鴞,它有小型耳羽,白色頸圈,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關於大熊貓你不知道的事情
    在我們的印象中大熊貓是吃竹子的,但是這貨卻長了一個食肉動物的胃。大熊貓雖然也具有食肉動物吃肉的潛力,但它很少捕食動物或動物的屍體,這並不是它不喜歡吃肉,而是缺少機會。因為在大熊貓的分布區裡,大型的食肉獸很少,沒有多少殘屍剩首供它食用。如果它自己經常去捕捉鼠類等小動物,所得到的營養卻常常不足以抵償消耗掉的能量。
  • 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Kakapo(鴞鸚鵡)獲得冠軍,這是年度鳥從2005年評選以來,首次兩度獲得冠軍的鳥(2008年度也是它奪冠),超過紐西蘭國鳥kiwi。你或許不認識      原標題:紐西蘭評出年度 鳥類 不會飛的鴞鸚鵡再度當選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導,11月15日,2020紐西蘭年度鳥評選結果出爐!
  • 190種廣西野生鳥類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調整後的《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名錄》裡共包含了190種廣西野生鳥類,有21目45科,種類數佔廣西總鳥種數的25.34%。
  • 福建重拳執法保護水陸野生動物 嚴厲打擊濫食野生保護動物
    近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吸引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福建省頻繁開展相關執法行動和宣傳活動。  「觀賞野生動物可到動物園,不要籠養野生保護動物,更不能去食用這些野生保護動物。」
  • 郵票上的穴鴞——加勒比海阿魯巴島神奇的貓頭鷹
    阿魯巴國第一套普通郵票中的穴鴞1986年之前,阿魯巴一直使用荷屬安地列斯郵票,拿回郵票發行權後發行的第一套普通郵票就有阿魯巴穴鴞(35分),可見,阿魯巴穴鴞在當地是認知度比較高的一種動物。阿魯巴為世界自然基金會穴鴞極限片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阿魯巴穴鴞吧。
  • 男子收購出售 5 只鴞,檢方起訴要求他在獵捕地綠化荒山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3 月 27 日,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婁星檢察院提起的候某某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一案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
  • 到北海道的羅臼港,看罕見的毛腿漁鴞
    晚飯後,我們開車來到羅臼港一個偏僻的山溝,我進入觀察點,觀賞拍攝罕見的黃腿漁鴞。黃腿漁鴞又叫巴君之雕梟、毛腿魚鴞。 此時,攝影觀察點內被鳥友們擠得滿滿的,他們大多是來觀賞流冰群和虎頭海雕、白尾海雕的,順便觀賞罕見的毛腿漁鴞。由於2月觀賞毛腿漁鴞遊客太多,一般需要提前一年預定機位才可能訂到,而且只能預訂到一天的位置。我的左邊是一位是香港來的女性,她說這是她第二次來到這裡;右邊是一位北京鳥友,他是第一次來這兒。 晚上7點多,毛腿漁鴞來了。
  • 漯河市民街頭撿到一隻「像貓頭鷹的鳥」 專家:縱紋腹小鴞
    漯河市民街頭撿到一隻「像貓頭鷹的鳥」 專家:縱紋腹小鴞「這是熱心市民撿到交給我們的,現在移交給你們!」昨天上午,漯河市交警支隊秩序管理示範大隊黃河路中隊的段海雯,將一隻貓頭鷹移交給了開源森林公園。這隻鳥是前兩天中午一位熱心市民在路邊無意間撿到的。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褐林鴞:別看我萌,我可是王者!
    褐林鴞 作品來源:鄭山河  褐林鴞(>Strix leptogrammica)脊椎動物,鳥綱,鴞形目,鴟鴞科,林鴞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棲於山區密林中,國內南方多省有其足跡。照片攝於德宏。  褐林鴞體長為48—56cm,覆羽有橫斑,羽端顏色淺淡。眼周黑色放射狀羽毛看上去就像卷翹的睫毛,側邊還有棕色「眼影」,配合一雙無辜的大眼睛,的確是萌萌噠。  褐林鴞的喙堅硬而鉤曲,腳強健有力,是不折不扣的猛禽。
  • 這些罕見的鳥類,你都認識嗎?
    這些罕見的鳥類,你都認識嗎?大自然中的物種千奇百怪,這些罕見的鳥類,你都認識嗎?曳尾鸌上海鳥類新記錄曳尾鸌為鸌形目鸌科下的一種中型海鳥,體長39-43cm。嘴較細長,鼻管短,翅尖長,尾呈楔形,亦較長。2012年8月,颱風「海葵」將曳尾鸌迷鳥吹到上海,為上海的鳥類新記錄。
  • 海南增添兩種新鳥種紀錄 灰燕鴴和倉鴞是海南首次紀錄
    海南增添兩種新鳥種紀錄  灰燕鴴和倉鴞是海南首次紀錄  南國都市報4月1日訊(記者 張宏波)4月1日是「國際愛鳥日」。據了解,日前海南增添了兩種新鳥種紀錄——灰燕鴴和倉鴞。  3月22日和23日,海南觀鳥會一成員在海口西海岸先後兩次拍攝到一種美麗的小鳥。經過辨認是灰燕鴴。
  • 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類」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惠靈頓11月16日電(記者盧懷謙 陳正安)紐西蘭「年度鳥類」大賽16日公布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再次拔得頭籌。「年度鳥類」大賽是由紐西蘭獨立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舉辦的年度評選,旨在提高人們對紐西蘭鳥類的認識。
  • 「鴞」這個字怎麼念?
    而很多朋友會問了,「鴞」這個字究竟怎麼念?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鴞念xiāo。而在眾多的卣中,最為有趣的當屬商鴞卣了。商鴞卣念作shāng xiāo yǒu東漢時期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曾講到:「鶚,鴟鶚,寧鵝也。從鳥,號聲。」本義為鴟鶚,也作鴟梟,鳥類的一種。喙和爪呈鉤狀,爪鋒利,眼睛大而圓。
  • 到北海道的羅臼港,看罕見的毛腿漁鴞
    晚飯後,我們開車來到羅臼港一個偏僻的山溝,我進入觀察點,觀賞拍攝罕見的黃腿漁鴞。黃腿漁鴞又叫巴君之雕梟、毛腿魚鴞。此時,攝影觀察點內被鳥友們擠得滿滿的,他們大多是來觀賞流冰群和虎頭海雕、白尾海雕的,順便觀賞罕見的毛腿漁鴞。由於2月觀賞毛腿漁鴞遊客太多,一般需要提前一年預定機位才可能訂到,而且只能預訂到一天的位置。我的左邊是一位是香港來的女性,她說這是她第二次來到這裡;右邊是一位北京鳥友,他是第一次來這兒。晚上7點多,毛腿漁鴞來了。
  • 很像貓頭鷹的「廢柴」鴞鸚鵡:翅膀像是擺設、超長待機、呆萌可愛
    雖然鴞鸚鵡不會飛,但它們卻有強健的腿,這使它們能夠快速移動和攀爬林中樹木。那它們的翅膀完全是擺設嗎?非也。當它們想要下樹的時候,就會伸展小翅膀,以保證降落安全。鴞鸚鵡奉行「慢生活」的態度,對於自己的終身大事也是不緊不慢。當雄性鸚鵡4歲大、雌性鸚鵡6歲大的時候,才會考慮「結婚生子」。
  • 貓頭鷹真的是不祥之物嗎?鴞卣鴞尊告訴你真實的歷史
    一直是衰神一般的存在民間叫它報喪鳥視其為不祥之物但事實上周代以前貓頭鷹備受推崇本期文物之一鴞(xiāo)卣(yǒu)眼熟否似曾相識否憤怒的小鳥有原型古代貓頭鷹叫鴞這件商代晚期的萌物>外形是兩隻鴞鳥背靠站立眼睛突起紋飾精美卣是盛酒的容器頓時覺得酒都萌了本期文物之二鴞尊出土於婦好墓
  • 9個你不知道的鬣蜥冷知識
    現存有35種不同的鬣蜥,大開曼鬣蜥是鬣蜥科中最具視覺衝擊力的成員之一(如圖),也被稱為藍色鬣蜥,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自然藍色動物之一。它也是所有鬣蜥中最重的。目前,它們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中,野生的數量已經所剩無幾鬣蜥喜歡日光浴。
  • 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類」 已恢復到210隻左右
    紐西蘭「年度鳥類」大賽16日公布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再次拔得頭籌。「年度鳥類」大賽是由紐西蘭獨立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舉辦的年度評選,旨在提高人們對紐西蘭鳥類的認識。該組織每年從紐西蘭鳥類中選擇幾十種作為候選鳥,把它們的圖片、習性介紹、瀕危程度列在評選頁面上,網友可以為最多5種鳥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