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與宋美齡(下篇)

2020-12-17 劉明生說長徵

民國是起承轉合的一個歷史時期,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能人志士,舉個例子,我們熟知的開國將軍,勇立潮頭的毛澤東、周恩來等人……

但除了他們,很多女性也邁入了救國行列,一展抱負,其中包括了宋美齡。

宋家三小姐雖自幼在美國讀書,思想已與西方無異,可骨子裡流的還是華夏兒女的血,胸腔中跳動的還是一顆中國心。

青年時期,宋美齡有志節,渴望為國家做些事情,這個念想到她嫁為人婦後,依舊沒有改變。

蔣介石是宋美齡的丈夫,同時是國民黨的高官,一位野心勃勃的政客。

兩人相遇相知相愛,一部分是荷爾蒙作祟,一部分則是想借著對方的力量,扶搖直上九萬裡,在內憂外患時,能有一番成就。

西安事變前,蔣與宋因性格、生活習慣分居,但彼此相敬如賓,要說多恩愛也沒有,可也沒有到感情破裂,鬧離婚的地步。

西安事變後,兩人重歸於好,不再拘泥於生活中的細節,共同應對日軍侵華的時局。

在生活中,宋美齡沒有洗手作羹湯,和蔣上一任的妻子陳潔如相比,未必有人家那麼賢惠。

她不會下廚做菜,不會照顧蔣與原配毛福梅生的孩子,少有女兒家的羞澀,從來都是一副驕傲的樣子。

可她在政治上,確實是蔣介石的賢內助。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一聲槍響,打開了抗日民族戰爭的序幕,旋即,蔣介石發表了著名的「廬山講話」,表達誓死抗戰的決心。

那段時間,蔣氏夫婦形影不離,不管去哪裡,都是兩個人。

宋家信奉基督教,宋美齡是基督徒。

蔣介石原本信佛,與宋結婚後,也受洗入了基督。

在此基礎上,宋美齡的愛國情操是與宗教信仰捆綁在一起的,思想上,她禱告戰爭早點結束,並請求她的母親倪桂珍一同呼喚上帝,給予日本懲罰。

行動上,她常常不顧硝煙戰火,親自負責前線的勸募慰勞工作,還曾作為蔣介石的特使,訪問美國。

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離不開一個優秀的女人,蔣介石是統帥,宋美齡是他的門面與招牌,為他招賢納士,留住人才,促成合作。

對於這種說法,宋樂意至極,她的信念很明了:「我只要就丈夫的需要,盡力幫助他,就是為國家盡了最大的責任。」

在鋼槍利炮面前,她無所畏懼:「我們沒有眼淚,沒有傷感,中國應付國家災難和個人禍患的哲學態度,只埋頭苦幹。」

1938年,宋美齡乘坐汽車奔赴戰場,為官兵們包紮傷口,途中,汽車因轟炸導致輪胎炸裂,車體翻轉,宋美齡受傷。

聽聞訊息的戰士們大為感動,打仗也更加有衝勁了。

國共合作一致對外,最艱苦的兩年是1942—1943年。

共產黨在1942年之前,應對掃蕩和封鎖較為從容,但1942年就顯得有些吃力了。

比方說,羅榮桓所在的山東敵後抗日根據地,進入了鬥爭最複雜、艱苦的一年。

羅榮桓因勞累過度,腎臟出現問題,持續性尿血,醫生診斷說可能是腎癌或多囊腎,其他敵後根據地情況雷同,將領們一個人當兩個人用。

而國民黨守著的正面戰場也面臨著層層關隘。

艱危之際,宋美齡為了取得美國對中國抗戰的支持與同情,接受了羅斯福總統的邀請,於1943年遠飛美國,訪問白宮。

她在白宮住了整整十一天,期間,出席各大會議,完成了對美國募款的任務,還發表了演說。

此行不亞於一場戰爭,需注意到方方面面,以達到出訪的最好效果。

如今,我們看宋美齡訪問美國時拍攝的照片,不難從老舊的影像中,看到她穿透時光的美麗與自信。

宋美齡一生都很少穿長褲,旗袍是她的最愛。有第一夫人的名諱相伴,宋美齡對衣著的要求甚高。

她認為,服裝關乎個人形象,個人形象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形象,所以一件旗袍,她最多穿兩三次。

訪美時,宋美齡帶了一件黑色旗袍。

就像將軍上戰場披盔甲一樣,這件黑色旗袍就是她的戰袍,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

旗袍襯出宋美齡的儀態,加之她本人高雅的風度和適度的言談,贏得了羅斯福夫婦及美國民眾的欽佩。

2月18日中午,宋美齡在國會演講,成為了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的中國人,也是第二位女性(第一位是荷蘭女王)。

大廳內座無虛席,國會內容全程通過廣播在全美轉播。

宋美齡演講時間為20至30分鐘,她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勸說美國將注意力從歐洲戰場轉移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眾人聽到慷慨激昂之處,禁不住鼓掌,掌聲響了5分鐘都還未停下。

一連數日,未能親臨現場的市民們,紛紛寫信到白宮,宋美齡一天就能收到數百封信件。

為了擴充演講的影響力,她趁熱打鐵,輾轉各地號召群眾,無一不引發熱烈響動。

全美的報紙刊登她的演講詞,部分記者對演講詞發表自己的評論。

25萬的美國人民支持宋美齡,就連主持國會演講的美國眾議院議長山姆·雷朋都說,宋美齡太高貴了,是他見過的最美的中國人。

一襲旗袍,獲贊無數,詩人卡爾·桑德堡表示,宋美齡所穿的旗袍,代表古老國度的文明,它無聲地在傳遞著一個訊息:美國人再不出手投入戰鬥的話,就喪失了人類應有的道義。

年中,宋美齡接到加拿大首相的邀約,到渥太華做了三日訪問,年末,又與蔣介石一起,赴埃及開羅。

兩人撞見了美、英、加三國首腦開會,英國首相邱吉爾見過宋美齡後,亦對她給予高度評價。

邱吉爾說,宋美齡是他在世上最欣賞的少數女性之一,還說她絕非弱者。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他還說,自己對蔣介石的印象模糊,所有的認識,基本上都是來自他夫人。

由此可見宋美齡的外交魅力。

的確,相比於陳潔如的顧家,宋美齡帶給蔣介石的是國際上的肯定,見慣了殺伐和徵戰的西方領導人們,都推崇宋美齡。

她的驕矜和嫵媚,她的才能,都不是普通女子所能比擬的。

蔣對於陳潔如,從來都是溫柔的。

在書信中,他總會稱呼陳為我親愛的妻,以熱愛你的介石為落款。

反觀他寫給宋美齡的信,則多以「美齡女士」或者賢妻愛鑑開頭,落款為中正。

可能不太了解以前名字讀法的人會覺得,蔣寫給宋的信太過疏離。

可蔣中正才是全名,字介石,普通人都要叫他介石,中正只有最親近的人才可以叫,其他人叫中正是不禮貌的,所以,蔣給宋寫的信其實更加親近。

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結合,如果上升到國家層面,反倒是比小情小愛,來的驚心動魄得多。

而狼煙散去,兩人的感情得到了沉澱,更加質樸。

蔣介石逝世後,宋美齡客居美國,住在孔家名下的公寓裡。

有一天,孔家小輩無意間問及,為何宋會嫁給蔣。

已是垂暮之年的宋美齡不緊不慢地拿出了一張珍藏已久的蔣介石的照片,眉眼帶笑地說:「是不是很帥,他還是那麼帥。」

本文由大薈師合伙人商城【劉尚悅】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宋美齡好奇蔣緯國的生母是誰,不料蔣介石閉口不答,宋美齡生氣了
    史海鉤沉,說有溫度的歷史 整理/趙金明1940年10月,蔣緯國準備從美國返回國內,此時的宋美齡正在香港養病,於是蔣介石特意讓蔣緯國在香港轉機去香港看望其繼母宋美齡。而在此之前,蔣緯國與宋美齡從來沒有見過面,所以蔣介石對兩人這次的初次見面非常重視。
  • 蔣介石為宋美齡種梧桐樹真相
    有民間傳言,美齡宮是蔣介石送給宋美齡的「生日禮物」,網友稱這條「世界上最牛的項鍊」是蔣公當年對愛妻的浪漫表白,但是真相卻並不是如此。 昨日,記者從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了解到,相關的歷史檔案裡,並沒有提到該處建築是蔣介石送給宋美齡的生日禮物。此外,陵園大道上形成「項鍊」的樹木也並非種植於同一時期。
  • 宋美齡和蔣介石作息不同,怕打擾蔣介石,特意讓工匠改裝了雙人床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和宋美齡在上海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此後的宋美齡憑藉著自己的才華和美貌,跟隨蔣介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參與了一系列活動,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關於宋美齡和蔣介石的婚姻生活,從二十世紀到現今,仍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 宋美齡陪同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的高光時刻,圖九是宋美齡抱孩子的照片
    宋美齡作為中國代表團顧問及蔣介石的翻譯出席會議。圖為1943年11月,蔣介石(左一)、羅斯福、邱吉爾、宋美齡(右一)在埃及米納飯店出席開羅會議時留影。 1943年11月27日,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在英國政府的安排下於開羅會議期間遊覽金字塔。
  • 蔣介石在外「私會」,宋美齡得知後說了一句話,蔣介石再也沒有找過...
    戴笠見了蔣介石的神情,心領神會。為迎合主子心意,戴笠建議把陳小姐推薦給蔣介石做英文秘書。而當時的陳立夫由於中統的失寵想討好蔣介石,於是欣然答應。蔣介石將陳穎帶回去當然不是為了給他做秘書,所謂自古英雄愛美人,沒過多久,蔣介石便躲著宋美齡經常和陳穎在外面私會。
  • 蔣介石晚年與真假遺囑 宋美齡命令放棄急救
    據座車侍衛人員事後追述,撞車瞬間,坐在後座的蔣介石、宋美齡都從椅子上彈了起來,兩人身體先是往上衝擊,繼而往前衝撞。宋美齡疼得在車裡哇哇大叫,她的脖子和雙腳受重創,幸未骨折。蔣介石雖然力持鎮定,但也撞得不輕,初步檢查,只發現下體有紅腫現象,起先以為沒有大礙。兩三個月後,榮民總醫院心臟科大夫為蔣介石作健康檢查時,發現了車禍後遺症的徵兆,醫師證實其心臟主動脈瓣膜可能在車禍中受傷。
  • 評傳、傳媒與傳說中的蔣介石宋美齡聯姻
    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姻,大概稱得上20世紀中國人的婚姻史中最受人關注、最被人津津樂道的一個。1927年12月1日的那場婚禮,幾乎開創了中國人婚姻史的一個裡程碑。婚禮分兩場舉辦──上半場「西式(基督教式)婚禮」和下半場「中國式婚禮」,充分體現了「中西合璧」的精神。
  • 蔣介石送給宋美齡的生日禮物,結果轟動了整個南京城
    在南京東郊四方城的小紅山上,坐落著一座府邸,那是蔣介石送給宋美齡的遠東第一別墅,又稱美齡宮。美齡宮景色優美,鳥語花香。蔣宋夫婦曾多次在這裡接待外國重要來賓。是南京的城市名片。美齡宮蔣介石深愛著自己的妻子宋美齡,因為宋美齡很優秀,能說的一口流利的英語,長期負責政府的外交事宜。為蔣介石分擔了許多事情。
  • 宋美齡同蔣介石終身未有一子!原因眾說紛紜,蔣介石日記道出真相
    宋美齡一生未為給蔣介石生育一兒一女,想必對於他們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大的遺憾。談起蔣介石的孩子,很多人想到的是蔣經國、蔣緯國。蔣經國,是蔣介石同髮妻毛福梅所生。毛福梅嫁給蔣介石時才19歲,是受父母之命所婚,兩人自然沒有感情基礎。後來為了同宋美齡結婚,蔣介石同毛福梅協議離婚。
  • 老照片:圖1蔣介石和尼克森,圖6蔣介石送給宋美齡的特殊禮物
    蔣介石和尼克森,後面是宋美齡和尼克森夫人。 蔣介石和馬步芳父子。
  • 蔣介石要是沒了臺灣還能去哪?宋美齡選了一個地方,蔣介石不願去
    蔣介石要是沒了臺灣還能去哪?宋美齡選了一個地方,蔣介石不願去文|明明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我國又進行了為時三年的內戰,最終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軍的失敗而告終,而在這之前蔣介石早就料到了會是這個結果,所以提前做好了撤離大陸的幾手準備,但是他可能沒有想到,這一走就再也回不到自己的故鄉了。
  • 宋美齡打開日記本,看到蔣介石的遺言,頓時失聲痛哭
    在20世紀,特別是在20世紀上半葉,蔣介石是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一九七五年十月三十一日生於浙江省寧波府奉化縣(今浙江省奉化市),一九七五年去世於臺灣臺北府士林居所。一九四九年,逃到臺灣,一九五五年四月五日,風雨飄搖的蔣介石在臺北士林官邸因搶救無效而病逝,他的一生就這樣寫下了一個遺憾的句號。
  • 從蔣介石對宋美齡的稱呼中尋找答案
    蔣介石作為近代中國的重要政治人物,其妻宋美齡也是民國時期備受矚目的名媛。兩人自1927年成婚後,其婚姻生活不僅在當時一直到現在也是坊間議論的熱點話題。究竟兩人是出於政治利益的聯姻還是情投意合的愛情,可以從蔣介石對宋美齡的稱呼中窺見一斑。
  • 宋美齡支招蔣介石逃亡瑞士,消息走漏全臺陷恐慌
    1949年4月23日,南京被人民解放軍攻克,使當時正在美國尋求援助的宋美齡驚恐萬狀。那段時間,她因擔憂國內局勢和丈夫的安全時常失眠。宋美齡為蔣介石找退路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稍稍喘了口氣。但宋美齡感到,美國不再支持蔣介石,國民黨無論如何也守不住臺灣。
  • 美齡宮現最美項鍊 傳說是蔣介石送給宋美齡的愛情信物
    美齡宮素有「遠東第一別墅」的美譽,據傳是蔣介石當年特意為夫人宋美齡建造,有人說,這是蔣介石送給宋美齡的愛情信物。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連建築上的欄杆、柱子好像都和美玲的年齡有關,可見蔣介石當年為討夫人歡心的良苦用心,從空中往下看,美齡宮像極一個鑲嵌了藍寶石的鑽石項鍊。
  • 宋美齡彩照:參加開羅會議,在埃及牽著蔣介石的手觀看古蹟
    宋美齡是一代風雲人物,她集美貌、財富、權力、榮譽於一身。她的丈夫蔣介石曾說:「夫人的能力,抵得上二十個陸軍師。」來看一組宋美齡彩照。這張照片為宋美齡在紐約通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向民眾講話。抗戰時,為宣傳抗日,爭取更多援助,一九四二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三年七月期間,應羅斯福之邀,宋美齡訪美。
  • 蔣介石與宋美齡的愛情,你喜歡梧桐,他便在南京種滿梧桐,羨慕!
    對於蔣介石與宋美齡的感情,後世出現了很多種說法,有很多的人認為兩人之間是存在政治關係的,覺得兩人並非真正的相愛,但是小編在這裡想說,其實蔣介石與宋美齡是十分相愛的。當時蔣介石為了追求宋美齡,知道宋美齡喜歡法國梧桐,便在南京種滿梧桐,這樣的事情,不是隨便說說的。
  • 臺灣臺北士林官邸,蔣介石和宋美齡的舊居,看看蔣介石有多浪漫!
    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是蔣介石和宋美齡到臺灣後的居住地。士林官邸環境優美,種植了很多花草。心形的通道,滿滿的愛意。宋美齡特別喜歡玫瑰花,所以蔣介石就從各地引進珍稀品種的玫瑰,建了一個玫瑰園。不是99朵,也不是999朵,送你一園玫瑰,這是多麼浪漫的事啊!景區裡有好多大型花藝,遊客競相拍照留念。
  • 南京的「法國梧桐」是蔣介石為宋美齡而種的嗎?
    提到法國梧桐,就會想起南京城,這座古城因梧桐樹而美,繼而產生很多美麗的傳說,其中就有種說法:當年宋美齡很喜歡法國梧桐樹,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在南京種了2萬棵法國梧桐樹,討宋美齡的歡心。
  • 1945年的北京老照片,圖6為蔣介石和宋美齡在碧雲寺
    1945年的北京,圖為蔣介石和宋美齡遊覽碧雲寺羅漢堂。1945年的北京,圖為蔣介石為新入伍的國軍海軍陸戰隊士兵佩戴胸章。1945年的北京,圖為蔣介石在碧雲寺 。1945年的北京,圖為蔣介石在慶祝抗戰八年光復北平各界歡迎會上致答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