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亞松為滬定製大型裝置 龍美術館裡造金字塔

2020-12-12 人民網

原標題:丹麥藝術家埃利亞松為上海定製大型裝置

龍美術館裡造了個金字塔

即日起,龍美術館西岸館丹麥-冰島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的中國首展「無相萬象」正在展出。這位擅長使用鏡面使人產生視覺幻象的藝術家,在龍美術館裡專門搭建了一個大型「金字塔」,每一位步入其中的觀眾都會先發出讚嘆,然後舉起手機猛拍。

埃利亞松1995年才從丹麥皇家藝術學院畢業,但進步神速,如今已在全球各地的公共空間創作出大型作品。埃利亞松的創作手法極為多樣,他喜歡用自然元素如水、霧、冰、石頭、光線來創作,對鏡像、反射、幾何模型、萬花筒結構、霓虹、金屬、玻璃等也運用自如。他曾在英國泰特美術館的大廳裡創造出天空和太陽的壯觀景象,作品吸引了200萬人次前來體驗; 他在紐約大橋橋墩上造出巨大的瀑布,與大橋上的車水馬龍融為一體; 他對光有特別的研究,創造出夢幻般的光影作品《美麗》,讓許多人為之著迷,劉益謙也特地曬出自己在作品前的背影照,並用「益謙體」寫道:「拍出我的背影,照出你的淚光。宇宙小戰士。」

這次在龍美術館的「無相萬象」展,被參觀者稱為「自拍聖地」。步入金字塔作品,塔內部的四面錐體,全部是玻璃鏡面,燈光打出巨大圓形,形成多重反射,令人目眩神迷。《觀賞植物》是三個金屬太陽能鍋灶,當中放著仙人球,多稜的鏡面把仙人球放大到有種猙獰相。

埃利亞松此次還利用黃浦江水為上海製作了一件裝置。他把黃浦江水凍成了五塊冰塊,根據不同時間形成不同的融化狀態。藝術家表示,不同的融化狀態,代表了時間的流動,它和龍美術館外面的黃浦江水生生不息的流動,形成了呼應。(記者 詹 皓)

相關焦點

  • 光、自然與人文——埃利亞松的「在現實生活中」
    Wavemachines 1995  以我所見,埃利亞松作品中出現的自然元素很多都能在冰島-丹麥的河川中找到他的「範本」,但是呈現的手法卻大相逕庭,如河床(Riverbed,2014)是直接在丹麥的路易斯安那現代美術館內完全忠實於自然地重現了一段冰島的河川
  • 視覺藝術大師埃利亞松,製造一輪「落日」讓全世界觀眾忍不住自拍
    在一份2016年的「全球私人美術館佔有率最高的藝術家」榜單中,49歲的冰島視覺裝置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 (Olafur Eliasson)排名第八,位列畢卡索之後。短短四年,埃利亞松在中國做了三次大型個展。
  • 博物館美術館裡的書店,誰點亮了誰?
    博物館、美術館裡開出的書店,有助於轉變展陳的理念。曾經,在公眾心目中,美術館是供專業藝術家服務的場所,也因此遮蔽了美術館的基本屬性和根本作用,讓公眾對美術館產生一種距離感。
  • 埃利亞松最大規模中國個展「道隱無名」3月25日登陸紅磚美術館
    漂流木、不鏽鋼、磁石  110×110×409 cm 攝影:延斯·茲赫  由藝術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畫廊和紐約譚亞·博納克達畫廊提供 © 2013奧拉維爾•埃利亞松 展覽將在紅磚美術館的園林、圓廳和8個展廳同時呈現一系列大型沉浸式裝置
  • 美術館裡的音樂會
    當晚,上海交響樂團首度聯手無界美術館,在科幻互動光影中帶來一場「沉浸」式演出,演奏家們為觀眾「零距離」帶來巴赫、莫扎特、聖-桑、德彪西等多位作曲大師的經典之聲。在這場美術館裡的音樂會,觀眾可進入演奏區域,近距離地看到演奏家的演出、感受他們的情緒和流淌而出的音樂,進而感受音樂與數字藝術相結合帶來的全新體驗。 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11月6日,上海交響樂團的單簧管演奏家在無界美術館演奏。
  • 用版畫復刻童真,「美術館裡上美術課」 潤物無聲
    日前,上海紫竹園中學高一四班的孩子們就來到了徐匯藝術館,在這裡上了一堂難忘的美術館裡的美術課。在聽完策展人導賞「預熱」後,這堂名為《我的藏品——凹版畫的魅力》的美術課就在展廳二樓正式開啟了。凹版畫與凸版畫的區別、美柔汀工藝、最早的美柔汀、當代美柔汀藝術作品,老師的講解置身於國內外美柔汀大師的畫作空間裡,別有一種現場感。
  • 美術館裡空無一物,有人卻能坐上一整天
    美術館內空無一物,參觀者都低著頭,慢慢步行,似乎在尋找什麼。原來,美術館裡的唯一館藏是日本女藝術家、雕塑家內藤禮的作品「Mother」。這是一個藝術裝置——地面上有一些小孔,不時湧出水滴,這些水滴流動、匯集、消失,時快時慢,充滿禪意。據說,有人為了能在這裡坐上一天看水滴,專門選在淡季參觀。
  • 廣州拍照 | 藏在美術館裡的最美角落!
    很少有見到開在美術館裡的咖啡館,周末打卡了廣東美術館,一進門口,就能看到左手邊的咖啡店。·屋外綠植茂密,環繞著藝術氣息的雕塑,那碩大透明的玻璃窗,午後陽光透過玻璃,照進屋裡,不經意間,拼湊成了美術館裡「最美」的地方。·因為一二樓正在布置新展覽,這個最美角落暫時無法開放,而我只能靜靜地看著那舒服的走廊發呆了!·️溫馨提醒:進館門票免費,需要帶身份證哦~
  • 到此一遊|美術館裡空無一物,有人卻能坐上一整天
    美術館內空無一物,參觀者都低著頭,慢慢步行,似乎在尋找什麼。原來,美術館裡的唯一館藏是日本女藝術家、雕塑家內藤禮的作品「Mother」。這是一個藝術裝置——地面上有一些小孔,不時湧出水滴,這些水滴流動、匯集、消失,時快時慢,充滿禪意。據說,有人為了能在這裡坐上一天看水滴,專門選在淡季參觀。
  • 感受湘土之美 6月到湖南美術館裡體驗民間美術
    6月7日,湖南美術館舉辦《湘土之美——湖南美術館裡的民間美術》之剪紙藝術公共文化教育活動。剪紙非遺傳承人老師現場為小朋友們演示了剪紙技藝,並教授大家剪紙技巧。紅網時刻6月7日訊(記者 胡邦建)6月7日,湖南美術館舉辦《湘土之美——湖南美術館裡的民間美術》之剪紙藝術公共文化教育活動,邀請親子家庭和小朋友們與非遺傳承人老師一起體驗剪紙藝術,感受傳統文化。本次公共文化教育活動圍繞剪紙藝術的主題,以美育課堂和藝術沙龍的形式展開。
  • 在美術館裡走馬觀花,在復古照片前盡情凹造型拍照
    美術館為三層,由越南和法國的設計師共同設計完成,所以風格上兼具了越南和法國的特點。1975年越南解放後收歸國有,1987年年設立為美術館,1991年正式對外開放,目前屬於越南一級國家博物館。如果研究不懂館藏的美術作品,看看建築也賞心悅目。明黃色建築建於法國殖民時期,風格上融匯了越南和法國的特色。進入要收門票,大概是每人3萬盾吧。注意,周一休息不開放!
  • 武漢市美術館裡熱潮湧動,武漢人觀展度周末
    文化武漢【武漢市美術館裡熱潮湧動,武漢人觀展度周末】 11月21日,北方寒潮南下。武漢氣溫降幅10°C左右,武漢市美術館裡卻是熱潮湧動。很多年輕人在開館前就在門口等候,其中一位李姓觀眾告訴記者,這個天氣逛街太冷,在美術館裡看看藝術展,可靜下心來過一個安靜的周末。 ​
  • 到此一遊|美術館裡空無一物,有人卻能坐上一整天
    美術館內空無一物,參觀者都低著頭,慢慢步行,似乎在尋找什麼。原來,美術館裡的唯一館藏是日本女藝術家、雕塑家內藤禮的作品「Mother」。這是一個藝術裝置——地面上有一些小孔,不時湧出水滴,這些水滴流動、匯集、消失,時快時慢,充滿禪意。據說,有人為了能在這裡坐上一天看水滴,專門選在淡季參觀。
  • 東源大型亞克力泳池專業定製
    東源大型亞克力泳池專業定製深圳市他拍檔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端透明泳池亞克力,適用於無邊界透明泳池,懸空透明泳池,大型海底世界、水族館,大型亞克力水景工程。可根據客戶要求提供定製專屬服務,專業提供工程設計、生產、施工、維護等一站式服務。
  • 在成都,美術館裡也能開茶館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家茶館,就是一家開在美術館裡的茶館,或者說,它本身就是美術館的一部分。你再藝術,能有我館裡的畫展藝術嗎?值得一提的是,在畫院裡,還有免費的圖書借閱角,你大可以挑一本深奧但感興趣的書,然後在院子裡舒服地消磨一個下午的時光。當然,畫院茶坊本身的地理位置其實也是一個優勢。直接說地址可能大多數人都不敏感,但只要說是在寬窄巷子盡頭,那就足夠形象生動了。而且相比寬窄巷子裡看起來消費就不低的茶館們,畫院茶坊的價格好歹也算是正常範圍內。
  • 在有中國紅牆壁的內蒙古美術館裡,欣賞你未曾見過的美術作品
    午後閒暇時刻,你是否想來美術館走一走,去感受一次藝術的薰陶。慕瀟桐這就帶你觀賞內蒙古美術館。內蒙古美術館位於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它是一座新館,建立以來,很受外國遊客和熱愛美術的朋友們歡迎。美術館是一棟有多個不規則項、使用功能要求高的複雜超限高層建築。
  • 龐茂琨大型個展「副本2020」亮相上海龍美術館 - 上遊新聞
    1月10日,著名藝術家、四川美術學院校長龐茂琨的大型個展《龐茂琨:副本2020》在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正式對觀眾開放,此次展覽由德國著名藝術分析哲學學者卡爾海因茨·呂德欽擔任學術主持,展出的幾乎都是龐茂琨的最新創作,囊括了繪畫、裝置等各類作品,觀眾們可以在展覽中看到龐茂琨在藝術創作上的最新實驗
  • 日本門票最貴的美術館裡有什麼?
    原標題:日本門票最貴的美術館裡有什麼? 這裡同時是日本最大的私立美術館,擁有日本最大的常設展覽空間,門票價格3240日元(約合人民幣194元),為全日本最貴。那麼這個日本門票最貴的美術館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呢? 大塚國際美術館以陶板複製畫為主,開設於1998年3月21日,由一般財團法人大塚美術財團運營。
  • 大型環保裝置作品《瞬間》亮相上海科技館廣場
    人民網上海1月21日電 1月17日,藝術家徐國峰大型環保裝置作品《瞬間》亮相上海科技館廣場,裝置高度四米,跨度超過八米,由近千個不同的廢棄塑料製品構成,來源於上海周邊的幾個主要的垃圾廢品集散地,藝術家花費近三個月時間完成作品
  • 在華熙的時代美術館裡面積很大,噠噠噠,疫情過後去的
    在華熙的時代美術館裡面積很大,噠噠噠,疫情過後去的,人很少,拍照聖地在華熙,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展覽,種類很多變,大部分都很適合拍照凹造型就是感覺現在的展沒有什麼特別有意義的,希望有改善,出門都是吃的,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