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沒去過天津的勸業場、百貨大樓、恒隆廣場、天河城;誰沒有到過金街、濱江道。我在天津生活的四十多年裡,幾乎每年都要走上幾趟,不專為去購物,也不為特意去就餐,就為那簡簡單單的遛一遛,走一走,眼前反覆更替著畫面就像那份蘊藏了很久的期盼。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幾個單身青年曾經在周末徒步從紅衛橋旁邊的八一麵粉廠出發,途經天津西站、北馬路、東馬路、和平路,在勸業場兜上一圈,買些穿的戴的,乘五路公交車往回趕。也不知道那個時候哪裡來的這般精神頭兒。那年月,僅僅是為溫飽而已。如今時過境遷,和平區勸業場周邊一天天都在發生變化,一日日總有新鮮靚麗的風景展現。每次,這裡總會讓人的心情平添幾多驚喜和愉悅,越看越覺得自己「太土」了。唯恐少看一眼,古樸與現代、傳統與新潮的靚麗瞬間就從身邊溜走,恨不得多看幾眼,多拍幾張照片,存到美好的記憶中。
自從1928年12月,天津勸業場創始人──高星橋打造新商業開始,「八大天」的文化娛樂享譽大江南北,交通飯店、渤海大樓、國民飯店、百貨大樓相繼崛起,擴展了商業外延。多少年來,華世奎的墨寶──「勸業場」,令無數遊人駐足仰慕。現如今,勸業場二樓打開「懷舊街區市集文化」,六樓再現「天華」,相聲曲藝再聚人氣,漸漸綻放出文化自信、文化興盛的英姿。如果說「勸吾胞輿,業精於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僅僅是文詞上的詮釋,創建乾淨清潔、環境優雅、時尚宜遊現代商業圈,建立具有現代符號的文化旅遊長廊才是當今發展之本。
勸業場商業圈以綜合整治、規範化管理和注入文化旅遊元素為起點,創文、創衛等工作深入人心,街道胡同到處都是「紅坎肩」志願者忙碌的身影,新街市新環境已蔚然成風。勸業場周邊是聞名全國的商業區,她不一樣的風景和氣質給四面八方的遊人留下深深的記憶。「天津好嗎?」「天津好玩兒的地方多嗎?」每每問到這些,人們的回答自然離不開勸業場,離不開勸業場周邊那些吃的、看的、玩的、樂的。
勸業場所在地──勸業場街,那是人口眾多的老城區,從商業外溢、佔道經營、共享單車擺放、快遞公司送貨等一點一滴入手,嚴格進行管理治理。街頭巷尾、商賈店鋪、沿街走廊再也看不到隨意佔道、貨品和廣告牌參差凌亂等場面,映入眼帘的是整齊劃一、井然有序的悅目場景。「和平區消費扶貧館」的引入,為帶動扶貧經濟注入了活力;「潮物經營,新韻金街」活動為攤位經營開闢了新的渠道,也拉動了夜市經濟,拓展了就業渠道,使得零售市場多元化發展。
勸業場商業區正以全新面貌迎接來自中外的八方來客。在這裡,人們可以享受天津文化元素的魅力,欣賞西皮二黃的音韻、聆聽「逗你玩」,體會津門曲藝的傳奇,感受百年老街的文化底蘊。天津勸業場文旅商圈在悄然奮進,我們的文化自信在悄然生長,君不見遊客的幾多歡笑,幾多留戀和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