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荔枝灣好熱鬧~
原來是
「迎新春·百花展」廣州水上花市
開市啦!
開埠儀式、水上集市、水上飄色、
花船巡遊、聲勢浩大的水陸巡遊等
精彩活動「輪番上陣」
正式拉開第九屆
「荔枝灣·新西關」民俗文化節序幕
悄然打響了
廣州迎春花市的開年第一炮!
「迎新春·百花展」廣州水上花市於2019年1月29日(農曆年廿四)在荔灣區荔枝灣景區舉行,舉辦時間持續至2月3日,共6天。
廣州荔灣荔枝灣景區舉辦的水上花市,作為廣州唯一的水上花墟,今年繼續以花為題,以水為道,藉助水陸等場地,打造嶺南最具水鄉特色的水上花市,展現「百花迎春,最廣州」的嘉年盛會。
廣州的年味花市
行荔枝灣水上花墟
今年有哪些活動亮點?
快跟上,小編帶你雲遊現場~
昨天上午10時,荔灣湖公園水上舞臺,「迎新春·百花展」廣州水上花市開埠儀式正式開始,廣東舞龍、醒獅、樂鼓表演輪番上演,中國好聲音周暘、倪陽剛上臺演唱,更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英歌舞表演。
開埠儀式結束後
水陸巡遊正式開始!
兩大方陣齊發巡遊,太給力啦~
「護花使者」陸上巡遊方隊:花仙方隊、英歌舞方隊、舞獅方隊、舞龍方隊、樂鼓方隊、金豬方隊、雞公攬方隊
陸上巡遊線路:水上舞臺1號樓-荔徑雲堤-大草坪-五秀橋頭-海山仙館-花墟-荔灣湖公園北門
「水上飄色」水上巡遊方隊:水上飄色方隊、花仙方隊、樂鼓方隊、舞獅方隊、英歌舞方隊、金豬方隊
水上巡遊線路:水上舞臺-玉翠湖-五秀湖
荔枝灣景區將最具中國傳統年味的舞龍、舞獅、樂鼓表演搬上水上舞臺,龍獅歡騰鼓樂齊鳴,表達對美滿生活的嚮往,祈求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歲歲平安。
自古以來,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龍、獅、鼓都是傳統民間活動助興的重要元素,舞龍、醒獅、擊鼓也成為過年過節、行香走會中的必備節目。龍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圖騰,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獅是獸中之王,勇猛的代表,吉祥的象徵,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闢鬼。而鼓在遠古時期則被尊奉為通天的神器,是人們與上天溝通的媒介。
「迎新春·百花展」廣州水上花市開埠儀式當天,56名英歌舞者為前來荔灣湖公園逛水上花市的遊客們獻上節奏強烈、扣人心弦的非遺項目英歌舞表演。
熟悉或略懂英歌舞的遊客們
不妨猜一下每個舞者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英歌舞融匯了戲劇、舞蹈、武術等成分,表演形式豐富多彩。英歌舞最獨特之處在於其裝扮,是按梁山好漢的形象來打扮的。每個舞者都是梁山好漢的角色,如宋江、林衝、武松等人。
沙灣飄色是廣東省沙灣鎮本土特色的傳統民俗藝術活動,以色櫃作為展示舞臺,色柜上坐立著的人物造型稱為"屏",凌空而起稱為"飄",二者由中間的色梗連接,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以此表現某個民間傳說或戲曲故事片段,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影響全國。
今年廣州水上花市再次攜手沙灣飄色,將沙灣飄色與荔枝灣「水」、「花船」等元素進行創新融合,大家熟悉的「獨佔鰲頭」、「一飛沖天」、「陣前招親」、「遊龍戲鳳」等傳統沙灣飄色節目一一搬到荔灣湖上。
隨花船引領,「飄」於水上
兩岸春色,湖面瀲灩
與精美的飄色融為一體
形成一道獨特的靚麗風景線
宛如仙境
「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朵朵紅花鮮,朵朵黃花大,千朵萬朵睇唔曬……」迎春花市是中國特有的民俗景觀,不但呈現了古老的嶺南地區人民群眾的春節習俗,更融合了廣州人「講意頭」的傳統,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花卉語言。
在嶺南文化中,水利財,花意頭,因此從疍家文化中繁衍出來的水上花墟成為花市最獨特的存在,更是深受人們的歡迎。1月29日-2月3日(年廿四至年廿九),位於荔灣湖公園北側的海山仙館親水平臺布置成了花的海洋,以花為題,以水為介,重現千年前水上集市搖船售賣鮮花的熱鬧盛景。人們可以在水邊選購年花,進行傳統的水上交易。
此外,在海山仙館的長仙廊上設置了主題花展、非遺展和文創展,遊客在行花街時,可途徑這裡近距離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品,如雞公攬、糖畫、捏泥人、草編、龍鬚糖,也能買些年貨、創意品,還可以讓嶺南大師現場揮毫潑墨,贈與新春對聯,帶回家過個喜慶年。
為了讓前來遊玩的人更加盡興,荔枝灣景區特意開闢了泮塘廣場。人們可以在這裡看到更多新奇有趣的表演和活動,如充滿嶺南特色的藝術銅人、鳳舞嶺南柔術表演、粵劇快閃、雞公欖來表演、新西遊記木偶劇、年味十足的快樂八戒模仿秀、金豬賀歲財富來、金豬公仔送福氣、花仙送花、遊金豬花船、笑聲不斷的歡樂西關小丑表演、粵韻明珠鏡面舞表演。
對非遺感興趣的遊客,還可以前往荔灣湖公園西側的荔園欣賞「三雕一彩一繡」的《粵式非遺秀》,有各大非遺大師進行現場展示。喜愛蘭花的遊客可以前往荔灣湖公園東側的古玩城和文塔廣場欣賞到種類繁多的《凌寒花正俏》名貴蘭花展。
「迎新春·百花展」
廣州水上花市活動包羅萬象
多元、奇趣的節目都在這裡!
第九屆「荔枝灣·新西關」民俗文化節
——「迎新春·百花展」廣州水上花市節目表
還等什麼?
趕緊帶上親朋好友一起來吧!
這麼好看好玩好逛的花市
千萬別錯過啦~
(來源:荔灣區文化商旅發展中心、廣州荔灣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