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營儀式之前,每個班準備了一面旗幟,由大家集思廣益,親手描繪,設計出自己的班旗和口號,同學們的聰明才智和青春氣息充分展現出來。校黨總支劉照龍書記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鼓勵同學們聽從指揮、注意安全、認真聆聽、收穫知識,順利完成研學各項任務。經過半個小時左右的跋涉,同學們互相鼓勵,相互幫助,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渴望著在這裡學到更多的知識,進一步領略關中民風民俗。
置身於園林式的博物院,師生們一上臺階就被眼前氣勢雄偉壯觀的趙家門樓所吸引,大量精美的磚雕石刻圖案及其所蘊藏的吉祥美好寓意不禁讓他們駐足驚嘆。
在梨園內,師生們欣賞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華陰老腔的精彩演出。一曲聽過,學生們就已經深深迷戀上了這種原生態的地方戲曲劇種,還饒有興致地和老腔藝人們學唱起來,儘管唱的不是那麼的準確到位,但是他們表現的積極踴躍。每班還派代表上臺學習老腔技藝,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著,學生們依次參觀了享有「地上兵馬俑」美譽之稱的精品拴馬樁展廳和明清古民居一條街。在這裡,他們了解了古建築的藝術構造,房子何以半邊蓋,東西廂房、腰房和上房的用處,磚窯的構造,什麼是度量衡器具,十八般兵器又有哪些,古人用的婚轎啥樣子,各類菸具等等……他們一路上聚精會神地聽、仔細地記錄著,還不時提出些自己關心的問題來。
隨後,在講解員的耐心指導下,學生們親手參與製作了中國結、剪紙和拓片,這種手工體驗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們對傳統藝術歷史淵源的了解,還有效鍛鍊了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
面對著豐富多彩的研學體驗項目,學子們沉醉於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學校,探尋中華文化遺產的無窮魅力。師生們爽朗的笑聲表達了他們參加此次研學活動的心情,一整天的活動既有理論學習,又有動手實踐,真正做到了動靜結合,讓同學們大呼過癮。這次的研學旅行,不僅讓同學們見識到了關中民俗的特色,也為同學們展現陝西豐厚的文化底蘊。一天的研學之旅雖然短暫,但同學們在研學旅行中學習到的知識,感受到的文化卻是意義非凡。
學校出發
集合繪製班旗啟動儀式授旗劉照龍書記講話徒步拉練參觀中參觀栓馬樁古院探究參觀鐵鐘參觀老腔表演現場指導登臺體驗留下美好的瞬間樂在其中上善若水1上善若水2學習剪紙遊戲製作中國節學做拓片門前留影1門前留影2作者:魯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