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是起承轉合的一個歷史時期,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能人志士,舉個例子,我們熟知的開國將軍,勇立潮頭的毛澤東、周恩來等人……
但除了他們,很多女性也邁入了救國行列,一展抱負,其中包括了宋美齡。
宋家三小姐雖自幼在美國讀書,思想已與西方無異,可骨子裡流的還是華夏兒女的血,胸腔中跳動的還是一顆中國心。
青年時期,宋美齡有志節,渴望為國家做些事情,這個念想到她嫁為人婦後,依舊沒有改變。
蔣介石是宋美齡的丈夫,同時是國民黨的高官,一位野心勃勃的政客。
兩人相遇相知相愛,一部分是荷爾蒙作祟,一部分則是想借著對方的力量,扶搖直上九萬裡,在內憂外患時,能有一番成就。
西安事變前,蔣與宋因性格、生活習慣分居,但彼此相敬如賓,要說多恩愛也沒有,可也沒有到感情破裂,鬧離婚的地步。
西安事變後,兩人重歸於好,不再拘泥於生活中的細節,共同應對日軍侵華的時局。
在生活中,宋美齡沒有洗手作羹湯,和蔣上一任的妻子陳潔如相比,未必有人家那麼賢惠。
她不會下廚做菜,不會照顧蔣與原配毛福梅生的孩子,少有女兒家的羞澀,從來都是一副驕傲的樣子。
可她在政治上,確實是蔣介石的賢內助。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一聲槍響,打開了抗日民族戰爭的序幕,旋即,蔣介石發表了著名的「廬山講話」,表達誓死抗戰的決心。
那段時間,蔣氏夫婦形影不離,不管去哪裡,都是兩個人。
宋家信奉基督教,宋美齡是基督徒。
蔣介石原本信佛,與宋結婚後,也受洗入了基督。
在此基礎上,宋美齡的愛國情操是與宗教信仰捆綁在一起的,思想上,她禱告戰爭早點結束,並請求她的母親倪桂珍一同呼喚上帝,給予日本懲罰。
行動上,她常常不顧硝煙戰火,親自負責前線的勸募慰勞工作,還曾作為蔣介石的特使,訪問美國。
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離不開一個優秀的女人,蔣介石是統帥,宋美齡是他的門面與招牌,為他招賢納士,留住人才,促成合作。
對於這種說法,宋樂意至極,她的信念很明了:「我只要就丈夫的需要,盡力幫助他,就是為國家盡了最大的責任。」
在鋼槍利炮面前,她無所畏懼:「我們沒有眼淚,沒有傷感,中國應付國家災難和個人禍患的哲學態度,只埋頭苦幹。」
1938年,宋美齡乘坐汽車奔赴戰場,為官兵們包紮傷口,途中,汽車因轟炸導致輪胎炸裂,車體翻轉,宋美齡受傷。
聽聞訊息的戰士們大為感動,打仗也更加有衝勁了。
國共合作一致對外,最艱苦的兩年是1942—1943年。
共產黨在1942年之前,應對掃蕩和封鎖較為從容,但1942年就顯得有些吃力了。
比方說,羅榮桓所在的山東敵後抗日根據地,進入了鬥爭最複雜、艱苦的一年。
羅榮桓因勞累過度,腎臟出現問題,持續性尿血,醫生診斷說可能是腎癌或多囊腎,其他敵後根據地情況雷同,將領們一個人當兩個人用。
而國民黨守著的正面戰場也面臨著層層關隘。
艱危之際,宋美齡為了取得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支持與同情,接受了羅斯福總統的邀請,於1943年遠飛美國,訪問白宮。
她在白宮住了整整十一天,期間,出席各大會議,完成了對美國募款的任務,還發表了演說。
此行不亞於一場戰爭,需注意到方方面面,以達到出訪的最好效果。
如今,我們看宋美齡訪問美國時拍攝的照片,不難從老舊的影像中,看到她穿透時光的美麗與自信。
宋美齡一生都很少穿長褲,旗袍是她的最愛。有第一夫人的名諱相伴,宋美齡對衣著的要求甚高。
她認為,服裝關乎個人形象,個人形象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形象,所以一件旗袍,她最多穿兩三次。
訪美時,宋美齡帶了一件黑色旗袍。
就像將軍上戰場披盔甲一樣,這件黑色旗袍就是她的戰袍,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
旗袍襯出宋美齡的儀態,加之她本人高雅的風度和適度的言談,贏得了羅斯福夫婦及美國民眾的欽佩。
2月18日中午,宋美齡在國會演講,成為了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的中國人,也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荷蘭女王)。
大廳內座無虛席,國會內容全程通過廣播在全美轉播。
宋美齡演講時間為20至30分鐘,她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勸說美國將注意力從歐洲戰場轉移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眾人聽到慷慨激昂之處,禁不住鼓掌,掌聲響了5分鐘都還未停下。
一連數日,未能親臨現場的市民們,紛紛寫信到白宮,宋美齡一天就能收到數百封信件。
為了擴充演講的影響力,她趁熱打鐵,輾轉各地號召群眾,無一不引發熱烈響動。
全美的報紙刊登她的演講詞,部分記者對演講詞發表自己的評論。
25萬的美國人民支持宋美齡,就連主持國會演講的美國眾議院議長山姆·雷朋都說,宋美齡太高貴了,是他見過的最美的中國人。
一襲旗袍,獲贊無數,詩人卡爾·桑德堡表示,宋美齡所穿的旗袍,代表古老國度的文明,它無聲地在傳遞著一個訊息:美國人再不出手投入戰鬥的話,就喪失了人類應有的道義。
年中,宋美齡接到加拿大首相的邀約,到渥太華做了三日訪問,年末,又與蔣介石一起,赴埃及開羅。
兩人撞見了美、英、加三國首腦開會,英國首相邱吉爾見過宋美齡後,亦對她給予高度評價。
邱吉爾說,宋美齡是他在世上最欣賞的少數女性之一,還說她絕非弱者。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他還說,自己對蔣介石的印象模糊,所有的認識,基本上都是來自他夫人。
由此可見宋美齡的外交魅力。
的確,相比於陳潔如的顧家,宋美齡帶給蔣介石的是國際上的肯定,見慣了殺伐和徵戰的西方領導人們,都推崇宋美齡。
她的驕矜和嫵媚,她的才能,都不是普通女子所能比擬的。
蔣對於陳潔如,從來都是溫柔的。
在書信中,他總會稱呼陳為我親愛的妻,以熱愛你的介石為落款。
反觀他寫給宋美齡的信,則多以「美齡女士」或者賢妻愛鑑開頭,落款為中正。
可能不太了解以前名字讀法的人會覺得,蔣寫給宋的信太過疏離。
可蔣中正才是全名,字介石,普通人都要叫他介石,中正只有最親近的人才可以叫,其他人叫中正是不禮貌的,所以,蔣給宋寫的信其實更加親近。
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結合,如果上升到國家層面,反倒是比小情小愛,來的驚心動魄得多。
而狼煙散去,兩人的感情得到了沉澱,更加質樸。
蔣介石逝世後,宋美齡客居美國,住在孔家名下的公寓裡。
有一天,孔家小輩無意間問及,為何宋會嫁給蔣。
已是垂暮之年的宋美齡不緊不慢地拿出了一張珍藏已久的蔣介石的照片,眉眼帶笑地說:「是不是很帥,他還是那麼帥。」
本文由大薈師合伙人商城【劉尚悅】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