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中明清第一街——興化金東門老街

2020-12-18 騰訊網

江蘇興化市的金東門老街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明清以來,商業發達,日進鬥金,街區因此得名「金東門」。街區保護面積5.33公頃,發展脈絡分明,街巷肌理清晰,以東城門外大街為主軸,東西走向,長1200米,擁有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和魚骨狀街巷體系,保持和沿襲了明清時期傳統風格特色。金東門老街歷史傳承悠久,歷史遺存豐富,堪稱裡下河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歷史街區。

鄭板橋故居、上池齋、趙海仙洋樓等景點,如星宿般鑲嵌其中,漫步於古色古香的街市弄堂,思緒穿越百年,仿佛回到了詩韻悠遠的年代。

楊天民 攝

古巷深深,迴蕩著舊時的聲響。晨曦徐徐拉開帷幕,記憶中的叫賣聲,喚醒了古城的清晨,開啟了新的一天。

楊桂宏 攝

上苑風和芝草秀,池塘日暖杏花香。古街的一頭,百年老店上池齋藥店,藥香依舊。

江蘇省興化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老街深處有一座中西結合的建築,為清代名醫趙履鰲(字海仙)生活起居及診脈之處——趙海仙洋樓,趙海仙醫術高超、醫德高尚,被當時江淮一帶百姓尊為「半仙」。

江蘇省興化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一枝一葉總關情!鄭板橋故居內,青竹蔥蔥,沙沙作響的枝葉聲,是板橋先生「以民為本」的聲聲叮嚀。

張在峰 攝

夜色沉沉,老街上的狀元坊依然聳立,見證著興化的文風昌盛。牌坊始建於明代嘉靖二十六年,奉敕為狀元李春芳所建。

江蘇省興化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時光飛逝,歲月荏苒。如今的金東門在興化市「修舊如舊」的原則下,進行了整體修繕和布置,老街的昔日風貌得以還原。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在古今之間,猶如品嘗一壺溢滿歲月積澱的老酒,餘味綿長。

來源:中共興化市委宣傳部

相關焦點

  • 江蘇興化一條千年古街,藏於市井之中,名曰「蘇中明清第一老街」
    興化,古代稱昭陽,現為江蘇省轄縣級市,位於江淮之間,是一座雖非江南城市,但有江南水鄉之美的城市。興化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是江蘇省的歷史文化名城。要了解一個城市,首先要了解城市的老街,「金東門老街」就是了解興化的最佳場所。
  • 江蘇被遺忘的老街,被譽為「蘇中明清第一街」,門票0元卻沒遊客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中都有一條老街,比如南京的夫子廟、成都的寬窄巷子、西安的回民街等,不僅是老街,如今還是遊客聚集、商鋪林立的旅遊景點。在江蘇興化就有這樣一條老街,不過它沒有那些知名老街那般遊客絡繹不絕,甚至少被人所知。
  • 這座老街厲害,投資10億進行改建,被稱為「蘇中明清第一街」
    ,投資了10億進行了改建而成的,被稱為「蘇中明清第一街」,可以說這條街道的發展還是很不錯的呢!它就是位於我國的金東門老街,位於泰州興化古城東側,老街距今已有千年。明清以來,由於商業發達,日進鬥金,街區因此得名「金東門」。
  • 江蘇興化被忽略的老街,蘇中明清第一老街,知道這裡的遊客不多
    金東門老街位於興化古城的東側,從四牌樓開始就是興化的老街,也是興化古城三大歷史文化街區之一,有「蘇中明清第一老街」的美譽。老街分為西街和東街,我們去的是百年老字號上池齋、狀元坊所處的街巷,距離鄭板橋故居200多米,這條街巷對市民及遊客都是免費開放的,不需要購買門票。
  • 江蘇上千年的老街,遊客不多免費進出,曾是「蘇中明清第一街」
    江蘇上千年的老街,遊客不多免費進出,曾是「蘇中明清第一街」所以最吸引大家的還是那些在歷史發展中沉澱時間長,歷史文化氣息濃厚的這些景區,尤其是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老街。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江蘇的一條老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江蘇被遺忘的老街,被譽為「蘇中明清第一街」,門票0元卻沒遊客
    像北京的南鑼鼓巷、成都寬窄巷子以及南京的夫子廟都是前者, 但是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金東門老街卻屬於後者。蘇中明清第一老街」, 它的鼎盛時期就是在明清兩朝, 當時這裡的商業極為發達, 甚至能夠達到日進鬥金的程度, 因此這裡才被人們叫做是金東門街。
  • 泰州10多億改建的老街,被譽蘇中明清第一街,門票0元卻沒遊客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老街,不論老街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老街是城市繁榮的印記,是精神文明的載體,全國很多城市都把老街拆了建成現代化的步行街,甚是可惜。文化在城市中失去了載體,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泰州的金東門老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抽時間去了解一下。
  • 泰州10多億改建的老街,被譽蘇中明清第一街,門票0元卻沒遊客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老街,不論老街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老街是城市繁榮的印記,是精神文明的載體,全國很多城市都把老街拆了建成現代化的步行街,甚是可惜。文化在城市中失去了載體,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泰州的金東門老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抽時間去了解一下。
  • 遊記——金東門老街
    金東門老街一個有歷史文化的地方,必定保留當地老街。老街是一個城市的過去,往往是最能體驗生活的一面。興化老街戀戀不捨中告別上池齋後,繼續前行,前面則是東大金東門老街,一條明清衢道,古名通泰。說是老街,其實也就是一條小巷。
  • 興化「金東門」
    金東門位於中國江蘇省興化市古城東側,為興化古城三大歷史文化街區之一。金東門主要包括東城外大街、家舒巷形成的古建築群。 東城外大街橫貫東西,自天后宮巷與牌樓東路交叉口起,至農貿市場止,全長約496米,面積15.78公頃。 沿街尤其是東段保持了較好的傳統商業街風貌。
  • 五一去興化,6個小眾的景點供你選擇,名氣不大卻值得打卡
    五一在興化去哪裡呢?興化古時候稱為昭陽,又叫楚水,具有濃厚的歷史基礎。但是,如今人們提起興化,大多都只會想到油菜花田,但其實,興化的旅遊景點還有很多,有值得遊客前往觀賞遊玩的價值。筆者想專門的來介紹下興化的6個小眾景點,它們分別是:興化市博物館、興化縣署、李園船廳、四牌樓、鄭板橋故居和金東門老街。
  • 五一去興化,6個小眾景點供你選擇,名氣不大卻值得打卡
    五一在興化去哪裡呢?興化古時候稱為昭陽,又叫楚水,具有濃厚的歷史基礎。但是,如今人們提起興化,大多都只會想到油菜花田,但其實,興化的旅遊景點還有很多,有值得遊客前往觀賞遊玩的價值。筆者想專門的來介紹下興化的6個小眾景點,它們分別是:興化市博物館、興化縣署、李園船廳、四牌樓、鄭板橋故居和金東門老街。1.
  • 邂逅金秋,品味別樣興化
    特色攤位中有興化特色大閘蟹展銷、還有傳統蟹八件的剝蟹表演,全面展現了興化大閘蟹的飲食文化。儒學街及與之相連的古巷中相距不遠的金東門老街,則保持和沿襲了明清時期傳統風格特色。金東門老街位於興化市古城東側,金東門老街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明清以來,由於商業發達、日進鬥金,街區因此得名「金東門」。
  • 不要錯過這個春天,到興化看水上油菜花、走金東門老街
    我不想錯過這個春天,第一站便是江蘇興化。興化,給我帶來了許多驚喜。我看到了夢寐以求的千垛水上油菜花、如夢如幻的李中水上森林、美麗的田園鄉村碧水東羅,還有市區大大小小的人文歷史景點,如鄭板橋故居 、金東門老街、狀元坊、四牌樓、八字橋等等。
  • 泰州興化,一座被低估的歷史文化名城,風光秀美且歷史古蹟眾多
    ,後又隸屬泰州、高郵、海陵縣,元明清三代皆隸屬於揚州府,也是在這一段時間興化可謂文人輩出,我們所熟知的鄭板橋、施耐庵等都是興化人,以至於有了「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的說法,因為當時的興化屬於揚州府。,那就要從當地的名人和古建築群說起,到興化遊玩,興化市博物館、鄭板橋故居、金東門老街這三個景點那是一定要去的。
  • 100多年前發生瘟疫,泰州興化的中醫是怎麼應對的?|遊遍江蘇
    這樣「亂石鋪街」般的字體,就是傳說中的板橋體,引來不少人爭相模仿,而鄭板橋自稱自己的書法是「六分半書」,這又是什麼說法?施耐庵文化園除了鄭板橋,興化的另一位著名文人就是施耐庵了。除了施耐庵,明清以來,興化還誕生了許多著名的小說家。直到今天,興化依然有數不盡的文學愛好者投身於小說創作中,因而也有了「中國小說之鄉」的美譽。如今,興化有八十多位江蘇省作協會員,16位中國作協會員,其中有三位作家獲得了茅盾文學將、魯迅文學獎。
  • 江蘇啟動「興化賞秋香 免費吃螃蟹」秋遊活動
    自9月初在江蘇興化舉行「2016中國·興化品蟹賞菊旅遊季」推介會之後,興化千跺景區已於9月9日正式開園迎賓。為使廣大遊客既能感受到興化淳樸的民風與熱情,又可輕鬆愉悅地度過美好的旅遊時光。  全球「四大花海」之一的千跺景區在秋風的吹拂下,就像是打翻了調色板上的顏料一下,在日月的交相輝映下,呈現出「人在花中走,一垛一顏色」的美景。
  • 山河無恙踏青賞花正當時,興化千垛景區成為全球「四大花海」之一
    DAY1:杭州自駕-興化東羅村-入住耕朵民宿DAY 2:千垛菜花景區--李中水上森林公園DAY3:鄭板橋故居—上池齋藥店—金東門老街—趙海仙楊樓—東嶽廟—興化博物館—鄭板橋紀念館—施耐庵紀念館—李園—四牌樓—範仲淹紀念館【全球「四大花海」之千垛景區
  • 豪華至尊 烏巾蕩溫泉 興化早茶 垛田油菜花 水上森林公園 碧水東羅 金東門老街2日
    水上森林 碧水東羅 鄭板橋紀念館 金東門老街純玩2日推薦理由:魚米之鄉——興化有它獨有的名片——垛田花海奇觀。3月26日油菜花節開幕,春季這裡是油菜花的海洋,興化的油菜花素有全球四大花海之稱,用鮮花繪畫五彩垛田,走進具有垛田特色風貌的花海中。一眼望去,五彩繽紛,讓你留念花叢中美不勝收。
  • 除了油菜花田,興化這6個小眾的景點也值得一去,你都打卡了嗎?
    興化,古稱楚水、昭陽,位於江蘇中部、江淮之間,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這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豐厚、人才輩出的城市,在南宋鹹淳到清光緒年間,興化有260多人中舉,90多人中進士,1人中狀元。大多數人來興化旅遊都是衝著油菜花田而來,卻忽視了這座小城中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