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無軌電車:「大辮子」能自動捕捉電線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北京無軌電車:「大辮子」能自動捕捉電線

  按照北京公交的規劃,未來4年,平均每年將有大約20條三環內的公交線路改為電車,同時乘客乘坐無軌電車也會感覺更舒服。負責新一代無軌電車研發的福田汽車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100多輛具備自動捕捉電線技術的無軌電車明年將在城區上路,以往無軌電車過路口後司機趁進站時下車折騰「大辮子」搭線的場面,不會在這種新一代雙源無軌電車上演。更絕的是,這種新車的電池還可以回收剎車時的能量,可以節約10%至15%的運營電能。

  司機路口擺弄

  無軌電車「大辮子」

  昨日下午3時,一輛無軌電車在西單路口南進站後,司機立刻「嗤」的一下拉緊手剎,開門下車,一路小跑到了車尾。司機仰著脖兒,兩隻手裡各拽著一根連接「大辮子」的粗麻繩,費勁地找著高處的電網。乘坐無軌電車的次數多了,很多乘客都發現,因為城區很多路口的電車輸電線早已被撤掉,致使電車通過很多路口時都得把這「大辮子」摘下來,可通過路口後還要嚴絲合縫地掛回去重新給電車「通電」。

  另外,雖然現在兩輛無軌電車在一條車道上前後行駛時,後車都具備了撤線超車功能,但每次超車成功後,司機還得找地方停車再把「大辮子」掛回去——目前路上的電車只能「離軌」行駛8公裡,所以這些電車的「大辮子」在脫離供電線網後,必須儘快恢復原狀。常坐電車上班的市民陶先生將這種情況形容為:「超車省下的那點時間,很可能因為隨後還得停車折騰『大辮子』,又搭回去了。」

  不光是他,很多乘客都發現,這「大辮子」摘下來容易,可要嚴絲合縫地掛回去,好重新給電車「通電」,可是難倒了不少司機:少則半分鐘,多則三五分鐘,只要兩根「大辮子」不能重新搭回到電線上,電車就甭想順利往前開。

  福田電車「大辮子」

  自動接電線

  昨日,在福田歐輝客車生產車間,這輛在本市公交裡絕對算得上大腕兒級別的電車正在進行車架組裝,車尾代表「新能源」的電池圖案十分顯眼。

  「近期上路的公交無軌電車是我們今年交付的老一代雙源無軌電車,明年我們將會批量生產新一代產品。」福田歐輝客車技術中心新能源所所長王雷透露,乘客在車上可以實際感受到的最大不同在於,正處於研發中的第二代無軌電車,「大辮子」在脫離電線後具有自動捕捉線網的功能。

  也就是說,這種無軌電車過無架空電網路口時摘下「大辮子」,過了路口還能自己找到電網,避免了司機下車人工調整的麻煩。而這種「自動捕捉」技術,類似於很多高級轎車倒車時屏幕裡呈現的影像識別技術,即「大辮子」利用視頻攝像頭,自己可以「看」到架空電線的所在,然後自動向電網靠近,幾秒鐘的工夫,就可以「抓」到電線恢復通電。「『自動捕捉』在國外都屬於先進技術,我們將其引進消化再創新,明年就可以應用在福田汽車生產的新一代無軌電車上。」技術人員說。

  回收剎車廢能量

  能耗減一成

  跟近期上路的127路等老一代無軌電車一樣,未來生產的新一代無軌電車也具備「搭線充電」的技術能力,並初步定於明年春節後開始上路。而且,新款車型的電池箱能力更為強大——「大辮子」脫離線網時的續駛裡程達到30公裡,比前者提高了兩倍多。

  「冬天室外氣溫低於零攝氏度時,電池的充電就成了問題,因為在低溫條件下,電池充電時間大大延長不說,還很難充滿。」王雷說,而採用運營時「搭線充電」技術的電車則可以克服這些弊端。而且,最讓福田歐輝客車技術人員感到驕傲的是,這款新一代無軌電車還將開發出「制動能量回收」功能,並因此成為本市首款具備這一高端節能技術的運營公交車。

  具體來說,無軌電車在北京城區行駛時速保持在60公裡左右時,依靠改進電池箱回收每次剎車時產生的動能,隨後將其吸收回電池重新轉化為行駛所需電能,可以節省10%至15%的能耗。「可以說,這種電車每行駛100公裡,其中超過10公裡的能耗,都是來自電池對剎車能量的再回收,這種容易被忽視的『廢能量』得以循環利用,進一步增強了新能源公交車的節能性能。」王雷說。

相關焦點

  • 「大辮子」電車回來了!鄭州雙源無軌電車進入測試階段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慕嘉烜近日,闊別了十年之久的無軌電車再次亮相鄭州街頭,開始進入車輛測試階段,穿梭在農業路沿線的新型雙源無軌電車勾起了不少人的「大辮子」情懷。據悉,此次進入測試階段的農業路無軌電車採用的是雙源無軌電車,相比現在應用廣泛的電池驅動型新能源公交車,「大辮子」電車其實更加環保節能,堪稱「零排放」,而且運行成本低。農業路的無軌電車,設計比原來的「大辮子」更先進,車輛將採用雙能源驅動,既可以靠「大辮子」供電,另外在一些沒有接觸電網的路段,也可以使用電池組驅動,更加方便靈活。
  • 1998年瀋陽無軌電車5死2傷事故,「大辮子」公交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在此之前,瀋陽是除北京、上海之外,無軌公交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前言據記載,早在1925年,瀋陽就建成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在1945年日偽佔據的末期,瀋陽共有6條有軌電車線路,總長度25.1公裡,日最高客流量達81600人次。
  • 哈爾濱和興路上一處無軌電車專用電線脫落,太危險!
    龍頭新聞記者 姜軼東 文/攝曾幾何時,拖著兩條「大辮子」的無軌電車伴隨著幾代哈爾濱人的記憶與成長,如今「大辮子車」已經退役,但一些曾經的專用電線依然在馬路的上空懸掛。8日,記者在哈爾濱市香坊區和興路45號東北林業大學附近走訪時發現,在林業大學公交站臺附近,懸掛在高空的無軌電車專用電線有脫落現象,存在安全隱患。
  • 北京快速公交1號線今年「梳起大辮子」
    春節前後,快速公交1號線車廂內增加了中軸路文化、北京傳統文化等特色內容,彰顯了快速公交1號線沿線的老北京特色文化。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無軌電車線路已經達到了27條,核心區主要路段上,「大辮子」的身影也越來越多。
  • 展現無軌電車百年發展與變遷 高中生繪製"辮子電車"地圖
    東方網11月14日消息:「坐辮子電車,遊文化上海」。今年11月15日恰逢上海無軌電車運行100周年。近日,七寶中學一群高中生繪製了一張無軌電車線路圖,將一個世紀的「辮子電車」發展史串聯了起來,展現了申城無軌電車百年發展與變遷的生動情形。
  • 鄭州農業路雙源無軌電車B2區間車於元旦當天正式開通
    這個元旦,闊別了11年之久的無軌電車以一種嶄新的姿態重回大家的視野,「雙源無軌」的新型運營模式,讓記憶中的「大辮子」在性能與舒適性上又有了質的飛躍。帶著久違的情懷,承載著無數的期待,全新的「大辮子」向我們緩緩駛來。元旦當天上午,鄭州雙源無軌電車B2區間公交正式開通試運營。
  • 鄭州「大辮子」公交電車,要回來了?
    從房子大門上的字樣可以看出,這裡建的是一個高壓配電房,屬於農業路無軌電車的專用配套工程。無軌電車就是我們俗稱的「大辮子」公交車,它依靠電力接觸網供電驅動運行,農業路無軌電車項目是2017年立項的,經過三年多的規劃、設計和建造,看樣子這項工程離投用不遠了。
  • 老舊電車全部退出運營 空調「大辮子」電車上路
    記者了解到,這批更換的老舊電車,是大家熟悉的藍白相間的黃河牌JK6120D型電車。從2013年開始,濟南公交五分公司分3次對原有老電車進行置換,至此該車型電車全部退出正常運營。同時「大辮子」電車結束了無空調時代。  從1976年濟南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運營算起,「大辮子」電車已經伴隨市民走過了42年,串起了老濟南的記憶。大辮子電車自開通以來,經過了幾次更迭。
  • 車在地上跑,空中連電線,80年代這種電車你坐過嗎?
    1983年的北京郊區,一群市民聚集在一個公交站裡準備乘車上班。簡陋的車站,簡單的站牌加上樣式老舊的公交車,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的感覺。和現在相比,似乎也沒有很大不同。然而觀察力強的朋友會發現,這輛公交車很特別,車頂連接了兩個「大辮子」。
  • 鄭州農業快速路無軌電車進入測試 預計年底乘坐
    上路測試的農業快速路無軌電車10年前,鄭州無軌電車在金水路「落幕」,10年後,鄭州無軌電車在農業路「重生」。昨日,穿梭在農業路沿線的新型雙源無軌電車測試車輛勾起了不少人的「大辮子」情懷。2019年,鄭州啟動了新一輪無軌電車發展歷程,農業快速路上開始興建新的無軌電車系統,為鄭州快速公交的組成部分。新的「大辮子」電車更加環保節能據了解,此次進入測試階段的農業路無軌電車採用的是雙源無軌電車,相比現在應用廣泛的電池驅動型新能源公交車,「大辮子」電車更加環保節能,堪稱「零排放」,而且運行成本低。
  • 北京快速公交3號線要換「辮子」電車
    一位公交迷拍攝的疑似快速公交無軌電車照片在網上走紅,引發市民關於快速公交要換電車的猜想。  記者探訪發現,快速公交3號線正在架設電車杆,目前已完成85%。但公交部門並未透露「油改電」何時能完成。
  • 「雙源」無軌電車脫離「小辮子」也能繼續開行 L4自動駕駛客車引進...
    原標題:「雙源」無軌電車脫離「小辮子」也能繼續開行,L4自動駕駛客車引進「高科技」大開眼界!這三輛新型客車為:「雙源」無軌電車、L4自動駕駛客車、燃料電池客車。它們都採用全低地板設計,啟動「側跪功能」後,上下客門處離地高度低至28釐米, 一級踏步輕鬆上下車。同時還擁有寬敞的內部空間及超大客門寬度,大客流量過來也能適應。
  • 消失的成都記憶:無軌電車
    老成都的記憶:今天我們來說說另外一個話題,成都的無軌電車。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坐過成都以前的無軌電車。小時候,我偶爾會坐4路電車從中醫學院到人民公園去耍,票價很便宜。我記憶中,我坐的電車有個缺點,老是愛掉「辮子」,不知道大家遇到過沒有。
  • 還記得「上海辮子車」伐?這群「復古」青年為電車走遍全世界
    對於出門離不開的電車,上海人也把有軌電車親切地叫作「叮叮車」,把無軌電車稱為「辮子車」。上海俚語裡,還用「開無軌電車」形容一個人做事不著邊際,用「電車路」形容人額頭上的抬頭紋,用電車「翹辮子」隱晦地形容「去世」的意思。
  • 鄭州無軌電車又要回來了?農業路高架下已經鋪設電路線網
    河南商報記者 吳智星/文 王春勝/圖闊別9年,鄭州大辮子電車有望回歸。細心的鄭州市民可能會發現,農業路高架橋下,已經鋪設了電路線網。有人好奇,大辮子電車是不是要回來了?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實地走訪。該工程無軌電車路線西起雄鷹路,東至鄭州東站,全長20公裡。全線架設供電接觸網的路段為高架路段,約13公裡,其他路段車輛脫網電池驅動行駛。當時,鄭州市交運委和鄭州市公交總公司相關負責人均表示,無軌電車將採用雙源無軌電車車型,在高架橋下,電車依賴辮子充電行駛,在沒有接觸網時,電車依靠電池組驅動行駛。
  • 青島二代老式無軌電車將退役
    2月25日,記者從公交集團市北巴士公司獲悉,2路電車將更換首批新型雙電源無軌電車,後期5路與30路電車也將陸續更換新型無軌電車。電車更換第七代承載老青島人記憶1959年11月青島市成立了電車籌備處(遼寧路133號三樓),選派一部分人員去北京學習整流和維修技術,一部分去天津學習架線技術,一部分人員分赴北京、上海學習駕駛技術。
  • 無軌電車首次開進芳村!
    105路電車的前身「電車5路」,1982年1月運營,最初往返於白雲路和高基;106路電車的前身「電車6路」,1986年起運營,最初往返於文化公園至東山;1986年,國家對各地無軌電車編碼進行統一標準,兩路電車分別改為105路和106路。
  • 你怎麼看待無軌電車重現鄭州街頭
    說大白話就是兩種電源取電,一個是接觸網取電,和從前的電車一樣,這個大家都理解,另外就是電池取電,和現在鄭州街頭的新能源電車一樣,車上有電池,及時沒有接觸網,也能行駛,這個就和從前有很大區別了關於電車,有市民說,街頭這麼多新能源電車,為啥還得用無軌電車?是不是作秀?市民們還認為,從前的電車經常掉辮子,影響交通,現在電車也有辮子,會不會和從前一樣?
  • 「大辮子」的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杭州電車59歲生日快樂!
    59年前的今天,杭州第一輛無軌電車1路開通,杭州公共運輸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1961年建成的無軌電車線路從城站至拱宸橋,全長12.5公裡,途徑解放街(今解放路)、延齡路(今延安路)、法院路(今慶春路)、西大街(今武林路)、武拱路(湖墅路)。
  • 1983年的重慶無軌電車,你見過嗎?
    今天的重慶已經成為了一座知名網紅城市,各種奇特的交通方式更是令外地遊客大開眼界,大呼過癮。可是,有一種交通方式,曾經在重慶很流行,如今卻早已消失無蹤了,那就是無軌電車。為什麼說無軌呢?因為在民國時代,這種公交車下面是有鐵軌的,大家看民國戲的時候應該會留意到。但是後來,這種公交車變成了電車,電線架在空中,公交車伸出兩個「耳朵」,扣住電線,就這樣一路「滑行」了。因為線路都是固定的,所以這種公交車是不會隨意變道的,所有的路線都是設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