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哥說事:戰鬥至死,終是割地賠款,納卡的屈辱我們也經歷過

2021-01-08 騰訊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昨日財經夜讀&潘旭東財經說

從我國最西邊的國境線再往西,大概2400公裡左右,一場慘烈的戰爭剛剛在那裡劃上了一個休止符。

這是一場無關我們生活的吃瓜事件,它的微不足道甚至不如「秋天的一杯奶茶」。

是的,關於戰爭的原因,該地的歸屬,在那些微弱的聲音中,也分成兩派,各說各的理。

然而今天,我忍不住描述一些納卡戰爭(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場景,不是說要選邊站,而是面對這些場景,我們是如此的似曾相識,那些全民參戰的悲壯、荒野遺屍的悽涼、割地賠款的無助、百姓的顛沛流離等等,這些戰爭的創傷和痛,我們也曾經經歷過。

所以,當我身處於和平年代,讀到有關納卡戰爭的種種慘狀,不自覺想起我們的祖國,止不住淚流滿面。

幸哉!山河無恙;幸哉!生在這盛世年華。

撤離!不給亞塞拜然留下一磚一瓦

根據雙方達成的停火協議,亞美尼亞將放棄其在1994年納卡戰爭中奪取的亞塞拜然領土,雖然可以繼續保留一條寬5公裡的走廊,保持亞美尼亞本土與納卡地區的聯繫,但亞美尼亞軍隊必須向亞塞拜然軍隊移交克爾巴佳區、阿格達姆區和拉欽區。

亞美尼亞當地居民不得不從割讓的地區遷移,大批當地居民被迫收拾行李依依惜別。根據亞阿兩國達成的停火協議,亞美尼亞村民要在11月15日前,從納卡撤出,將這些土地歸還給亞塞拜然。

臨行前,許多平民自發燒毀自家的房屋。不給亞塞拜然留下一磚一瓦,是他們共同的心聲。站在自家被燒成廢墟的房屋前,很多人都在默默流淚,此時的他們是否心中充滿了仇恨?

一位民眾向《法新社》表示,"今天每個人都得燒毀他們的房子"、"這是我的房子,我不能把它留給突厥(亞美尼亞人常以此稱阿塞拜然族)。"

查勒克塔爾(Charektar)以及其周邊地區至少有數10幢房屋被燒毀,濃煙因此瀰漫在整個山谷。

目前納卡地區有數以萬計的平民百姓失去了家園,淪為難民。在入境亞美尼亞的邊境公路上,等待入境的車隊已經排出了十幾公裡。

悲壯!已戰至「彈盡糧絕」

持續數十天的納卡戰爭暫時落下了帷幕,此次戰鬥造成包括平民在內的4000餘人死亡、8000餘人受傷,另有數萬人淪為難民。

傷亡1.2萬餘人多嗎?作為高加索地區的一個小國,亞美尼亞國土面積僅2.98萬平方公裡,比我國省域排名28位的臺灣地區還小0.62萬平方公裡,不到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一半,也不及浙江省的三分之一,更不要說內蒙、新疆、西藏了。其總人口僅306.25萬人(2019年8月),僅相當於我國的一座小城人口。

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亞塞拜然出動土耳其援助的TB2無人機,基於其飛行高度優勢,進入納卡地區如入無人之境,肆意轟炸亞美尼亞軍隊的軍事車輛、設施和人員。亞美尼亞沒有可以對付該型無人機的防空武器,雖然在地面戰鬥中英勇頑強,卻只能被動挨打,傷亡慘重。

(當年,臺灣高空偵察機頻繁偵查大陸腹地,要不是有從蘇聯引進的薩姆飛彈,我們同樣也是無可奈何。)

雖然,戰爭持續時間不長,卻逼的亞美尼亞總理不得不送自己的兒子和妻子上戰場,納卡地區,上至老人,下至兒童都扛槍上了戰場,這是何等悲壯。更有眾多納卡士兵寧死不降,甚至有些納卡士兵將自己鎖在陣位上,戰鬥至死。(如此地步,也是一個國家的悲哀。)

我敬佩他們的這種英勇,這也是逼不得已的決絕之舉,但現代戰爭,除了勇氣之外,國力和軍力是何等重要。我們也曾經因為器不如人,只能拿命去頂,現在面對周邊的潛在風險,我們能從容應對,還不是改革開放這幾十年來,我們攢起了一些家底,提升了財力、科技和軍力,才有了今天可以拿錢來頂。

不當亡國奴!亞美尼亞民眾不滿割地賠款,紛紛上街請戰

喪權辱國啊,曾經的大清,我們也見過並承受著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不當亡國奴的呼聲一直持續到新中國成立。這是曾經的中國,卻是現在的亞美尼亞。

根據雙方協議,亞美尼亞除了承認亞塞拜然在納卡佔領大量的領土之外,還將向亞塞拜然賠款500多億美元。

500多億美元,相當於亞美尼亞2019年國民生產總值136.73億美元的近三點七倍,這也就意味著亞美尼亞將要在今後的很長時間裡,償還納卡的戰爭賠款。在付出了巨大的人員損失、國力損失、丟失了大片領土之後,還要「主動地」賠償對方的損失,這對亞美尼亞而言是何等屈辱!

11月13日,大量的亞美尼亞民眾衝向街頭,抗議總理帕欣揚與亞塞拜然籤署停戰協議,割讓亞美尼亞領土,他們高喊「血戰到底不當亡國奴」、「撕毀不平等條約」、「誓死不投降」等口號,紛紛向政府請戰,要求走向戰場與亞塞拜然血戰到底,絕對不當亡國奴。

此前,憤怒的抗議者衝進了議會大廈,亞美尼亞議會議長阿拉拉特·米爾佐揚被抗議者打成重傷,不少政府部門也被抗議者衝擊破壞,亞美尼亞總理帕欣揚則不知所蹤。

割地賠款,我們並不陌生。《廣州和約》(第一次鴉片戰爭賠款)贖城費600萬銀元,英國商館損失費62372銀元;《南京條約》賠款英國白銀2100萬兩;《北京條約》對英法各賠軍費白銀800萬兩;中俄《伊犁條約》,賠款900萬盧布,折合白銀3000萬兩;中日《馬關條約》,賠款白銀2億兩外加3000萬兩白銀給日本以"贖還"遼東半島;與英法俄日意德美奧西荷比11國籤訂《辛丑條約》,賠款45000萬兩白銀…………直至賠款支付到1938年時終止,實際共支付賠款6億5237萬餘兩(還有那些在戰爭中被掠奪走的財物,數不勝數)。賠了這麼多錢,我們卻丟了旅順、丟了青島、丟了香港、丟了臺灣……丟了圓明園!

不當亡國奴?國力所限談何容易。

隨著俄羅斯軍隊進入納卡地區,該地似乎能夠恢復和平,但深埋於兩國人民心中的仇恨將更加深刻,亦如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戰爭,我們的悲壯,和平從來都是暫時的,戰爭是人性的弱點,仇恨是血液裡的種子。

我祝福納卡地區的民眾能重新過上自己的平靜生活,更希望我的祖國能持續和平、繁榮,在2020這個艱難的年份裡,願我們大家能夠團結一心,共度時艱。

相關焦點

  • 新時代的割地賠款,屈辱的亞美尼亞!
    2020年9月,在經歷2個多月的劇烈衝突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正式互相宣戰。這是一場奇特的戰爭,因為世界五大常任理事國均不插手,任由兩國互毆,讓我們看到了一出原汁原味的國家戰爭。然後,亞美尼亞在現實面前低頭了,被迫在俄羅斯調停下籤下了屈辱的停戰條約,否則亞塞拜然將攻入並佔領亞美尼亞本土。弱國無外交,沒有大國撐腰的弱國更是無外交。停火條件,是亞美尼亞將納卡的絕大多數地區交給亞塞拜然,然後還要賠償500億美元!
  • 賠款500億美元,亞美尼亞民眾反對停戰,納卡民眾:不當亡國奴
    前段時間,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籤署正式停戰協議,在俄羅斯軍隊進駐納卡後,戰爭呈一邊倒態勢,亞美尼亞不得不在納卡停戰協議上簽字向亞塞拜然求和。這一不平等條約規定,亞美尼亞只可以保留納卡首府在內的很一小塊土地,其餘所有領土均割讓給亞塞拜然。
  • 亞美尼亞割地賠款!澳軍士兵隨意殺人!世界仍舊是那個殘酷世界
    戰爭結束了,可屈辱才剛剛開始……亞阿停戰後,納卡地區被移交給亞塞拜然,大量生活在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紛紛舉家逃離,背井離鄉。▲慌忙舉家離開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有的亞美尼亞人帶走了家鄉的一捧土因為他們可能永遠也無法回來了但有些老弱病殘和不捨得離開家鄉的亞美尼亞人,可就慘了。
  • 阿和亞持續了6周的戰爭終於熄火,亞美尼亞為何要割地賠款?
    那麼,在經歷了激烈的戰火之後,亞美尼亞為什麼要如此屈辱地割地求和?這個不難想像,倘若不是被逼上絕路,絕對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去籤署這樣喪權辱國的條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是鄰國,一直以來都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兩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都不一樣,這次發生衝突的是納卡地區。
  • 割地賠款500億元,亞美尼亞上萬民眾遊行抗議:帕希尼揚辭職謝罪
    據亞塞拜然新聞網於11月18日報導披露,亞塞拜然方面向亞美尼亞正式提出有關納卡地區的索賠要求,其內容包括基礎設施例如房屋、水電廠等的破壞,甚至包括境內樹木的損失。而此次索賠並不單純針對剛剛結束的兩國衝突,將會涉及到30年來亞美尼亞在納卡境內所造成的相關損失。
  • 亞美尼亞拒絕賠款屈辱,亞塞拜然發出警告,稱不給錢繼續打
    雖然持續了數月之久的納卡衝突已經進入停戰狀態,但這並不意味著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衝突就停止了。據有關消息稱,亞美尼亞認為他們籤了極不平等的停戰協議,不僅要讓他們把上世紀九十年代吞併的領土完全吐出來外,還必須得向亞塞拜然賠償500億美元。亞美尼亞國內高呼抗議,拒絕屈辱割地賠款。
  • 亞美尼亞被西方拋棄,不但要割地還要賠款,民眾卻埋怨俄羅斯
    這主要就是因為,按照停戰協議的規定,亞美尼亞將會把克爾巴佳區和拉欽區交給亞塞拜然,只保留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以及周邊地區。對於這份協議,亞美尼亞人民非常不滿,甚至將其稱為「喪權辱國」的條款。然而,更讓人意外的是,在割地求和之後,亞美尼亞居然還要承擔戰爭賠款。據外國媒體11月16日報導,亞美尼亞總檢察長格沃爾克-科斯塔尼揚已經證實,他們將會向阿方賠償500多億美元的戰爭賠款。
  • 割地賠款500億元,亞美尼亞上萬民眾遊行抗議:帕希尼揚辭職謝罪
    據亞塞拜然新聞網於11月18日報導披露,亞塞拜然方面向亞美尼亞正式提出有關納卡地區的索賠要求,其內容包括基礎設施例如房屋、水電廠等的破壞,甚至包括境內樹木的損失。而此次索賠並不單純針對剛剛結束的兩國衝突,將會涉及到30年來亞美尼亞在納卡境內所造成的相關損失。
  • 輕信美國付出慘痛代價,亞美尼亞割地賠款,20年內無法還清債務
    因為當下亞美尼亞的國民生產總值不超過150億美元,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以農業為主,賠款對於這個較為貧窮的國家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亞美尼亞是西亞小國,其領土面積僅僅只有2.98萬平方公裡,人口僅僅只有300萬人,在武器裝備方面亞美尼亞嚴重依賴蘇聯解體後遺留的裝備。而亞塞拜然無論是人口還是國土面積,均遠遠超過了亞美尼亞。
  • 唯一讓大英帝國割地賠款的國家
    割地賠款是一種喪權辱國的表現,通常只有弱者才會做出這種行徑。不過從世界歷史來看,一些強者,也曾經割地賠款,就比如普法戰爭後的法國,一戰二戰之後的德國,都曾割地賠款。德國和法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相比,都可以說是強者,但也會割地賠款,原因也很簡單,它們遇到了更強者。
  • 無能清政府籤訂700多份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他們自己都數不清
    依次翻開中國這本歷史書,我們會發現,近代挖下的坑,讓新中國奮起直追幾十年,才將將填滿。今天,老袁就帶著大家一起回顧這一段屈辱的歷史。在近代歷史長河之中,與屈辱二字聯繫在一起的就是李鴻章、慈禧太后,就是割地、賠款,但是清朝末年清政府一共割了多少地,賠了多少款呢?
  • 亞美尼亞請求俄羅斯劃分納卡邊界,土耳其要求繼續割讓領土抵債
    截止到目前,納卡地區基本上恢復和平狀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都保持了適當的克制,以拉欽走廊為紅線,撤出了駐守在附近的武裝力量。局勢依然比較敏感時,亞美尼亞請求俄羅斯劃分納卡邊界,避免爭端繼續爆發,而土耳其則要求亞美尼亞繼續割讓領土抵債,引發外界譴責。
  • 500億賠款還要割地,亞美尼亞開始反思:為啥早不買中國無人機?
    目前,為爭奪納卡地區歸屬權,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已經徹底結束了維持了一段時間的戰爭,雙方再也沒有坐上前三次未能達成和解的談判桌,而是宣告了亞美尼亞的失敗。這次亞美尼亞的慘敗出乎意料,但也出乎意料。一方亞美尼亞方面幾乎是單打獨鬥,另一方阿軍有不知名的後援。
  • 甲午戰敗後大清割地又賠款,為什麼日俄戰敗後,俄國卻拒絕賠款?
    然而除了割地和喪失巨大權益後,日本還要求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日方代表是以勝利者的姿態,進行威脅和訛詐。這份條約是自南京條約以來最惡毒的一個不平等條約,足以看出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10的時間過去了,日本和俄國為爭奪東北爆發了日俄戰爭。
  • 亞美尼亞為什麼要割地求和呢?
    戰爭歷來都是殘酷的,失敗了,不是過家家,後果非常嚴重,付出慘重代價,割地賠款是免不了。亞美尼亞戰局不可扭轉敗局,以防戰爭燃燒到亞美尼亞本土。亞美尼亞高層被迫求和,籤訂納卡停火協議,成了城下之盟,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就算撤退,亞美尼亞軍隊為保存實力從納卡撤退到亞美尼亞本土,軍隊迅速陷入混亂之中,崩潰撤退。被亞塞拜然軍隊抓住難得的良機,迅速追擊慌亂中亞美尼亞的軍隊,演變成了一邊倒的形勢。
  • 老人女人被逼上戰場,割地賠款喪權辱國……2020年這場戰爭讓人絕望
    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在2020年,我們又看到這樣熟悉的場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戰爭持續了6周,最後以亞美尼亞認輸告終。這是一場很不平衡的較量,兩國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亞美尼亞人口只有對方的1/3,人均GDP也落於下風。
  • 老人女人被逼上戰場,割地賠款喪權辱國…2020年這場戰爭讓人絕望
    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在2020年,我們又看到這樣熟悉的場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戰爭持續了6周,最後以亞美尼亞認輸告終。這是一場很不平衡的較量,兩國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亞美尼亞人口只有對方的1/3,人均GDP也落於下風。
  • 恥辱戰敗割地賠款,亞美尼亞人開始憤怒,拒絕不平等條約
    納卡衝突以籤訂了停火協議而結束,經歷了這場衝突,亞美尼亞可以說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不僅戰敗,丟失了大部分領土主權,成為了國際舞臺上的「失敗者」。接二連三的打擊,導致國內也陷入矛盾。
  • 納卡迎來和平才1個月,戰火再一次被點燃,考驗俄羅斯的時候到了
    在上個月,伴隨著俄羅斯的強勢介入,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個國家圍繞納卡地區的戰爭,最終以亞美尼亞割地賠款而告一段落。然而納卡地區迎來和平才1個月的時間,納卡地區的戰火再一次被點燃。 根據俄媒《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當地時間12月13日的消息顯示,俄羅斯國防部對外公告,亞阿雙方在納卡地區的和平協議已經收到嚴重威脅。自從俄羅斯維和部隊進駐納卡以來,和平協議首次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