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速途網 何煦
隨著2020年接近尾聲,鴻蒙OS手機的面世也越來越近,然而剛剛與華為「離婚」的榮耀,能否再度享受到鴻蒙的加持,卻似乎不那麼明朗。
近日,華為宣布鴻蒙OS2.0(HarmonyOS)手機開發者Beta活動將於本月16日舉行,屆時將正式發布鴻蒙OS 2.0手機開發者Beta計劃,同時公開更多手機鴻蒙OS的關鍵特性,並提供相應的開發工具。
早在今年9月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就曾透露12 月份將會發布鴻蒙手機版本,提供相關SDK、文檔、工具和模擬器。速途網預計,隨著鴻蒙OS手機版本開始測試,意味著最快明年上半年,我們便可以看到搭載鴻蒙OS的的華為智慧型手機。
鴻蒙OS 2.0的到來,是否意味著華為手機開始全面的轉向鴻蒙陣營,而剛剛「分家」的榮耀又能否得到新系統的加持,決定了兩個智慧型手機品牌的未來走勢。
鴻蒙、安卓互相滲透,完全取代為時尚早
對於華為來說,鴻蒙OS的誕生,既是規劃已久,也有幾分不得已為之。
鴻蒙OS作為華為主導開發的微內核分布式系統,能夠將生活場景中的各類終端進行能力整合,形成一個「超級虛擬終端」。而鴻蒙OS作為連接手機以及生態中所有智能硬體的紐帶,可以通過鴻蒙OS中任意一個設備(不一定是手機)作為入口,以調用整個生態中的資源。
圖片來源:華為中國官方微博
可以說鴻蒙OS的最初構想,與現在的IoT生態極為類似,但在隨著華為在近年來軟硬體領域遭遇的諸多封鎖,鴻蒙OS 2.0所要承擔的使命,從最初防守的盾,開始轉化為劈開封鎖的劍。
2019年,谷歌宣布華為智慧型手機硬體,將無法使用GMS(Google Mobile Service,谷歌移動服務),意味著華為將無法使用谷歌核心App以及必須基於GMS運行的第三方App。為此,華為發布了HMS用以在華為手機中替代GMS,同時也讓華為意識到「在別人的地基蓋房子」存在太多不確定性,所以在鴻蒙OS 2.0的發布過程中,華為在底層架構方面進行了替換,使其無限趨近於完整的作業系統。
由於GMS並非安卓開源項目(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即AOSP)的一部分,這代表華為雖然不能在手機中安卓GMS,但可以通過AOSP運行目前在安卓生態中的App。有業內人士解析鴻蒙代碼後,發現HarmonyOS Framework上還會加上一層Android Framework的兼容層,主要用於和Android組件進行適配、交互。
初出茅廬的HMS憑著數萬個App的生態規模,短期內顯然不能與百萬量級的GMS生態抗衡。應用生態體量上的差異,是華為不得不通過兼容安卓App的方式補全軟體生態。而代價在於,雖然華為想要將鴻蒙OS打造成為自有競爭力,但同時必須遵守AOSP相關協議,又不得不走開源路線。
因此,在速途網看來,鴻蒙OS與安卓生態在華為手機中,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應該保持著滲透、融合的趨勢,即鴻蒙進一步在底層進行替換,並儘可能融合現有安卓開源生態。但想要讓鴻蒙OS「完全取代」安卓,對於華為來說,軟體生態建設問題顯然任重道遠。
供應鏈分家,系統仍可能藕斷絲連
如果說華為用上鴻蒙OS有幾分迫不得已,而在上個月剛剛宣布從華為剝離的榮耀能否用上鴻蒙OS,則似乎存在一些變數。倘若沒有使用鴻蒙OS,則意味著榮耀將更加獨立,但缺乏華為品牌和技術的雙重賦能,其發展過程將迎來更大的壓力。
在速途網看來,「用與不用」的問題,其根源在於榮耀是否還在華為的體系內。
在11月17日的公告中,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其中出自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聯合發起了本次收購,華為方面將其稱之為「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
這意味著,未來榮耀很可能在產業鏈方面,與華為劃清界限,例如放棄採用麒麟處理器,採用更多來自海外產業鏈的元件等。這樣可以規避美國對華為技術方面封鎖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僅可以減輕華為在晶片供給上的壓力,還可以使榮耀正常清理供應鏈中剩餘的美國元件庫存。而在新的供應商選擇方面,據了解,目前高通、三星、聯發科都已在公開場合表示正在與榮耀進行相關接觸,未來榮耀或將推出多條非麒麟處理器的手機產品。
所以,對於華為來說,剝離榮耀是一場主動式的自救,通過斷尾以求生路。而任正非在在榮耀告別會上也強調:榮耀與華為一旦「離婚」就不要再藕斷絲連。因此,榮耀看似將放棄鴻蒙OS,而沿用安卓生態似乎有跡可循。
倘若榮耀在軟體生態方面與華為分家,很可能需要如同「氫OS」之於一加那般自主開發手機UI。但無論是軟體服務生態、還是智能硬體生態,都是無法「速成」的,而一加也在多年「獨立」之後,面對小廠商發展網際網路服務的乏力,在瀏覽器、應用商店、遊戲中心等功能上都可以看到「歡太科技」的(OPPO成立的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影子,以期接入更為健全的網際網路服務。
圖片來源:天眼查公開數據
然而,近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榮耀花粉」、「榮耀花幣」商標,申請日為11月6日,國際分類涉及教育娛樂、通訊服務等。這或許意味著,華為與榮耀可能並非真正的毫無瓜葛,而有可能繼續沿用華為的技術體系。如果沿用的體系,榮耀依然很有可能作為華為1+8+N生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在此前的開發者大會上,華為消費者BG軟體部總裁王成錄也曾提到「未來鴻蒙OS 2.0將要在華為和榮耀手機上實現90%的裝機率」。也就是說,未來新榮耀與華為的關係,可能在硬體形態上相對獨立,但是在軟體方面依舊保持著相對緊密的聯繫。
作為曾經華為旗下主打中低端機型的面向年輕用戶的品牌,榮耀獨立之後雖然在供應鏈方面與華為有所區隔,但在最終手機產品上,可能依舊採用鴻蒙OS,通過原先的性價比定位,成為鴻蒙OS推廣的橋頭堡。
對於榮耀來說,曾經背靠華為的順風順水,卻因為「分家」讓其未來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究竟是選擇軟體上的藕斷絲連?還是獨立自主發展系統的荊棘之路?隨著榮耀獨立後首款新機的到來,一切的疑雲將會被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