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0月8日訊(記者劉微 通訊員徐振妍)最長黃金周即將落幕,疫情之後的國慶節,中國人補上了春節的遺憾,過出了「年味兒」。去哪兒平臺綜合了平臺各項數據發現:同比去年國慶長假,國人平均出遊多了0.6天,達到4.82天,相當於每個人國慶出遊住了5晚酒店;人均消費同比增了近200元,達到1809元;更多人選擇了更加高效、快捷的交通方式,全國假期乘飛機出行同比增長近1成。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旅遊業加速回血,內循環模式顯著。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湖北地區各項旅遊產品預訂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成以上。全國15個省、直轄市旅遊產品預訂量超去年。
多玩大半天 西部長線遊刷屏
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旅客的出遊信心快速恢復。最長黃金周和中秋節相遇,讓更多人走出家門看九州。今年十一期間,去哪兒平臺上平均出遊時長同比去年明顯增長,達到4.82天。相當於每位旅客在這個假期住了5晚酒店、多玩了大半天。
疫情導致的跨境出行受限,出境遊逐年增長的趨勢戛然而止。往年選擇境外長線遊的遊客今年將目光鎖定國內,平均停留時間的增長,讓自駕遊、深度遊、小眾遊等出遊新形式在國內火爆,更多以往被人們忽略的美景刷屏。
去哪兒平臺綜合機票、酒店、門票、玩樂等多項預訂數據發現,以四川、青海、甘肅、雲南、貴州、內蒙古為主的西部地區,熱度同比去年還要高。特別是四川的阿壩、青海的海西,各項旅遊產品銷量同比增了1倍以上,成為今年國慶絕對的熱門。
來鄂旅遊消費增加 預約成為新常態
旅行停留的天數增加,平均消費也在增加。今年國慶前各地政府頒布了門票免費或減免等多項旅遊優惠政策,但在去哪兒平臺上,國慶旅遊人均消費仍超去年。統計顯示,今年國慶人均出遊花費達到1809元,比去年同期每位旅客多消費200元。其中,來鄂旅遊人均消費達到1640.8元,比去年增長達218元。
分析發現,舉家出遊人群同比去年有明顯增長。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平臺上以家庭為單位的旅遊消費同比去年增長近5成,舉家出遊讓國慶過出了「年味兒」。
平均消費增高的另一個體現是消費結構的升級。更多人在今年國慶選擇乘坐時間段、效率高、更加安全的交通工具出遊。去哪兒網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分析,國慶期間,去哪兒平臺機票預訂同比去年增量達到15%;民航國內航線已承運1150萬人次,同比上升3.8%。他預測,民航總體旅客量仍將在節後持續回升,並且逐日升高。
民航出行人數快速恢復,票價卻同比去年降了。通過去哪兒平臺預訂機票的平均支付價格降了5%,只需要794元。去哪兒平臺成都出發預訂量前十的熱門航線中,僅有3條航線價格同比上漲。
不僅如此,以坐飛機為主的「飛機+租車」「飛機+火車」等多種交通工具組合的長線出行方式正在成為主流。數據表明,今年國慶租車新用戶大量增長的同時,火車票預訂平臺多城市銷量前十名省內線路佔一半以上。
高新技術的運用、數位化的管理、科學的調配讓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出遊更加合理、更加安全。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提前預約的旅客同比去年增加36%,「預約」成為旅遊的新常態。
湖北預訂恢復至去年同期七成
出遊時間增加、平均消費增長的背後,是旅遊信心的全面恢復。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節前山東青島、雲南瑞麗等地的疫情快速控制,因而並未影響到當地的國慶旅遊產品預訂量。湖北地區各項旅遊產品的預訂,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成以上。
哪裡的人來湖北旅遊?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深圳、廣州、上海、長沙、北京、杭州、重慶、廈門、南寧和青島是赴鄂旅遊前十的客源地。
在跨省遊客和本地遊客交織下,全國15省(直轄市)的旅遊預訂量均超過去年。旅遊產業「內循環」模式推動了今年國慶旅遊整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