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0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今年的主題是
「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連日來,韶關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組織全市各個博物館
推出了豐富多樣的宣傳活動
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途徑
用心講好韶關故事
搭建線上線下平臺
講好韶關故事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韶關市博物館積極探索搭建線上「雲」平臺,通過整合各類文化數字資源,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市民既可以「宅」在家中,也可擁有「詩和遠方」。
5月16日至17日,市博物館的「小小講解員」配合省流動博物館《背著房子去旅行——貝類動物世界》展覽,帶領觀眾線上「看房」,了解貝類動物的「蝸居」。5月18日上午,市博物館《半個小時遊韶博》系列正式上線,館內講解員為大家講解《共和國的選擇——韶關工礦文化展》,了解新中國成立後的韶關,重回那個激情燃燒的發展年代。
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開展網上直播活動。馮兆宇 攝
同時,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依託網絡平臺在5月18日推出了「長徵精神我傳承」網絡點讚活動,通過製作展現紅軍長徵前後在粵北開展革命鬥爭內容的H5頁面,發動更多的用戶參與互動,以及製作紀念館宣傳片,通過市主流媒體播放,線上帶領觀眾參觀紀念館。
掃描以下二維碼
立即雲遊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
值得一提的是,為配合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樂昌市博物館推出的《光輝的足跡——坪石鎮皈塘革命文物展覽》入選廣東省文物局18個「廣東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展覽以翔實的史料和珍貴的照片全面展現革命烈士在樂昌的活動軌跡和戰鬥歷程,展示老區人民與中國共產黨的魚水之情和永遠跟黨走的革命信仰,讓廣大觀眾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留存戰「疫」記憶
為明天收藏今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各界人士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全民戰「疫」。為記錄、保存和展示這段歷史,韶關市博物館發出了徵集抗疫見證物的公告。公告一出,各方立即響應,積極聯繫市博物館,捐贈抗疫見證物。
此次捐贈的「抗疫見證物」有我市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的火車票、請戰書、火線入黨申請書等直接見證物,還有工作人員在防疫檢查站的黨員突擊隊臂章以及入黨申請書等,更有熱心市民無償獻血感謝狀,以及社會各界提供的抗疫故事實物、照片、影音資料、繪畫作品等。對於此次捐贈物品的集體和個人,韶關市博物館將向其頒發捐贈證書。
一直以來,博物館都是用物說話及敘事。「為明天收藏今天」已成為當下博物館工作的重要內容,徵集這些抗疫見證物,是因為它們與這段特殊的歷史直接相關。接下來,韶關市博物館將利用這些抗疫見證物,組織策劃相關的展示教育和推廣活動。
打造精品博物場館
提供多元服務
目前,韶關市共有13間博物館、紀念館,其中國家二級博物館1間,三級博物館1間。近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博物館的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縣各級財政資金,新建了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始興縣博物館、乳源瑤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等場館,完成了北伐戰爭紀念館、市博物館人文歷史展廳、韶陽樓、風採樓及斌廬陳列布展的改造提升,目前我市正在新建韶州歷史文化博物館,並對廣東省委粵北省委歷史陳列館和犁市當鋪進行重新布展提升,眾多博物場館的建成和陳列布展的改造提升將極大豐富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斌廬恢復開放。
同時,韶關正在全力打造文創產品試點單位,積極探索博物館文創開發,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同時探索「博物館+非遺」、「博物館+研學」等多種形式,依託韶關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以及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以更加包容的姿態為群眾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務。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
「粵康碼」使用指南
↓↓↓
文字: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兆宇 通訊員 盧明軒 徐風爽
原標題:《講好韶關故事丨我市積極開展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