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女演員、製片人
夏夢於近日與世長辭,享年83歲。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昨夜在微博上宣布了這一消息。夏夢是50-60年代香港長城電影製片公司首席女演員,外形嫻雅大方,是香港公認的西施,還有中國版「奧黛麗赫本」的美譽。
夏夢還是
金庸的夢中情人,金庸說:「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武俠大師曾化名「林歡」為夢中情人委身長城影業當個小編劇的軼事,當年的華語文學圈裡人盡皆知。他還為夏夢度身定製劇本
《絕代佳人》。一度有人揣測,金庸筆下的黃蓉、小龍女、王語嫣,其原型都有夏夢的影子。
夏夢原名楊濛,藝名取自「仲夏夜之夢」。1933年2月16日生於上海,祖籍江蘇蘇州。1947年,夏夢隨家人遷居香港,1950年由
毛妹介紹,加盟演藝圈,籤約香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在長城主演電影
《禁婚記》嶄露頭角。1954年,夏夢在電影
《都會交響曲》飾演蘭絲,並在同年的電影
《姊妹曲》中飾演女主角陸黛妮,此後她成為香港左翼國語電影公司的臺柱,並與石慧,陳思思並稱「長城三公主」。1956年加入鳳凰影業公司的夏夢,同時也為長城公司拍片。金庸為她量身製作的古裝片《絕代佳人》獲得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榮譽獎。而之後越劇戲曲片
《王老虎搶親》中出演周文賓、
《金枝玉葉》中的昇平公主、
《故園春夢》萬昭華等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20世紀60年代後期,影業公司遭受巨大損失。夏夢1966年主演
《迎春花》後宣布息影,舉家移民去了加拿大定居。
除了演戲,夏夢在創作領域依舊才華橫溢。1979年,夏夢被邀出席全國文代會,隨後與朋友合股創辦「青鳥電影製片有限公司」,擔任總監製,重返了她闊別將近十年的電影圈。開山之作
《投奔怒海》一舉奪得了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導演、編劇、美術指導等多項榮譽。1984年監製的
《似水流年》又獲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就在去年的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夏夢獲頒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以肯定她一生對於電影藝術的追求與卓越的成就。
今天凌晨 金庸的」夢中情人「走了
01
金庸單戀夏夢 她就是黃蓉、小龍女
夏夢是當時「香港最漂亮的女演員」,有「上帝的傑作」之美譽,是香港公認的西施。金庸曾毫不吝嗇的讚嘆她:「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據說,夏夢擅演擅唱,不論時裝、古裝、戲曲電影皆能勝任,是國語片罕見的全能演員。
金庸單戀夏夢的故事已經成為「眾人皆知的秘密」,據說,當年大俠金庸苦戀夏夢,金庸生平唯一一次創作劇本並親執導演筒的目的就是為了一近芳澤,雖最終未能攜手,但也算為世人留下一段才子佳人的風流佳話。
金庸曾說:「生活中的夏夢真美,其豔光照得我為之目眩;銀幕上的夏夢更美,明星的風採觀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兒為之勾去。」為了接近夏夢,金庸曾加盟長城影片公司做編劇,而夏夢移民國外時,金庸一連十多天在自己的報紙上發關於夏夢移民的消息。
但無論是「襄王有心,神女無意」,抑或是「才子有情,佳人有意,只是恨不相逢未嫁時」,這段感情終究只是金庸一個人的單戀。有人揣測,大俠將內心對夏夢的痴愛,化為筆下的人物,黃蓉的聰明機靈、小龍女的遙不可及,無不含著他對夏夢的感情,而金庸以化名「林歡」為夏夢度身定製的劇本《絕代佳人》,單看片名,愛意已瞭然若揭。
02
戲臺上銀幕裡一出出悲歡離合終歸如夢似幻,只剩夏夢依舊
夏夢,1933年2月16日生於上海,原名楊濛。父母都愛好戲曲,從小受到家庭薰陶,京劇、歌劇都能琅琅上口。夏夢的少女時代在老上海濃重的藝術氛圍中度過。六歲時參加《大陸報》舉辦的「上海兒童攝影比賽」,獲得冠軍。
1947年,她隨家人遷居香港,與妹妹楊潔考進瑪利諾修院學校繼續求學。她寫一手好字與好文,還熱衷戲劇表演,尤愛莎士比亞的作品,在校期間參演了《聖女貞德》等舞臺劇。楊濛被香港長城公司負責人袁仰安相中並獲邀加盟。開始使用「夏夢」作為藝名,其靈感來自莎翁著作《仲夏夜之夢》,同時也因她在當年夏天加入長城,有著冀其夢想成真之含義。
1951年,初出茅廬的夏夢便被導演李萍倩起用,與韓非主演其熒幕的處女作《禁婚記》,夏夢在片中飾演女主角楊霞芝,這個角色原本是為剛離職的李麗華訂造的。影片上映後受到影迷的歡迎,夏夢因此受到公司及導演們的重視及栽培,於1952年在電影《娘惹》中飾演女一號楊永芬。夏夢擅演擅唱,不論時裝、古裝、戲曲電影皆能勝任,是國語片罕見的全能演員。在老一輩的影迷心中,夏夢是香港唯一一位可與奧黛麗.赫本媲美的女明星。
上世紀60年代初的上海,就曾有「千方百計為『一計』,三日三夜為『一夜』」的流行說法。「一計」指的是陳思思主演的《美人計》,而「一夜」便是夏夢的《新婚第一夜》。
夏夢笑言自己不是個好演員,充其量只是等同於歌星的偶像派,而董橋先生卻曾稱讚說:"夏夢像演員不像明星,是在講故事不是在擺姿態......戲臺上銀幕裡一出出悲歡離合終歸如夢似幻,只剩夏夢依舊。「
03
提拔了許鞍華和劉德華
1967年,夏夢告別了從影17年的生活,告別了香港,舉家移民去了加拿大定居。
隨後與朋友合股創辦「青鳥電影製片有限公司」,擔任總監製,重返了她闊別將近十年的電影圈,開山之作是許鞍華導演、劉德華主演的《投奔怒海》。影片於1982年上映後,一舉奪得了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導演、編劇、美術指導等多項榮譽。
夏夢1984年監製的《似水流年》獲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04
嫁給了不奉承自己的人
夏夢22歲時與林葆誠結婚,夫君是聖約翰大學畢業生,酷愛藝術,夏夢息影之後移民加拿大,丈夫林葆誠雖從商,對電影戲劇卻很熱愛。也給了夏夢一些幫助,比如選劇本,探討劇中人物的個性。1969年夏夢從加拿大返港,並與夫婿經營製衣廠,他們相處十幾年,彼此相互信任。影視評論家石川評價夏夢說:「是傳統士大夫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又是承載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民國文人家國夢想的夢中情人。」
身邊追求者眾多,何以選擇林葆誠為夫,夏夢曾說:「旁人總愛恭維人家,尤其是對自己追求的對象,可是亞林(林葆誠)就沒有這一套。他直腸直肚,有一句說一句,我就歡喜這樣的性格。比方,我演的戲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在旁人一定不肯說我演得不好,但是他卻肯老老實實地對我提意見,一點也不加保留。我的衣飾或者化妝,旁人一定說我非常漂,但他卻常常魯直地說自己的意見。我發覺到他的確是個老實人,心直口快,往往得罪了人也不知道……理想的家庭生活是建立在思想和興趣的一致上,我們雖然職業不同,他在洋行工作,我是一個電影演員,可是我們能夠互相了解,不至於因職業不同而影響到我們家庭的寧靜……」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人間事兒」 作者:寶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