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8年仍未穿上「四個兜」 這個班長帶出的兵咋樣

2020-12-20 中國軍網

隊伍裡的新兵一個個地離開,我望著漸漸空曠的操場,焦慮、躁動擠滿了五臟六腑。這時來了個黝黑精幹的老兵,目光像一挺機槍一樣在隊伍中四處掃射。突然,他眼睛盯住了我右手提著的上海牌灰色旅行袋。他用手拍拍袋子問我:「小夥子,什麼文化,裡面裝的是啥?」「報告班長,高中文化,裡面全是書。」「好,你跟我走吧。」終於有人選中了我,心裡不由暗自高興。在桉樹林裡走了一陣,直到一個「八二無炮連」的牌子撞入眼帘,方知自己分在了炮連。請看《解放軍報》的文章:

分 兵

■李根萍

載著江西籍新兵的綠皮軍列,在閩贛崇山峻岭中顛簸了兩天後,在一個深夜,停在了終點站——漳州。

下車分兵了,大家精神一點!接兵幹部大聲提醒我們。迷迷糊糊的我隨人流下了車,站在了隊伍裡,四處漆黑一片,只見站臺上昏黃的燈光下,幾個戴紅領章帽徽的幹部在人群中瞅來看去,將個子高的一個個新兵撥拉出來帶走了。

剩下的新兵接著全上了罩著綠色篷布的大卡車。上了車我們才知道,這是軍部首次分兵,留下的就在軍部當兵,有的還在軍首長身邊站崗執勤,頓時讓大家驚嘆又羨慕。

拉著我們的卡車在漳州城擦了個邊,然後一頭鑽進無邊的黑暗中,向著綿延起伏的深山轟隆隆地疾馳。一個多小時後,汽車拐進有哨兵站哨的營區停下了,大家又一次全體下車列隊。

接兵幹部又提醒我們,這是師部分兵,一定要打起精神,這裡沒留下,剩下的就要分到團裡的連隊了。這回我瞪圓雙眼,收腹挺胸,踮著腳尖,高昂著頭,恨不得個子突然長高一點,心裡企盼這回一定要爭取留下來。可幾個選兵的幹部在我身邊走了幾個回合,硬是未看上我,心裡好是失落。

卡車繼續載著我們到達團裡已是凌晨一點多了,大家列隊站在團操場上,等待最後一次分兵。陡然一陣秋風吹來,我冷得有些哆嗦。

隊伍裡的新兵一個個地離開,我望著漸漸空曠的操場,焦慮、躁動擠滿了五臟六腑。這時來了個黝黑精幹的老兵,目光像一挺機槍一樣在隊伍中四處掃射。突然,他眼睛盯住了我右手提著的上海牌灰色旅行袋。他用手拍拍袋子問我:「小夥子,什麼文化,裡面裝的是啥?」「報告班長,高中文化,裡面全是書。」「好,你跟我走吧。」終於有人選中了我,心裡不由暗自高興。在桉樹林裡走了一陣,直到一個「八二無炮連」的牌子撞入眼帘,方知自己分在了炮連。

第二天醒來,我好奇地走出排房,發現連隊駐在一個山腳下,後來才知這山叫光明山。連隊裝備的八二無後坐力炮,全稱「65式82毫米無後坐力炮」,簡稱「八二無」,是伴隨一線步兵作戰的主要反坦克武器之一。營區四處直線加方塊,連翠綠茂密的芒果樹也成一直線,高度也一樣,如巨剪修過。

我分在八班,昨晚來接我的正是班長,名叫張大虎,是河南人。他人如其名,虎氣十足,是聞名集團軍的神炮手,參加過邊境作戰,立過戰功,因文化低,當兵8年仍未穿上「四個兜」(當上幹部),只能一直在八班任班長。他兵齡比新排長還長,連隊幹部和戰士都十分尊敬他。

在牆上的榮譽欄裡,我獲知八班這門炮在自衛還擊戰中幹掉了兩個暗堡,是門功臣炮。從這天起,我就夢想自己將來也像班長那樣,當個威震戰場的神炮手。別的戰友業餘時間打牌、閒聊,我悄悄開始學習「八二無」的基礎知識和射擊要領,收集了一堆有關炮的資料。訓練間隙,我鬥膽纏著張班長教我射擊技術。他在訓練場上常繃著個臉,雙眼圓睜,不苟言笑,新老兵都怕他。我是他接的兵,對他自然少了幾分畏懼。一天,他見我糾纏久了,對我說:我先考考你,過關再說。「八二無」炮的口徑是多少?82毫米;炮重多少?30公斤……班長連發十問,一問都未難倒我,立馬對我認真看了幾眼。後來,他發現我對炮是真正的著迷,便點頭同意,破例收下了我這個「徒弟」。

新兵三個月訓練結束,我的軍旅生涯中又一次面臨分兵。營教導員見我有點文化,文字功底也不錯,想選我去營部當文書。連裡徵求我的意見時,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因為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百發百中的神炮手。張班長更是捨不得我走,急吼吼地衝進連部對連長說:這是個當炮兵的好苗子,調去當文書就可惜了。

教導員善解人意,也未勉強我,我終於留在了八班,成了一名真正的炮兵。背誦數據、計算距離、練瞄準射擊……這些課目我掌握得滾瓜爛熟,在同年兵中很快脫穎而出。

春節過後,團裡在光明山下拉開了演習比武的序幕,山腰和山腳下頓時硝煙四起,炮聲轟鳴。我連在首輪進攻中一發炮彈打偏,受到營裡的批評。在第二輪進攻中,張班長力薦我上。初生牛犢不怕虎,我憑著班長教的絕技和平時練就的本領,果斷地衝上炮陣,將炮扛在了肩上。隨著「咣」的一聲巨響,我擊發出去的炮彈像長了眼睛似的,正中了600米處的移動靶。新兵一炮成名,我戴著大紅花的照片上了師團演習快報。

一個月後,團裡選調優秀新兵學駕駛。連裡推薦的是連部的文書王小寶,名字報到營裡後,教導員大筆一揮,改成了我的名字,說「八二無」新兵中就數我最優秀。那時學開車當個駕駛員,是很多新兵嚮往的事,可我卻不願意,還是一心想當我的神炮手。可教導員點了我,連隊幹部不好再去說服了。

臨行前,我撫摸著班裡這門無言的炮,真有些難捨難分。這時張班長勸我:不要緊,你學完駕駛後再回八班來。

我學完駕駛回到連隊,張班長硬是把我從駕駛班要回了八班。重操舊業,與炮相伴,讓我如魚得水,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連長逢人就說:這小子好像天生就是當炮兵的料,將來要是進炮校深造一下,一定是一個難得的炮兵人才。

眨眼到了第3年年初,連隊讓我抓緊複習,準備報考炮校。誰知團裡在審核我的檔案時,發現我學的是駕駛專業,命令也是駕駛員,按規定不能報考炮校,我只能報考司務長訓練大隊。獲知這個消息,我靠著連隊門口的芒果樹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收到錄取通知書後,我又一次面臨極不情願的「分兵」。站在連隊門口的芒果樹下,真有些挪不動步。張班長來送我,再次鼓勵我說:沒事,你學業完成後爭取回連隊,我們還可在一起操炮……

司務長專業學習結束後,面臨又一次「分兵」。按規定我本應分配回團裡,可大隊政治處主任見我喜歡寫作,就硬是將我留下來分管新聞工作。從此我告別了連隊,告別了訓練場,整天坐在辦公室以筆為劍,以文代炮。

在後來的一次又一次的「分兵」中,我從團機關分到了師機關,最後分到了報社工作。流年似水,眨眼我的軍旅生涯跨過32個年輪,班長早退伍回老家了,連隊的炮也已經淘汰了。可我每次下部隊或是到演習場採訪,只要見到那一門門沉默黝黑鋥亮威嚴的火炮,就會情不自禁上前摸一摸,抱一抱,像是見到分別已久的老戰友。因為在我的內心深處,當一名神炮手的夢從未破碎……

相關焦點

  • 65式軍服,怎麼區分官與兵?軍官4個兜,士兵兩個袋
    細高個,說過湖北味很重,儘管在兵營幹了六七年了,但是鄉音未改。他的後臺是老指導員,可是老指導員轉業後,他又靠上了營長,可是營長也面臨著轉業。山西班長也是六七年的兵齡,個頭中等,人也長的比較敦實。愛喝老陳醋、吃紅燒肉,吸菸很厲害。他的後臺是我們的副連長,後來提升我們的連長。論資格,我們班長最老,當了八年兵,如果這次提不起來,他就面臨復員。
  • 當兵14年,拉練5次,了不起的班長一直在路上!
    與相對應的是,走在隊伍中有一名士官班長,渾身都散發著光和熱。這是班長第5次參加冬季野營大拉練(沒算上當新兵、帶新兵時走的4次),他是四級警士長,當兵14年,名叫梁燕波。小編才想著靠上前與班長聊聊,卻聽到對講機傳來一陣呼令。
  • 當兵的故事寫在背包帶上
    在部隊,打背包是項技術活。列隊、報數、報告,隊伍從頭喊到尾,偏偏少了河南籍同年兵史滿堂。這兵平時很老實,做事也認真,怎麼在這個時候掉鏈子。班長那個氣啊,站在宿舍門口,厲聲道:「史滿堂,你真是個屎滿堂,為啥還出來?」我們在外面站著,就聽見史滿堂滿口河南話大聲回答:「報告班長,褲子找不到了,哪個孬孫穿跑了。」班長毫不客氣令他:「光屁股也給我出來!」
  • 這個班長素質硬,專業技能一口清!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首個門橋與碼頭完美連接。「一班長,了不起!」官兵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一班長一根筋」談起董冬,連長王琦洵評價道。原來,在一次架橋任務中,連值班員考慮到天氣炎熱,就組織人員在回撤架橋器材時把裝具脫掉。「憑啥回撤就能脫裝具,回撤就沒有敵情嗎?.」
  • 大軍區司令員化名下連隊當兵,兩次訓練,差點暴露自己身份
    1958年9月20日,總政治部根據偉人的指示作出了《關於軍隊各級幹部每年下連當兵一個月的規定》。規定下發後,全軍上下迅速掀起了幹部下連當兵的熱潮,各級軍官積極響應,許多高級將領更是表現突出。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的楊得志上將是第一個響應號召下連當兵的大軍區司令。
  • 解放軍「種菜兵」當上戰鬥班班長
    解放軍「種菜兵」當上戰鬥班班長 (1/5) "← →"翻頁
  • 又是一年退伍季,三位老班長做了這樣一件事
    我離開時告訴我的兵「要奪回我們的標兵!」到現在的設施齊備有著每一代官兵的奮鬥回到家,我發一個朋友圈看到這些名單,無數個回憶湧上心頭31歲文工團老班長武炳然從話劇隊隊長到上海文工團幾乎走遍了整個上海的所有單位我當了十二年兵最難忘的,要數最後一年在野戰文化小分隊全國巡演三個月走遍了祖國山山水水上高原,下盆地
  • 新兵連快樂又苦燥,一人當兵全家光榮!
    我看著他不相信他會有這種想法,因為平時這個新戰士表現還是不錯的。出現這種思想狀態,肯定這個新戰士出現了問題,我問他為什麼想回家去?他說當兵太辛苦,扛三年槍什麼技術也學不了,回家還是兩手空空。我問他當初為什麼選擇當兵?他說父親讓他來參軍的,自己根本不想當兵。
  • 山河帶礪:班長被日軍砍了廿多刀都沒死,回來要我們叫他「斬崩刀」
    連長叫王直,系外省口音的北方人,排長唔記得叫乜了,班長叫周彬,副班長盧植濤,連長和排長都是在山圩打仗時戰死,連長被炸死的(判斷為桂南會戰)。3、系貴港冇幾耐就拉到南寧附近一個叫山圩(在扶綏縣)的地方同日本仔打第一仗。打之前韋雲淞同部隊訓話說:輸人不輸陣,幾大就幾大,打死罷就。4、打仗時候不記得什麼月份了,只記得穿長褲,天氣有點涼爽。三九二團曾經生俘過一個日本兵。
  • 南京軍區某舟橋旅特務連工程偵察一班班長 戰士就要時刻準備上戰場
    「不怕苦不怕累,兵的感覺才到位;敢流汗敢流血,練得身板硬如鐵 」  「這塊疤是當兵第二年戰術訓練時落下的,這道痕是長江駐訓時被荊棘劃的,這塊是2008年抗雪救災時留下的紀念……」提起身上的13處傷痕,崔棟國個個記得清楚。  崔棟國是個左撇子,第一次參加投實彈,出於安全考慮,沒有安排他參加。
  • 在六師炮團當兵期間的照片
    那年我們從蘭州出發,到新疆喀什36129部隊去當兵,在加農炮營營部,有兩個蘭州兵,因是老鄉關係走的近點,這是他們到一處參觀點合的影。在部隊他倆是衛生員,一個是三營營部的,一個是三營七連的,同年到團衛生隊衛訓班參加的培訓,這是在喀什留影。
  • 傳奇炊事班:中將班長帶出了2個上將兵,共走出了3位開國將軍
    提起炊事班,首先闖入大家腦海的是個什麼樣的情景呢?一堆人拿著鍋碗瓢盆,在圍著鍋灶做飯。可不是麼,在一般人的印象裡,這炊事班不就是一個給戰士們做飯的機構麼?然而呢,歷史上曾有這麼一個厲害的炊事班,只見這個炊事班裡,居然出了三位開國上將!
  • 一朝當兵,終生是兵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絕大多數軍人都要面臨退役這一角色轉變。軍裝離身,責任不變,兵味仍在,這是每一名有責任、有擔當、有情懷的退伍軍的選擇。兩年前,《解放軍報》刊登過一幅新聞照片,參加過邊境作戰、受傷退役的戰鬥英雄劉發奎雖年近六十,但仍然堅持宣傳國防知識。在給學生軍訓時,他踢出的正步有板有眼,完全看不出是一名退役殘疾軍人。
  • 為什麼部隊山東兵最多?
    哨位作者 | 武夫 漫畫 | 馬躍川在部隊,幾乎每一個人的軍旅都會遇到一個山東籍班長。一批批山東兵把「夠級」這種地方撲克遊戲帶入部隊,只要有一個山東兵在,他就能在一周內讓全班跟著一起打夠級。照此非官方推算,其實北京市2017年入伍的新兵,20%是山東人除了新兵入伍,山東人考軍校的熱情也冠絕全國,軍校考分往往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許多軍校都在山東放置大量招生名額。
  • 老班長退伍後,他帶的兵說出的8個字令人淚目……
    我們學擒拿、練格鬥、鑄血性,他說「兵就要有兵的樣子,面對困難的勇敢嘗試!怕苦怕累那是孬兵!」記得第一次雙槓練習的時候,我們怎麼也不敢嘗試,上去了胳膊就發軟。「班長,我手臂沒力氣,我還是去做基礎練習吧」,班長二話沒說,卻帶我們到草地上練翻跟頭。
  • 在香格裡拉當兵是啥滋味
    巡線時,有時一腳下去,雪就埋到了人胸口;有時一不留神,人就滑下陡坡一大截;有時,剛踏進河流,人就被激流衝出去好遠;有時,還未出深林,腿上就爬滿了螞蟥……  維護通信線路的官兵長年行走在雪山之巔、峽谷之底、江水之上。
  • 「英雄炮四班」班長,憑什麼這麼牛!
    王健所在的中部戰區空軍某地導旅,其前身部隊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王健是該旅「英雄炮四班」第23任班長。提起他,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入伍7年,王健先後2次參加閱兵任務,榮立過三等功,6次獲得嘉獎,5次被評為優秀士兵。一個年輕戰士為何能獲得這麼多榮譽?
  • 好男來當兵
    他驚訝於「北大的學霸也會來當兵」,但如今大學生士兵越來越多,「大概是來當兩年兵就走吧,北大學子怎麼會留在我們這裡。」這種念頭在常鵬輝腦海中一閃而過。從軍11年,這位老兵明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年退伍季,他都會送別一批戰友。不少來自各高校的大學生士兵,在兩年義務兵服役期滿後返校,「來部隊歷練一圈,回去大多發展得不錯」。
  • 「萌萌噠」班長大人,我在部隊最美好的遇見
    「班長,班長,我可以去上個廁所嗎?」「去去去,哎呀,這些小事,就不用請示匯報了。」我的班長,真的是萌萌噠。她總是忘掉自己的事情,卻會一直把我們放在心上。(二)第一次在部隊過年,特別想家。指導員說了,這班跨年哨倆人上。愣著幹啥,快幫我拿,我不記得我放哪了……」北京的冬天其實很冷的,但是那天晚上,我聽著四周圍此起彼伏的爆竹聲,看到了絢爛的煙花,感受著「眼前人」給我的溫暖,我好像沒那麼冷了,也沒那麼想家了。(三)我的班長,她有點萌,總會忘掉一些自己「重要」的事情,比如她的生日。
  • 日軍出動1個混成旅,此班長帶3人8個手榴彈解決,18歲立大功
    (浪淘古今事原創,發表於百家號,未經許可不得抄襲、洗稿和抓取)在抗日戰爭的戰場上,很多激烈的戰鬥最終取得勝利,並不是因為我們的兵力和裝備上佔優勢,也並不全是戰略和打法的優勢,其實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每一個士兵不斷向前衝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