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發軔於印度,最初僅為典藏佛骨、安葬僧人之用,在形制上基本為單一的覆缽式。但傳播到中國之後,塔的功用開始擴展為供奉佛像、收藏經卷,甚至演化為僧人的辦公場所,其形制也逐漸多姿多彩,成為中國古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塔的巍峨、莊重和肅穆,則讓其隨著社會的發展被賦予了更多的象徵意義,或鎮水、或鎮妖,以至於旌表。
河北淶水的這幾座古塔,均與寺廟有關,但在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之後,磚木結構的寺廟大多毀圮,而磚石構築的塔大多保存完好。
1、慶化寺花塔
慶化寺花塔
慶化寺花塔,位於河北淶水縣永陽鎮北洛平村;建於遼代,基座平面呈八角形,通高13米,為比較少見的「花塔」樣式,即塔的上半部分用磚砌成逐漸內收的「花束」,似蓮花含苞待放;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龍嚴寺塔(鎮江塔)
龍嚴寺塔
龍嚴寺塔又稱鎮江塔,俗稱水東塔,位於河北淶水縣婁村滿族鄉中水東村,清水河東岸;建於遼代,平面呈方形,為七層密簷式空心磚塔,上下收分不明顯,通高14米;201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西崗塔
西崗塔
西崗塔,位於河北淶水縣淶水鎮;建於遼代,平面呈八角形,十三層密簷式空心磚塔,自下而上逐層內收,通高36米;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皇甫寺塔
皇甫寺塔
皇甫寺塔,位於河北淶水縣義安鎮寺皇甫村;建於金大定年間(1161—1189),平面呈八角形,十三層密簷式實心磚塔,通高22米;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金山寺舍利塔
金山寺舍利塔
金山寺舍利塔,位於河北淶水石亭鎮東龍泉村;由尼泊爾人阿尼哥等資助金山寺禪師融廣惠興建於元大德四年(1300年),通高8.18米,平面呈八角形,十三層密簷式實心石構;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