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讀創App、新華社廣州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10月11日無人機拍攝)。via 新華社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發布了
《港珠澳大橋通行指南》,
對大橋路線、車輛通行、
三地口岸通關、通行收費、
安全保障、配套服務等方面
進行了詳細介紹。
五類車可上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可通行車輛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計程車、貨運車輛、跨境私家車等。
——跨境巴士
大橋開通首年安排粵港、港澳跨境巴士配額共200個,其中粵港150個(供粵港合資公司)、港澳50個 (34個為香港配額,16個為澳門配額 ),已全數發放 (註:珠澳口岸間不通客車 )。
另有200個配額給現時行走其他口岸的粵港跨境巴士轉走大橋。每一配額可於每日營運來回班次各一次。跨境巴士在大橋口岸區域內不允許接載新的旅客。
——穿梭巴士
口岸穿梭巴士為大橋粵港及港澳口岸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提供頻密接駁服務。繁忙時間為每5分鐘一班,非繁忙時間為每10—15分鐘一班,深夜時段為每15—30分鐘一班。口岸穿梭巴士不受配額限制。
——跨境計程車
大橋開通首3年安排粵港、港澳跨境計程車配額共250個。其中,粵港配額150個,港澳配額100個。每一配額可營運一輛跨境計程車,每日往來接送次數不限。
——跨境貨車
在粵港跨境貨車方面,現時粵港跨境貨車可以免辦手續通過港珠澳大橋(但不包括往來福田保稅區的貨車)。大橋開放初期,暫不增加粵港跨境貨車指標;
在港澳跨境貨車方面,現時港澳特區政府仍在就跨境貨車的細節安排進行討論。
——跨境私家車
在粵港私家車方面,在大橋開通前發出的香港兩地牌私家車及內地私家車配額分別為約10000個和約1000個。此外,粵港政府也會在稍後適當時間宣布允許目前持有配額使用其他口岸的粵港兩地牌跨境私家車,免手續試用大橋的細節安排。
在港澳跨境私家車方面,香港及澳門跨境私家車配額分別為300個(有效期為三年)及600個(有效期為一年),持配額的私家車可於有效期內多次進出港澳市區。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10月19日無人機拍攝)。via 新華社
「三地三檢」24小時通關
三地口岸均實行24小時通關。通關方式包括:
合作自助通道:三道閘門、界線分明的新式自助過關通道;
合作人工通道:出境電子管控、入境人工查驗的半自助過關通道;
傳統人工通道:臺並臺、肩並肩無縫連接的人工通道。
工作人員模擬演示一次刷卡快速通關(10月18日攝)。via 新華社
三地口岸為旅客
提供多樣出入境交通方式
①
在珠海或澳門口岸辦理出境手續→乘搭口岸穿梭巴士前往香港口岸→完成入境手續→轉乘各種本地公共運輸工具前往香港各區。(也可使用跨境巴士、跨境計程車或跨境私家車,從珠海或澳門經大橋直接前往香港。)
②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交通綜合樞紐換乘中心位於一層區,整合了穿梭巴士、旅遊巴士、長途客車、公交車、計程車等多種交通方式。
③
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邊檢大樓東側對接香港出入境旅客,邊檢大樓北面為架空於出境車道的通道樓,與珠海公路口岸旅檢大樓無縫對接。
珠海公路口岸旅檢大廳,海關人員在進行模擬演練(10月17日攝)。via 新華社
最高限速100千米/小時
幾個司機需要注意的點
1、大橋主體工程採用內地右側通行規則;
2、非緊急情況下,車輛在大橋主橋及口岸均不允許掉頭;
3、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設計通行速度為100km/h(具體通行速度將依據實際情況調控);
4、大車須使用慢線,車速限制為80km/h;
5、基於屬地原則,港澳車輛行駛經過大橋主橋時,必須符合內地的規限:內地貨車最高限載標準為49噸(車貨總重);
關於收費
港珠澳大橋全線設置1處主線收費站,雙向共有20條收費車道。
收費標準:
——7座以下私家車、計程車收費標準150元每車次;
——過境巴士200元每車次;
——穿梭巴士300元每車次;
——普通貨車60元每車次;
——貨櫃車115元每車次。
收費方式:1、國標ETC;2、香港快易通;3、人工收費
大橋收費站現金收費為人民幣,非現金結算以人民幣計價。未攜帶人民幣的客戶,可以在人工收費車道通過銀行卡(包括銀聯、萬事達和VISA卡)、支付寶、微信等非現金支付方式進行繳費。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10月11日無人機拍攝)。via 新華社
注意:車輛跨境通行
需購買法定汽車保險
粵港、粵澳兩地牌車按照現行的機動車保險及理賠制度執行。
經大橋來往粵港的車輛須購買香港及內地的法定汽車保險。發生保險事故時,將按照事故發生地法律及監管規定進行保險理賠。
通行指南顯示,通行大橋不入珠海境的港、澳車輛,經大橋跨界通行時,應購買與通行期限相匹配的內地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險,並在提交跨界通行申請時,如實填報保單信息。
內地與澳門邊檢人員在模擬演練「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模式(10月18日攝)。via 新華社
愛我們的你
為了能每日看我們的推送
答應我!
一定要將我們設為星標好嗎
歡迎關注公共頻道粵語新聞欄目官方微信
深圳廣電集團公共頻道
官方微信:粵睇粵新聞